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诗歌常用表达技巧【st】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48179069 上传时间:2018-07-11 格式:PPT 页数:57 大小:121.3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古代诗歌常用表达技巧【st】_第1页
第1页 / 共57页
古代诗歌常用表达技巧【st】_第2页
第2页 / 共57页
古代诗歌常用表达技巧【st】_第3页
第3页 / 共57页
古代诗歌常用表达技巧【st】_第4页
第4页 / 共57页
古代诗歌常用表达技巧【st】_第5页
第5页 / 共5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古代诗歌常用表达技巧【s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古代诗歌常用表达技巧【st】(5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古代诗歌常用表达技巧及意象n学习目标:n1、了解诗歌常用的表达技巧及诗歌常见的意象。n2、初步掌握诗歌表达技巧的鉴赏方法,提高鉴赏诗 歌的能力。n3、能够透过意象判断诗歌想要表达的思想感情。古代诗歌中常见的表达技巧一、古代诗歌常用的表达方式n1、记叙n记叙人物的经历或事情发生、发展(或变化)的过程。n如: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n陆游书愤n用叙述的方式写自己亲临抗金前线值得纪念的往事。一、古代诗歌常用表达方式n2、议论n对人和事物的好坏、价值、特点、作用等所发表的意 见。n如: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n元稹菊花n点出喜爱菊花的原因和对菊花历尽风霜而后凋的坚贞 品格的赞美。一、

2、古代诗歌常用表达方式n3、描写n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对人物、事件、环境所作的具体描 绘和刻画。n如: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n杜甫绝句n前两句对好的春光作概括性的描写,短短的十个字囊 括了阳光、江山、春风、花草及其香味,调动读者的 多种感官去体会、感受春天的美好。后两句则集中笔 墨写燕子和鸳鸯。燕子围着暖融融的春泥飞翔,衔泥 筑巢,给人一种轻松愉悦的感觉。这首绝句通篇用生 动形象的语言描绘了春天明丽纷繁的景色,美丽如画 。一、古代诗歌常用表达方式n3、描写n(2)云髻飘萧绿,花颜旖旎红。双眸剪秋水,十指剥春葱。 白居易筝n这四句对弹筝者的容貌作了细致的描写:如云的黑发 ,如

3、花的容颜,如水的双眸,如葱的十指。弹n筝女如此美貌,那弹奏出来的音乐也一定美妙无比。 n(3)雨里鸡鸣一两家,竹溪村路板桥斜。妇姑相唤浴蚕去,闲 着中庭栀子花。n王建雨过山村n描写了春夏之交时山村的优美风光和妇姑相唤而行的 劳动场景,洋溢着山村生活的情趣。一、古代诗歌常用表达方式n4抒情n表达作者强烈的爱憎、好恶、喜怒、哀乐等主 观感情。有直接抒情,也有间接抒情。n直接抒情也叫直抒胸臆,即直接抒发作者的情 感。 例如:n(1)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n王之涣登鹳雀楼n前两句写景,后两句直接抒发在这样的环境里产生的情怀,表达 诗人面对自然景观所产生的富有哲理性的思想。n(

4、2)忽闻歌古调,归思欲沾襟。 杜审言和晋陵陆丞早春游望n直接抒发了作者对中原的思念之情。一、古代诗歌常用表达方式n4、抒情n间接抒情也叫借景抒情,诗人要表达的思想感情正面 不着一字,全然寓于眼前的自然景物之中,借自然景 物抒发感情。又分为以乐景写乐情、以哀景写哀情、 以乐景写哀情和以哀景写乐情四种。例如:n(1)残灯无焰影幢幢,此夕闻君谪九江。垂死病中惊坐起,暗风吹 雨入寒窗。 元稹闻乐天授江州司马n以哀景写哀情,通过描写周围景物的黯淡凄凉,表达了作者对 白氏被贬一事的惋惜、愤懑和悲痛之情。n(2)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 杜 甫绝句 n以乐景写哀情,唯其极言春光之美好

5、,才能对照出诗人归心之 殷切。 二、古代诗歌常见的修辞手法n1比喻 n用一种事物或情景比作另一种事物或情景。可分为明 喻、暗喻、借喻。有突出事物的特征,把抽象的事物 形象化的作用。例如: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 。 刘禹锡望洞庭n诗歌巧妙地以“青螺”作比,将皓月银辉下的山比成银 盘里的青螺,色调淡雅,山水浑然一体。 二、古代诗歌常见的修辞手法n2拟人n把物当做人来描写叫拟人。拟人可使读者产生联想, 化抽象为具体,使形象可感、生动。例如:n无情最是台城柳,依旧烟笼十里堤。韦庄台城 n多情只有春庭月,犹为离人照落花。张泌寄人n这两首诗里,将无知之物(柳和月)人格化,赋予其 生命力。二、古代诗

6、歌常见的修辞手法n3夸张n对事物的形象、特征、作用、程度等作扩大或缩小的 描述。有更突出、更鲜明地表现事物的作用。例如: 轮台九月风夜吼,一川碎石大如斗,随风满地石乱走。岑 参走马川行奉送出师西征n用夸张的手法写出了边塞的风大,突出了环境的险恶 。 二、古代诗歌常见的修辞手法n4借代n借用相关的事物来代替所要表现的事物。借代可用部 分代整体,具体代抽象,特征、标志代本体。借代的 运用使语言简练、含蓄。例如:n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李白望天门山n南国烽烟正十年,此头须向国门悬。陈毅梅岭三章n“孤帆”借代船,“烽烟”借代战争。二、古代诗歌常见的修辞手法n5.对偶n用结构相同或基本相同、字

7、数相等的两个句子或短语 来表达两个相对或相近的意思。从形式上看,音节整 齐匀称;从内容上看,意义集中凝练,概括力强。例 如: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杜甫登高n“无边落木”对“不尽长江”,使诗的意境显得广阔深远, “萧萧”的落叶声对“滚滚”的水势,更使人觉得气象万千 。更重要的是,从这里能感受到诗人壮志难酬的苦痛 。二、古代诗歌常见的修辞手法n6排比n把内容紧密关联、结构相同或相似、语气一致 、意思密切关联的几个句子或短语排列起来, 使内容充实,语势增强。例如:n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n完全用名词组合构成排比,突出了典型的环境 。二、古代诗歌常见的

8、修辞手法n7.设问n先提出问题,接着自己把看法说出。问题引入 ,带动全篇;中间设问,承上启下;结尾设问 ,深化主题,令人回味。例如:n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白居易琵 琶行(并序) n用设问的形式,更能表达出琵琶声的凄婉与作 者处境的凄凉。二、古代诗歌常见的修辞手法n8.反问n用疑问的形式表达肯定的意思。用来加强语气 ,表达强烈感情。例如:n江东子弟今虽在,肯为君王卷土来?王安石乌 江亭n使用反问句式,语调冷峻,强调了历史的必然 性。三、古代诗歌常见的表现手法 n1联想n由一事物联想到与之有关的另一事物,或把事物中类 似的特点联系起来造成一个典型。例如:n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9、。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 风似剪刀。 贺知章咏柳n诗人由柳枝的纷披下垂、婀娜多姿联想到翠绿的丝带 ,运用巧妙的比喻,塑造出一个别具浪漫色彩的新颖 形象,一改杨柳抒离情的象征义。三、古代诗歌常见的表现手法n2想象n人们在已有的观念的基础上,经过联想、推断 、分析、综合,创造出新的观念的思维过程。 例如: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遥望洞 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 刘禹锡望洞庭 n这首诗选择了月夜遥望的角度,通过极富想象 力的描写,将洞庭的湖光山色别出心裁地再现 于纸上。三、古代诗歌常见的表现手法n3衬托或烘托n以乙衬托甲,使甲的特点或特质更加突出。有 正衬和反衬两种。例如:n风雨送春归,飞

10、雪迎春到。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 枝俏。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待到山花烂漫时, 她在丛中笑。毛泽东卜算子咏梅n主要采用了衬托的手法:风雨、飞雪、悬崖和 百丈冰衬托出梅花的傲寒、俊俏及不畏困难的 形象,山花烂漫(笑)衬托出梅乐观向上的高 洁品质。三、古代诗歌常见的表现手法n4对比或对照n把两种不同的事物或情形放在一起,互相比较 。怀古类的诗作常用这种手法。例如: 越王 勾践破吴归,战士还家尽锦衣。宫女如花满春殿,只 今惟有鹧鸪飞。李白越中览古n前三句描写昔日的繁荣和最后一句描写今日的 冷落凄凉形成强烈的对比,使读者感受特别深 切,其中蕴含着诗人深沉的历史思考。三、古代诗歌常见的表现手法n5渲染

11、n对环境、景物作多方面的描写形容,以突出形 象,加强艺术效果。例如: n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杜甫登高 n写俯仰所见所闻,一连出现六个特写镜头,渲 染秋江景物的特点。 三、古代诗歌常见的表现手法n6用典n用典有用事和引用前人诗句两种。用事是借用历史故 事来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包括对现实生活中某些问 题的立场和态度、个人的意绪和愿望等,属于借古抒 怀。引用或化用前人诗句的目的是深化诗歌中的意境 ,促使人联想而寻意于言外。例如:n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辛弃疾永遇乐京口 北固亭怀古 n这里引用的就是当年刘裕北伐的故事。n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姜夔扬州慢n引用杜牧的诗句,表现往日

12、扬州十里长街的繁荣景象 。三、古代诗歌常见的表现手法n7象征n借用某种具体的形象的事物暗示特定的人物或 事理,以表达真挚的感情和深刻的寓意。例如 :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间多少行人泪。 西北望长安 ,可怜无数山。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江晚正愁 余,山深闻鹧鸪。辛弃疾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 n在这首词里,“山”象征抗金复国大业所面临的 种种阻力。 三、古代诗歌常见的表现手法n8抑扬n把要贬抑否定的方面和要褒扬肯定的方面同时说出来 ,只强调其中一个方面以达到抑此扬彼或抑彼扬此的 目的。有先扬后抑和先抑后扬之分。例如:n闺中少妇不曾愁,春日凝妆上翠楼。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 婿觅封侯。 王昌龄闺怨n这首诗

13、采用先扬后抑的手法,先写少妇“不曾愁”,但 在凝妆上楼后,忽见春光,顿觉孤寂,所以后面说她 “悔”,通过对少妇情绪微妙变化的刻画,深刻表现了 少妇因触景而产生的感伤和哀怨的情绪,突出了“闺 怨”的主题。三、古代诗歌常见的表现手法n9.动静结合n对事物、景物作动态、静态的描写,二者相互 映衬,构成一种情趣。例如: n 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 王维鹿柴 n前两句写黄昏时候,山林不见人影,寂寥、空 阔。偶尔有人说话的声音,非但没有打破山之 空,反而更显出山之静。三、古代诗歌常见的表现手法n10.正侧结合n对描写对象进行直接描写的是正面描写;通过对周围 人物或环境的描绘来表

14、现所需描写的对象,以使其鲜 明突出的是侧面描写。一般情况下,作者在写作时, 会把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结合起来运用。例如:n蜀僧抱绿绮,西下峨眉峰。为我一挥手,如听万壑松。客心洗 流水,馀响入霜钟。不觉碧山暮,秋云暗几重。李白听 蜀僧濬弹琴n诗歌第二联中的“如听万壑松”采用比喻正面描写了琴 声,最后一联写出了作者沉醉于琴声之中的状态,从 侧面描写了琴声的魅力。 三、古代诗歌常见的表现手法n11.托物言志n也叫托物寓意。托,寄托,借助;物,客观外物;言 ,表达;志,志向,志愿。简单地说,就是借助具体 外物来表达自己的志向、志愿, “志”和“意”往往是一 回事,都可理解为思想感情、理想愿望、见解主张等

15、 ,在描摹事物以尽其妙的基础上融入作者的感情,寄 托作者的心志。例如:n一树春风千万枝,嫩于金色软于丝。永丰西角荒园里,尽日无 人属阿谁?白居易杨柳枝词n此诗采用的就是托物言志,写柳树独处荒园无人观赏 ,抒发人才被埋没的感慨。三、古代诗歌常见的表现手法n12.换位 n从对方的角度入手,想象对方对待自己的态度或情感 来表达自己的情感。例如:n候馆梅残,溪桥柳细,草薰风暖摇征辔。离愁渐远渐无穷,迢 迢不断如春水。寸寸柔肠,盈盈粉泪,楼高莫近危阑倚。平芜 尽处是春山,行人更在春山外。欧阳修踏莎行n下阕便是写旅人想象中的伊人对他的怀念。n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香雾云 鬟湿,清辉玉臂寒。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杜甫月 夜 n诗人不写如何思念家中的妻儿,而是想象妻子对自己 的挂念之切。三、古代诗歌常见的表现手法n13.伏笔n在故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