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作文议论文写作结构新课标人教版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48202589 上传时间:2018-07-11 格式:PPT 页数:33 大小:277.8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作文议论文写作结构新课标人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33页
高考作文议论文写作结构新课标人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33页
高考作文议论文写作结构新课标人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33页
高考作文议论文写作结构新课标人教版_第4页
第4页 / 共33页
高考作文议论文写作结构新课标人教版_第5页
第5页 / 共3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考作文议论文写作结构新课标人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作文议论文写作结构新课标人教版(3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议论文的结构遭遇挫折,笑对痛苦人之一世,殊为不易。在看似平坦的人生旅途中充满了 种种荆棘,往往使人痛不欲生。痛苦之于人,犹狂风之于陋 屋,巨浪之于孤舟,水舌之于心脏。百世沧桑,不知有多少 心胸狭隘之人因受挫折放大痛苦而一蹶不振;人世千年,更 不知有多少意志薄弱之人因受挫放大痛苦而志气消沉;万古 旷世,又不知有多少内心懦弱的人因受挫放大痛苦而葬身于 万劫不复的深渊面对挫折,我们不应放大痛苦,而应直 面人生,缩小痛苦,直至成功的一天。“老当亦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 ”初唐四杰之一的王勃,可谓:“时运不济,命途多舛,”然 而直面挫折,他却能达人知命,笑看人生。试想,如果没有 王

2、勃开朗阔达的胸襟,哪能有他吟放出“海内存知己,天涯 若比邻”的千古绝唱?“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的浪漫诗仙 李白,在遭遇仕途不顺的挫折后,他沉寂了吗?消沉了吗 ?没有。“长安市上酒家眠,”笑对痛苦,面对挫折他拂袖 而去,遍访名山,终于成就了他千古飘逸的浪漫情怀!由此看来,面对挫折,我们不应过分地沉迷于痛苦失意 的阴影中不能自拔;面对挫折,我们不应整日浸泡在悲伤 痛苦的泥陷中越陷越深;面对挫折,我们不应长期颓废不 振而迷失眼前的方向。遭遇挫折,缩小痛苦,才是明智的 选择。相反,若一味沉迷于挫折的痛苦中,结果将不堪设 想。刘备面对失去二弟的挫折,因兄弟之情无法释怀,放大 痛苦,结果在

3、痛苦中做出错误决定,贸然出兵伐吴,落得 “白帝托孤”的千古悲剧。可悲可悲!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古人已经为我们做出了太多的榜样, 也留下了太多的遗恨。在现在竞争日益加剧的社会里,挫折无 处不在。若因一时受挫而放大痛苦,将会终身遗憾。遭遇挫折 ,就当它是一阵清风,让它从你耳边轻轻吹过;遭遇挫折,就 当它为一阵微不足道的小浪,不要让它在你心中击起惊涛骇浪 ;遭遇挫折,就当痛苦是你眼中的一颗尘粒,眨一眨眼,流一 滴泪,就足以将它淹没。遭遇挫折,不应放大痛苦。擦一擦额上的汗,拭一拭眼中欲 滴的泪,继续前进吧!相信总有一天你会看见蓝蓝的天,白白 的云,青青的草,还有你嘴角边的甜甜的笑议论文的三要素:论点、

4、论据、论 证。例如:3岁的小孩:我最喜欢我的奶奶 。(论点)因为她从来不打我。(论据 )所以我最喜欢她。(结论)这是因果的论证,结构严谨。所谓的结构布局是指通过某种合理的 论证方式把论点、论据有机地组合起来。议 论 文 的 整 体 结 构 :引 论本 论结 论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凤头猪肚豹尾议论文结构一览图 整篇 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主体部分并列式对照式层进式论据并列式分论点并列式因果法设分论点 分解法设分论点正反对比论证破立结合由“为什么”到“怎么样” 由现象到本质 由具体到抽象或由抽象到具体 由此及彼,由近及远,由简单到复杂,由特殊到一般一 并列式:主体部分是横向展开的,各层次之间

5、是并列关系。 1 论据并列式:在论证过程中,为了充分摆事实,讲道理,把几 个论据并列起来,这几个论据之间的关系是平行的。 例一 谈骨气中心论点:中国人是有骨气的。 论据:(1)齐人不食嗟来之食;(2)闻一多拍案而起,横眉怒对国民党的手枪,宁可倒下 ,也不屈服;(3)文天祥面对威逼利诱,宁死不屈。 例二 名人之见不得人的一面中心论点:(名人也有其见不得 人的一面)一个青年人才瑕瑜互见,并不足怪。 论据:(1)文天祥默许其弟卖身投靠元朝。(认为保住了文氏家 族,一个尽忠,一个尽孝,各有道理。)(2)卓别林忌贤。(卓别林的朋友,喜剧演员斯坦劳莱导 演了一部电影海的女人艺术上超过了卓别林。当时,作为制

6、片 人的卓别林竟暗中销毁了海的女人的拷贝。他在自己的自传中 也从未提到斯坦劳莱的名字。)(3)化学家诺贝尔不设数学奖。注意:论据的典型性和多侧面。例三 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 中心论点:(题目) 论据:(1)吴王夫差先战胜越国,掳勾践为奴,后被勾践灭国, 自杀而亡。 (2)唐玄宗开创“开元盛世”后来酿成“安史之乱”。练习 完成下面的思路提纲 中心论点:专心致志是成功的秘诀。 论据:(1)(2)(3)波兰诗人密茨凯维支一次在旅馆里向肖邦学习演奏,突 然发生火警,人们夺路而逃。大火扑灭后,人们重返室里,一个仍 在演奏,一个仍在凝神倾听,他们对刚才的一切 一无所知。物理学家安培一天傍晚在街上散步

7、,忽然想到一个题目 ,他掏出粉笔,在前面的“黑板”上演算起来。“黑板”动起来,他就 追随着演算,直到追不上了,才发现“黑板”是马车车厢的背面。陈毅元帅某次在亲戚家做客,大家闲谈时,他躲到主人 书房里读书。主人捧来糍粑和砂糖给他吃,他用糍粑沾墨吃,直到 大家发现他满嘴是墨时,他才恍然大悟。2 分论点式:把中心论点分解成几个分论点,这几个分论点互相 关联,各自独立,从不同的方面支撑中心论点;这几个分论证清楚 了,中心论点就立起来了。设置分论点的基本方法 (1)因果法:从几个方面回答“为什么”。 例一 留点愧意给自己 中心论点:为人处世多多少少还是留点“愧意”好,尤其在“厚黑”哲 学源远流长的国度。

8、 分论点:1 留点愧意,才能使头脑清醒,正确认识自己,明白自 己到底能吃几碗干饭。2 留点愧意,才不至于恃才傲物,老子天下第一。3 留点愧意,居官才能勤政廉政,夙夜匪懈,不贪民脂 民膏。 例二 节俭是一种美德 中心论点:(题目) 分论点:1 节俭是一种美德。是因为节俭体现了一个人对他人劳 动成果和人格的尊重。2 节俭是一种美德,还因为节俭体现了一个人对国家对 人类的责任感。例三 东汉时有一少年名叫陈蕃,独居一室而庭院龌龊不堪。他 父亲的朋友薛勤见状批评说:“孺子何不洒扫以待宾?”他回答说: “大丈夫处世,当扫除天下,安事一屋?”薛勤当即针锋相对反问: “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 根据上面的材料

9、,写一篇议论文的提纲。 “ 扫一屋”与“扫天下”中心论点:“扫一屋”与“扫天下”的关系,是做小事与创大业的关系 ,二者密不可分,要想创大业,必须从做小事开始。 分论点:1 做平凡的小事,为将来创大业打下了坚实的思想基础 。(引鲁迅的话:“巨大的建筑,总是一木一石叠起来的,我们何 妨做做这一木一石呢?我时常做些零碎事,就是为此。” )2 做艰苦的小事,为将来创大业磨练了坚韧的意志品质 。(举李白“铁杵磨成绣花针”的例子或祖逖“闻鸡起舞”的例子。) 3 做繁琐的小事,为将来创大业培养了严谨的作风和良 好的习惯。(举列宁小时写作文的例子。还可举反例与之对比。) “扫扫天下”不必先“扫扫一屋”中心论点

10、:如果将“扫一屋”理解为做小事,将“扫天下”理解为 做大事,那么二者之间没有必然的关系。“扫天下”不必先“扫一 屋”。(反中心立意) 分论点 1 “扫天下”与“扫一屋”是两类不同性质的问题,它 们之间没有必然的联系,大事情并不等于小事情之和。(可运用哲 学上不同性质的矛盾的观点,从事物的性质来入手分析。道理论证 。也可举专心研究而忽略生活细节的例子,从人的主观客观条件来 入手分析。事实论证) 2 人的生命和精力是有限的,“扫天下”的人没有更多 的时间和精力“扫一屋”。可举爱因斯坦和陈景润沉醉于科学3 思想拘泥于小事情,常常会限制了人看问题的眼界, 扼杀了创造性的思维。(可举反例,从人的思想方面

11、来入手分析。 ) 练习 完成下面的思路提纲 一 题目:重理岂可轻文? 中心论点: 分论点:1、2、3、重理不可轻文文对理有着前瞻性的指导作用(浪漫的想象,哲学的 预言)。学习科学知识需要文字的理解力。科学知识的传达需要文字的表达力。二 题目:要重视小事 中心论点: 分论点:1、2、1、2、要重视小事 小事可显示个人素质 小事可显示民族素质(以小见大)一丝而累,以至于寸,累寸不已,遂成丈匹。 一人栽下一棵树,沙漠也能变绿阴。(积小 成大) 三 中心论点:为别人吃亏是福 分论点:1、2、3、锻练自己,提高自己。 给别人快乐,自己也快乐。我为人人,人人为我。互帮互助的社会风气一旦形成, 人人都是受益

12、者。(2)分解法:把中心论点的含意具体化,即把中心论点分解成具 体的几个方面,每个方面成为一个分论点。例二 说问 中心论点:学贵多问。 分论点:1、首先要善于提出疑问,2、其次要善于向人请教。 例三 说认真 中心论点:学习不但要有刻苦的精神,而且要有认真的态度。 分论点:1、讲认真,在学习和研究中就要一丝不苟; 2、讲认真,在学习和研究中就要寻根究底; 3、讲认真,在学习和研究中就要有个高标准。注意:分论点要各自独立,相互之间不能重复或交叉 。例一 理想的阶梯 中心论点:奋斗,是理想的阶梯。 分论点:1、理想的阶梯属于刻苦勤奋的人,2、理想的阶梯属于珍惜时间的人,3、理想的阶梯属于迎难而上的人

13、。练习(用分解法列分论点) 一 完成下面的思路提纲1 题目:生命的价值 中心论点:奉献的生命才是最有价值的。 分论点:1、2、3、4、5、活着为自己,还是为别人,是生命有无价值的分水岭 ;为国家,为民族,舍生取义,生命将放出永久的光彩 ; 死后还能以自己的创造为人类造福,生命的价值达到极 大值; 碌碌无为者生命的价值是零;损人利已,甚至为一已私利出卖国格人格的人,其生 命价值为负数。2 题目:劝君见“门”莫乱敲 中心论点:见门三思而后敲。 分论点:1、 2、 3、一思此门该不该敲。 二思此门怎样敲。 三思进门怎么办。二 对照式:在论证中把两种事物(或意思)加以对比,或者用另 一种事物(或意思)

14、来烘托某一事物(或意思)。 1 正反对比:先从正面论述,再从反面论述(或顺序相反)。 例一、有感于五十年前的今天 中心论点:不团结就要被欺侮。 正面:内耗惨重,一盘散沙,致使泱泱大国惨糟日寇蹂躏。 反面:全民族空前团结,打败了侵略者,使我们的民族获得了新生 。例二 苦难是一种财富 中心论点:苦难是一种财富。 正面:人需要苦难,需要苦难的磨练。(勾践卧薪尝胆) 反面:温室的幼苗是经不起风吹雨打的。 正面:苦难能磨练出坚强的毅力的超人的勇气。(日本幼儿园教师 的“残忍”,经历“上山下乡”的“老三届”的忆苦思甜。) 例三 增几分民族自尊从鲁迅“弃医从文”谈起1、鲁迅为 拯救国人思想,恢复民族自尊,毅

15、然弃医从文。2、(从那时的“国 人”想到今天的)“国人”穿洋服,吃洋饭,用洋货,过洋节,如痴 如狂,盲目追求。3、韩国、印度、罗马尼亚国民却争相购买本国 商品。4、国人嗜洋货是“媚”字作怪。5、呼吁国人增强民族自尊。2 破立结合:先论证正面的观点,再批驳反面的观点。例二 知足常乐 中心论点:“知足常乐”这句话常受世人错误 的非议,现在我要为它昭雪了。 1、驳“知足者并不常乐”。(失意的迁客骚人、山林隐者不乐,恰 是因为他们不知足,心中有不平之气。) 2、驳“不知足常乐”。(“ 不知足”者在物质和精神成功之后,享受的是一时之乐而非“常乐” 。)3、界定“知足者”的内涵。(“知足”不是无所追求,“

16、知足”是 忘我,忘我则“常乐”。)5、虽然能做到“知足常乐”的人并不多, 但“知足常乐”的确是至理名言。例一 做一天和尚就得撞一天钟 中心论点:(题目) 正面(立):晨钟暮鼓,诵经拜佛是和尚的职责,是和尚就要忠于 职守。 反面(破):批驳“和尚撞钟是无所事事”。(世界上怕就怕“认真” 二字,只要认真就能平中见奇,而且认真撞钟比那些朝三暮四的人 强多了。)批驳“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 是胸无大志,太渺小了。 (出此言者所谓“大志”,无非是想出人头地。)作文训练 1 读下面两则材料,归纳论点,写一篇议论文。 (1)孔子,在封建社会被奉为“至圣先师”可算是名师的鼻祖。然 而他的弟子宰予昼夜贪睡,整天昏昏沉沉,以致后世留下“昼寝宰 予”这样的成语,极言人之懒惰。孔子也叹息:“朽木不可雕也。” (2)佛罗基奥是画坛一代名师。他的学生达芬奇在他的调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