语文版必修五作文论修身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48215727 上传时间:2018-07-11 格式:PPT 页数:21 大小:98.2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语文版必修五作文论修身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语文版必修五作文论修身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语文版必修五作文论修身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语文版必修五作文论修身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语文版必修五作文论修身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语文版必修五作文论修身》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语文版必修五作文论修身(2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感悟论语中的修身智慧感悟作文评讲 孔子创立了儒家学说,他一生不懈地教化 民众,要人们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格物 、致知、诚意和正心。修身为第一要。 孔子说: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治其 国者,先齐其家;欲平天下者,先治其国。而 修身的先决条件是格物、致知、诚意和正心。 要努力观察和研究事物,探究事物的发展规律 ,不断获取高深的知识和智慧。有了高深的学 问和智慧,就能心诚意实,言行一致,即使无 人在时,也照常遵守道德准则,保持情绪平稳 ,平常心,没有忧患,很好地修身。 感悟1:有过则勿惮改 感悟2:一定要以诚立身 感悟3:贫莫自哀,富不忘礼 感悟4:人生贵在自强不息 感悟5:一定要严于律己 感

2、悟6:克服私欲,才能刚毅 感悟7:士不可以不弘毅 感悟8:不因小利而失大义 感悟9:学会爱憎分明的立场 感悟1:有过则勿惮改 人们常会有一些令人抱憾的人际关系, 而他们又想有所弥补。然而很长时间过 去了,他们仍然一次又一次地认为说声 道歉作为补偿已为时太晚了。我要对这 些人说:“不,不,弥补过去的错误永远 不会嫌太晚,新的开端随时可出现在你 的面前。”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一旦有了过错,就不要 再错过改正的机会。韩诗外传卷三中还引 用了孔子的另外一句话:“过而改之,是不过 也。” 其实,大家更看重犯错者改正错误的态度 。我们不要在一时的过错中纠缠不清,分清责 任后就要尽快改正,并且找出问题,及

3、时弥补 ,避免更大的过错。感悟2:一定要以诚立身 在论语中,“信”有两层含义:一是受人信任 ,二是要守信。 人生活在群体中,与人相处,得到别人的信任十 分重要。论语记,弟子问孔子如何治国,孔子说 要做到三点:要“足食”,有足够的粮食;“足兵”,有 足够的军队;“足信”,还要得到百姓的信任。弟子问 ,如果不得已必须去掉一项,去哪一项?孔子回答:“ 去兵”。弟子又问,如果还必须去掉一项,去哪一项? 孔子说:“去食。民无信不立。” 可见,在孔子看来,得到百姓的信任比什么都重 要。治国如此,其他事何尝不是如此。如果得不到别 人的信任,什么事都办不成,无论大事小事都是如此 。 信任的重要性.信任是相互的

4、。要得到别 人的信任,首先就要自己讲信用。孔子把忠与 信并提,认为忠信是做人的基本要求。论语中多处讲到这一思想。如“吾日三省吾身: 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就是把忠信作为修养的基本内容,要求 每天检查反省,是不是做到了忠信。孔子又说,为政要做到恭、宽、信、敏、惠。他解释“ 信”时说:“信则人任也。”只有讲信用,人们 才会信任你。 总之,只有得到人们的信任,办事才能成 功;只有自己讲信用,才能得到人们的信任。 也就是说,只有人人讲信用,建立起人与人之 间的互信,社会生活才能正常地运行、发展。 孔子以后,儒家思想在这个问题上又有发展,把 信与诚相连,称“诚信”。孟子说:“诚者

5、,天之道;思 诚者,人之道”,从天道诚信来进一步说明人必须诚信 的道理。诚,是实的意思。就是真实、实在,没有虚 假。天道,用今天的话说,是自然之道的意思。天地 之间,日月星辰的运行,春夏秋冬的交替,花鸟鱼虫 自然万物的生长繁息,都是真实、实在的,没有丝毫 虚妄;虚妄的东西,在自然中不能存在。所以说,诚是“天之道”。既然自然之道真实无妄,人也就应该如 此,也应该真实无妄。所以说,“思诚者,人之道”。 这样就深刻地说明了为什么必须诚信的道理。有一位 企业家,经营取得了很大的成功。电视媒体采访他,问他是如何取得成功的。他说就是靠的“老老实实做人 ,认认真真做事”。他说,世界是实实在在的,所以我 们做

6、人就要老老实实,做事就要认认真真。说的朴实无华,却道出了“诚者,天之道;思诚者,人之道”的 道理。 诚信,是天道之本然,也是人道的根本。让我们重复一句:“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感悟4:人生贵在自强不息 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生命总是在挫折和魔难中茁壮,思想总是 在徘徊和失意中成熟,意志总是在残酷和无情 中坚强。身残志坚,只用一根手指,霍金揭示 出了宇宙的奥秘;痴心不改,只用一尺羽毛, 培根营造出哲学的殿堂;挑战权威,伽利略的 望远镜书写不屈;不畏权势,张衡的地动仪彰 显睿智 易碎的鸡蛋在经过高温被煮之后, 变得更加坚硬,而坚硬的萝卜在被煮之 后则变得松软。事实一再告诉我们:只 有真金

7、才不怕火炼,只有敢于应对才能 度过寒冬。 面对危难,能坚持大义到最后关头的 人才是真正的君子。就像唐太宗李世民 在赐萧禹一诗中所写的“疾风知劲草 ,板荡识诚臣。”真正的英雄,不论做什 么,他总能坚持到最后。英雄,就是海 明威笔下的老人。英雄总是信仰:人可 以被打倒,但精神不能被打倒。 一般来说,能历经严冬而不凋谢的大自 然之物中,数量并不多。有“岁寒三友” 之称的松、竹、梅,它们经得起严霜的 摧残,具有坚忍不拔的意志,有傲视严 霜的品格,有伟大的精神魅力。它们是 意志坚强的代言物,是气节的体现者, 不到最后关头,谁也不知道谁是英雄, 谁是最终的胜利者。感悟5:一定要严于律己 己所不欲 勿施于人

8、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指:自己不想要的东西,切 勿强加给别人。孔子所强调的是,人应该宽恕待人, 应提倡“恕”道,唯有如此才是仁的表现。“恕”道是“仁” 的消极表现,而其积极表现便是“己欲立而立人,己欲 达而达人”。孔子所阐释的仁以“爱人”为中心,而爱人 这种行为当然就包括着宽恕待人这一方面。论语 中提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 这句话所揭晓的是处理人际关系的重要原则 。孔子所言是指人应当以对待自身的行为为参 照物来对待他人。人应该有宽广的胸怀,待人 处事之时切勿心胸狭窄,而应宽宏大量,宽恕 待人。倘若自己所讨厌的事物,硬推给他人, 不仅会破坏与他人的关系,也会将事情弄得僵 持而不可收拾。人

9、与人之间的交往确实应该坚 持这种原则,这是尊重他人,平等待人的体现 。人生在世除了关注自身的存在以外,还得关 注他人的存在,人与人之间是平等的,切勿将 己所不欲施于人 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故事发生在非洲某个国家内。那个国家白人政府实施“种族隔离”政策,不允许黑皮肤人进入白人专用的公 共场所。白人也不喜欢与黑人来往,认为他们是低贱的种族,避之惟恐不及。 有一天,有个长发的洋妞在沙滩上日光浴,由于过度疲劳,她睡着了。当她醒来时,太阳已经下山了。 此时她觉得肚子饿,便走进沙滩附近的一家餐馆。 她推门而入,选了张靠窗的椅子坐下。她坐了约15分钟。没有侍 者前来招待她。她看着那些招待员都忙着侍候比她来的

10、还迟的顾 客,对她则不屑一顾。她顿时怒气满腔。想走向前去责问那些招待员。 当她站起身来,正想向前时,眼前有一面大镜子。她看着镜中的自己,眼泪不由夺眶而出。 原来,她已被太阳晒黑了。 此时,她才真正体会到黑人被白人歧视的滋味! 罗斯福当海军助理部长时,有一天一位好友来访 。谈话间朋友问及海军在加勒比海某岛建立基地的事 。 “我只要你告诉我,”他的朋友说,“我所听到的有关基 地的传闻是否确有其事。” 这位朋友要打听的事在当时是不便公开的,但既 是好朋友相求,那如何拒绝是好呢? 只见罗斯福望了望四周,然后压低嗓子向朋友问 道:“你能对不便外传的事情保密吗?” “能。”好友急切地回答。 “那么,”罗斯

11、福微笑着说:“我也能。” 春秋孙叔敖,幼时在路边看到一条两头 蛇,据说看到这种蛇的人必死无疑。他 想:要死就死我一个吧,不要再叫别人 看见遭殃。于是,他斩杀了这条蛇,埋 入了山丘。 东晋大臣庾亮,他骑的马里有一匹很凶 ,有人让他卖掉。庾亮说:“我卖它就会 有人买它,那样也会伤害它的新主人, 难道因为这匹马对自己不安全,就可以 嫁祸他人吗?” 在火爆的相亲节目非诚勿扰中,面 对某毒舌女嘉宾对男嘉宾的攻击性言论 ,那个睿智的光头主持人说了这句话, 掷地有声,大快人心。 己所不欲,勿施 于人。 那么,己所欲,就应该施于人吗?庄子告诉我 们,不是。 庄子笔下有一个“鲁侯养鸟”的寓言 :有只海鸟停落在鲁国都城的郊外,鲁侯以为 这是只神鸟,令人把它捉住,亲自把它迎接到 祖庙里,毕恭毕敬地设宴迎接,并将它供养起 来,每天都为它演奏音乐,给它喂牛羊猪各种 肉。鲁侯的热情招待把海鸟搞得头晕目眩,惶 恐不安,一点儿肉也不敢吃,一杯水也不敢喝 ,过了三天就死了。 鲁侯以为“己所欲”也是“ 鸟所欲”,他用自己享乐的方式来养鸟,而不 是按照鸟的生活方式来养鸟,这只鸟是被他吓 死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