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鲁教版选修5《剖析自然灾害》课件2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48192203 上传时间:2018-07-11 格式:PPT 页数:30 大小:768.5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3鲁教版选修5《剖析自然灾害》课件2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2013鲁教版选修5《剖析自然灾害》课件2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2013鲁教版选修5《剖析自然灾害》课件2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2013鲁教版选修5《剖析自然灾害》课件2_第4页
第4页 / 共30页
2013鲁教版选修5《剖析自然灾害》课件2_第5页
第5页 / 共3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3鲁教版选修5《剖析自然灾害》课件2》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3鲁教版选修5《剖析自然灾害》课件2(3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一单元 用辨证观点认识自然灾害第二节 剖析自然灾害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 结合实例,简述自然灾害的主要特点。 过程与方法: 探究自然灾害的规律,学会全面地分析某 一具体地点的自然灾害。 情感态度、价值观: 认识自然灾害的本质,走可持续发展的道 路。读教材图1-2-1“水灾中的火灾”,思考:各种自然 灾害之间有什么内在联系?有什么共同点?1997年春,美国北达科他州的大福克斯镇因冬季 超量积雪迅速融化,河水暴涨而引发了一场大水 灾。被淹房屋中由于电线短路造成火灾,尽管出 动了飞机喷洒化学灭火剂,仍有多处建筑物被烧 毁。这个案例似乎违背了“水火不相容”的常理, 实际上却隐藏着自然灾害的某些内在规律

2、。自然灾害具有并发性和链发性,一种自然灾害 可能会引起多种自然灾害。 所有的自然灾害都会对人类的生命和财产构成 危害。 所以我们应该对自然灾害进行剖析,找出自 然灾害的特点、规律和联系,就能对自然灾 害防患于未然。这也就是我们本节课主要学 习的知识。一、自然灾害的特点1.基本特点:对人类构成危害汶川地震华北大旱比较以上两种自然灾害,说出哪一个经 历的时间长?各有什么特点?一、自然灾害的特点1.基本特点:对人类构成危害2.其他特点:(1)突变和渐变案例:1以地震为为例,说说明自然灾害 的突变变和渐变渐变 双重性 2.水土流失 土地荒漠化我国重大自然灾害点位图 1.我国的自然灾害分布均匀吗?为什么

3、? 2.仔细观察我国西南地区,为什么地震、滑 坡和泥石流分布在一起,这有什么规律吗?地震的晃动使表土下沉,浅层的地下水受挤压 会沿地裂缝上升至地表,形成喷沙冒水现象。 大地震能使局部地形改观,或隆起,或沉降。 使城乡道路坼裂、铁轨扭曲、桥梁折断。在现 代化城市中,由于地下管道破裂和电缆被切断 造成停水、停电和通讯受阻。煤气、有毒气体 和放射性物质泄漏可导致火灾和毒物、放射性 污染等次生灾害。在山区,地震还能引起山崩 和滑坡,常造成掩埋村镇的惨剧。崩塌的山石 堵塞江河,在上游形成地震湖。1923年日本关 东大地震时,神奈川县发生泥石流,顺山谷下 滑,远达5千米。阅读下面文字,说一说:地震和泥石流

4、等自然灾害有哪 些联系?地震还能引起哪些自然灾害?【探究活动】 1比较说明我国沿海与内地、南方与北方自然灾 害的类型差异。 沿海地区:以台风、风暴潮、暴雨、洪涝、干旱、海水入侵、地震等灾害类型为主。 内地地区:以暴雨、洪涝、干旱、地震、滑坡、 泥石流、水土流失、风沙等灾害类型为主。 北方地区:以暴雨、洪涝、干旱、地震、沙尘暴、寒潮等灾害类型为主。 南方地区:以暴雨、洪涝、干旱、台风、地震、滑坡、泥石流等灾害类型为主。一、自然灾害的特点1.基本特点:对人类构成危害2.其他特点:(1)突变和渐变 (2)联系和分异双重性自然属性社会属性自然灾害自然异变人员伤亡、财产损失根据第一节学习,请同学们回答:

5、 1.哪些灾害属于自然灾害? 2.和人为灾害有什么本质区别?一、自然灾害的特点1.基本特点:对人类构成危害2.其他特点:(1)突变和渐变 (2)联系和分异双重性 (3)自然和社会双重性自然属性自然属性依靠自然科学依靠自然科学 社会属性社会属性依靠依靠工程技术、工程技术、社会科学和思想社会科学和思想 观念进步观念进步卡特里娜飓风美国政府及时预报和转移民众,使灾害的损失大大降低, 这体现出了自然灾害的 性。可防治地震灾害地震灾害地壳运动地壳运动 台风灾害台风灾害热带气旋热带气旋原动力自然固有原动力自然固有4.4.难免和可防双重性难免和可防双重性一、自然灾害的特点1.基本特点:对人类构成危害2.其他

6、特点:(1)突变和渐变 (2)联系和分异双重性 (3)自然和社会双重性 (4)难免和可防双重性同学们,我们初中学过我国地形有三级阶梯,请想一 想:在不同的地形阶梯主要的自然灾害各有哪些?哪 些地区损失较重? 第一阶梯以平原为主,自然灾害以旱涝灾害、地面沉降、 土地盐碱化等为主,二三阶梯以高原山地为主,自然灾害 则以滑坡、泥石流、水土流失等为主。而且东部地区人口 经济密集,损失较重。所以自然灾害在不同的地区具有不 同的种类。 二、自然灾害的规律二、自然灾害的规律山区:崩塌、滑坡、泥石流、水土流失1.1.空间分布的规律性空间分布的规律性平原:洪涝、干旱、地面沉降、土地盐碱化东南沿海:台风【探究活动

7、】 1比较说明我国沿海与内地、南方与北方 自然灾害的类型差异。沿海地区:以台风、风暴潮、暴雨、洪涝、干旱、海水入侵、地震等灾害类型为主。 内地地区:以暴雨、洪涝、干旱、地震、滑坡、 泥石流、水土流失、风沙等灾害类型为主。 北方地区:以暴雨、洪涝、干旱、地震、沙尘暴、寒潮等灾害类型为主。 南方地区:以暴雨、洪涝、干旱、台风、地震、滑坡、泥石流等灾害类型为主。1.我国在20世纪30年代和50年代为丰水期,10年分 别发生8次和11次大洪水,60至70年代,20年中仅 发生4次。 2.我国春季自然灾害主要有:华北春旱,北方的沙 尘暴等。夏季自然灾害主要有:旱灾、水灾、风暴 潮、暴雨洪涝等。秋季自然灾

8、害主要有:台风、低 温冷害、凌汛等等冬季自然灾害主要有:雪灾等等 。以上两段文字说明了自然灾害还有什么规律?二、自然灾害的规律二、自然灾害的规律1.1.空间分布的规律性空间分布的规律性2.2.时间分布的规律性时间分布的规律性周期性(周期性(旱涝旱涝太阳黑子太阳黑子) 阶段性(阶段性(地震地震活跃期和相对平静期活跃期和相对平静期 )台风暴雨大风洪涝水土流失巨浪决堤风暴潮泥石流滑坡崩塌机械故障火灾结构破坏电路故障1.台风能引起那些自然灾害?2.这反映了自然灾害的什么规律?二、自然灾害的规律二、自然灾害的规律1.1.空间分布的规律性空间分布的规律性2.2.时间分布的规律性时间分布的规律性表现:表现:

9、灾害链灾害链一系列次生灾害一系列次生灾害3.3.成因机制的规律性成因机制的规律性活动活动(灾害链的形式)(灾害链的形式)三、自然灾害的本质 1.本质人地关系冲突1998年长江汛期的降水量,总入海流量和洪峰 流量均没有1954年大,总降水量为54年的80- 90%,然而,水位竟然超过1954年1.45米!为什 么?在长江中上游流域内砍伐森林,流域内水土流 失加剧,导致下游泥沙沉积增强,河流排水不 畅。所以人类活动对自然灾害的加剧作用。三、自然灾害的本质三、自然灾害的本质1.1.基本要素:基本要素:自然和社会自然和社会2.2.基本属性:基本属性: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3.3.本质:本

10、质:是人地关系的冲突是人地关系的冲突 4.4.根本原因:根本原因:人类中心主义人类中心主义 5.5.意义:意义:协调好人地关系,走可持协调好人地关系,走可持 续发展道路续发展道路 活动:活动:将下列自然灾害的英文字母代号填入相应空格内:A、洪水 B、风暴潮C、干旱D、水土流失E、泥石流 F、台风 1、图示的各自然灾害中,在我国分布地区最广的是_,在 图中,地区I与地区III共有的自然灾害是_(多项选择) ;在地区II内_、_灾害的分布地区最广;与其它地 区相比,地区 _灾害的分布最为集中。A C ABCF DC E课堂小结 一、自然灾害的特点 1.基本特点: 2.其他特点: (1)突变和渐变 (2)联系和分异双重性 (3)自然和社会双重性 二、自然灾害的规律 1.空间分布的规律性 2. 时间分布的规律性 3.成因机制的规律性 三、自然灾害的本质 1.本质人地关系的冲突 2.研究自然灾害的意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