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译与现代汉语词汇的形成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48200747 上传时间:2018-07-11 格式:PPT 页数:117 大小:287.1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翻译与现代汉语词汇的形成_第1页
第1页 / 共117页
翻译与现代汉语词汇的形成_第2页
第2页 / 共117页
翻译与现代汉语词汇的形成_第3页
第3页 / 共117页
翻译与现代汉语词汇的形成_第4页
第4页 / 共117页
翻译与现代汉语词汇的形成_第5页
第5页 / 共1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翻译与现代汉语词汇的形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翻译与现代汉语词汇的形成(11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翻译与现代汉语的发展李照国 本次讲座的主要内容是介绍近代翻译活 动的开展对现代汉语词汇形成的影响, 着重介绍19世纪中后叶在华西人的翻译 工作及其对中国近代文化和科学发展的 贡献。同时也穿插介绍一些翻译事例和 翻译知识。民国以后的翻译活动不再本 次讲座所涉范围之列。汉语的不可动摇地位 自1644年起开始统治中国,满清王朝虽 然用满语、蒙语和汉语,然而随着时间 的推移,这种语言政策逐步受到消弱。 到了19世纪初,汉语又取得了以前的地 位,成为最常用的语言。汉语成为官方 语言,全国通用,而满语和蒙语只局限 于宫廷及旗人中使用。官话的形成 中国科举考试只强调考生书面语的技能 ,而忽视口语技能。这样在

2、管理能力上 就有问题。许多朝廷官员强烈感到在京 城审案时需要有一种标准的口语。 经过几个世纪,逐渐形成了一种官员使 用的口语,即后来的官话。它是一种通 用语,保留了国家政府部门的某些正式 书面语的特征。官话首先从北京使用起 来,受到北京当地方言的极大影响。 盛行一时的官话译人 各省对标准口语的急切需求,使得官员 们常在处理公务时被迫使用翻译,请他 们用官话或官员们的家乡话去翻译当地 方言。 文言与官话 文言和官话是两种不同的语言,一种是 写的,一种是说的。它们使用于某些特 殊的又十分明确的场合。文言和官话主 要是以行政管理为目的而得以使用的。 它们与许多其他方言并存。 中国的方言区域划分 汉语

3、方言概要(袁家骅著,文字改 革出版社,1989): 中国方言分成七大区域:吴、赣、湘、 粤、客家、闽以及北方方言区。北方方 言区占整个国家的四分之三。 在中国历史上很长一段时间,北方是全 国政治和行政的中心,这也是为什么官 员的官话或通用语是基于北方方言的原 因。白话的形成史迹 从唐宋起,特别是在明清只际,另一种书面文 学语言(即后来的“白话”)也得到了发展。这 种语言当时用来写作叙事作品。在这些作品中 ,可以发现当时中国所用口语的印迹,即北方 方言和白话的印迹。 “白话”一词指华北地区所使用的特种文学语言 ,这知识本二十世纪初 的事。不久,这个名词 用来表示一种方言群中被认为是具有代表性的

4、一种口语,而且是一种特殊的白话(北方话) 。汉语何以能纯正地延续下来 清朝与以前几个朝代一样,很少注意语 言问题。但值得注意的是:像过去一样 ,由精通标准书面语的官员来统治江山 ,从而使这种语言能纯正地延续下去。 官员们对标准书面语的精通,得益于国 家考试的制度化。 从某种意义上说,科举考试不但保证了 中国文化与制度的延续,也保证了中国 语言的延续。雍正皇帝对语言的重视 雍正可能是清代唯一真正提出语言问题的皇帝 。他曾下令从南方省份福建、广东来的官员要 学习官话。这些省份的方言与官话毫无相似之 处。 1728年,雍正下旨,令福建、广东两省督抚为 保证正音(即官话),聘用能讲标准官话的教 官在各

5、省从教。此后福建等省地建立了“正音 书院”,为了能通过高水平的考试,在本省招 收具有一定官话水平的举人秀才入学。 然而在1737年,这一制度被废除,而地方政府 只是在学生和官员之间坚持推广官话。中西方在语言方面的隔膜 在过去的几个世纪里,西方在与中国的 接触中,对中国语言影响甚微。19世纪 以前,西方已有人对汉语产生了兴趣, 但中国很少有人对西方语言进行正规研 究。 中国与西方之间首次带有根本性的语言 接触,除了君主直接派遣的外交使团外 ,就是传教士和商人。西人对汉语的首次研究 17世纪,对汉语做了系统研究的是在华 传教士。他们用汉语撰写的几本著作( 包括利玛窦Matteo Ricci和艾儒略

6、Giulio Aleni所写的原稿,被收藏在朝廷的藏书 阁里)。在科学、地理和教育领域中, 基于西方知识创造的第一批新词,在早 期传教士用汉语写的著作中可以遭到。几个例子 在传教士的著作中,我们可以发现这样 一些词语:几何、经线、纬线、热带、 冷带、温带、地球、重学等。利玛窦及 后来的艾儒略还将汉语中的旧词赋予新 义,如北极、南极、赤道等。传教士创 造的其他术语有:大学(university),文 科、理科、医科、医学、中学等。传教士研究汉语之目的 利玛窦(Matteo Ricci)说,1552-1583年 间,他的先行者在华传教失败的原因之 一是汉语知识的匮乏。 为了了解中国文化和中国人,传

7、教士不 得不学习汉语。当时在香港还专门创办 了培训传教士汉语和汉文化知识的学堂 。利玛窦本人就是该所学堂所培养之学 员。郑玛诺中国系统接受西方 语言教育第一人 在西方传教士学习中国语言和文化的同时,也 有少数中国人被传教士介绍到欧洲学习神学, 郑玛诺便是最早的一未。 郑玛诺系统地接受了拉丁语和意大利语教育, 后被任命为神父,教名为 Emmanuel de Siqueira (1633-1673)。1650年他17岁时到罗马,在神学 院学习,1660年毕业。后到波隆那(Bologna) 和里士本(Lisbon)旅行,随后回国传教。欧洲第一所培养中国传教士的 神学院 1732年7月25-27日,在

8、那不勒斯(Naples)创 立的中国神学院(Collegio de Cinesi)由马国 贤(Matteo Ripa 1682-1746)主办。1711-1723 年马国贤以传教士身份在华生活12年,1724年 回到那不勒斯,带回5个中国青年,其中两人 以拉丁语接受教育。由那不勒斯神学院培养的 另外两名传教士(中国人)曾在马戈尔尼( George Macartney)手下担任英国派驻大清国 使团翻译。较早的拉丁字母拼写汉语方案 1625-1626年,金尼阁(Nicolas Trigault 1577- 1628)向朝廷官员王徵(1571-1644)教拉丁文 。王徵协助金起草西儒耳目资,这是用拉

9、 丁字母拼写汉语的一个较早方案。 如果我们回顾五四时期陈独秀等创编的拼音方 案,似乎可以从历史的长河中找出其发展的某 些轨迹来。商人传教士的后继者 第一个到达广州的欧洲特使是葡萄牙人Thome Pires。他于1520年带了一批商人登陆广州。澳 门这一殖民地即是葡萄牙人1557年建立的。18 世纪初,广州、厦门、福州、泉州和宁波贸易 十分兴盛。1715年东印度公司在广州设立办事 处。 1757年,雍正帝禁止所有外国人来广州贸易, 此禁令直到1840年方才解除。Pidgin 洋泾浜的产生 1723年后,清庭企图全面禁止洋人和华人的直 接接触。纯商务上的关系,只能通过中国的一 种特殊中介进行。在这

10、些事务的处理中, pidgin这种混合语产生了。 用pidgin指商务语言,最先在18世纪上半叶, 当时是由葡萄牙人使用的,主要由葡萄牙语和 汉语单词组成,同时搀杂着已和葡萄牙有贸易 来往的其他东方国家各自的语言成分,尤其是 印度和马来西亚语。新的Pidgin洋泾浜的形成 随着英国在中国贸易值的增加,一种新的 pidgin应运而生。在这种pidgin中,英语单词逐 步取代了葡萄牙语单词,当然也保留了从某些 其他地方来的一些单词。 Pidgin 句法基本上是模仿汉语的,十分简单, 几乎适合买方和卖方、主人和仆人之间的交流 。外国人将其看作是“失去了句法,没有词语 逻辑,成分极为简单”的语言。广州

11、:洋泾浜英语发源地 广州人最先跟“夷人”接触,当洋人转向中国其 他港埠时,也是由广州人作助手、作翻译。通 过几十年的交往,许多英语单词经过洋泾浜英 语,进入了广东当地方言。例如三文治( sandwich)广州话为sammenji,巴士(bus)广州 话为baxi。这些借词又流传到其他方言,甚至 官话中,也被上海方言吸收。马礼逊对汉语的研究贡献 1803年,伦敦传道会的马礼逊(Robert Morrison)试图到中国,未成功。后设法 乘美国航船于1807年9月7日到达广州。 当时传教被禁止,他暗中学习汉语。 1809年2月20日被派到东印度公司在广州 的办事处当翻译。他学汉语的主要目的 是传教

12、。他在早期写了不少很有用的学 习语言的著作。马礼逊最著名的语言学习著作 1. Grammar of the Chinese Language (Serampore, 1815) 2. Dialogues and Detached Sentences in the Chinese Language; with a free and verbal translation in English (汉语对话和单词:附英语意译和直译 )马礼逊编写的词典 1815年在澳门出版了第一本英汉词典,这是较 早的汉语和西方语言的双语词典,并多次重印 。 1813年法国出版了中文法文拉丁文词典, 共收汉字13316

13、个。马礼逊说,此书是他编写 英汉词典的主要依据之一。这其实是Gemona 人、方济会修士Basilio Brolla (1648-1704)一本 字典手稿的印本,而de Guignes声称该字典是 他写的。马礼逊与英华书院 1815年马礼逊移居马六甲,在米林( William Milne)和梁阿发的帮助下,于 1818年在那里建立“英华书院”。梁阿发 可能是中国第一个新教徒,1789年出生 于广州,1816年11月3日米林在马六甲为 其洗礼。英华书院的影响 英华书院是远东最好的中文学校。在马 六甲,马礼逊出版了察世俗每月统纪 传,这是第一本用中文出版的外国杂 志,1815年8月5日出版,182

14、2年停刊, 前三年只发行了500份,1819年增至1000 份。1823年在伦敦皇家亚洲学会的帮助 下,他出版了圣经中译本,这是 圣经最早的中译本之一。马礼逊译圣经 马礼逊所译之圣经原译名为神天 圣书,21卷,1823年马六甲出版,由 马礼逊翻译,米林协助。这当然并非最 早的中文译本。早在马礼逊之前,已经 有圣经的中译本了。马礼逊之前与之圣经译本 1822年英传教士Joshua Marshman已在印 度Serampore教区出版了Bible的中译本, 书名为圣经,很可能没有传到中国 。在以后的几十年中,中国至少出现了 两种圣经译本。马礼逊之后之圣经中译本 1835年印行的新约,由麦都思( W

15、alter Henry Medhurst)、裨治文( Elijah Coleman Bridgman)和郭实腊( Karl Friedrich August Gutzf)合译。 1838年印行的旧约,1853年和1854 年在上海出版的新约和圣经为 在华的几个传教士所译,质量较好。中国人最早用汉语撰写的欧美 游记 1708年1月14日山西青年教徒樊守义离开澳门 ,途经南美,第二年到达欧洲。1709年12月15 日在罗马做耶稣会见习修士,在欧洲呆了10年 ,1720年7月12日回到广州,同年10月12日向 康熙禀报了他的游记身见録可能是中国人 最早用汉语写的关于南美和欧洲的游记。书中 提到的许多

16、地名全是音译。该书 “学校”、“大 学”、“中学”和“小学”等对译葡萄牙的各种学校 。中国第一个官方英语翻译小组 鸦片战争前,满清官员对西洋人一无所 知,对外国人所讲的语言毫无兴趣,将 外语学习看成是一种祸害。这种情况直 到林则徐出任钦差大臣之后才有所改观 。由此便引出了中国的第一个官方英语 翻译小组。林则徐组建英译小组 1839年3月10日林带着北京仅有的两名懂英语 的中国人到广州履钦差之职。此二人为袁德辉 和亚孟。袁为四川人,在马来西亚槟榔屿天主 教会学校学习过拉丁文,后又在英华书院学习 英语。1829年经推荐到北京理藩院做拉丁文翻 译。亚孟之父为中国人,母为孟加拉人。亚孟 是个上了年纪的翻译,一直在“会同四译馆”工 作。林一到任,立即招募翻译,组建了第一个 官方英语翻译小组。林则徐对翻译重要性之认识 林则徐特别重视翻译。到广州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