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师大版历史第二册《南北对峙与民族融合》课件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48214274 上传时间:2018-07-11 格式:PPT 页数:29 大小:1.3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华师大版历史第二册《南北对峙与民族融合》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华师大版历史第二册《南北对峙与民族融合》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华师大版历史第二册《南北对峙与民族融合》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华师大版历史第二册《南北对峙与民族融合》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29页
华师大版历史第二册《南北对峙与民族融合》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2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华师大版历史第二册《南北对峙与民族融合》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华师大版历史第二册《南北对峙与民族融合》课件(2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第12课南北对峙与民族融合西晋的短暂统一(265316年)司马昭司马炎晋 封赏弟子养亲信,亲信权大埋祸殃。大 族腐化蔚成风,何曾一食过千金。饥民何不 食肉粥?惠帝问话太昏庸。八王之乱争皇权 ,互相厮杀十六年。百姓非死即迁徙,中原 千里少人烟。遭受重灾税不减,北方各族反 纷纷。氐人李雄建大成,刘渊建汉在阳平。 中国历史朝代歌(北朝439581年 )吴(B.C.221B.C.206)秦西汉东汉三国魏蜀(B.C.202A.D. 8) 新(825年)(25220年 )(220280年 )(220265年 )(221263年 )(229280年 )隋589年北魏(南朝420589年 )西晋十六国东晋宋

2、(265316年)(304439年)(317420年 )东魏西魏(439535年)北齐北周577年齐梁陈581年一、政治上政权更迭北方南方隋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统一北方的政权 曹操政权、魏、西晋、北魏、北周、隋 西晋、东晋、宋、齐、梁、陈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统一南方的政权 男儿可怜虫,出门怀死忧。尸丧狭谷口,白骨无人收。 慕容垂歌 兄在城中弟在外,弓无弦,箭无括。食粮乏尽若为活? 救我来!救我来! 隔谷歌 暮春三月,江南草长,杂花生树,群莺乱飞。 丘迟与陈伯之书 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 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晓雾将歇,猿鸟乱鸣 ;夕阳欲颓,沈鳞兢跃,实是欲界之仙都

3、。自康乐以来 ,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陶宏景答谢中书书二、经济上南方经济的开发 1、背景:生产技术: 劳动力 : 社会环境: 自然条件:南迁农民带来先进生产工具和技术 大量北方人口南迁、南方山区少数民族出居平原 ,为江南发展提供了充足的劳动力 江南地区战乱较少,社会比较安定 江南地区雨水充足,气侯温热,土地肥沃,具 有发展农业的优越条件2、表现形成江浙、湘赣、巴蜀等先进农业经济区 水利的广泛兴修、犁耕的推广、北方作物的引进 丝织、冶铸、造船等手工行业发达 出现商业繁荣的大城市,海外贸易有所发展北方民族迁往中原中原汉族迁往江南山区少数民族出居平原江浙湘赣巴蜀圩田南朝青瓷带盘转杯扬州在南朝,是鼓铸的

4、重要地,建 康有左右二冶,尚方(皇室工业) 有东西二冶,工人多用囚徒。铁的 产量多,梁铸铁钱,堆积如丘山, 市上交易,用车载钱。梁武帝用铁 数千万斤塞浮山堰决口,足见南朝 铁产量是丰富的。梁武帝曾令尚方 造刀剑,装饰极精巧。 刘宋时中国船西到幼发拉底河的希 拉地区(今那杰夫Najaf)。与波斯 湾以东地区,还保持着“舟舶继路 ,商使交属”的局面。其后的齐、 梁二朝,与海外往来仍岁时不绝。 越窑鸡首壶此图又名番客入朝图或王会图,展现南北朝时期国家间友好 往来的繁盛场面。现存此图为残卷,描绘十二位使者朝贡时的形象, 从右往左依次为滑国、波斯、百济、龟兹、倭国、狼牙修 邓至、周 古柯、呵跋檀、胡密丹

5、、自题、末国的使者。 建康是最大的商业城市。城 中有四个市,又秦淮河北岸 有大市,还有小市十余所。 建康以外,京口、山阴(会 稽郡治)、寿阳、襄阳、江 陵、成都、广州等地也是商 业城市。 王羲之上虞帖王献之黄汤帖南朝书家写字多用麻纸,麻纸别称布纸,就是用破旧麻布制造的 纸。麻纸可供二王(王羲之、王献之)写字,精美可以想见。纸 到南朝完全代替了竹帛的地位,是和造纸技术的发展相适应的。 东晋南北朝时期的时代特征是我国历史上长期分裂割据的时期, 也是北方少数民族和汉族依次向南大 迁徙、大同化、大融合时期。 在此期间,北方的割据势力之间,民 族之间,发生过频繁激烈的战争。 江南相对稳定,得到较好的开发

6、,社 会经济的发展较快,南北经济趋于平 衡。三、民族关系上民族大融合 1、民族融合的方式 (1)自下而上因经济文化互动而实现的融合(2)自上而下以政治手段推行的融合内迁的北方少数民族与汉族混杂共处于中原地区,民间频繁的接触和交流a.表现经济:鼓励农耕 政治:采用汉制 文化:研习汉籍、提倡儒学胡族君主的身体力行b.典型:北魏孝文帝改革冯太后改革政治上集权中央 地方 “三长制” 颁布官吏俸禄制和惩治贪赃的规定 经济上 :均田制孝文帝改革迁都洛阳 禁鲜卑语,通用汉语 禁胡服,通用汉服 改鲜卑复音姓氏为汉单音姓氏 仿汉族体制定官制和律令 极力促进胡汉通婚 尊崇孔子,实行礼制 作用 :加快民族融合进程,

7、推动北方少数民族社会、经济、文化的进步 2、民族融合的特点:相互渗透、取长补短 3、影响 :缩小民族差异,为再次全国一统奠定基础,充实并传承中华文化农民农民宗主北魏政权北魏政权三长健全了基层政权,完善了行政体制,取代了豪强地 主把持的宗主督户制,保证国家收入和对人民的有 效控制,加强地方管理。最新考古 已证实,位 于内蒙古 大兴安岭 的嘎仙洞 内的石刻 祝文刻写 的是鲜卑 族拓跋部 的祭祖文 字,证明该 地区是拓 跋部的发 源地。敕勒歌“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木兰诗 ,北魏长篇叙事诗北魏历史上著名的女政治家, 孝文帝改革运动的发起人与 主持者之

8、一。冯太后是位典 型的“铁腕女人”。在朝廷 内部政治斗争中,沉着果断 ,坚忍精明,牢牢地掌控了 北魏朝廷的军政大权,在献 文帝、孝文帝时期两度“临 朝听政”,成为北魏朝廷的 实际统治者。她主政时已开 始了以汉化为中心的社会改 革。根据北魏疆域及迁都示意图,结合地理位 置、自然环境、经济、历史等因素,北魏孝文帝 为什么迁都洛阳?直接目的: 接受汉族先进文化,减少改革阻力根本目的 :加强对黄河流域的统治直接目的: 接受汉族先进文化,减少改革阻力根本目的 :加强对黄河流域的统治汉服宽袍大袖,胡服窄衣小袖在汉族地主中,以父祖在北在汉族地主中,以父祖在北 魏所在任官职高低分为甲乙魏所在任官职高低分为甲乙

9、 丙丁四等级;丙丁四等级; 在鲜卑贵族中除皇室元氏门在鲜卑贵族中除皇室元氏门 第最高外,以穆、陆、贺、第最高外,以穆、陆、贺、 刘、楼、于、嵇、尉八姓为刘、楼、于、嵇、尉八姓为 首,其门第与汉族大族四姓首,其门第与汉族大族四姓 (崔、卢、李、郑)相对应(崔、卢、李、郑)相对应 ;其他则是一般世族。并按;其他则是一般世族。并按 照门第高低来选拔人才,任照门第高低来选拔人才,任 命官吏。命官吏。 定门第等级定门第等级认识: 先进必然战胜落后; 民族融合与孝文帝改革互为因果关系的; 改革必须符合历史潮流、顺应民意;同时 要讲究改革的策略。 任何改革都不是一帆风顺,都具有曲折性。 改革者要有迎接挑战的勇气和争取胜利的信心 。双向的民族融合民族北方少数民族汉汉族受影响 的内容汉语、汉服、政治制度、 尚和中庸的性格、以孝为 先的品格、姓氏胡服、勇猛强悍的性格、 高超的畜牧技术、烧烤、 胡床、精湛的骑术、服饰 、饮食、艺术“床前明月光”是搬了一个马 扎坐在院子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