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人教版必修4《认识运动把握规律》课件2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48179093 上传时间:2018-07-11 格式:PPT 页数:30 大小:542.1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3人教版必修4《认识运动把握规律》课件2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2013人教版必修4《认识运动把握规律》课件2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2013人教版必修4《认识运动把握规律》课件2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2013人教版必修4《认识运动把握规律》课件2_第4页
第4页 / 共30页
2013人教版必修4《认识运动把握规律》课件2_第5页
第5页 / 共3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3人教版必修4《认识运动把握规律》课件2》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3人教版必修4《认识运动把握规律》课件2(3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回顾:1.世界的本质是什么?世界是物质的2.为什么?(1)自然界是物质的(2)人类社会是物质的 A.产生 B.构成体系 (3)人的意识是社会的产物方法论要尊重自然、利用自然 ,与自然界和谐相处。 3.什么是物质?思考:P31 1、谈谈你对易传这句话的理解。2、想一想,物质和运动是什么关系?世界上一切事物都处于运动和变化之中一、运动是物质的固有属性 哲学上所讲的运动就是宇宙中一切事物、现象的哲学上所讲的运动就是宇宙中一切事物、现象的 变化和过程变化和过程1 1、运动的概念、运动的概念(1 1)、运动是物质的)、运动是物质的固有属性固有属性和和存在方式。存在方式。世界上不世界上不 存在脱离运动的

2、物质。存在脱离运动的物质。2.物质与运动的关系:不可分(2)、运动是物质的运动,物质是运动的承担者(主 体),脱离物质的运动是根本不存在的反对离开物质谈运动-唯心主义运动观反对离开运动谈物质-形而上学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 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雕栏玉砌公犹在,只是朱颜改。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有人说,世界有人说,世界 上存在着不运动的物质,上存在着不运动的物质, 例如,某些物体从出现的例如,某些物体从出现的 第一天起就没动过,大雁第一天起就没

3、动过,大雁 塔在西安,故宫在北京就塔在西安,故宫在北京就 是如此。请你分析一下,是如此。请你分析一下, 此话错在哪里?此话错在哪里?运动是绝对的、运动是绝对的、 无条件的、无条件的、 永恒的永恒的刘刘德华德华还是刘德华,不是梁朝伟,也不是周杰伦还是刘德华,不是梁朝伟,也不是周杰伦 事物在它发展的一定阶段和时期,其根本性质没有事物在它发展的一定阶段和时期,其根本性质没有 发生变化。发生变化。二、静止的含义二、静止的含义 运动运动的一种的一种特殊状态特殊状态(1 1)事物在它发展的)事物在它发展的一定阶段一定阶段和和一定时期一定时期, , 其其根本性质根本性质没有发生变化没有发生变化(2 2)物体

4、)物体相对于某一参照体系相对于某一参照体系来说没有发生某来说没有发生某 种运动,或者说物体种运动,或者说物体在一定条件和范围内在一定条件和范围内没有进没有进 行某种特殊的运动行某种特殊的运动静止是静止是相对的、有条件的、暂时的相对的、有条件的、暂时的、运动是( )、( )、( )、静止是( ) 、( )、 ( )运动和静止的关系3、物质世界是( )和( )的统一绝对的无条件的永恒的相对的有条件的 暂时的绝对运动相对静止思考:P32谈谈你对王夫之这句话的理解。模拟法庭张三向李四借钱并立字据。一日,李四向张三 要钱,张三振振有词地说,事物是运动变化的,此 时的我已不再是原来的我了,我没欠你的钱,李

5、四 气得打了他一顿。二人闹到县衙,县官问张三:欠 债还钱,乃天经地义,你为什么借钱不还?张三把 他的理由又陈述了一遍。县官听了觉得很有理,又 问李四,为什么要打人?李四说,事物是运动变化 的,此时的我已经不是打他时候的我了,我没打他 !县官只好不了了之。同学们,你们能断这个案子吗?物质世界是绝对运动和相对 静止的统一“人不能两次踏进同 一条河流”。 “人甚至一次也不能 踏进同一条河流”。赫拉克利特克拉底鲁正确。承认运动的绝对性。错误。否认相对静止的存在。 物质的唯一特性是物质的唯一特性是( )A A、运动、运动B B、客观实在性、客观实在性CC、相对静止、相对静止D D、可知性、可知性 B 古

6、希腊哲学家克拉底鲁认为,万物只是一种古希腊哲学家克拉底鲁认为,万物只是一种 不可名状的不可名状的“旋风旋风”,瞬息万变。他拒绝给,瞬息万变。他拒绝给 事物以名称,主张对客观事物事物以名称,主张对客观事物“什么都不能什么都不能 说说”。他错误在于。他错误在于( )A A、否定了事物的客观性否定了事物的客观性B B、夸大了人的主观能动性夸大了人的主观能动性 CC、否认了事物的相对静止否认了事物的相对静止D D、割裂了物质与运动的关系割裂了物质与运动的关系C一切存在物,一切生一切存在物,一切生 活在地上和水中的东活在地上和水中的东 西,只是由于某种运西,只是由于某种运 动才得以存在、生活动才得以存在

7、、生活 。马克思的上述论断的哲学涵义是马克思的上述论断的哲学涵义是( ) A A、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和固有属性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和固有属性 B B、运动是物质的唯一特性运动是物质的唯一特性 CC、运动是物质的派生物运动是物质的派生物 D D 、任何运动都有自己的物质承担者任何运动都有自己的物质承担者 A下列符合唯物辩证法运动观的( ) A、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B、动者恒动,静者恒静C、一切皆变,瞬息万变,不可捉摸D、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A D双项选择:双项选择: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这首诗反映了什么哲学思想?说明了世界上的事物都是运动、变 化

8、和发展的。运动、变化和发展都是有规 律的,规律是客观的,它的存在和发生作 用是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规律就是事物运动过程中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 、规律的含义:三、运动是有规律的三、运动是有规律的、规律具有客观性和普遍性、规律具有客观性和普遍性、按客观规律办事、按客观规律办事正确理解规律的客观性(1)规律是客观的,是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 转移的。(2)规律既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消灭。(3)规律的客观性突出地表现在它是不可违 抗的。正确理解规律的普遍性(1)在自然界、人类社会、人的思维的运动 变化和发展的过程中,都遵循固有的规律。(2)没有规律的物质运动是不存在的。方法论要求:1、

9、必须遵循规律,而不能违背规律2、在规律面前,人不是无能为力的。3、人可以认识和把握规律的基础 上,利用规律,改造客观世界, 造福人类。所以我们想问题、办事情要按客观规律办事。物质、运动、规律三者的关系1、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 所反映的客观实在。2、物质都是运动的,运动与物质不可分。运动 是物质的运动,物质是运动的承担者。3、规律是普遍的,客观的。总之,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运动的,运动 都是有规律的。由于人类对地震规律的认识, 人们根据地壳运动的状况,推算出可 能发生地震的危险区域,大致发生的 时间和震级的大小,并结合历史资料 进行对比、分析、研究,作出大致的 地震预报。由于人

10、类认识了水的流动规 律,人们就可以治理水患,兴修水库 ,建造水渠,引水上山,变水害为水 利,为人类造福。地震预报三峡工程本课本课小结:小结:1、物质和运动的关系2、运动和静止的关系3、把握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 古难全。”这说明( ) A 自然界和人类社会都是有规律的 B 自然界和人类社会遵循同样的规律 C 自然规律和社会规律都是古今不变的 D 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都是循环往复的 古希腊哲学家克拉底鲁认为,万物只是古希腊哲学家克拉底鲁认为,万物只是 一种不可名状的一种不可名状的“旋风旋风”,瞬息万变。,瞬息万变。 他拒绝给事物以名称,主张对客观事物他拒绝给事物以名

11、称,主张对客观事物 “什么都不能说什么都不能说”。他错误在于。他错误在于( )A A、否定了事物的客观性否定了事物的客观性B B、夸大了人的主观能动性夸大了人的主观能动性 CC、否认了事物的相对静止否认了事物的相对静止D D、割裂了物质与运动的关系割裂了物质与运动的关系C一切存在物,一切生一切存在物,一切生 活在地上和水中的东活在地上和水中的东 西,只是由于某种运西,只是由于某种运 动才得以存在、生活动才得以存在、生活 。马克思的上述论断的哲学涵义是马克思的上述论断的哲学涵义是( ) A A、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和根本属性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和根本属性 B B、运动是物质的唯一特性运动是物质的

12、唯一特性 CC、运动是物质的派生物运动是物质的派生物 D D 、任何运动都有自己的物质承担者任何运动都有自己的物质承担者 A我国古代思想家荀子说:“天行有常,不为 尧存,不为桀亡”,“天不为人之恶寒而辍冬,地 不为人之恶辽远而辍广。”这些话说明( ) A、规律的存在和发生作用可以由人的主观意识决定 B、自然规律具有客观性,社会规律不具有客观性 C、规律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具有客观性 D、规律是可以认识和利用的C下列符合唯物辩证法运动观的( ) A、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B、动者恒动,静者恒静C、一切皆变,瞬息万变,不可捉摸D、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A D不定项选择:不定项选择:下列属于规律的有( ) A、水往低处流B、种瓜得瓜,种豆得豆C、商品的价值量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D、月亮饶地球转E、红灯停,绿灯行F、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的状况CF不定项选择:不定项选择:辨析题:规律是运动过程中固有的联系,规律是客观的,因而人们在客观规律面前无能为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