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考前强化训练

上传人:ji****n 文档编号:48186840 上传时间:2018-07-11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0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考前强化训练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考前强化训练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考前强化训练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考前强化训练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考前强化训练》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考前强化训练(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高二历史期中考试考前强化训练高二历史期中考试考前强化训练 4 4 带答案带答案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25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50 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 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美国著名历史学家费正清说:“(秦朝)在证明法家思想有效用的同时,秦王朝(的灭 亡)也体现了孟子的一个思想的正确”这个“正确的思想”是指A “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 B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C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D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2善于兼听纳谏的唐太宗十分注意安抚百姓,他经常引用古语“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 水则载舟,水亦覆舟”以警醒自己、告

2、诫朝廷官员。此古语出自 A 论语 B 荀子 C 孟子 D 春秋繁露 3.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著述各异。墨子主张国家应“节用” ,不要浪费,孟子强调让农 民有一定的土地,不侵犯农民的劳动时间。商鞅主张“废井田,开阡陌” 。对于以上三位学 者的主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三者立论相同,都站在维护统治者利益的立场上 B.三者立论相同,都维护了农民阶级的利益 C.三者立论互异,但都是以精耕细作的小农经济为考虑点 D.三者立论互异,且不是以精耕细作的小农经济为考虑点 4.李小龙在他的日记中提出练习截拳道要达到“武道合一”的境界,就是“以无限为有限, 以无法为有法” 。在这里李小龙的武术思想主要吸收了

3、中国古代的A道家思想 B儒家思想 C法家思想 D墨家思想 5.“二程”是北宋时期理学的主要代表人物,下列不属于他们基本主张的是 A “天理”是万物的本原 B “人伦者,天理也”C通过内心反省以“致良知” D “格物致知” 6.“饿死事小,失节事大”反映的思想内核是A存天理,灭人欲 B知行合一 C致良知 D发明本心 7.在某中学历史探究课上,学生从“如何遏制学生上课说话现象”的角度表达他们对诸子 百家思想的理解。甲生说:“这是品德问题,应该以德教化。 ”乙生说:“这是违纪行为,应 该严格惩罚。 ”丙生说:“这是无意识的,要让学生自我觉悟。 ”他们的描述所对应的思想是 A.甲儒,乙法,丙道 B.甲

4、儒,乙道,丙墨 C.甲墨,乙法,丙道 D.甲道,乙墨,丙儒 8.一个书生携带了四书章句集注、五经正义等一大箱书籍上京赶考,这种情景最 早出现在哪个朝代 A.西汉 B.隋唐 C.北宋 D.南宋 9如果让王阳明穿越时空与朱熹对话,他们不可能达成的共识应该是 A .意识(心、理)第一,物质第二 B.人的善性或美德往往被欲望所蒙蔽 C都要求人们克服私欲 D.只有探究万物,才能得到其中的天理 10.明清之际是一个“天崩地解”的时代,“一些最敏锐的心灵”进行了一场痛定思痛的反 思。下列对这场反思的评价,不正确的是A反映了反对君主专制的时代要求 B冲击了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C从根本上动摇了儒学的文化主流地位

5、D是近代进步思想的先声 11.在“国学大师”文怀沙先生书房内有一块匾额,匾额上有“正、清、和”三个大字, 这三个字体现了老先生对传统文化的崇尚。下列有关解释正确的是: 。2A.正、清、和分别是道、佛、儒的精神内涵 B.正、清、和分别是法、道、佛的精 神内涵 C.正、清、和分别是儒、道、佛的精神内涵 D.正、清、和分别是法、道、儒的精 神内涵 12.西方历史上的思想家为丰富人文精神的宝库,作出了各自不同的贡献。以下观点哪一项 是卢梭提出的 A.如果知识包括了一切的善,那么我们认为美德即知识就将是对的 B.每一个真诚悔改的基督教,即使没有赎罪券,也同样可以得到赦罪或免罪 C.社会秩序是为其他一切权

6、利提供了基础的神圣权利,这项权利是建立在约定之上的 D.当立法权和行政权集中于同一个人或同一个机关之手,自由便不复存在了 13.“天理”在朱熹的哲学思想中包含道理、规律、秩序、准则、规定性,“天理”即是天 之大理,又是物之小理,还是人之道理的观念系统。现在有人做了坏事,仍被称之为“伤 天害理”之事或“天理难容”。朱熹认为要想知道“天理”何在,必须 。 A.内心反省 B.考察事物 C.消灭私欲 D.遵守三纲五常 14.公元前 54 世纪的希腊,出现了一批收徒取酬的职业教师,被称为智者学派。该学派 探索的主题是A自然界 B. 客观事物的本质 C.“神”的本质 D. 人和人类社会 15.教士台彻尔在

7、布道讲台上喊道:“难道你们没有听见吗?你那死去的爹娘,死去的亲友 正在哭喊:发发慈悲吧,发发慈悲吧,刑法太苦,受不了了。给点施舍,救救我们吧! ”“金银入库,灵魂起舞。”对此马丁路德后来写道:“他竭尽全力把上帝的恩仇卖 的又亲切又便宜。”对此材料的解读不正确的是A. 教会利用教徒对地狱的恐惧来兜售赎罪券 B. 当时欧洲人的思想和精神生活被教会 所控制C. 马丁路德揭露了台彻尔的敛财骗局 D. 罗马教会的教义主张只要虔诚地信仰便 可以得救 16.很多游人在法国巴黎伏尔泰纪念馆前留言。下列留言中,不恰当的是 A“你教导我们走向自由” B“你使人类懂得,精神应该是自由的”C“你以思想启迪民众的心智,

8、影响了整整一代人”D“你所作的神曲,为启蒙运动的到来做了准备” 17.卢梭认为:“自从人类察觉到一个人具有两个人食粮的好处的时候起,平等就消失 了不久便可以看到奴役和贫困伴随着农作物在田野中萌芽和滋长。”这段话表明卢梭 认识到了A. 财产私有制是人类不平等的根源 B. 专制统治致使人民贫困和遭受奴役C. 争夺食物是人类冲突的重要原因 D. 奴役与贫困是人类社会的普遍现象 18严格的说,是威尼斯和佛罗伦萨的纺纱作坊而不是达芬奇的绘画作坊孕育了文艺复 兴。这说明文艺复兴运动最早在意大利兴起的根源是 A.意大利保留了希腊罗马古典文化 B.意大利最早产生了资本主义萌芽 C.意大利具有丰富的人才资源 D

9、.意大利的中世纪神学思想淡薄 19小明在阅读卢梭的文章时,看到一句话:“社会秩序乃是为其他一切权利提供了基础 的一项神圣权利,然而这项权利决不是出诸自然的,而是建立在约定上的”对此,小明不 甚理解。请你帮他分析,上述言论表明了卢梭 A自然权利说 B社会契论说C公共意志论D三权分立学说320.据说罗马城内有个“圣梯”,凡人攀爬一番,就可赦罪。路德爬到中间便退了下来,人 问其故,他答道:“灵魂得救在于心中信仰,不在于表面礼仪”。据此,下列说法错误的 是 。 A.路德认为人得救与否不能靠善功、圣礼 B.路德认为人得救与否关键在“人”本身而不在“神” C.路德认为攀爬圣梯是表面礼仪,应到教学找神父悔改

10、才能得救 D.“信仰得救”是马丁路德宗教思想的主要内容 21.“没有人愿意用抽签的方法雇佣一位舵手和建筑师、吹笛手或其他行业的人,而这类事 若出错的话,危害比在管理国家事务上出错轻得多。”苏格拉底的上述观点反映他 A.反对直接民主制度 B.要求哲学家管理国家 C.赞扬专制制度 D.用人要做到人尽 其才 22.对右下侧的绘画有这样一段介绍:“画家也很注重表现人间的母性美。但这种母爱带着 一种对世界的胆怯特征,多少流露出拉斐尔内心深处的宗教情感。”“将传统的宗教题材 描绘成现实生活中的理想美,称颂一般人类线性的光辉,洋溢着幸福与欢愉”以下说 法不正确的是 A.此画带有古典主义绘画的典型特征 B.作

11、者渴望幸福,肯定人性,蕴含着人文主义的思想 C.作品还不能完全摆脱宗教束缚,带有资本主义萌芽时期的时代特点 D.作品解放了人们的思想,有力冲击了欧洲的封建君主专制统治 23.18 世纪法国启蒙思想的传播最终导致了法国大革命爆发,推翻了封建王朝, 建立了共和国,而 17 世纪中国思想家的思想影响却远未能达到这一步。产生这种 差别的根本原因是 A.中国思想家们的思想产生的时间较早 B.当时中国资本主义发展水平远远落后于法 国 C.当时中国的科技水平远远落后于法国 D.当时中国思想家们没有对未来社会提出政 治思想 24四位学生在做研究性学习时,以中国古代四大发明对西方历史影响为题,各命制了一 个小题

12、目,你觉得最适宜的是 大汉的文明传承纸改变了西欧的文化进程 西方 海外殖民的助跑器指南针 火药荡平欧洲封建城堡的致命锐利武器 印刷术 与古希腊的智者运动 A B C D 25.下列各项要求,不是启蒙思想家共同主张的是 A反对封建专制统治 B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 C追求政治自由与权利平等 D呼唤理性、自由、平等、博爱 二非选择题部分,请将本部分试题的答案写在 26.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季康子问政于孔子曰:“如杀吾道,以就有道,何如?”孔子对曰:“子为政, 焉用杀?子欲善而民善矣,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 论 语为政 材料二:(董)仲舒复对曰:“春秋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古

13、今之通谊也。今师异 道,人异论,百家珠(异)方,指意不同,是以上亡(无)以持一统。法制数变,下不知所守。 臣愚以为诸(那些)不在六艺(六经)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邪避之说灭 息,然后统纪可一(一致)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 汉书董仲舒传4材料三:至论天下之理,则要妙精微,各有攸当。亘古亘今,不可移易,唯古之圣人为 能尽之。而其所行所言,无不可为天下后世不易之大法。 -(南宋)朱熹行宫便 殿奏札 材料四:前三代,吾无论矣;后三代,汉、唐、宋是也。中间千百余年而独无是非者, 岂其人无是非哉?咸以孔子之是非为是非,故未尝有是非耳。 (明)李贽藏 书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二,

14、概括孔子和董仲舒的主要政治思想,并指出两种思想在当时的不 同境遇及原因。(8 分)(2)根据材料三、四指出李贽的观点同朱熹的观点有何不同。这种不同主要说明了什么问题?(6 分) (答案)26.(1)孔子主张以德治民,反对苛政刑杀;董仲舒主张“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和“大一 统” 。孔子的主张不适合大国争霸、以暴力建立新的统治秩序的政治需求,所以不被当时重 视;董仲舒的思想适应了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的政治要求,被汉武帝采纳,使儒家思想开 始成为正统思想。 (2)朱熹认为儒家思想是不可改变的;李贽反对以孔子的思想作为衡量是非的标准。随 着封建制度的衰落和商品经济的发展,人们的思想观念发生变化,儒家思想的统治地位被 动摇。题号12345678910111213答案CBCACAADDCDCB题号141516171819202122232425答案DDDABBCADBAB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