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麓版历史选修3《从局部战争走向全面战争》课件之一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48195527 上传时间:2018-07-11 格式:PPT 页数:51 大小:1.6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岳麓版历史选修3《从局部战争走向全面战争》课件之一_第1页
第1页 / 共51页
岳麓版历史选修3《从局部战争走向全面战争》课件之一_第2页
第2页 / 共51页
岳麓版历史选修3《从局部战争走向全面战争》课件之一_第3页
第3页 / 共51页
岳麓版历史选修3《从局部战争走向全面战争》课件之一_第4页
第4页 / 共51页
岳麓版历史选修3《从局部战争走向全面战争》课件之一_第5页
第5页 / 共5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岳麓版历史选修3《从局部战争走向全面战争》课件之一》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岳麓版历史选修3《从局部战争走向全面战争》课件之一(5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10课 从局部战争走向全面战 争德国法西斯的头子希特勒为发动 世界大战,先后制定了灭亡波兰的“白色方案”、吞并西欧的“黄色方案”、入侵不列颠群岛的“海狮计 划”,为达此目的,德国采用“闪电 ”式的战术 ,吞并波兰,灭亡法国。但是英法仍然对德国心存侥幸,幻想德国入侵波兰后继续东 侵苏联。德国入侵波兰是对绥 靖政策的致命打击。课标 要求概述第二次世界大战是怎样从局部战 争逐步走向全面战争的目标 分解掌握:(1)中国的抗战 (2)西班牙内战的爆发及性质 (3)德意日三国法西斯轴心国集团的形 成 理解:(1)法西斯的对外扩张和世界人 民的反法西斯斗争 (2)二战从局部战争走向全面战争的过 程 (3)

2、英法对德推行绥靖政策的原因1意大利侵略埃塞俄比亚 (1)特点:意军对 没有设防的城市、乡村、医 院进行狂轰滥 炸,公然践踏,灭 绝人性地大量施放毒气。 (2)结果:1936年5月,正式吞并埃塞俄比亚 。国际公约2德、意干涉西班牙内战 (1)方式 支持以佛朗哥为首的部分军队 发动 叛乱。 人民阵线 政府采取措施,控制了局势。德 、意法西斯直接进行武装干涉。西班牙(2)性质 第一阶段:西班牙内战。 第二阶段:抗击法西斯侵略的民族革命战 争。 (3)结果:1939年,马德里被叛军占领,西 班牙共和国被颠覆。 3日本侵华:1937年7月7日,日本帝国主 义挑起 事变,发动 了全面侵华战 争。卢沟桥4德

3、国扩张 (1)吞并奥地利,加强了在欧洲的战略地位。 (2)在捷克斯洛伐克边境地区挑起事 端,企图吞并捷克斯洛伐克。 5德、意、日法西斯结盟 (1)表现:德、意、日法西斯于19361937年 期间签订 产国际协 定,建立“柏林 罗马 东京” 。 (2)危害:增强了法西斯的力量,使新的世界 大战的危险愈加迫近。苏台德三国轴心 埃塞俄比亚抗意斗争为什么会失败? 提示: (1)意大利侵略军装备先进,力量强 大。 (2)埃军装备陈 旧,力量对比悬殊。 (3)以英、法为首的西方大国,对意大利的侵 略采取姑息纵容的绥靖政策。1各国的反法西斯斗争 (1)中国:在世界上最早进行了战争 。 (2)埃塞俄比亚:为保

4、卫祖国而顽强抗击入侵 的意军,在祖国沦陷后继续坚 持游击战 争。 (3)西班牙:人民阵线 政府广泛发动 群众进行 战争。反法西斯2共产国际的指导 (1)背景 苏联积 极倡导建立。 侵略战争阴云密布。 共产国际召开 代表大会。 (2)表现:提出建立广泛的国际反法西斯来阻止新的战争的爆发。 (3)实践:西班牙人民阵线 政府就是反法西斯 统一战线 的具体实践。集体安全第七次统一战线 下列事件最能集中反映当时世界各种政治力 量之间矛盾斗争的是( ) A华北事变 B西班牙内战 C七七事变 D埃塞俄比亚抗意 斗争解析: 二战前,面对西班牙内战,德意法 西斯全力援助叛军,甚至直接派兵;英、法、 美等国推行绥

5、靖政策;苏联对 西班牙共和国 政府提供了巨大援助;共产国际召开七大, 提出建立反法西斯统一战线 的政策和策略; 各种进步力量组成“国际纵队 ”保卫马 德里。 故该事件最能集中反映当时世界各种政治力 量之间的矛盾斗争。答案: B1英、法的绥靖政策 (1)起点:日本侵占东北期间,其绥靖政 策已经初露端倪。 (2)发展 意侵埃:在舆论压 力下,英、法操纵之下 的国联宣布对意实行,但范围有限。 德意干涉西班牙:缔结 不干涉协议 , 纵容法西斯扩张 ,危害西班牙合法政府的安 全。 德吞并奥地利:没有任何正式反应。经济制裁(3)顶峰:德分裂捷克斯洛伐克:签订 。 过程:英、法、德、意四国背着捷克斯洛 伐克

6、签订协 定,把大片捷克斯洛伐克领土割 让给。 影响 a标志着达到登峰造极的地步 ,极大地改变了欧洲的格局,加速了大战的 爆发。 b它使捷克斯洛伐克国力严重削弱,濒临 瓦解。很快,希特勒将捷克斯洛伐克全部侵占 。慕尼黑协定德国绥靖政策c大大增强了德国的经济 和军事实力,提 高了希特勒个人独裁的权力和在国内的威望。 d该协 定还给苏联 的政策 以致命打击,苏联对 英、法的信任度大大下 降。集体安全2美国的“中立法案” (1)背景:处于思潮的美国,竭 力避免卷入欧洲战争。 (2)经过 制定:1935年制定,禁止把卖给 交战 国家。 修改:西班牙内战期间,把禁运的范围扩 大到发生内战的国家的交战双方,

7、应用于西 班牙民族革命战争。武器孤立主义 为什么说慕尼黑阴谋是绥靖政策的顶峰? 提示: (1)此前的绥靖政策,主要是通过所 谓的“中立”和“不干涉”的方式体现,具有一定 隐蔽性,还不甚露骨。 (2)而慕尼黑阴谋是英法公开与法西斯国家直 接勾结在一起,明目张胆地出卖他国利益。1背景:欧洲局势紧张 。 (1)德国向波兰提出了领土要求,英法表示强 硬姿态。 (2)英法与苏联 就缔结 互助条约的谈判无果 。 (3)英国表面态度强硬,但仍然和德国进行秘 密谈判,企图达成。 (4)为防止英、法祸水东引,维护 自身安全, 苏联 同 签订 了苏德互不侵犯条约。全面妥协德国时间 :1939年8月23日。 影响

8、a使苏联 得以暂时 不被拖进战 争。 b德国免去了两线作战的后顾之忧,得以 发动战 争。 2爆发 (1)时间 :1939年9月1日。 (2)标志:德军以强大的兵力对发动 突然 袭击 。随后,英、法对德宣战,第二次世界 大战全面爆发。波兰3初期状况(1)西欧英、法对德宣战,但却坐视波兰灭 亡而按兵不动,出现了所谓的“奇怪战争”“ ”,一个月后波兰沦 陷。1940年5月10日,德国打破“西线无战事”的局面,对荷、比、卢、法等西欧国家发动进攻。6月, 投降。张伯伦下台,英国人民在的领导 下,走上了坚决抗德的道路。“不列颠战 役”使希特勒不得不放弃计划。德国遭到了发动 侵略战争以来的首次失败。(2)北

9、欧:1940年4月,丹麦不战而亡,6月,被德军占领。静坐战争法国丘吉尔挪威希特勒发动 不列颠之战的主要目的是( ) A建立“中欧帝国” B迷惑苏联 C孤立法国 D迫使英国屈 服 解析: 丘吉尔出任英国首相后,拒绝了希 特勒的劝降,领导 英国单独同德国作战。因 而希特勒下令大规模空袭英国,旨在迫使英 国屈服。答案: D国际上各种势力对待西班牙反法西斯战争的 态度如何?提示:德、意(1)敌视 共和政策,支持佛朗哥法西 斯势力 (2)夺取西班牙的战略要地和战略 资源 (3)把西班牙变为检验 自己军事实 力的试验场 苏联向西班牙共和政府提供大量援助 “国际纵 队”由54个国家的共产党和进步人士组 成,

10、同西班牙人民并肩作战 西方大 国(1)英法“不干涉政策” (2)美国“中立”政策1阅读 下列图片:请回答: 分别指出20世纪30年代发生在中国、埃塞俄 比亚、西班牙的反法西斯局部战争的主要特 点。 解析: 本题以图片为依托,联系所学内容 回答。这是反法西斯的局部战争,二战还 未 全面爆发。此题概括性较强,主要特点,特 殊的不同的地方。答案: 主要特点:中国的抗日战争是中国 人民由局部战争发展为全国性、全民族的民族 解放战争,是世界现代史上最早的反法西斯战 争。埃塞俄比亚的抗意民族解放战争是非洲地 区最早的反法西斯战争。西班牙内战既是一场 西班牙人民反对国内反动保守势力的革命战争 ,同时也是一场

11、有国际力量卷入的反法西斯民 族解放战争。 结合史实论 述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原因有 哪些? 提示: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是多方面因 素造成的。具体表现如下: (1)根源:资本主义国家经济 、政治发展的不 平衡。(2)具体原因 重要原因:19291933年世界性经济 大危 机使国际局势紧张 。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内部隐藏的矛盾激化 是诱发 原因。 法西斯国家的侵略扩张 是罪魁祸首。 英法的绥靖政策和美国的“中立政策”充当 了战争的催化剂。 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的签订 加速了战争 的爆发。 30年代世界各国人民反法西斯斗争的相继 失败,使战争由局部走向全面。(2010上海单科)“英国不想为捷克牺牲一兵一

12、卒,英国同意任何合理的解决办法,只要不用武力。”下列哪一事件体现了这一主张( )A慕尼黑协定的签署 B凡尔赛和约的签订C四国条约的签订 D大西洋宪章的发布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阅读 分析能力。考查绥靖政策。题干材料体现了二战前英国实行的绥靖政策,英法德意签订 的慕尼黑协定把绥靖政策推向顶峰。答案: A2阅读 下列材料: 材料一 (1)禁止向西班牙输出武器和军用物 资。(2)禁止西班牙购买 的武器过境。(3)各参 加国必须交换关于为此目的所采取措施的情 报。不干涉协议 材料二材料三请回答: (1)三则材料共同反映了怎样的历史现象? (2)材料二反映的历史事件是什么?产生了怎 样的影响? 解析: 2

13、0世纪30年代英、法推行绥靖政策 ,是局部战争演变为 世界大战不可忽视的原 因。因此本题相关材料有助于更加深入全面地 理解英、法推行的绥靖政策。材料一、二、三 反映了英、法推行绥靖政策的具体表现。答案: (1)纵容法西斯侵略的绥靖政策。 (2)1938年的慕尼黑阴谋。影响:大大增强了 德国的经济和军事实力;削弱了英、法在欧洲 大陆的战略地位,给希特勒的进攻创造了条件 ;使苏联对英、法的信任度大大下降。标志着 绥靖政策达到顶峰。一、宏观整合课堂小结归纳综合 名师点拨二、微观点拨1综合分析20世纪30年代美国推行中立法的原因提示: (1)传统的孤立主义思潮影响。在19291933年经济危机影响下,

14、美国传统孤立主义抬头,美国民众更多地关注国内的经济复兴和就业问题。(2)经济利益驱使。美国统治集团认为实行中立政策可以维护美国在欧洲的投资利益,控制欧洲市场。(3)政治利益的需要可以避免因国内分裂而造成的社会动荡。是使苏联、法西斯势力和英法三股力量相互牵制和削弱的最好外交手段,从而实现其渔翁得利的目的。2解析与探究诠释 教材疑难 (1)阅读 材料一、二、三分析英、法对法西斯 实行绥靖政策的原因是什么? 提示: 英国反对过 分削弱德国,维持欧洲 大陆均势;牺牲局部利益,维护 和平; 产主义,防止本国发生社会主义革命。(2)阅读 材料四、五,并结合所学知识,思考 慕尼黑协定的签署有什么后果。 提示

15、: 慕尼黑协定的签署削弱了英、 法的战略地位,给希特勒的进攻创造了条件 ;德国随即吞并了整个捷克斯洛伐克,大大增 强了经济 和军事力量。1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发展到全民族抗日的 最主要原因是( ) A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 B中共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政策 C国共两党阶级 立场趋 于一致 D国共两党实现 了第二次合作,建立起统 一战线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能力。正是 由于日本扩大侵华,中日民族矛盾上升为中 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国共两党才不计前仇, 实现 第二次国共合作,以此为基础实现 了全 民族抗战。B项对实现 全民族抗日起到了推 动作用,但不是最主要原因;C项明显错误 ;D项是实现 全民族抗日的标志。答案: A21938年9月,英、法、德、意四国在德国 慕尼黑召开会议,签订 了臭名昭著的慕尼 黑协定。慕尼黑协定的主要内容是同 意德国( ) A吞并奥地利 B吞并苏台 德区 C要求苏台德区自治 D吞并捷克 斯洛伐克 解析: 签订 慕尼黑协定,英、法再次 出卖了弱小国家,同意德国吞并苏台德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