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麓版历史必修3《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课件之二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48194960 上传时间:2018-07-11 格式:PPT 页数:50 大小:1.5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岳麓版历史必修3《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课件之二_第1页
第1页 / 共50页
岳麓版历史必修3《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课件之二_第2页
第2页 / 共50页
岳麓版历史必修3《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课件之二_第3页
第3页 / 共50页
岳麓版历史必修3《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课件之二_第4页
第4页 / 共50页
岳麓版历史必修3《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课件之二_第5页
第5页 / 共5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岳麓版历史必修3《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课件之二》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岳麓版历史必修3《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课件之二(5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6课 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 概述古代中国的科技成就,认识中国科技 发明对世界文明发展做出的贡献。1.掌握四大发明及其深远影响;数学、天文学 、农学和医学的重大成就 2.理解中国科技发明对世界文明的发展的贡献一、造纸术 1西汉时期发明,但不宜书写。 2东汉的蔡伦改进造纸术,制成纤维纸,被 称作“蔡侯纸”。 二、印刷术 1雕版印刷:868年雕版印刷的 是目前世界上现存最早的、有明确时间记载 的印刷品。植物纤维纸金刚经2活字印刷 (1)发明:北宋平民 发明活字印刷术, 大大提高印刷效率。 (2)发展:此后出现木活字,至13世纪出现金 属活字。 (3)传播:13世纪中期传到朝鲜,后从西域传 到欧洲。

2、三、火药 1应用:用于战争。五代和宋朝广 泛应用。 2传播:14世纪初由 传入欧洲,在 西方社会产生巨大震动。毕昇唐朝末年阿拉伯人四、指南针 1发明 (1)战国时人们发明司南,又出现指南车、指 南鱼等。 (2)北宋时发明了人工磁体指南针。 2传播:13世纪传入西欧,在中起 重要作用。地理大发现1结合四大发明的传播,概括指出四大发 明对中国和世界(西欧)分别产生了什么影响 ?提示: (1)对中国的影响:奠定了中国文明 古国的地位;给中国人民带来无比的自豪和 骄傲;但并没有给中华民族带来更多的社会 和经济 效益。 (2)对世界文明(西欧)的影响 造纸术 的改进是书写材料的一次革命,促 进了世界文明

3、和文化的发展。 火药的使用,摧毁了欧洲封建堡垒。 指南针的使用,迎来了新航路开辟的时代 。 印刷术促进了文化的传播,推动了文艺复 兴和宗教改革运动。2解析与探究 (1)结合所学知识,比较明初郑和下西洋与西 方哥伦布等远航在规模与水平、目的与性质、 历史影响方面的差异。 (2)思考近代中国科技相对于西方从先进转为 落后的原因。(可以远洋航海为例) 提示: (1)规模与水平:郑和较哥伦布远 航要时间 早、规模大、水平高。 目的:郑和远航的目的是满足统治阶级 对异域奇珍异宝的追求,“耀兵异域,示中国 富强”;哥伦布等远航的目的是掠夺金银财 富 ,开辟市场。性质:郑和远航纯粹是一种政治行为和不 计经济

4、 效益的贡赐贸 易;哥伦布等远航具有 商品经济 和海外殖民的属性。 历史影响:郑和远航虽促进了与亚非国家 的友好往来,但由于不计经济 效益,伴随国 势衰落,随之结束;中国封建社会也由此走 上闭关锁国,走向衰落。哥伦布等远航给新 兴的资产阶级 开辟了新的活动场 所,使正在 崩溃的封建社会内部的革命因素迅速发展, 使世界打破孤立走上整体,世界联系由此更加 密切。 (2)航海业是中国古代科技由盛转衰的一个缩 影。强化君主专制集权的官僚体制、固守农 耕经济 、力行科举制度等,这些都妨碍了科 学技术的发展,导致了中国近代的落后。1培根说:这三种东西曾改变了整个世界事物的面貌和状态,第一种在文化方面,第二

5、种在战争上,第三种在航海上。培根所说的这三种东西分别是我国古代的( )印刷术 火药 算盘 指南针A BC D解析: 中国最早发明印刷术,并不断外传,促进了世界文化的发展;火药的发明把战争由冷兵器时代推进到热兵器时代;指南针传播到欧洲,促进了新航路的开辟。答案: A领域成就特点天象观测 是我国最早天文学著作成就突出,体系完整。古代中国的天象观测在很长时间内处于世界前列石氏星表是世界上最早的星表天体测量东汉张衡发明地动仪和浑象仪唐代僧一行创制黄道游仪,实测长度,并制成以水流为动力的水运浑象仪元代郭守敬制成“简仪”甘石星经子午线中国古代天文学研究有什么特点? 精讲: 中国古代天文学研究大多是对自然

6、现象、生产经验 的直接描述,具有很强的经 验性。2(2011皖南八校模拟)2009年7月22日的日 全食已成为一次科普盛会,不少天文爱好者被 罕见的天文奇观所吸引,竞相到书店查阅、购 买相关书籍“恶补”天文常识。在学习过程中, 有人发现元代科学家郭守敬曾使用自制的天文 仪器观测天象。这一天文仪器是(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知识的迁移运用能 力。由题干中的“郭守敬”和“天文仪器”,可知 B正确。A发明于战国时期,是最早的指南仪 器,指示方向用的。C是春秋战国时期的数学 成就,D是医学成就。 答案: B一、春秋战国时期 1春秋时,出现 。 2春秋战国时期,发明了用 做算 筹的筹算计算法。 二、东

7、汉时期: 记载了当时世 界上最先进的数学运算方法,标志着古代数学 体系的形成。 三、南朝宋、齐之际: 将圆周率精确到小 数点后第七位,领先世界达1 000年之久。九九乘法口诀竹棍九章算术祖冲之 近日,人民网长沙电 今天从国防科技大学获悉:国际TOP500组织 最新发布的世界超级计 算机500强排名榜显示,由该校计算机学院研制的我国首台千万亿次超级计 算机系统“天河一号”排名世界第五、亚洲第一,表明我国成为继 美国之后世界上第二个能够研制千万亿次超级计 算机系统的国家。 中国古代发明了哪些高超的计算方法? 它反映了中国古代数学的什么特点?提示: (1)成就:中国古代数学也取得了辉 煌成绩,春秋战

8、国时期,发明了筹算计算法 ,到元代又发展成珠算法。 (2)特点:整体看中国古代数学偏重于代数学 ,长于对数的运算及计算方法的研究;但是 疏于几何学,很少注意对几何图形性质的研 究。3中国古代发明了一种记数法已完全具有今天通行的十进位值制的功能,这种记数法是()A春秋战国时期的算筹法 B秦汉时期的算筹法C元朝的十进位值制记数法 D秦汉时期的九九乘法口诀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的准确记忆 能力。春秋战国时期出现的算筹记数法,除数码写法形式之外,完全具有今天通行的十进位值制的功能。答案: A一、南北朝时期:贾思勰著 是 我国现存第一部完整的农书。 二、元代:王祯编写农书记载了冶金“水 排”、水转大纺车、

9、木活字和“转轮排字盘”等重 大发明。 三、明代:徐光启编写 体现了 农书的科学性、创新性和先进性,徐光启被誉 为“中国近代科学先驱”。齐民要术农政全书农政全书与其他几部农书相比,有什么 突出的特点?结合图片思考其原因。提示: 农政全书充分汲取西方农业 科 技思想和方法,开展农业 科技实验 ,体现了 科学性、创新性和先进性。这与新航路开辟 ,欧洲传教士东来,西学东渐这 种新现象有 密切关系。4与贾思勰的齐民要术相比,徐光启的农政全书最能体现首开风气的一点是( )A介绍并传播西方农学知识 B我国古代农业的百科全书C被译为多种外文,影响广泛 D提出了有价值的农学理论解析: 首开风气就是前所未有的。农

10、政全书吸收了西方自然科学知识,这是齐民要术等其他农学著作所不曾有的,所以是首开风气。答案: A一、战国时期:黄帝内经奠定了 理论 的基础。 二、东汉 1张仲景撰写伤寒杂病论是中医临床医 学的经典,张仲景被称为“ ”。 2华佗发明麻醉药剂“麻沸散”和“五禽戏”。 三、明代:李时珍的 总结了中 国古代药物学的成就,创立了当时世界上最先 进的 。中医学医圣本草纲目分类法卫生部召开全国卫生系统甲型H1N1流感防控 工作视频 会议时 指出要充分发挥 中医药在甲 型H1N1流感医疗救治工作中的作用,对轻 症 病人要积极应用中医药治疗方案;在治疗重 症病例时,要发挥现 代医学与传统 医学的优 势,提高救治成

11、功率。 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你认为在甲型H1N1流感 医疗救治工作中,中医药在哪些方面可以充分 发扬?提示: 中医治病的“四诊疗 法”,可以直接 针对 感染病原的不同体质、不同严重程度的 患者予以适当的治疗,节省了救治患者的宝 贵时间 。从治疗药 物的角度来说,传统 医学 治病时所使用的药物都是天然的药材,可以 很快的吸收,又能保证安全。5创立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分类法,体现生 物进化思想的著作是( ) A黄帝内经 B伤寒杂病 论 C千金方 D本草纲目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记忆 知识的能力 。本草纲目符合题干要求。 答案: D中国古代科技发展特点 1重经验:中国古代科学从内容上看主要是 应用科

12、学,是经验的总结,缺乏理论探索,还 处于对自然界各种现象的描述阶段即感性认识 阶段,缺乏理性认识。 2重实用:中国古代科技实用性强,一般能 直接满足人们的实际需要,却很少能用逻辑方 法对这些经验进行整理,作出理论概括和分析 。 3重农业:中国古代科技服务于农业。知识点整合全方位、多角度看问 题(2010高考全国文综卷)欧阳修上疏说:“京城近有雕印文集二十卷,名为宋文者,多 是当今议论时政之言详其语言,不可流布,而雕印之人,不知事体,窃恐流布渐广,传 之虏中,大于朝廷不便(请)今后如有不经官司详令,妄行雕印文集,并不得货卖。”这反映了( )A宋代活字印刷开始普及B书籍出版业受到政府的有效管理C北

13、宋与契丹间关系紧张D文化传播方式变化影响政府管理全解全析: 答案: D选 项结 论理由A宋代虽然已发明了活字印刷,但材 料并没有体现出活字印刷的普及 ,由此排除A项B材料能体现出政府管理书籍出版, 但不能体现出“有效”管理,由 此排除B项 C 材料的中心思想并非民族关系,因 此排除C项D材料信息表明,北宋时京城出现了 大量议论时 政的雕印文集,欧阳 修深恐流传开来对朝廷统治不利 ,因此上疏请求政府规范管理。 这反映了宋代由于文化传播方式 变化影响到政府管理,因此D项符 合题意1活字印刷术的发明大大促进了书籍的发展 ,下面左侧是繁体“书”字,其活字应该是( )解析: 解答本题要注意理解“活字印刷

14、术” ,A项不符合活字印刷术的印刷特点,“書”字 倒了,B、C两项的“曰”不符合活字印刷的特点 ,应当“反”过来,D项符合活字印刷的特点。 答案: D2马克思说:“火药、罗盘针、印刷术 这是预兆资产阶级社会到来的三项伟大发明。 ”对这句话的正确理解是( ) A中国的发明对西方科技具有重大影响 B西方资产阶级将利用这些发明进行侵略扩 张 C在特定条件下科技发明对历史发展产生重 大影响 D三项伟大发明蕴含资本主义发展因素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历 史现象的理 解。解题的关键是马克思对三大发明评价时 所处历 史背景的分析。A项的评价属于表面 现象,B、D两项不符合史实,三大发明传到 西方后,西方正

15、处于近代资本主义产 生、新 航路开辟、反封建的思想、政治斗争蓬勃发展 时期。三大发明对资产阶级 在政治、思想等 方面产生了重大作用。 答案: C我国古代的医药学著作中,对人类近代科学 影响最大的是( ) A黄帝内经 B本草纲目 C伤寒杂病论 D齐民要术全解全析: 答案: B3中医替病人看病时,一般会采取“望、闻 、问、切”四诊疗法,那平时为提高四诊疗法 ,中医需要看的医书是( ) A黄帝内经 B伤寒杂病 论 C本草纲目 D千金方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知识迁移能力。 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系统论 述了四诊疗 法。故选B。 答案: B436集电视剧大国医播出后,获得观众 好评,主要原因在于国人对中医文化的渴求和 回归。历史上奠定我国中医学理论基础的是()A本草纲目 B伤寒杂病论 C黄帝内经 D九章算术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再认再现历 史基础知 识的能力。黄帝内经编撰于战国,成书 于西汉,是中国较早的一部医书,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