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梅花猪可行性报告

ji****n
实名认证
店铺
DOC
52KB
约14页
文档ID:48159667
梅花猪可行性报告_第1页
1/14

1 -关于建立乐昌市梅花猪提纯复壮改良的 可行性分析报告畜禽遗传资源是品种改良的基础、畜牧业可持续发展的保障,合理地保护和利用畜禽资源多样性已成为全社会的共识梅花猪是列入《广东省家畜家禽品种志》 (1987)的著名地方品种,原产于我省韶关乐昌市,以乐昌梅花镇命名,中心产区为梅花、云岩、秀水、沙坪等四个乡镇,主要分布于韶关市八县三区,湖南宜章及我省英德、清远、佛岗等县(市) 据《广东畜禽资源汇编》 (1970)纪载,梅花猪为五代十国(公元 907~960 年)时期,中原人大规模南迁到粤北一带,其华中猪随人南迁,后与本地猪杂交,经长期选育而成的,是广东较早出现的地方良种猪,有着悠久的历史一、一、 梅花猪的特点梅花猪的特点梅花猪的主要特点是种猪利用年限长、母性好、耐粗饲、适应性强、肉质好、肉味鲜美等1.种猪利用年限长据报道,梅花猪种母猪的高峰产仔数出现在第 12~15 胎本项目组通过调查研究发现,以前当地农民家庭所养梅花猪母猪的繁殖利用年限经常是 12~16 年(年均产仔窝数为 2.3~2.5窝) 而现代育成品种种母猪的高峰产仔数大多出现在第 5~7胎,我国其它地方品种的种母猪的高峰产仔数绝大部分出现在第 6~9 胎。

这就意味着梅花猪种母猪的繁殖利用年限比其它品种猪几乎长一倍,为其它任何猪种所不及,如此性能,若能- 2 -进一步发扬光大,必将引起世界轰动若能在分子遗传学水平阐明其机理,其理论意义将是很大的繁殖利用年限长,意味着种猪的更新周期长,这势必会大大降低饲养管理成本,由此必将对养猪生产的经济效益产生巨大的推动作用多少人梦寐以求的资源,如今就摆在我们面前,我们没有任何理由不对此尽快进行提纯复壮改良和开发研究2.产仔率高平均每胎产仔猪 9.4 头,最高达 16~18 头3.母性好母猪乳汁多、带仔猪能力强仔猪成活率高,生长速度快4.耐粗饲,适应性强以青绿饲料为主,适当加点精饲料,就可以满足梅花猪的营养需要,维持正常的生长发育由于长期生活在北部气候条件较为恶劣的山区,从而使其具有较强的适应能力和抗病力5.肉质好,肉味鲜美梅花猪皮簿肉嫩、肉纤维幼细、爽口嫩滑独具甜香味,加上饲养期间主要喂青饲料,肉质跟其它品种的猪有很大不同,近年来,很多客户找梅花猪肉品尝6.体型外貌梅花猪可分为大骨型和细骨型两种:大骨型:体型较大,体身低长而结实,皮毛粗糙四肢粗而高,骨骼粗壮,口嘴尾部都较粗大,成熟较迟,在正常饲养管理条件下,8 个月,肉猪可达 75~95 kg。

而长到 100 kg 后,积脂能力增强,体重可达 100~140 kg 3 -细骨型:体型较小,体躯较短,皮毛细致,四肢较细,头嘴臀部都较小,成熟较早,在正常饲养条件下,8 个月,体重可达 70~80 kg梅花猪毛色为黑白相间,白色占全身的三分之二头嘴、耳朵、臀部及尾部的四分之一为黑色,四肢,腹部为白色,背部黑白交错有人认为,梅花猪含有矮小型基因,若能培育出小体型品系,将是我国理想的实验用品种猪之一,商机无限,大有可为有人已将梅花猪划入微型猪之列二、进行梅花猪提纯复壮改良的紧迫性和必要性二、进行梅花猪提纯复壮改良的紧迫性和必要性如上所述,梅花猪有着世界上独一无二的优良品质但是,如此优秀的地方品种,由于种种原因,目前已濒临灭绝状态,存在的问题很多,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原种数量锐减,种质优势退化众所周知,一个品种的形成需要几十年、几百年甚至几千年,而一个品种的消失可能只要几年的时间近几十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市场对高瘦肉率、高生长速度的猪种及猪肉的需求,以及韶关市生猪品改的深入,引进了大量培育品种来与梅花猪原种杂交进行商品生产,在引进外血、渴求快速增重的物欲刺激下,尽管短期内在提高生产性能和经济效益方面起了不少作用,但不可否认,随着外来品种的引入和杂交,梅花猪的基因与基因型正在发生着深刻的变化,原种数量锐减,特有的品种优势正在显著的减弱。

梅花猪逐步被淘汰,项目组调查显示,梅花猪种已呈快速消亡的态势 4 -2.基础工作薄弱,提纯复壮改良工作水平低对梅花猪资源的现状调查工作不力,品种分布、数量界定不明,重视程度不够,家底不清,未开展全面深入的调查和梅花猪的提纯复壮改良3.种质资源研究不力,品种标准缺乏对种质资源保护的意义认识不足,尚未形成研究利用的学术学科队伍,品种鉴定无标准4.提纯复壮改良体系不健全,缺少整体布局和规划省、市、县尚未成立梅花猪种质资源提纯复壮改良协调机构,未制订统一的提纯复壮改良利用规划,仅仅依靠基层个别单位进行浅显的调研,无专门经费来源,措施很不得力5.国家投入严重不足,缺少配套的政策、措施和基础设施单纯的梅花猪提纯复壮改良经费投入尚属空白,缺乏提纯复壮改良计划,未出台的相关政策,无基础工作队伍,保护设施难以建立6.监督管理力度不够,种质资源优势继续减弱或丢失缺乏提纯复壮改良和开发利用相结合的最佳模式和最佳运行机制引进外血,增加体重,获得商业利润是当前杂交化日益严重的原动力长此以往,将很快导致梅花猪的独特品质和优势退化,优良基因漂变、丢失毫无疑问,生物多样性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核心是保护生物种质资源、保证生物种质资源的永续利用是一项全球性任务。

正确认识和开发特有而珍稀的地方品种能激活地方经济或带动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这已- 5 -经被无数的事实所证明,特别是蜚声海内外的梅花猪等的成功提纯复壮改良更是被畜牧业界人士津津乐道梅花猪是祖先经过几百年、几千年艰苦劳动留下来的宝贵财富,它不仅是我国也是世界动物资源开发的宝库,理应受到恰当的重视和保护因此,尽快积极地全面系统地开展对这一优良珍稀猪种提纯复壮改良研究、种质资源的研究,全力做好细胞水平、生化水平和分子水平上的研究,寻找提纯复壮改良的方法途径,加快提纯复壮改良与开发利用,已成为解决梅花猪种生存与发展的紧迫问题目前,梅花猪已濒临绝迹纯种梅花猪已所剩无几保护这一特有珍稀猪种资源已刻不容缓开展梅花猪的提纯复壮改良研究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三、市场需求与应用前景分析三、市场需求与应用前景分析进行梅花猪提纯复壮改良,开展对梅花猪的提纯复壮改良和开发研究已经是一件十分必要、十分迫切、十分重要的任务,梅花猪将由于其独特的优秀品质而在国内外市场上大放光彩,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1.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以及通过对梅花猪的宣传普及,国内对梅花猪的需求量将有大幅度的增长2.随着梅花猪育种水平的不断提高,梅花猪不断得以改良,国外对梅花猪的需求量将有大幅度增加,以期对其它品种进行改良; 3.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梅花猪品种结构和经济用途将发生较大改变。

传统饲养梅花猪中仅把它作为肉用型,而通过- 6 -遗传改良,其经济类型将增加试验用等类型;4.随着梅花猪的开发利用,将带动诸如饲养管理、饲料加工、兽医兽药、食品加工等相关产业的发展; 5.随着对梅花猪的研究、开发,将造就韶关、我省,乃至我国的又一名牌,实施名牌战略,扩大我省知名度,将对促进当地经济发展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6.本项目结合我省梅花猪的实际情况,采用现代生物技术,积极开展梅花猪种质特性和培育研究,可以大大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产品质量,项目取得的成果尤其是理论成果在所有猪育种场(公司)都可以运用,这对我省猪的育种和生产必将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四、项目承担单位与人员组成四、项目承担单位与人员组成1 1.承担单位.承担单位① 乐昌市畜牧水产技术推广中心:负责本项目的总体设计和组织工作,指导各点开展梅花猪的提纯复壮改良、选育和开发工作②乐昌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参与技术推广和培训2 2.技术依托单位.技术依托单位佛山市科学技术学院,负责技术指导和数据分析3 3.人员组成.人员组成项目负责人:郑家聪,乐昌市农业局副局长,农艺师,负责项目的组织实施和指导主持人:黄智明,男,1965 年 6 月出生,大学毕业,畜牧师,乐昌市畜牧水产技术推广中心主任,长期从事畜牧兽医工- 7 -作。

景栋林:男,1961 年 12 月出生,硕士,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动物科学教授,长期从事畜禽遗传育种和动物生产的理论教学与研究徐根学:男,1969 年 10 月出生,大专毕业,畜牧师,乐昌市技术推广中心,长期从事畜牧兽医工作李振山:男,1965 年 9 月出生,中专毕业,乐昌市畜牧水产技术推广中心兽医股股长,长期从事兽医工作张文华:男 1968 年 6 月出生,大专毕业,乐昌市畜牧水产技术推广中心畜牧股股长,长期从事畜牧工作五、已有的工作基础和条件五、已有的工作基础和条件1.政府支持:自 2003 年起,乐昌市政府开始实施梅花猪的提纯复壮改良计划,每年拨给一定经费进行梅花猪收购和给农户补贴,全市划为三个提纯复壮改良小区(给每个小区分配提纯复壮改良费) ,即我市的梅花镇、沙坪镇、云岩镇但由于经费有限,未能达到应有的提纯复壮改良效果2.群众基础:我市农村都有养猪的习惯随着我市品种改良工作的不断深入,农民已深深懂得饲养良种经济效益要好得多近年来,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土种猪越来越有更多的向往,梅花猪作为著名的地方品种,更是为众多商家所青睐,广大饲养户特别希望能尽快恢复梅花猪的原貌3.初步建立了品改网络:为了节约开支,提高种猪利用率,合理利用母猪,避免梅花猪的近亲繁殖,已经设立梅花猪- 8 -人工授精站 3 个。

4.跟踪服务:为加强对梅花猪的服务、管理,乐昌市畜牧水产技术推广中心已对饲养梅花猪的农户进行造册登记5.相关工作经验:项目组成员长期从事动物科学的教学、科研和生产管理,有丰富的家畜育种经验和先进的家畜育种理论,在相关研究中,积累了许多经验有不断完善的实验室设备和人员配备有一定的理论基础、育种经验以及相应的组织协调能力① 作为主要成员参加了四川省科委下达项目《建昌鸭的种质测定及其选育》的研究工作,该项目于 1990 年获四川省科技进步一等奖,因此,熟悉有关畜禽提纯复壮改良的研究理论、方法和技术手段,有这方面的实际工作基础,② 作为主持人主持了山西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尧王家鸡种质特性的研究》 ,有能力、有经验完成好本项目③ 作为主要成员参加的山西省科技厅项目《利用分子数量遗传标记培育瘦肉型猪母本品系的研究》 ,目前进展顺利④ 主持的“利用劳莱恩牛改良粤北黄牛的技术研究”课题获韶关市 2000 年度科技进步壹等奖6.基础群收集:项目组成员在工作之余,经常深入我省,尤其是在韶关乐昌市开展梅花猪养殖情况的调查研究为了尽快恢复这一地方优良猪种,使其重见天日,乐昌市畜牧水产技术推广中心已经在乐昌廊田镇初步建立了培育梅花猪的基地。

经过一年多的艰苦跋涉,课题组终于搜集到了 18 头相对纯的梅花猪母猪和 6 头公猪以图对该品种提纯复壮改良、研究开- 9 -发和扩群发展为本项目的开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7.主要仪器、设备进行提纯复壮改良研究时,分析梅花猪的生长发育规律、肉品质分析、血液生理生化指标的测定和分子遗传标记研究等项目可在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化学实验室、测试中心和畜禽遗传育种实验室进行该校已具备开展本项目工作的主要技术和设备条件六.提纯复壮改良目标六.提纯复壮改良目标通过对梅花猪采取科学的的提纯复壮改良、选育措施,将使梅花猪的各项性能得以明显改善,主要有:1.繁殖性能:母猪产活仔数初产 10 头以上,经产 11 头以上,20 天龄窝重 33 kg 以上,30 天龄窝重 40 kg 以上,60日龄断奶育成率 90%以上,平均断奶个体重 7.5 kg 左右,70日龄公猪有爬跨行为,140 日的小母猪开始第一次发情2.生长性能:8 月龄后备公猪体重 45±5 kg,8 月龄后备母猪体重 60±10 kg,12 月龄公猪体重 70±10 kg,母猪90±15 kg,符合大花白猪的早期母猪体重比公猪大,成年公猪比成年母猪重的生长特点。

3.肥育性能:体重在 20~75 kg 阶段的日增重 450±25 ɡ,饲料利用率为 1:4.。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