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八年级语文上册单元评价检测新课标配套课件鲁教版五四制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48135906 上传时间:2018-07-10 格式:PPT 页数:42 大小:2.2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2年八年级语文上册单元评价检测新课标配套课件鲁教版五四制_第1页
第1页 / 共42页
2012年八年级语文上册单元评价检测新课标配套课件鲁教版五四制_第2页
第2页 / 共42页
2012年八年级语文上册单元评价检测新课标配套课件鲁教版五四制_第3页
第3页 / 共42页
2012年八年级语文上册单元评价检测新课标配套课件鲁教版五四制_第4页
第4页 / 共42页
2012年八年级语文上册单元评价检测新课标配套课件鲁教版五四制_第5页
第5页 / 共4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2年八年级语文上册单元评价检测新课标配套课件鲁教版五四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2年八年级语文上册单元评价检测新课标配套课件鲁教版五四制(4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二)(90分钟 100分)一、积累与运用(20分)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只有两个不正确,请找出并改正。(2分)磬口(qn) 虐待(n) 朔方(shu)胆怯(qu) 鄙夷(b) 嗔怒(zhn)稽首() 迸射(bn)_改为_ _改为_答案:“qu”改为“qi” “zhn”改为“chn”2.下列词语中有一个错别字的一项是(2分)( )A.皓月 褪尽 翡翠 滋润美艳 暗无天日B.弛骋 蜿蜒 偏僻 鞺鞺鞳鞳 海誓山盟C.污秽 睥睨 雷霆 脂粉奁 长吁短叹D.凛洌 瞬间 波澜 篷勃奋飞 浩浩荡荡【解析】选B。A、C两项全部正确;D项中“洌”“篷”应写作“冽”“蓬”;B项中“弛”应写作“驰”。3.指出下面写

2、“风”的句子出自的课文题目及其作者。(2分)(1)别的,在晴天之下,旋风忽来,便蓬勃地奋飞,在日光中灿灿地生光 ( )(2)风!你咆哮吧!咆哮吧!尽力地咆哮吧!( )答案:(1)雪 鲁迅 (2)雷电颂 郭沫若4.品析下列加点字的表达作用。(2分)(1)孩子们用龙眼核给他做眼珠,又从谁的母亲的脂粉奁中偷得胭脂来涂在嘴唇上。答:_(2)我是颗颗璀璨的珍珠,从阿施塔特女神王冠上散落下来,于是清晨的女儿把我偷去,用以镶嵌绿野大地。答:_答案:(1)这一“偷”字贬词褒用,写出了儿童情趣。(2)这一“偷”字巧用拟人,写出了雨之珍贵。5.读文答题。(2分)但是我,我没有眼泪。宇宙,宇宙也没有眼泪呀!眼泪有什

3、么用呀?我们只有雷霆,只有闪电,只有风暴,我们没有拖泥带水的雨!这是我的意志,宇宙的意志。鼓动吧,风!咆哮吧,雷!闪耀吧,电!把一切沉睡在黑暗怀里的东西,毁灭,毁灭,毁灭呀!(1)“雷霆”“闪电”“风暴”象征_。(2)“拖泥带水的雨”比喻_。(3)“鼓动吧,风!咆哮吧,雷!闪耀吧,电!”这三个句子顺序不能互换的原因是_。(4)文段中最后一句话的含意是_。答案:(1)摧毁黑暗社会的力量 (2)在黑暗势力面前的软弱表现 (3)这三个句子分别与前文写主人公呼唤风、雷、电的先后顺序相照应 (4)表达了作者摧毁黑暗、迎接光明的激情6.(2010潍坊中考)下面一段话中,有一句有语病,有一句标点符号使用不恰

4、当。请找出来并修改。(2分)4月17日,玉树某学校举行了复课仪式。这所九年制寄宿学校的150多名学生是地震中伤亡最少、震后复课最早的学校。校长激动地说:“如果没有企业捐赠的板房,我们不知道还要等多久才能复课呢?”(1)有语病的一句是:_修改:_(2)标点符号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_修改:_答案:(1)有语病的一句是:。修改:这所有150多名学生的九年制寄宿学校是地震中伤亡最少、震后复课最早的学校。(或:这所九年制寄宿学校有150多名学生,是地震中伤亡最少、震后复课最早的学校。)(2)标点符号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修改:句末的问号改为句号。7.口语交际。(2分)雪后,小林与小华到公园玩打雪仗的游戏

5、,他们无意中看到公园一角的几枝红梅含苞待放,在凋敝的大背景下格外艳丽,望着这几枝与众不同的梅,小林惋惜地说:“_”小华则把其中一枝捧在掌心,满怀敬意地说:“_”答案(示例):这样美丽的花,却开在无人欣赏的角落里,真是可惜啊! 这些花用自己的坚强验证生命的顽强,不在乎是否有人欣赏,只是努力做最好的自己,真是可敬啊!8.秋天,是个收获成熟、收获“金色”的季节。秋天给了我们无限的憧憬和遐想,也给我们梦想的向往。班级开展“寻觅秋天的踪迹”综合实践活动,你也来参加吧!(6分)(1)请你为本次活动设计一段精彩的动员演说词。(60字左右)(2分)答:_(2)同学们满怀惬意的心情,和自己的好伙伴一起到田野、公

6、园、草坪等地去寻觅秋天。请把你的感受仿照下列句子的形式写出来。(1分)例句:人们都爱春天,爱她的阳光明媚,爱她的生机勃勃,爱她的充满希望。仿句:人们都爱秋天,_。(3)古往今来,在我国浩如烟海的古代诗词中,悲秋、赞秋的名句不胜枚举,请写出连续的两句。(1分)答:_。(4)读图,能从画面中收获信息,感悟生活,体味人生百味。请观察下面的两幅图,谈谈你读到的信息和独特感受。(2分)答:_答案(示例):(1)“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秋天是甘美的酒,秋天是壮丽的诗,秋天是动人的歌。在这个有诗幻般色彩的秋季,让我们与秋天来一个亲密的拥抱吧,让我们精心打造我们自己的“秋天童话”。(2)爱她的天高

7、气爽,爱她的云淡风清,爱她的香飘四野(3)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4)农民经过了辛勤的劳动,最后收获累累硕果,看来要有收获就必须得辛勤地劳动。学习也一样,只有经过坚持不懈地奋斗,才能取得理想的成绩,才能实现灿烂的梦想!9.选段描绘了“暴风雨迫近之际”和“暴风雨来临之时”两幅画面,请你用简洁的语言概括两幅画面的内容。(4分)答:_【解析】此题考查场景的概括描述能力。首先要在通读两部分内容的基础上,找出画面中有哪些景物,它们处于什么状态或发生了怎样的变化,然后按照“暴风雨或天空的情况大海或波浪的变化群鸟的反应海燕的表现”这样的次序,用简洁的语言描述。答案:(暴风雨迫近之

8、际)乌云向海面直压下来,海浪跟狂风争鸣,狂风击碎了巨浪。群鸟销声匿迹,只有海燕在飞舞,在大笑,在号叫。(暴风雨来临之时)狂风怒吼,雷声轰隆,排空海浪吞噬了乌云,熄灭了闪电,群鸟早已不见踪影,只有海燕在雷鸣电光之中高傲地飞翔。10.暴风雨迫近之际,群鸟销声匿迹,只有海燕在飞舞、大笑、号叫,它为什么这样?(2分)答:_答案:因为它从雷声的震怒里听出了困乏,它坚信乌云遮不住太阳。11.暴风雨来临之时,群鸟不见踪影,海燕在电闪雷鸣之中呼唤什么?你看出了海燕什么特点?(2分)答:_答案:呼唤更猛烈的风暴。从这可以看出海燕坚定的革命信念和无所畏惧的革命豪情。12.文中加点的“高傲”一词的本义是_,在这里的

9、特定含义是_。(2分)【解析】此题重点在于考查词语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含义。结合文意和作者的感情倾向赞美“海燕”,来把握词语的褒义。答案:自以为了不起,看不起他人,极其傲慢的样子用来描述海燕的神态,显示它超人的胆识、勇气和力量13.文末画线的句子有什么作用?(2分)答:_答案:以鼓舞人心的祈使句的形式,表达了革命者自信豪迈的战斗情怀和高昂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使全诗的革命激情达到最高潮,突出了主题。14.通读全文,为什么说南洋杉是一种奇特的树?(2分)答:_答案:外形比较奇特:树干笔直向上,只在向阳的一面从树干身上生出枝条,叶片像灯笼穗。性格比较奇特:有思维,有脾气,倔强、顽强、好胜。15.本文运

10、用了象征的表现手法,结合全文谈谈南洋杉有什么象征意义。(2分)答:_答案:象征了梧州人,同时还象征了梧州人身上那种倔强、顽强、好胜的精神品质。16.结合语境对画线句“但它依然郁郁挺拔,在苍穹之下,独显伟岸,俯视着周围的景色”作简要赏析。(3分)答:_答案:该句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刻画出南洋杉高大秀气、生机盎然、卓然傲立的个性特点,表达了作者对它的无限赞美之情。17.有人说,作者在梧州最大的一个收获,不是认识了南洋杉,而是认识了梧州人,你同意他的看法吗?为什么?(3分)答:_答案(提示):同意与否都可以,但必须自圆其说。如:同意,因为“一方水土养一方人”,这一方水土连树木都沾了灵气,

11、那么人更应该是灵秀的、生气勃勃的。18.作者说:“在它的面前,你不能不受到感染,甚至受到冲击。”读完文章后,你的思想受到了哪些冲击?结合自身实际谈谈你的体会。(4分)答:_答案(提示):结合自身实际,围绕做人要倔强、顽强、好胜等等谈体会,言之成理即可。19.蒲公英种子们为什么不想离开妈妈的怀抱?后来,为什么又离开了呢?(2分)答:_答案:因为妈妈的怀抱又安全又舒适,所以不想离开。后来离开是因为妈妈告诉他们:只有离开妈妈才能获得新的生命,才可以找到属于自己的生活。20.蒲公英种子们对妈妈的感情在被放飞前后发生了怎样的变化?(3分)答:_答案:之前是依赖,听了妈妈的话以后变得犹豫,最后是感激。21

12、.作者只描述了“一颗蒲公英种子”离开妈妈后的情况,这样写有什么好处?(3分)答:_【解析】此题考查对作者写作技巧的理解能力。蒲公英种子们离开妈妈后的情况可能各自不同,但都要经历艰辛,最终都将获得新生,而这些相似点正是作者要表达的重点,以点带面,写一颗足矣。答案:以一颗蒲公英种子离开妈妈后的遭遇来代表所有蒲公英种子寻找新家的艰难及获得新生后的愉悦,既节约了笔墨,又使文章更加耐人寻味。22.通读整篇童话,发挥你的想象,描述一下蒲公英种子们与妈妈告别时的情景。(3分)答:_答案(示例):蒲公英种子们有的紧紧抱住妈妈不忍离去,有的围绕在妈妈周围飞舞,迟迟不肯离去,他们不停地呼喊着:“妈妈,妈妈,我们舍不得离开您!”蒲公英妈妈眼含泪花,但却坚定地说:“孩子们,妈妈也舍不得你们!可是,如果没有分别,怎么会有新的生活!孩子们,再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