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教育报告(综述)定

上传人:ji****n 文档编号:48143867 上传时间:2018-07-10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14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前教育报告(综述)定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学前教育报告(综述)定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学前教育报告(综述)定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学前教育报告(综述)定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学前教育报告(综述)定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学前教育报告(综述)定》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前教育报告(综述)定(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国外学前教育的做法经验及其对江苏的启示国外学前教育的做法经验及其对江苏的启示近年来, 随着世界教育服务体系的全面健全与细化,加强学前教育正成为各国教育发展的重要领域。许多国家把学前教育作为整个教育的基础, 并依据教育学、心理学、生理学和保健学等方面取得的科研成果, 尝试新的改革, 以促进本国学前教育的发展。现在许多国家开始将学前教育纳入义务教育和终身教育体系, 在学前教育的目标、制度、内容、方式和方法等方面, 都出现一些新的趋势。了解并研究世界不同国家学前教育领域的新动向, 将有助于我们借鉴别国经验, 促进江苏学前教育的发展完善。一、学前教育内涵及其发展特征(一)学前教育内涵及体系“学前教育

2、”泛指学龄前儿童(一般指 0 至 6 岁)入学前的各种教育活动。学前教育区别于幼儿教育, “幼儿教育”有广义和狭义之分,从广义上说,凡是能够影响幼儿身体成长和认知、情感、性格等方面发展的有目的的活动,如幼儿在成人的指导下看电视、做家务、参加社会活动,等等,都可说是幼儿教育;狭义的幼儿教育则特指一定年龄段儿童(一般指 3 至 6 岁)接受正规学校教育之前在特定幼儿教育机构,一般即幼儿园所接受的教育。20 世纪 80 年代以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联合国儿童基金会等国际组织采取多种措施宣传与贯彻“儿童权利宣言”(1959 年联合国文件)的精神,试图为广大儿童提供有利于发展的社会条件。其中,1981

3、年的“学前教育国际协商会”将学前教育由学前一年下延至零岁,学前教育包括为终身发展打基础的促进儿童身心发展的一切保育、教育活动。幼儿教育作为学前教育(早期教育)的后半阶段,前面与 0-3 岁的婴儿保育衔接,后面与初等教育衔接,正成为各国不同体制下发展学前教育相对成熟,亦是重点关注的方向。而世界各国学前教育对于保育和幼儿教育的系统划分,以及学前教育机构的设置,则呈现出多样化的特征。在亚洲,多数国家学前教育的对象是 6 岁以下的儿童,如泰国、印度、以色列、土耳其、巴林、阿拉伯也门共和国、塞浦路斯等国家;有些国家是 5 岁以下的儿童,如韩国、朝鲜、新加坡等国家;有的国家学前教育年限较长,如日本是 0-

4、7 岁;有的国家则较短,如科威特、阿拉伯联合酋长国是 4-6 岁,伊朗是5-6 岁1。有关国家举例如下:芬兰芬兰的学前教育体系包含两个早期儿童教育时期:即幼儿教育护理(Early Child Education and Care=ECEC)时期和学前学校。其中 ECEC 主要是在白天进行保育活动,1 崔松鹤.亚洲国家学前教育的比较J.教育探索,2002(1) 2为 0-6 岁的儿童提供教育活动,最初曾被称为幼儿园,但其制度有别于我国幼儿园,亦称之为“日间护理中心”,这是学龄前的儿童所去的主要机关。而新学年之前一年的学前教育,即所谓的“学前学校”,则是为做好过渡到小学的集中准备期。另外特别针对

5、0-3 岁幼儿的家庭儿童护理,即父母亲自留在家里照顾孩子,芬兰政府将提供相应补贴,目前 26%的儿童在 3 岁之前是接受这种教育的。(数据来源:http:/ 2011/06)英国英国主要的学前教育机构包括:保育学校、保育班、学前游戏小组和日托中心,主要对 2-5 周岁儿童提供幼儿教育和保育服务。其中保育学校是独立的幼儿教育机构,招收 2-5 岁儿童;保育班附设在小学里,招收 35 岁儿童。保育学校和保育班的主要任务是对儿童进行保健和教养。学前游戏小组招收 25 岁儿童,主要是通过游戏使儿童得到全面发展;日托中心分为日间托儿所和寄宿托儿所,招收 2-5 岁儿童,主要以保育为主。英国主要学前教育机

6、构所提供的教育活动类似于我国的幼儿园教育。此外,英国还设有幼儿学校,招收英国还设有幼儿学校,招收 5-75-7 岁儿童,属于义务教育范畴,重点关注儿童入学准备岁儿童,属于义务教育范畴,重点关注儿童入学准备教育和社会教育。教育和社会教育。特别针对 0-4 岁幼童的保育服务,英国自 1995 年 7 月开始就此阶段的学前教育实施向所有 0-4 岁儿童的家长提供 1000 英镑学费券计划,供家长进行家庭教育,或是在公立、私立以及义务教育机构为其子女购买 3 个学期的学前教育。韩国韩国的学前教育将儿童教育和保育划分为两个相对独立的系统。保育所是在保健福祉家庭部的监管下,主要面向 0-5 岁幼儿全天托管

7、的项目,比起教育其重点放在了保育上面。与此相对,幼儿园是在教育技术部的监管下,面向 3-5 岁儿童半天托管的项目,比起保育更加重视教育活动。而随着近年来的发展,韩国的幼儿园亦开始扩充3保育方面的内容,实施可以全天托管的项目,另一方面,保育所也开始弥补教育项目上的缺陷,开始提供教育项目,两者之间的差别逐渐淡化。韩国主要学前教育机构(数据来源:http:/ 2011/06)日本日本战后确立了明确的基于幼儿园和保育所划分的二元学前教育制度。幼儿园在学校教育法 (1947 年)中得以确立,隶属文部科学省管辖下的学校,面向 3-7 岁的学龄前儿童,而保育所是由儿童福利法 (1947 年)所规定的厚生劳动

8、省所辖的儿童福利机构,服务需要保育服务的婴幼儿。幼儿园是义务教育的初级阶段,目的是对幼儿的保育和促进其身心发展,保育所则是接受家长的委托,接收“缺乏保育”的婴幼儿。幼儿园的教师和小中高的教师相同,要满足教师资格法的规定,在大学或者短大毕业;而保育所的保育士(当初名称为“保姆”)则是要在厚生省(现厚生劳动省)所指定的学校中培养。(二)学前教育的特征及发展趋势自80年代以来,学前教育呈现出一些鲜明的特征及发展趋势:1、一般的,各国的学前教育均不同程度的依照儿童年龄和认知发展规律划分为0-3岁左右时期的保育以及3-6岁左右的幼儿教育两个阶段。前一阶段以保育工作为主,教育机构呈现多样化,幼儿教育则主要

9、针对正规初等教育的准备和过度,相关教育机构更为专业化。然而近年来二者之间的差异正逐渐缩小,开始从行政及立法层面形成综合全面的一体化教育体系。2、学前教育被逐步纳入义务教育和终身教育体系。多数国家现有的学前教育为非义务教育,然而随着幼儿教育发展的逐步成熟及其与初等义务教育之间的密切连接,学前教育开始逐渐被一些国家纳入义务教育的范畴,作为完整的终身教育体系中不可4或缺的重要组成,确立起一套专业化的监管考核机制。如英国所设的幼儿学校,招收5-7岁儿童,属于义务教育范畴。3、学前教育中心的转移。早期的学前教育重点关注幼儿智力开发,单纯的“智育中心”导致了学前儿童社会性和情感的发展的被忽视。日本自199

10、0年开始实施新修定的幼儿园教育要领,明确地将人际关系、环境、表现列入幼儿园的教育内容中,以纠正偏重智育的倾向, 促使儿童在天真、活泼、幸福的气氛中得到良好的发展。美国幼儿教育界也普遍重视通过社会教育促进幼儿智力、社会交往能力、价值观和自我意识的发展。各国教育专家认为, 尊重、研究和了解幼儿的特点, 提供适合他们发展的教育, 仍然是摆在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项重要任务。他们主张让儿童通过自然经验、社会交往和游戏等方式自发地、自主地去学习。4、学前教育机构形式和功能的多样化。各国学前教育事业在近年均得到了长足发展, 但一般说来, 正规的学前教育机构如幼儿园和保育学校等仍难以满足社会上的各种不同需要。近

11、年来,许多国家学前教育机构的办学形式日益多样化和灵活化2。一是学前教育服务社会的功能逐渐扩大。如日本, 除实行全日制和半日制保育以外, 还发展临时保育事业, 以方便家庭主妇出门临时购物, 或为那些母亲突然生病以及有其它紧急情况的儿童提供服务,同时,为未入园儿童及家长提供活动条件,为低龄学童提供放学后的托管服务,开展家长培训,利用假期为社区的各种活动提供服务,以及重点关注特殊儿童学前教育等。二是学前教育机构微型化和家庭化。如瑞士和挪威等国被称作“日间妈妈”的家庭式微型幼儿园。这类教育机构以裴斯泰洛齐和福禄倍尔重视家庭教育的观点为指导, 把家庭视为幼儿教育的主体, 其它组织形式则是家庭的补充。19

12、80年以来, 美国也出现了类似机构“日托之家”。许多美国人认为家庭是教养儿童的合适场所, 他们珍视日托之家那种温馨的家庭气氛。英国的“学前学校”也类似此类机构。这些家庭式的微型幼儿园一般都设在开办人自己家里,一般较其它机构招收数量较少的孩子,主要面向年龄较小的幼童提供家庭式的系统保育服务。三是社区学前教育机构的兴起。学前教育社区化是当今世界发达国家学前教育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美国、日本、英国和澳大利亚等国的社区学前教育都较为发达。社区学前教育的基本特点是非正规性、开放性、综合性和地域性等。社区学前教育设施大致有三种: 有专为儿童设立的, 如儿童馆、儿童咨询所、儿童公园等;有为儿童与家长共同参与

13、服务的,如图书馆、博物馆、儿童文化中心和各种终生教育中心等;还有所谓“父母教育”,为父母提供相关早期教育技能培训服务,如母亲班、双亲班和家长小组会议等。5、学前与初等教育界限的模糊。不分年级教育在世界发达国家已成为影响现行教育改革的一种重要潮流。1990年, 法国政府颁布关于建立初等教育3年制学习阶段改革2 周采.国外学前教育的主要发展趋势综述J.外国教育研究,1999(5)5计划的法令,进行打破传统的年级概念的改革尝试。其做法是:将2至11岁儿童的教育分为3个阶段,每个阶段一般由3个学年组成。每一个阶段称作初步学习阶段, 包括幼儿学校的小班和中班,儿童年龄为2至5岁。第二阶段称作基础学习阶段

14、,包括幼儿学校的大班和小学前2个年级,儿童年龄为5至8岁。第3个阶段称作深入学习阶段,包括小学后3个年级,学龄为8至11岁。至此,学前教育开始由正规教育的准备期逐步纳入初等教育体系,与学校教育密切联系。二、世界各国学前教育政策与经验分析学前教育对于公民成长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据美国一项长达 30 多年的追踪研究表明:接受过早期教育的儿童与未接受过早期教育的儿童相比,前者的学业完成率高、就业率高、成婚率高,而犯罪率低。该项研究结果还证明:每在学前教育上投资 1 美元,可获得 17.07 美元的回报,其中 4.17 是对个体成长的回报,12.9 美元是对社会公共事业的回报,体现在社会福利、补救教育

15、、预防犯罪方面投入的降低以及纳税的增加。我国是人口大国,06 岁的儿童多达 13 亿,是世界同龄儿童的五分之一。因此,发展优质高效的学前教育对我国建设人力资源大国十分重要。我国学前教育发展至今,已经暴露了许多问题,例如师资队伍水平不高、政府财政投入过低、缺乏相关法律法规保障等。为解决上述问题,借鉴国外先进经验成为我国提升学前教育水平的一条重要方法途径。本报告从美国、日本、德国、法国等国家的学前教育现状出发,从师资队伍、财政投入、学前教育质量保障、构建良好的家长、社区与学前教育机构关系四个维度总结其先进经验,以期对江苏学前教育工作提供参考。(一)打造高水平的师资队伍学前教育的核心,在于是否有一支

16、优秀的学前教育师资队伍。作为婴幼儿的启蒙者,幼儿教师在幼儿成长过程中起着关键引导作用。以日本为例,高水平的师资队伍主要得益于幼儿教师资格制度、严格的录用与选拔制度以及完善的在职研修制度。1、幼儿教师资格制度1949 年,为了提高和保障教师的素质,日本公布了教育职员许可法和教育职员许可法施行规则 ,规范了教师资格。根据以上关于教师的法律规定。日本的幼儿教师资格制度正式建立。不论是国立、公立还是私立的幼儿园。取得“幼儿教师许可证”成为幼儿教师任教必不可少的条件。幼儿教师许可证主要包括专修许可证、一种许可证和二种许可证 3 种资格证书。取得幼儿教师许可证的途径主要有以下两种:一是在大学取得幼儿教师许可证。专修许可证由国家认定具备开设幼儿教师培养课程资格的大学授予,对象是具备学前教育专业的硕士学位,且修满了规定学分的学习者。一种许可证的授予对象是具备学士学位的本科生(不论专业),并且修满了规定学分的学习者。二种许可证的授予对象是具备短期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