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沪教版高二上第三节《实施依法治国建设政治文明》课件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48215456 上传时间:2018-07-11 格式:PPT 页数:14 大小:110.6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3沪教版高二上第三节《实施依法治国建设政治文明》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2013沪教版高二上第三节《实施依法治国建设政治文明》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2013沪教版高二上第三节《实施依法治国建设政治文明》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2013沪教版高二上第三节《实施依法治国建设政治文明》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2013沪教版高二上第三节《实施依法治国建设政治文明》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3沪教版高二上第三节《实施依法治国建设政治文明》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3沪教版高二上第三节《实施依法治国建设政治文明》课件(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三节实施依法治国建设政治文明1、从“人治”到“法治”是我国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人治”与”法治“的区别? 2、依法治国的科学内涵依法治国,就是广大人民群众在党的领导下,依照宪 法和法律规定,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 理经济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保证国家各项工作都 依法进行,逐步实现社会主义民主的制度化、法律化。 依法治国方略包括三方面的内涵:一是依法治国的主体是 广大人民群众。二是依法治国必须制度化、法律化。( 依法治国是以“法治”代替“人治”,国家的各项工作都必 须依法办事,不能因人而变。)三是依法治国必须坚持 党的领导。(党领导人民制定法律,并自觉地在宪法和 法律规定的范围内活

2、动。所以,依法治国与坚持党的领 导是一致的。)依法治国是把坚持党的领导、发扬人民民主和严格依 法办事统一起来的依法治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依 法治国。知识点8:识记依法治国的科学内涵知识点9: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 家的基本方略党领导立法,带头守法,保证执法,依法治国首先 是以宪法治国。知识点10:运用实施依法治国基本方略重要意义的相 关知识分析说明社会政治现象实行依法治国对加快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的步伐,实 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宏伟目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1)依法治国是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障。(2)依法治国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需要。(3)依法治国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

3、志。依法治国要与以德治国相结合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的治国方略 ,是中国共产党深刻总结中外一切治国经验基础 上得出的科学结论。法治与德治,从来都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 的。法治是以其权威性和强制性手段规范社会成 员的行为;德治是以其感召力和劝导力提高社会 成员的思想认识和道德觉悟。二者缺一不可,不 可偏废。法治属于政治建设,属于政治文明;德 治属于思想建设,属于精神文明。二者范畴不同 ,但其地位和功能都是非常重要的。把依法治国 与以德治国结合起来,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和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证,也是社会主义市场 经济健康发展的重要保证。知识点11:运用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最根本要 求的

4、相关知识分析说明社会政治现象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最根本的是要 把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起来。 (1)在中国实行社会主义民主政治,要坚持共产党的领导。党的 领导是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根本保证。中国共产党是中国 特色社会主义的领导核心,党的领导对于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建设,实施依法治国,具有全局性的作用。 (2)实现人民当家作主是实行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根本目的。人 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要求。共产党领导的实质 是领导和支持人民当家作主。 (3)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无论是党的领 导,还是人民当家作主、行使民主权利,都

5、必须在法制范围内进 行,都必须严格依法办事,任何组织和个人都不允许有超越宪法 和法律的特权。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三者的有机统一,是 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最根本的特点,必须把三者统一于社会主 义民主政治建设的实践,统一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 高考真题不定项(06)16胡锦涛总书记强调,依法执 政是我们党执政的一个基本方式。党依法执政 意味着 ( ) A党必须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活动 B党在意志上升为国家意志必须经过法律程 序 C党是依法治国的领导核心 D党作出决议前必须经过人大批准A B C不定项(07) 16从“人治”走向“法治”是政治文明进 步的重要标志。在历史上,作为不

6、同的治国方式 和理论,“人治”与“法治”的对立主要表现为 ( )A前者主张实行君主制,后者主张实行共和制B前者诉诸强制手段,后者诉诸劝导方式C前者主张依靠贤人治理国家,后者主张依靠法 律治理国家D前者具有随着性、多变性,后者具有统一性、 稳定性A C D简答题例1.(08)34改革开放以来,全国人大通过 了229件现行有效的法律和170多件有关法 律问题的决定,国务院制定了700多件现行 有效的行政法规,民族自治地方人大制定 了660多件现行有效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 ,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 体系已经基本形成。请简要回答: (1)上述材料最直接地体现了社会主义法制 建设哪一方面的基

7、本要求?(2分) (2)不断完善法律体系对推进依法治国方略 有何作用?(8分)(1)有法可依。 (2)不断完善法律体系是推进依法治国方略 的根本前提。依法治国必须制度化、法律 化,以“法治”代替“人治”,国家的各项工 作都必须依法办事,不能因人而变;依法 治国的主体是广大人民群众,人民掌握着 国家和社会的权力,通过国家立法机关, 制定体现自己意志和根本利益的法律,借 助法律手段以实现对国家和社会的管理。能力训练:不定项: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 出,要推进政务公开,加强行政问责,坚 持不懈地开展反腐败斗争,政府自身建设 取得积极进展。这体现我国政府(ABD)A坚持依法行政 B坚持从人民根本

8、利益出发C坚持独立行使司法权 D坚持依法治国32(共8分)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食品安 全高于天。但近些年食品安全领域问题频出,举 国震惊。食品安全事故频发已引起国家高度重视 。一批在食品安全事故中失职、渎职政府官员因 此被行政问责。 (1)上述材料中,一批对食品安全事故负有责任的 政府官员被行政问责体现了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 基本要求之一是 。(2分,将代号填进 答题纸相应的空格内) (2)运用“建设法治政府、责任政府、服务政府”的 知识简要回答,上述材料中相关政府官员被行政 问责的基本道理。(6分)能力训练:(1)违法必究。 (2)这是建设务实高效、廉洁勤政的责任政 府的需要,坚持对人民负

9、责,完善责任与 权力相统一的执行机制,做到有权必有责 ,用权受监督,侵权要赔偿,违法须追究 ,把政府工作切实纳入制度化、规范化轨 道。(6分。如只答:这是建设依法行政、 公正严明的法治政府的需要,用法律规范 政府的行为,可给3-4分。) 四分析说明题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 的制定过程大致如下: 中共中央形成 制定规划建议中共中央全会 审议制定规划 建议国务院发改委 启动建言献策 活动国务院完成规 划纲要(草案 )全国讨 论审议规划 纲要(草案 )全国人大会议表 决批准规划纲要能力训练:(1)在“十二五”规划纲要的制定过程中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主要 体现 领导。(2分

10、,将代号填进答题纸相应的空格 内) A政治领导 B组织领导 C思想领导 (2)为什么执政党只是提出“十二五”规划的建议,而规划纲要 必须由全国人大审议批准?(选择一项代号填进答题纸相应的括号 内,3分,每一选项的分值可能为0、1、3) D因为全国人大是最高立法机关,具有最高立法权,党的建议必 须由全国人大批准 E因为全国人大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具有最高决定权,即审查 和批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 F因为执政党的主张必须经过国家权力机关按照法定程序作出决 定,才能上升为国家意志 (3)以上材料中哪个环节是公民政治参与的环节,这一环节体现 了公民政治参与的哪一种途径?(4分) (4)在“十二五”规划纲要的制定过程中我国国家机关之间是如 何协调一致工作的?(6分)答案:(1)A (2分) (2)D,0分。E,1分。F,3分。(3分) (3)国务院发改委启动的建言献策活动。( 2分)民主决策(若答政治表达也可。2分 )。 (4)国务院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的执行机关 ,是最高国家行政机关,领导全国的经济 工作,起草规划纲要草案;全国人大是最 高国家权力机关,履行最高决定权,批准 规划纲要。国家机关遵循民主集中制原则 ,有明确的职权划分,在各自的范围内协 调一致的工作。(6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