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平凡的世界

上传人:ji****n 文档编号:48178930 上传时间:2018-07-11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试论平凡的世界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试论平凡的世界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试论平凡的世界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试论平凡的世界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试论平凡的世界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试论平凡的世界》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试论平凡的世界(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试论试论平凡的世界平凡的世界孙少平孙少平的的“苦难哲学苦难哲学”现代文学史论文现代文学史论文院系:文学艺术学院中文系院系:文学艺术学院中文系班级:班级:10 汉语言文学汉语言文学 2 班班学号:学号:2010504074姓名:郑春敏姓名:郑春敏指导老师:张凡指导老师:张凡2012 年年 6 月月试论试论平凡的世界平凡的世界孙少平孙少平“苦难哲学苦难哲学”摘要摘要:平凡的世界中着重刻画了主人公青年孙少平在生活的磨难和考验中逐渐成长并最终找到人生目标与价值的奋斗历程。离家求学、贫穷的自卑、感情失败、当矿工、毁容,孙少平的成长就像一部辛酸和苦泪交织的命运交响曲,然而孙少平在书籍的引导和残酷现实的刺激

2、下,逐渐认识到了人生的价值,磨炼出了坚韧的意志,用实际行动阐释了属于他的“苦难哲学”。他时刻对给予他关怀与爱的人心怀感恩,并用正直和善良回报社会。本文试图从孙少平的成长经历、以及“苦难哲学”形成原因等方面解读孙少平的“苦难哲学”。为我们的成长生活提供积极的借鉴意义和深刻的启示。关键字:关键字:孙少平;苦难;书籍;爱与感恩孙少平是一个陕北农家的穷小子,背负着沉重的家庭负担到当地县城念高中,一开始他由于自己贫苦的家境,尚能遮羞的衣服和下等的吃食而在同学的面前充满了自卑,随后和同班的郝红梅由于相似的境遇惺惺相惜,少平在“初恋”失败后初步成熟,随后随着出生大县城,见多识广,敢爱敢恨的田晓霞慢慢走近他的

3、世界,他的视野逐步开放,高中毕业的少平不甘心在家务农而独自来到异地的煤矿当矿工,同时和田的关系也进一步发展。工作。感情生活不断地锻造着他,最后凭自己努力成为矿工组长的少平在晓霞意外死亡后经历了巨大的打击,惠英贴心的关怀让他在自己的感觉和外界的看法上左右为难,故事最后少平因为矿难而毁容,在养伤期间他进一步成熟,拒绝了脱离苦难矿工生活,留在县城的机会,毅然回到矿区,回到惠英身边,完成了平凡向伟大的蜕变。孙少平对苦难有着深切的认识,对生活有着深邃的理解,对精神世界有着深刻追求的人,他有铮铮铁骨,有强大的精神力量,有巨大的勇气。从学生时代的“非洲人“到成年时代的“揽工汉“,他经历的是艰苦卓绝的人生奋斗

4、,然而在痛苦与磨砺中,他形成了一种对苦难的骄傲感、崇高感。他对劳动的认识,他对生活的理解,他的苦难的哲学,发人深思。关于苦难的哲学,书中这样表达“是的,他是在社会的最底层挣扎,为了几个钱而受尽折磨;但是他已经不仅仅将此看作是谋生、活命他现在倒很“热爱”自己的苦难。通过这一段血火般的洗礼,他相信,自己经历千辛万苦而酿造出来的生活之蜜,肯定比轻而易举拿来的更有滋味他自嘲地把自己的这种认识叫做关于苦难的学说“这是一种什么样的认识啊?每到我们遇到困难、挫折的时候也许这种困难与挫折只有孙少平所遭受的苦难的百万分之一我们可曾有过这样的认识?就算是哪天放学是下了场雨,亦或是天气有些闷热而又停了电,我们往往会

5、听到许多的怨天尤人。然而,我想只要是你读了平凡的世界以后,读懂了“苦难的哲学”,那么就算是你今后遭受再多的苦难,你也不会怨天尤人。 对于劳动的认识,书中这样写道:“一个人精神是否充实,或者说活得有无意义,主要取决于他对劳动的态度。”这绝对是一条精辟的理论,在任何时候都不会过时的理论。“只有劳动才可能使人在生活中强大。无论什么人,最终还是要那些能用双手创造生活的劳动者。对于这些人来说,孙少平给他们上了生平最重要的一课如何对待劳动,这是人生最基本的课题。”这里体现出的是两种人,勤劳的和懒散的。人生来是没有差别的,然而经过了不同的境遇和发展之后,人与人之间便产生了巨大的差别。而在这期间,对于劳动的认

6、识不同,对产生这样的差别起着决定性的作用。那么是什么样的独特经历,什么样的人生感悟,让孙少平由一位普通的青年对苦难深刻领悟,成长为一名卓越的哲学家、思想者呢?(一)苦难中成长,深厚的人生积淀(一)苦难中成长,深厚的人生积淀只有一个人对世界了解的更广大,对人生看得更深刻,那么他才有可能对自己所处的艰难和困苦有更高意义的理解;甚至也会心平气静地对待欢乐和幸福。在我们这个星球上,每天都要发生许多变化。有人倒霉了;有人走运了;有人在创造历史,历史也在成全或抛弃某些人。每一分钟都有新的生命欣喜地降生到这个世界,同时也把另一些人送进坟墓,这边万里无云,阳光灿烂;那边就可能风云骤起,地裂山崩。世界没有一天是

7、平静的。小说从 1975 年二三月间,17 岁的孙少平刚上县城高中不久的一顿午饭写起。因为各自家境不同,学生的饭菜分成了甲、乙、丙三等,连一套合身衣裳都置办不起的孙少平当然只有吃丙菜的份儿,而他那年轻而敏感的自尊心却让他不得不在人群散尽之后才来取自己那不体面的饭菜。此时的孙少平,像大部分出身贫寒的人一样感到自卑与羞愧。他能忍受劳动和饥饿,却“感到最痛苦的是由于贫困而给自尊心所带来的伤害”(第一部,第 8 页)。尽管长年艰苦的生活让孙少平很早就懂得为家庭分忧,但尚未见过世面的他,虽已 17 岁,在心智上依然是一个没有成熟的青年。但是,就如三毛曾经所言,我们反抗、所不肯承担逆境恰是使我们一次又一次

8、成长的动力。也许在事件发生时我们并没有意识到,但那些我们极力想摆脱的困境确在某种程度上锤炼了我们的意志,让我们在不知不觉中成熟起来。当少平的姐夫被抓去劳教、平日主事的大哥出门在外,家中乱成一团的时候,“严酷的现实要求他立刻成为这个家的临时主事人”(第一部,第 41 页)。此刻,在命运的召唤下,这个青年的心情甚至处于一种昂扬的状态。书籍的启示和生活的压力,已经让他由曾经被动地接受命运捶打渐渐学会积极主动地向困难发起反击。在经历了“初恋”失败、打架事件之后,他更是进行了第一次关于人生的自我教育,并获得了一个重要认识:“在最平常 的事情中都可以显示出一个人人格的伟大来!”(第一部,第 137 页)在

9、县城两年的高中生活,以及广泛的阅读向孙少平不完全地展示了一个更广阔的世界,高中毕业后的他,已不满足于像父辈一样一生局限于农村那个狭小的天地。他热爱自己的家乡和亲人,也知道自己很难挣脱现实,但又急切地盼望着能去外面的世界闯荡一番,路遥将此归因为“一个青年自立意识的巨大觉醒”(第二部,第 89 页),以及男性尊严意识的萌发。几番思想挣扎之后,孙少平最终选择了外出闯荡。在度过了一年多像流浪汉一般四处揽工的生活后,一个偶然的机会,孙少平成为了一名正式的煤矿工人。煤矿的工作环境极其艰苦和危险,在井下操作时,生死往往就在于一瞬之间。然而对经历过更艰苦环境的孙少平而言,那又黑又脏、缺乏诗情画意的矿区在他眼中

10、,甚至变成了“能创造巨大财富的地方,一个令人振奋的生活大舞台”(第三部,第 14 页)。更难能可贵的是,在离开打工的城市前往矿区时,面对这个给他带来无数心酸与苦难的地方,他居然能满怀感激地感叹:“你用严酷的爱的火焰,用无情而有力的锤砧,烧炼和锻打了我的体魄和灵魂,给了我生活的力量和包容苦难而不屈服于命运的心脏!”(第二部,第 421 页)一个青年能对苦难产生如此积极而深刻的认识,可见他离真正的成熟已经不远了。从外出闯荡到在煤矿下因救人而受重伤的这四年,孙少平在摸爬滚打中真正一步步成长起来。我认为,孙少平迎来真正的成熟,是在小说结尾他坚定地做出人生道路选择的时候:他放弃了在大城市工作的机会,执意

11、回到了矿区。“他在矿部前下了车,抬头望了望高耸的选煤楼、雄传的歼石山和黑油油的煤堆,眼里忍不住涌满了泪水。他依稀听见一支用口哨吹出的充满活力的歌在耳边回响。这是赞美青春和生命的歌。”(第三部 422 页)只有对生命的意义有了深刻感悟的人才有勇气选择平凡。此时的孙少平已经彻底地成长了,他意识到了人生的价值何在,他清楚地明白自己应该在什么样的地方度过有意义的一生。因此,他才能够在面对这景色萧条的矿区时,感到激动与幸福,听见耳边奏响了青春与生命的赞歌。(二)书籍,成长的灵魂导师二)书籍,成长的灵魂导师成长小说中的成长主人公往往有一个成长的导师,因为“人在壮大过程中的每一个阶段,都需要求得当时比自己的

12、认识更高明的指教”(第一部,第 400 页)。对于孙少平而言,书籍就是他成长的导师。书籍是他隙望世界的窗口,也是促使他外出闯荡、并让精神在苦难中不会变得麻木的重要原因。孙少平接触的第一本课外书是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普通人保尔柯察金的奋斗故事深深地震撼了他幼小的心灵。这是一本启蒙之书,从此,书籍成了能够浸润他心田的涓涓细流,泊旧流过他的青春,流进了他生命的河流。一个人读的书多了,眼界开阔了,他思想的骏马就不甘于拘泥在庭院之中,而是渴望在一片无垠的原野上驰骋。因此,在高中毕业后,少平渴望出去闯荡,越远越好,哪怕是去小说家杰克伦敦在热爱生命中所描写的严酷的阿拉斯加。对于少平而言,书籍的力量是强大而积极

13、的,它赋予了这个贫寒的青年看世界的眼睛,更激起了他磨炼身心的昂扬斗志。在最初外出闯荡的日子里,繁重的劳动曾让孙少平一度精神麻木。所幸的是,这个已从阅读中尝到甜头的青年终究还是捧起了心爱的书本,挤出每分每秒,如饥似渴地去汲取书中那些能让他成长壮大的精华。“通过不断地读书,少平认识到,只有一个人对世界了解得更广大,对人生看得更深刻,那么,他才有可能对自己所处的艰难和困苦有更高意义的理解;甚至也会心平气静地对待欢乐和幸福”(第二部,第 149 页)。对大多数人来说,生活的变化是缓慢的。今天和昨天似乎没有什么不同;明天也可能和今天一样,也许人一生仅仅有那么一两个辉煌的瞬间甚至一生都可能在平淡无奇中度过

14、.不过细想起来,每个人的生活同样也是一个世界。即使是最平凡的人,也得要为那个世界的存在而战斗。从这个意义上说,在这些平凡的世界里,也没有一天是平静的。因此,大多数普通人不会飘飘欲仙的老庄,时常把自己看做是一粒尘埃尽管地球在浩渺的宇宙中也只不过是一粒尘埃罢了。幸亏人们没有去信奉“庄子主义”,否则这世界就会到处充斥着这些看破红尘而又自命不凡的家伙。普通人时刻都在为具体的生活而伤神费力尽管在某些超凡脱俗的雅土看来,这些芸芸众生的努力是那么不值一提。他如此挣命是因为他相信生活充满了巨大的希望。有了希望,人就会产生激情,并可以一无反顾地为之而付出代价。在这样的过程中,才能体会到人生的意义。书籍是孙少平无

15、声的导师,它传授给他的智慧、赋予他的强大力量却是语言所不可比拟的。少平在这个导师的“谆谆教诲”下,产生了对抗苦难的勇气,树立了自己的人生观与价值观,甚至还主动担当起教导妹妹兰香的任务,言传身教,成为了妹妹的成长导师。什么是人生?人生就是永不休止的奋斗!只有选定了目标并在奋斗中感到自己的努力没有虚掷,这样的生活才是充实的,精神也会永远年青。(三)爱的温暖,感恩的心三)爱的温暖,感恩的心一个缺爱的孩子,成长的天空难免会倾斜。出身贫寒的孙少平尽管物质生活极度贫乏,但在他的成长中,却始终有爱相伴。首先是来自家人的爱。这贫困交加的一家老小,相互扶持,相互关爱,逐渐走向了收获与幸福。当少平执意出去闯荡时,

16、并不理解他的家人仍选择了支持,家人的宽容与爱温暖着少平的心。不论多么破旧多么寒掺,这个家将永远是少平在这个人情冷暖的世界上最后的心灵港湾。其次是恋人的爱。贫家子弟、煤炭工人孙少平与省委书记的女儿、省报记者田晓霞,在世人看来是多么不可能的一对。然而,他们确实相爱了,爱得热烈爱得纯洁。田晓霞之所以能摒弃世俗的偏见对少平一往情深,是因为少平在她心中是一个很不平凡的人。爱情像甘甜醇香的美酒滋润着人的心田,让人沉醉,也增添了少平生活的勇气和信心。遗憾的是,田晓霞在一场洪水中为救他人而牺牲,美丽的古塔山上,再也看不到这对恋人依偎的风景。一种真正美好的感情,像酒一样,在坛子里藏得越久,味道也许更醇美。还有来自陌生人的爱。在外闯荡的日子里,孙少平辗转各处都能遇见关心他爱护他的人,尤其是曹书记夫妇俩和煤矿的师傅王世才一家人。原本都是无亲无故的陌生人,少平却和他们渐渐变得亲如家人。对于一个在外漂泊的游子来说,还有什么比来自陌生人的关怀更暖人心的呢?爱是一剂心灵的良药,它能驱赶寂寞与邪恶,让人的心灵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