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制第2课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复制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48167315 上传时间:2018-07-11 格式:PPT 页数:37 大小:1.5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复制第2课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复制_第1页
第1页 / 共37页
复制第2课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复制_第2页
第2页 / 共37页
复制第2课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复制_第3页
第3页 / 共37页
复制第2课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复制_第4页
第4页 / 共37页
复制第2课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复制_第5页
第5页 / 共3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复制第2课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复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复制第2课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复制(3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温故知新1、俄国通过什么改革走上资本主义道路的?2、俄国十月革命的时间、特征、性质和历史意义?3 、十月革命胜利后,苏俄三年国内战争时期, 在经济上实行了什么政策?结果如何?第2课 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一)列宁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 1、国内战争结束后,苏维埃政权面临的首要任务是什么? 2、苏俄何时开始实施新经济政策?内容有哪些?有何特点和作用? 3、新经济政策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有什么不同? 4、哪一年,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成立?简称什么?当时加入 苏联的国家有哪几个?后来,苏联扩大到几个加盟共和国? 5、列宁哪一年逝世?列宁逝世后,谁任领导人? (二)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 1、苏联实

2、施第一、第二个五年计划的时间?第一、第二个五年计划 重点是发展什么?第一、第二个五年计划完成后对苏联有何影响? 2、苏联农业集体化开始于什么时间?完成于什么时间? 3、苏联1936年新宪法颁布的基础是什么?1936年新宪法宣布苏联是 什么?苏联新宪法的制定,标志着什么的形成?这一体制也被称为 “斯大林模式”。 4、斯大林模式在经济和政治方面的特点分别是什么? 5、斯大林模式的积极意义和弊端是什么?自主学习 合作探究(可在课本中勾划、标注)一、列宁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1、经济:(1)背景 (2)具体内容 (3)特点 (4)作用新经济政策2、政治:成立苏联(1921年)(1922年底)二、苏联

3、的社会主义建设1、经济:2、政治:(1)社会主义工业化(2)农业集体化1936年苏联制定新宪法标志着苏联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的形成 。“斯大林模式”二、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斯大林时期)两个五年计划时间 : 重点: 成果:1.经济上:19281937年发展重工业 苏联由传统的农业国变成强盛的工业国 ,国防力量大为增强。 (2)农业集体化 目的: 措施: 完成:为了适应工业化快速发展的需要 放弃新经济政策,强迫农民加入 集体农庄,打击富农。 1937年,完成农业集体化(1)社会主义工业化材料一:长达4年的第一次世界大战、3年的外国武装干涉和国内战争 ,苏俄国民经济已濒于破产。农业产值仅为战前的2

4、/3,农业 耕地面积缩小了25%,粮食严重不足。工业处于倒闭状态。 1920年大工业产值比战前减少85%以上,轻工业的产量等于战 前 的12.3%。运输上,近7万公里的铁路遭到破坏,交通瘫痪 ,燃料奇缺,企业开工不足。 苏维埃政权面临的首要任务是?恢复被战争严重破坏了的经济材料二: 1920年苏俄的一个农民在信中写道:“与资产阶级强盗的斗争 已经3年了,这需要国家做出巨大的牺牲和忍受极度的痛苦, 也给我们人民带来了沉重的负担在这期间我们都毫无怨言 地承受着;但是1920年战争结束了余粮征集额的增加,使得农 村缺少鞋子、衣服和日用品,这是我们无力负担的。 为什么会出现农村物资匮乏的现象呢 ? 国

5、内战争结束后继续推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损害了人民群众的 利益,引起了人民群众尤其是农民的不满。破坏了生产力的发 展,造成生产下降,社会不稳定。材料三(p8 ):“我们计划用无产阶级国家直接下命令的办法在 一个小农国家里按共产主义原则来调整国家的产品生 产和分配。现实生活说明我们错了。”列宁请你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A、“用无产阶级国家直接下命令的办法”指的是什么政策?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B、列宁说这话时,苏俄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国内战争结束后,苏联进入和平建设时期,说明战时 共产主义政策已经不适应和平时期,不能继续实行了。 C、针对这种形势,列宁做出了怎样的探索?1921年开始实施新经济政策新经济政策

6、的新经济政策的背景背景2.进入和平建设时期,苏维埃政权面临的首要 任务是恢复被战争严重破坏了的经济。1.继续推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损害了人民群众 的利益,破坏了生产力的发展。战时共产主义 政策已经不适应和平时期,不能继续实行了。农业工业商业 新经济政策恢复自由贸易用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农民 交粮食税后,余粮归自己支配。除大型企业仍为国家管理外 ,一些中小企业,允许私人 和外国资本家经营。实行工业国有化取消自由贸易实行余粮收集制新经济政策的新经济政策的具体内容具体内容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特点:允许多种经济并存,大力发展商品经济 。内容说出下图俄国发展情况出现的原因120100806040200谷物产

7、量工业总产量1927年1913年 1920年新经济政策实施新经济政策实施后,列宁说:新经济政策实施后,列宁说:“在战争结束的时候,俄国就像是一个在战争结束的时候,俄国就像是一个 被打得半死的人被打得半死的人而现在,谢天谢地,而现在,谢天谢地, 他居然能够拄着拐杖走动了!他居然能够拄着拐杖走动了!”作用作用 :制定政策必须从国情出发;制定政策必须从国情出发;坚持实事求是;坚持实事求是;按经济规律办事;按经济规律办事;生产关系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生产关系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促进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促进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思考:苏俄经济政策的调整给我们什么启示或感悟?2、政治:1、时间:2、全称:3、最

8、初加入的国家:1922年底苏联的成立苏维埃社会主义 共和国联盟俄罗斯联邦(7) 外高加索联邦(8 、 9 、 10 ) 乌克兰(5) 白俄罗斯(4)苏联的标志1922年年底,各族人 民在自愿和平等基础 上,成立了苏维埃社 会主义共和国联盟俄罗斯联邦1922年苏联成立俄罗斯联邦外高加索联邦乌克兰白俄罗斯1925年加入的有乌兹别克土库曼1929年加入的有哈萨克塔吉克吉尔吉斯1940年加入的有爱沙尼亚拉脱维亚立陶宛摩尔多瓦 到1940年, 苏联有15个 加盟共和国沙俄 苏俄 苏联 俄罗斯 怎样从年代上区分: “沙俄”、“苏俄”、“苏联”和“俄罗斯” ? (1547年1917年) (1917年1922

9、年) (1922年1991年)(1991年至今) 1924年1月21日,列宁因 病在莫斯科附近的哥尔克村与世长辞,终年54岁。列宁的逝世对苏联和国 际共产主义运动都是一个 重大损失。1924年列宁逝世参加瞻仰的群众列宁逝世 苏联进入斯大林时代扶木犁的穷国虽然新经济政策使苏联得到复苏,但直到1928年,苏联 的工业产值还不到德国的一半,美国的八分之一。全国只有 不到三万辆拖拉机,99的耕种靠畜力、人力完成 。 大国崛起汪洋大海中的孤岛苏联是当时唯一的社会主义国家。资本主义国家把苏联 看作是“毒瘤”,欲彻底除之而后快。材料一:材料二:斯大林的选择材料三:斯大林说:“没有重工业,那我们就不会有一切现

10、代化 国防武器,那时我们的地位就会和目前中国所处的地位多少 相似:中国没有自己的重工业,没有自己的军事工业,现在 只要谁高兴,谁就可以蹂躏它。” 大国崛起 苏联第一个五年计划的重点项目之一第聂伯河上的大坝斯大林格勒拖拉机厂社会主义工业化的成就两个五年计划完成之后,苏 联由农业国变成工业国,工业总 产值超过德、英、法,跃居欧洲 第一位,世界第二位。工业生产 占世界工业生产的比重,由沙皇 时代的2.6上升到1937年的 13.7。但苏联的人均国民生产总值 ,仍落后于欧美主要资本主义国 家。社会主义工业化的成就课堂延伸比较一下苏联的工业化和资本主义国家的 工业化有哪些不同?苏联优先发展重工业, 资本

11、主义国家从轻工业开始。苏联主要采取行政手段 来保证、实行高积累多投资,资本主义国家主 要来源于殖民掠夺、向外国借债等。1、开始的部门不同:2、资金的来源不同:苏联宣传画 集体农庄幸福快乐的少女到1937年,全国基 本完成农业集体化,参 加集体农庄的农户,占 全国农户的93,耕地 面积达99,从而使社 会主义成份在苏联的整 个国民经济中占有绝对 优势。 农业集体化农民加入集体农庄集体农庄庄员在田间用餐毛泽东在论十大关系中说:“苏联的办法把农民挖得 很苦。他们采取所谓义务交售制等项办法,把农民生产的 东西拿走太多,给的代价又极低。他们这样来积累资金, 使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受到极大的损害。你要母鸡多生

12、蛋, 又不给它米吃,又要马儿跑得好,又要马儿不吃草。世界 上哪有这样的道理。A、“苏联的办法”指什么? 农业集体化运动中的强迫性措施B、这些办法在客观上产生了哪些弊端?国家从农民手中拿走的东西太多,使农民的生产 积极性受到极大的损害,农业生产长期停滞不前 ,导致整个国民经济发展不平衡。材料:(1)形成标志: (2)背景:(3)特点:(4)评价:3、苏联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斯大林模式 )1936年苏联新宪法的制定 苏联外有帝国主义包围,国内经济文化相 对落后的情况下形成的。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1)积极作用:(有何利与弊?) 在一定历史阶段里发挥过积极作用。 适应了当时的国情。2)消极作用:

13、P10:、 (严重弊端)1、优先发展重工业,使农业和轻工业长期处于落后 状态。 2、 在计划经济体制下,片面强调产值和产量,造成 了产品品种少,质量差。3、 国家从农民手中拿走的东西太多,严重损害了广 大农民的利益,农民没有积极性,农业产量长期停滞 。4、 经济发展粗放,经济效益低下,大量消耗和消费 了资源。严重弊端:我们应该从苏联“斯大林模式 ”的弊端中吸取怎样的教训?注重农业、轻工业、重工业协调发展,使社会主义经济建 设稳步健康发展; 发展经济要尊重客观经济规律,生产关系要适应生产力的 发展,既抓产值和产量,也抓产品品种创新和产品质量提高; 必须切实维护广大农民的利益,提高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14、, 改革经济管理体制; 大力保护环境和资源,降低资源和能源消耗,提倡可持续 发展,注重经济效益。 社会主义建设应充分发扬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 制。要把国家的宏观调控和市场调节有机地结合起来。 从本国国情出发,实事求是,与时具进,制定适合自身特 点的方针政策。材料:“社会主义究竟是个什么样子,苏联搞了很多年 ,也并没有完全搞清楚。可能列宁的思路比较好,搞了 个新经济政策,但是后来苏联的模式僵化了。邓小平 A、“列宁的思路”好在哪里?以新经济政策取代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是俄国国情决定的 。这一创新精神直到今天仍焕发着强大的生命力。B、“后来苏联的模式”也被称为什么?C、这个模式形成的标志是什么

15、?1936年苏联新宪法的制定斯大林模式20世纪二三十年代苏俄、苏联的社会主义 建设总的特点是道路曲折,对社会主义道 路的探索经历了两个重要的历史时期。1.列宁时期,由战时共产主义政策转为 新经济政策2.斯大林时期,即放弃新经济政策实行 社会主义工业化、农业集体化知识回顾1、苏俄新经济政策实施的时间、内容及作用 ;2、苏联成立时间、四个加盟共和国;3、列宁、斯大林对社会主义道路探索在经济 、政治上所采取的措施;1.最初加入苏联的加盟共和国不包括 A、俄罗斯联邦 B、外高加索联邦 C、乌克兰 D、爱沙尼亚21928年后,苏联为实现工业化重点发展的是 A农业 B重工业 C轻工业 D商业 DB巩固练习3苏联由农业国变为强盛的工业国是在 A十月革命后 B第一次世界大战后 C苏联成立后 D两个五年计划后D4.苏联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形成的标志是 ( ) A.社会主义工业化方针的通过 B.农业集体化方针的通过 C 1936年苏联新宪法的颁布 D.开始有计划地进行经济建设C5.1924年,列宁逝世,家住莫斯科的小姑娘尼娜 给在国外的父亲写信告之此事,她在信封寄信人的 地址栏上应写的国名是( )A沙皇俄国 B苏维埃俄国 C苏联 D俄罗斯C6下表所示,苏联苏联 工业总产值业总产值 所占位次发发生显显 著变变化,其主要原因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