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的编码及汉字输入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48143805 上传时间:2018-07-10 格式:PPT 页数:15 大小:1.2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汉字的编码及汉字输入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汉字的编码及汉字输入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汉字的编码及汉字输入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汉字的编码及汉字输入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汉字的编码及汉字输入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汉字的编码及汉字输入》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汉字的编码及汉字输入(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项目描述】 在计算机发展、应用的早期,计算机只能处理西文字符。但随着计算机在 国内的应用越来越广,原来计算机使用的西文界面给国内绝大多数不熟悉专业 英语的用户带来了巨大的困难。因此从20世纪70年代起,国内许多的计算机专 家和公司开始研究并相继开发了多种汉字系统,以便计算机能输入、处理、存 储和显示汉字。 【能力目标】 理解汉字的编码和输入方法。 能熟练运用常用的汉字输入法。2.3 汉字的编码及汉字输入问题导入 汉字输入法有哪些? 汉字输入法与汉字编码有何关系? 技能建构 在汉字系统研制的早期,它是作为独立的硬件模块或系统软件外挂到操作系统上的。后来,微软 公司看到了国内巨大的市场和前景,

2、将汉字系统集成到了操作系统当中,先后推出了各种版本的中文 Windows操作系统及应用软件,才使得国内出现了现在这样丰富多彩的计算机市场。 一、汉字系统的概念及汉字的编码 汉字系统是指利用计算机对汉字进行存储、更换、传输和加工的操作系统,它是一种系统软件, 其功能就是使计算机能够输入、存储、显示和打印汉字,并提供各种输入汉字的方法和使用汉字的环 境。 汉字编码主要分为汉字输入码、汉字内码、汉字字形码、汉字地址码及汉字信息交换码。计算机 对汉字信息的处理过程实际上是各种汉字编码间的转换过程。 1、汉字信息交换码(国标码):也称为国标码或区位码,是用于汉字信息处理系统之间或者与通 信系统之间进行信

3、息交换的汉字代码,简称交换码。 2、汉字输入码:为了将汉字输入计算机而编制的代码称为汉字输入码,也叫外码。 3、汉字内码:是在计算机内部对汉字进行存储、处理的汉字代码,它用二进制“0”和“1”来表示 ,一个汉字输入计算机后就转换为内码,然后才能在机器内流动、处理。目 4、汉字字形码:也称输出码或字库,由汉字的字模信息组成。 5、汉字地址码:是指汉字在字库中存储的位置编号。汉字库中,字形信息都是按一定顺序连续 存放在存储介质上,所以汉字地址码也大多是连续有序的,而且与汉字内码间有着简单的对应关系。2.3.1 汉字的编码2.3 汉字的编码及汉字输入二、汉字系统的工作原理 汉字的输入、处理和输出的过

4、程,实际上是汉字的各种代码之间的转换过程,即汉字代码在系统 有关部件之间流动的过程,汉字输入码向内码的转换,是通过使用输入字典(或称索引表,即外码与 内码的对照表)实现的。 技能实践:常见的汉字输入码有哪些?你最喜欢哪种输入码?上网查资料了解隶书字、字库与字 形码的关系。2.3.1 汉字的编码2.3 汉字的编码及汉字输入扫一扫本节教材二维码了解 更多计算机字符与编码知识技能 。问题导入 可以从哪些方面对汉字进行编码? 扫描图片文字信息,用哪些软件可以将文字图片信息转换为文本? 技能建构 根据汉字编码方式的不同,汉字常用的输入方法通常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一、音码输入法 二、形码输入法 三、音形码

5、输入法 四、语音输入法 五、手写输入 六、图形输入 技能实践:了解计算机中汉字的各种输入方法。2.3.1 汉字的编码2.3 汉字的编码及汉字输入问题导入 智能ABC输入法的编码依据是什么? 单键与组合键击键有何区别? 技能建构 智能ABC输入法是音码输入法中常用的一种,由于其编码简单,因此在一些非专业汉字录入场 合使用得较多。但它相对于下一节的五笔字型输入法来说,汉字的编码量大、重码率高,特别是对汉 语拼音掌握不准确的用户,该输入法只能作为汉字输入的一种补充。 一、输入法启动及关闭 二、输入法状态条2.3.3 智能ABC输入法2.3 汉字的编码及汉字输入扫一扫本节教材二维码了解 更多计算机字符

6、与编码知识技能 。三、人工造词 在各种汉字输入法中,为了提高输入的速度,我们通常可以给汉语中使用频率高的词语甚至句子 (字数低于15个)定义一个简短的编码,例如在可以将“大学计算机应用基础上机及实验指导”的编码 定义为“d”,这样,在要输入这些汉字时,只要输入“ud”即可。 四、输入法光标属性设置 设置输入法中汉字候选栏是固定在屏幕的某个位置还是跟随在插入点的后面。 五、词频调整 可以将用户使用频率高的字或词自动放置到首选栏中,然后直接使用空格键代替数字键输入,省 去选字的操作,提高常用字的输入速度。 六、全拼输入 全拼输入就是在输入汉字或词组时,依次全部输入汉字或词组拼音字母组合,再使用空格

7、键或数 字键来选字,如果要输入的字不在当前候选栏中,还需要用“+”“-”键翻页。 七、简拼输入 简拼输入就是在输入一些常用词组时,词组中的某些汉字可以只输入其声母而省略韵母。在智能 ABC输入法中,如果要输入的信息可以组成词组,应尽可能按简拼的方法输入,以提高输入效率。技能实践:练习应用智能ABC输入法输入汉字,熟悉操作方法。2.3.3 智能ABC输入法2.3 汉字的编码及汉字输入扫一扫本节教材二维码了解 更多计算机字符与编码知识技能 。问题导入 五笔字型输入法与智能ABC相比有何优势? 五笔字型的五笔是指的什么?字型是指的什么? 技能建构 五笔字形输入法属于形码输入法中的一种,是目前使用得最

8、多也是编码最科学、输入速度最快的 一种汉字输入方法。 一、五笔字形输入法的安装 由于五笔字形输入法不是Windows7系统内置的输入法,因此在使用前需要单独安装。五笔字形 输入法目前有很多不同的版本,其中最常用的是万能五笔输入法 二、汉字的分析 1、汉字的笔画及分类 在五笔字形输入法中,笔画分成横、竖、撇、捺、折5类中依次定义为1、2、3形。2.3.4 五笔字型输入法2.3 汉字的编码及汉字输入2、汉字的字形 汉字的字形一般分为三种:左右形(包括左中右形)、上下形(包括上中下形)、杂合形,在五 笔字形输入法中依次定义为1、2、3形。2.3.4 五笔字型输入法2.3 汉字的编码及汉字输入三、字根

9、及字根表 根据字根的首笔画代号,把它们分 成五类:横笔画起类为1类字根,竖笔 画起类为2类字根,撇笔画起类为3类字 根,捺笔画起类为4类字根,折笔画起 类为5类字根,同时,我们还将键盘上 的字母键也分成5个区域2.3.4 五笔字型输入法2.3 汉字的编码及汉字输入2.3.4 五笔字型输入法2.3 汉字的编码及汉字输入四、汉字字根间结构关系 1、单:本身就单独可作为汉字的字根,包括五种基本笔划“一、丨、丿、丶、乙”,25个键名字 和字根中的汉字。比如“言、虫、寸、米、夕”等。 2、散:构成汉字的多个字根之间互相保持一定的距离,上下型、左右型汉字的字根就属于这种 关系。如“划、字、构、汉”等。 3

10、、连:指一个单笔画与一个字根连接或带点结构。如:自、且、尺、正、下、勺、术、太、斗 等。 4、交:指两个或多个字根交叉重叠构成汉字,如:本、里、申等; 五、汉字的拆分原则 1、书写顺序 2、取大优先 3、兼顾直观 4、能连不交 5、能散不连 六、单汉字的输入 在五笔字型输入法中,我们把汉字分成三类,即:成字字根、键名字、键外字2.3.4 五笔字型输入法2.3 汉字的编码及汉字输入七、简码的输入 根据汉字的使用频率,简码汉字分为以下三种类型 1、一级简码:一级简码共有25个,依次分布在5个区的25个键上,它们是汉字中使用频率最高的 部分,其输入的方法为:所在键+空格。如:地(F)、我(Q)、主(

11、Y)、民(N)等。 2、二级简码:二级简码共有625个,它们是汉字中使用频率较高的部分,其输入的方法为:汉字 前两位编码+空格 3、三级简码:三级简码即是只取汉字全部编码的前三个,而以空格键代替第四编码和末笔字型 识别码 八、词组的输入 1、二字词输入方法:取每个汉字编码中的前两位 2、三字词输入方法:取前两汉字编码中的第一位再加上末汉字编码中的前两位 3、四字词输入方法:取每个汉字编码中的前一位 4、多字词输入方法:分别取第一、二、三及末汉字编码中的前一位 在五笔字型输入法中,我们把汉字分成三类,即:成字字根、键名字、键外字2.3.4 五笔字型输入法2.3 汉字的编码及汉字输入九、五笔字形输

12、入法使用流程2.3.4 五笔字型输入法2.3 汉字的编码及汉字输入技能实践:选择较为熟练的汉字 输入法进行文字录入练习。或下 载“金山打字”练习五笔字型输入 法。实践探索一、理论探索 1、通过学习汉字的拆分原则,理解五笔字型输入法的编码规律。 2、使用某种输入法,在遇到生僻字的前提下,如何切换到另一种输入法进行汉字的录入。 二、项目实践 1、运用多种汉字输入法进行文字录入比赛,比较各种输入法之间的优劣势。 2、从网上下载“极品五笔7.0”和“叶根友行书字体”并安装到系统中,应用“极品五笔”在Word中输 入汉字“金山毒霸”,设置字体为“叶根友行书字体”,字号为三号字。【项目小结】 本项目主要讲解计算机内部汉字系统的编码过程和汉字的输入方法,并详细介绍了智能ABC输 入法和五笔字型输入法。通过本项目的学习,学生能够对汉字的编码过程有更清晰的认识,从而更 好的利用汉字进行学习和工作。2.3 汉字的编码及汉字输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