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人教版选修3第1课《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课件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48135868 上传时间:2018-07-10 格式:PPT 页数:24 大小:415.0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3人教版选修3第1课《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2013人教版选修3第1课《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2013人教版选修3第1课《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2013人教版选修3第1课《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2013人教版选修3第1课《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3人教版选修3第1课《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3人教版选修3第1课《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课件(2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1课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课程标准 1简述第一次世界大 战爆发的历史背景。 2理解人类历史为什 么发展到20世纪才会出现世 界大战。内容解读 1第一次世界大战爆 发的背景。 2两大军事集团的形 成及影 响。一、第一次世界大战发生的客观条件 120世纪初的世界,已经被列强基本瓜分完毕 ,各国各地区之间的联系日益加强,出现了 都被纳入 的局面。 220世纪生产力的迅速发展和 的飞速进 步,为世界大战的爆发和扩大提供了必要的 物质和技术基础。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科技二、第一次世界大战发生的原因 1根本原因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日益 尖锐(1)原因随着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向帝国主义阶段的 过渡,各主要资本主

2、义国家之间 发展的不平衡加剧,后起的资本主义国家经 济迅速发展,赶上和超过老牌资本主义国家 。在帝国主义阶段,殖民地作为宗主国的原 料产地、商品市场和 具有更重要 的意义。为争夺殖民地、重新瓜分世界,列 强之间的矛盾日益尖锐。经济政治投资场所(2)表现 法德矛盾:法国在 中战败,被 迫割地赔款,失去了欧洲大陆的霸主地位;德 国深怕法国的崛起和复仇,拼命扩充陆军,试 图压制法国。 英德矛盾:英国一贯推行维持欧洲大陆 的政策,它不愿看到德国过分强大,加上在 问题上与德国冲突的加剧,英德矛盾逐渐激化 。 俄奥矛盾:主要表现在对巴尔干半岛的争夺 上。奥匈帝国把巴尔干视为自己的势力范围; 俄国打着 的旗

3、号,向巴尔干渗透 。普法战争均势殖民地斯拉夫主义名师点拨:欧洲列强之间的矛盾错综复杂,不 仅要认识法德矛盾、俄奥矛盾、英德矛盾是主 要矛盾,还应进一步明确每对矛盾的地区范围 、实质及影响。两大军事集团的对峙加速了战争的爆发 (1)三国同盟集团的形成 1879年,德奥首先缔结“同盟条约”,该 条约具有明显的 .性质。 1882年,德、奥、意三国同盟正式建立。 成为该同盟的核心。2 反俄德国(2)三国协约集团的形成 1892年,为对付三国同盟,法国同 缔 结军事协定,欧洲开始出现两大军事集团对 峙的局面。 随着 矛盾的发展,英国分别在1904年 和1907年与法、俄签订了协约,三国协约正 式建立,

4、欧洲两大军事集团最终形成。俄国英德直接原因萨拉热窝事件(1)1912年、1913年的两次巴尔干战争,不仅 在巴尔干制造出新的 ,也为资本主 义列强的干涉提供了机会。 (2)两大军事集团都非常关注巴尔干半岛,使 巴尔干成为矛盾冲突的焦点。1908年,奥匈 帝国吞并波斯尼亚和 .两地,引发 了新的危机。列强的争夺、 矛盾的激 化,使巴尔干地区成为欧洲的“火药桶。” 名师点拨:两大对峙集团的形成,是帝国主 义国家之间错综复杂矛盾发展的必然结果。3 矛盾黑塞哥维那民族拓展1读表:下表是英、德、法、美的工业发展和殖民 地占有情况表中反映了什么基本现象?这一现象的出现 主要取决于什 么?答案 资本主义经济

5、政治发展不平衡。取决 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对第二次工业革命成果的利用程度。国 家英德法美 18701913年工业增 长倍数1. 34.61. 98.11913年工业产量居世 界位次32411913年殖民地面积所 占位次1425阅读材料: 漫画反映的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世界形势 ,这一时期德国外长皮洛夫在议会上公开宣 称:“德国人向自己的一个邻国让出陆地, 向另一个邻国让出海洋,而给自己留下一钱 不值的天空,这样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 我们也要给自己一块光明之地、一块阳光下 的地盘。”拓展2 该漫画反映了德国的什么要求?从这段材料 可以看出德国要与哪两国产生矛盾?这又反 映了哪两类性质国家的矛盾?

6、 答案 重新分割殖民地和争夺世界霸权。与 英国、法国产生矛盾。新兴起的资本主义国 家和老牌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角度1】造成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根本原 因是什么?提示 资本主义经济政治发展的不平衡性 加剧。【角度2】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政治发展的 不平衡性表现有哪些?提示 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政治发展的 不平衡性表现在:20世纪初,美国的工业 生产超过英法跃居世界第一;德国也是后 起的资本主义国家,在向帝国主义过渡过 程中,其工业发展先后超过法国、英国, 跃居世界第二。后起的德国等国,同老牌 的资本主义国家英国等国,在商品市场尤 其是殖民地占有问题上矛盾尖锐,出现重 新瓜分世界的斗争。阅读

7、下面材料: 我们不能容忍任何外国,任何外国的主神向 我们说:“怎么办?世界已经分割完了!” 我们不愿阻挠任何人,但我们也不容许任何 人妨碍我们的道路。我们不愿消极地站在旁 边而让他人分割世界。 德国外长皮洛夫1899年12月在议会的演说请回答: (1)外长皮洛夫为什么胆敢发表这样的演说? (2)为了扫除自己道路上的障碍,德国采取了 哪些行动?1 答案 (1)德国经济迅速发展,实力位居欧洲 第一位,世界第二位。 (2)积极扩军备战,制定了“施里芬计划”, 以图速战速决;在外交上与意奥结盟。【角度1】19世纪末20世纪初,帝国主义国家 之间矛盾的根源和实质是什么?提示 (1)根源:帝国主义国家之间

8、经济 政治发展不平衡第二次工业革命后,美、德经济实力 居世界前列,但殖民地较少。而英、法经济实力相对落后,所占殖 民地较多。帝国主义国家间实力对比与所占殖民 地出现不相称的状况。(2)实质:争夺殖民地和世界霸权。【角度2】两大军事集团的形成,引起了哪些 影响?提示 欧洲形成了势均力敌的两大军事 集团。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的对峙,使欧 洲笼罩在战争的阴云之下。(1)帝国主义重新瓜分世界的斗争日趋激 烈,国际关系日趋紧张。(2)帝国主义为了各自利益相互斗争、妥 协与勾结,利益是其外交政策的出发点。(3)军事结盟与军事集团的出现不利于世 界走向和平。读“三国同盟”形成示意图: 请回答: (1)三国同盟

9、的核心是哪一国家? (2)三国同盟的形成引起了哪些连锁反应? 答案 (1)德国。 (2)英国改变传统的外交政策,1904年与法国 签订英法协定,1907年与俄国签订英 俄协定。2 特别提醒各国之间政治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是帝国 主义战争的根源,帝国主义国家为了争夺殖 民地往往大动干戈。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关 系往往是战争与暂时的和平交替出现,因为 战败一方虽然会在不得已的情况下暂时接受 “和平”的条件,但是很快它又会因为实力 的变化而不满足现状,继而挑起新一轮战争 。学思之窗 根据以上材料,分析德、奥、意三国同盟条 约针对的对象是哪些国家?它的出现,引起 哪些连锁反应? 答案提示 (1)这个同盟针对

10、法俄两国,它促 使俄法同盟建立,形成了帝国主义的两大军 事集团。(2)随着英德矛盾成为帝国主义国家 之间的主要矛盾,英国的对外政策也发生了 变化。为了战胜强大的敌人德国,英国放弃 了传统外交政策,开始积极结盟。1904年签 订了英法协定,1907年又签订了英俄 协定,正式形成了协约国集团。探究学习总结 一、本课测评 1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历史背景是什么? 为什么到20世纪初才出现世界大战?答案提示 (1)20世纪初,资本主义世界殖 民体系形成,帝国主义国家争夺殖民地和势 力范围的斗争空前激烈,形成同盟国和协约 国两大军事集团。两大集团扩军备战,剑拔 弩张,世界大战不可避免。(2)20世纪,生产

11、 力的迅速发展和科技的进步,为世界大战的 爆发和扩大提供了必要的物质和技术基础。巴尔干地区为什么会成为欧洲的“火药桶” ? 答案提示 巴尔干半岛上的国家多为信奉东 正教的斯拉夫人,与俄罗斯人同种同教,沙 俄挥舞着“斯拉夫主义”的旗帜,以“斯拉 夫民族的保护者”自居,向巴尔干渗透。而 奥匈帝国一向把巴尔干半岛看作是自己的势 力范围。俄奥矛盾因为对巴尔干半岛的争夺 而激化了,双方也开始大力扩军备战。两国 背后都有更强大的盟国撑腰,只要俄奥两国 发生冲突,必然会给蓄意挑起战争的帝国主 义大国制造借口,以致酿成世界大战。2 你认为应该如何评价萨拉热窝事件?如果没 有这一偶然事件,第一次世界大战还会不会 爆发? 答案提示 (1)萨拉热窝事件是第一次世界大 战的导火线。对塞尔维亚来说是维护民族利 益的斗争,是奥匈帝国宣战的借口。(2)若没 有这个事情,帝国主义大国还会找到其他借 口发动战争,两大集团已经对战争进行了精 心的准备,战争是不可避免的。二、学习延伸单击此处进入 活页规范训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