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鲁教版必修二1.2《人口迁移与人口流动》课件1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48215493 上传时间:2018-07-11 格式:PPT 页数:64 大小:1.7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3年鲁教版必修二1.2《人口迁移与人口流动》课件1_第1页
第1页 / 共64页
2013年鲁教版必修二1.2《人口迁移与人口流动》课件1_第2页
第2页 / 共64页
2013年鲁教版必修二1.2《人口迁移与人口流动》课件1_第3页
第3页 / 共64页
2013年鲁教版必修二1.2《人口迁移与人口流动》课件1_第4页
第4页 / 共64页
2013年鲁教版必修二1.2《人口迁移与人口流动》课件1_第5页
第5页 / 共6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3年鲁教版必修二1.2《人口迁移与人口流动》课件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3年鲁教版必修二1.2《人口迁移与人口流动》课件1(6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二节 人口迁移与人口流动今年世界难民日来临之际,联合国秘 书长潘基文发表致辞,呼吁人们关注 全球各地背井离乡的难民,联合国难 民署协助难民自愿返乡或融入当地环 境,以重新过上安定的生活。【学习目标】 1.知道人口迁移的概念,了解人口迁移与人口流动动 的关系,了解国际际人口迁移和国内人口迁移的发发 展历历程和最新趋趋向。 2.结结合案例,掌握我国新时时期人口流动动的方向和原 因。 3.运用案例,分析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归纳归纳 人口 迁移的主要因素,掌握人口移动对动对 生态环态环 境和社 会经济经济 的影响。 一、人口迁移 1概念:人口在地区之间迁出或迁入,而发生居 住地的_改变的人口移动现象

2、。 2不同时期的人口迁移 (1)人类社会早期:_是影响人口迁移的 最主要因素。 (2)古代农业社会:_的吸引、逃避灾荒 、战乱、宗教迫害等,是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永久性或长期性自然条件土地开垦(3)近现代国际人口迁移 时时期特点表现现1519世 纪纪由“旧大陆陆” 流 向“_” 由已开发发地 区 迁往 _从亚亚、欧、非 三 大洲迁往 _ 和_新大陆陆未开发发地区美洲 澳大利亚亚第二 次世 界大 战战后_ _ 比例减少 迁移形式更 加多样样化_的国际际 人口 迁移急剧剧增加 国际际人口迁移的 流向 发发生很大变变化 新兴兴城市, _ 等新兴产业发兴产业发 展也 造成人口迁移永久性移民政治性旅游业

3、业工作 临时或短期 不变更户籍经济建设剩余劳动力沿海增强社会活力 社会经济秩序劳务输出发达国家劳动力不足人口压力三、人口移动的动因和效应 1基本形式:人口迁移和_。 2影响因素 (1)最主要原因:_。 (2)其他因素:迁出地与迁入地之间的距离、_ _、文化背景等。人口流动地区间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国 家政策缓解当地的人地矛盾生态环境移民 世界人口分布 经济 文化 人种基因人口迁移和人口流动 据联合国2010年预测,在未来半个世纪内,高收入 国家预计每年接收200万移民。未来世界移民状况见 下表。根据表中资料完成下列问题。 (1)二战后,世界上国际人口迁移有什么特征? (2)造成国际人口迁移的主要

4、原因是什么?迁出国数量(万人 / 年)迁入国数量(万 人 / 年) 中国30.3美国110 墨西哥26.7德国21.1 印度22.2加拿大17.3 菲律宾宾14.4英国13.6 印度尼西 亚亚18澳大利亚亚 8.3(2011广东高考卷)读19952009年我国某省级 行政区户籍人口迁移变动情况图,结合所学知 识,完成(1)(2)题。(1)19952009年,该省级行政区户籍人口( ) A迁入率持续上升 B迁出率持续降低 C机械增长率缓慢下降 D累计净迁入量逐年增加 (2)从人口迁移模式看,该省级行政区可能是( ) A上海 B安徽 C湖南 D河南解析: (1)该省级行政区的迁入率、迁出率都 呈波

5、动变化,A、B、C项错误,但迁入率一直 高于迁出率,故累计净迁入量逐年增加。(2)从 图中可以看出,该省级行政区的迁入率一直远 远高于迁出率,应为我国经济发达地区,四个 选项中只有上海符合条件。 答案: (1)D (2)A1下图为某地2010年人口迁移与年龄关系统 计图,读图回答(1)(2)题。(1)从图中判断,影响该地区人口迁移的主要因 素最可能是( ) A人口的老龄化 B婚姻家庭 C政治因素 D经济因素 解析: 从年龄段看,2034岁人口数量大,人 口迁移的因素中,经济因素是经常性的、主要的 因素,人口迁移为获取较好的就业机会和收入, 因此选择D。人口迁移的因素有多方面,要关注 主要因素。

6、 答案: D(2)图中甲丁不同年龄段的人口迁移,有明 显相关的是( ) A甲、乙 B甲、丙 C乙、丙 D乙、丁解析: 不同年龄段中,青壮年迁入多的地 区,由于婚姻使新生儿比重大,故甲和乙相 关明显。 答案: A人口移动的动因和效应 下图反映了农村人口大量迁往城市的现象,这种人 口迁移是发达国家历史上和发展中国家当前人口迁 移的主要方式。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字母代表的内容,对人口迁移而言,属于拉 力的是什么?属于中间阻力的因素是什么? (2)从人作为消费者的角度看,人口迁出对当地有什 么意义? (3)大量农村人口进入城市,会对城市产生怎样的影 响?(2011福建高考卷)下表为20022

7、007年我国某 特大城市郊区年平均人口迁移统计资料,迁入 人口以初中学历的外来人口为主。读表完成(1) (2)题。年龄龄段(岁岁)迁出人数(人)迁入人数(人)6070080045591 6005 00025442 00030 00015242 40027 5000146405 000(1)上表反映的人口迁移对该市的影响是( ) A促进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 B扩大环境人口容量 C加速土地利用类型的转变 D加快人口老龄化进程 (2)为了社会和谐发展,该市郊区最需要增加的职 业人员是( ) A环卫人员 B中小幼教师 C工程技术人员 D建筑设计师解析: (1)从表中资料可知,该市人口迁入量大于 迁出量,

8、迁入的人口主要是1544岁的青壮年劳动 力,且以初中学历为主,说明这些迁入的人口不可 能主要从事高新技术产业,也不可能加速人口老龄 化进程,故可排除A、D两项;环境人口容量的扩大 ,不是人口大量迁入的结果,故B项错误;大量外来人口的迁入促进了该市工商业的发展和 加大了对居住用地的需求,扩大了工业用地、商 业用地和居住用地的面积,从而加速了土地利用 类型的转变,故C项正确。(2)大量外来人口主要 租住在房价低廉的郊区,由于这些外来人口以青 壮年为主,他们的子女多随之迁入,入学难问题 突出。因此,为了社会和谐发展,该市郊区最需 要增加中小幼教师。 答案: (1)C (2)B2(2010济南模拟)读

9、我国2006年跨省劳动力 流出、流入饼状图,回答(1)(2)题。(1)b地区是( ) A东部沿海 B东北三省 C中部 D西南 (2)关于我国2006年跨省劳动力流动影响的描述, 正确的是( ) A对a地区城市化的促进作用最强 Bb地区工业化进程受到限制 C减缓了c地区的人地矛盾 D导致d地区农村劳动力严重短缺解析: 本题组考查获取、解读信息能力,以及对 劳动力流动现状、后果的理解能力。b地区流入量非 常大、流出量很小,而劳动力流动的主要原因是经 济因素,可据此判断b经济发展水平较高,应该是东 部沿海。c为人口流出地区,可以缓解当地的人地矛 盾。 答案: (1)A (2)C一、人口迁移的判断方法

10、 人口迁移的定义中给出了判断人口迁移的三个标准, 即空间位移、居住地变更和时间限度。只有同时满足 这三个条件的人口移动才能称为人口迁移。 1空间位移由迁出地到迁入地只有发生空间移动的人口现象才可能构成人口迁移, 人们总是在不断地进行空间移动,但不是所有的人口 移动都是人口迁移,如人口流动就不是人口迁移。2居住地变更跨越行政区域界线人口迁移必须以居住地的改变为条件,即迁移发 生前后人们的居住地各不相同,而居住地的改变 包含有人口迁移必须超过“一定距离”的含义。“ 定距离”目前也没有统一的标准,通常人们用 是否超越某种特定的行政区域的界线来作为判断 某一人口移动现象是否为人口迁移的标准。超越 行政

11、区域界线的为人口迁移,否则就不是人口迁 移;跨国界的人口迁移为国际人口迁移,跨省界 的人口迁移为省际人口迁移,依此类推。3时间限度永久性或长期性 只有那些居住地发生“永久性”或“长期性”变化 的人口移动才能构成人口迁移。迁移的时间间 隔目前尚无统一标准,有的具有确定的时间长 度,如1年、5年或10年;有的可以更长。人们 在工作地与居住地之间的通勤往返、外出购物 、旅游、出差等都不属于人口迁移,游牧民的 迁徙、季节工的季节性流动、拥有两处或多处 居住地的人在不同居住地之间的流动等也不属 于人口迁移。二、现代人口迁移的特点 现现代人 口 迁移的 三种形 式 科技移民劳务输劳务输 出国际难际难 民

12、迁移迁移人 口类类型高素质质人 才外国廉 价劳动劳动 力战战争难难民 、政治难难 民特 点迁移 的原 因寻寻找更 好的学 习习、工 作和生活 条件发发达国家劳动劳动 力 不足,寻寻找更多 的就业业机会战战乱、种 族冲突、 政治迫害迁移 的方 向发发展中 国家流向 发发达国 家发发展中国家流向 发发达国家,贫穷贫穷 国家流向富裕的石 油输输出国,人口 稠密国家流向人口 稀疏国家流向和平 国家、能 对对其提供 避难难需要 的国家产产生 的影 响发发展中 国家在人 才和经经 济济上蒙 受双重 损损失使发发展中国家缓缓 解就业压业压 力赚赚取 外汇汇给给迁入国 家的政治 、经济经济 和 社会带带来 许

13、许多问题问题三、我国“民工流”的特点、成因及影响项项目内容流动规动规 模日趋趋活跃跃,流动动人口大量增加 ,并有逐年上升趋势趋势 方 向总总特点从农农村到城市,从内地的省、 自治区到沿海城市和工矿矿区 主要迁 出地四川、广西、山东东、安徽、浙 江等省区 主要迁 入地广东东、上海、北京、新疆等类类 型主要 方式自发发流动为动为 主主要 目的务务工和经经商主要 原因农农村经济经济 体制改革,农农村出现现大 量的剩余劳动劳动 力城乡乡和地区之间间巨大的收入差距国家推出了允许农许农 民进进城的一系 列政策影 响积积 极 影 响给给城市提供了大量廉价劳动劳动 力,缓缓 解了城市部分行业劳动业劳动 力的供

14、求矛 盾 改变变了城市的经济结经济结 构,为为城市深 化经济经济 体制改革做出了贡贡献 促进进了城市商业业的发发展,增加了城 市的收入 促进进了城市周边边地区的农农、牧、渔渔 和副业业的发发展影响 积积极 影响为为城市第三产业产业 的发发展创创造了 条件,方便了城市居民的生活 为为城乡乡思想文化交流创创造了条 件,推动动了城市文化向多元化 发发展 消极 影响增加了城市公交、卫卫生、教育 、环环保、工商、税务务、计计划生 育等方面的压压力 给给城市的治安管理带带来一些问问 题题四、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因 素影响举举例经经 济济 因 素地区经济经济 差 异主要因素。 人们为们为 追求 更好的生活 条

15、件、就业业 机会和经济经济 收入而迁移普遍社会经济发经济发 展普遍城市化推进进普遍 大型建设项设项 目三峡移民区域规规模开 发发西部大开 发发引起的 移民政治 因素政治迫害重要因素乌乌干达亚亚裔居 民迁往英国战战争巴勒斯坦战战争 难难民 国家组组 织织移民我国历历史上的 移民戍边边 社会 文化 因素宗教重要因素。是 特定时时期、特 定地区和特定 人口迁移的主 要因素印巴分治,穆 斯林迁往巴基 斯坦民族、种 族生 态态 环环 境 因 素自然环环 境要素 重要因素 。历历史上 曾经经是主 要因素美国老年人迁 往“阳光地带带 ” 环环境资资 源差异逐水草、淡水 、土地而居环环境恶恶化水土流失、土 地沙化引起迁 移 自然灾害普遍 其 他 因 素家庭、婚 姻是特定人 群迁移的 主要因素男女婚嫁性别别、年 龄龄少小离家,叶 落归归根积积极影响消极影响 对对 迁 出 地缓缓解人地矛盾,有利于 合理利用剩余劳动劳动 力,提 高经济经济 收入,保护护生态环态环 境等; 加强与外界社会、经济经济 、科技、文化的联联系,有 利于社会经济发经济发 展可能造成 人才流失 ,劳动劳动 力 减少等对对 迁 入 地改善综综合环环境, 增加人才和劳动劳动 力,促进进商品流 通和经济发经济发 展, 尤其是第三产业产业 的发发展增加了公共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