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鉴赏中的“对写法”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48135862 上传时间:2018-07-10 格式:PPT 页数:11 大小:102.6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诗歌鉴赏中的“对写法”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诗歌鉴赏中的“对写法”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诗歌鉴赏中的“对写法”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诗歌鉴赏中的“对写法”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诗歌鉴赏中的“对写法”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诗歌鉴赏中的“对写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诗歌鉴赏中的“对写法”(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诗歌鉴赏对写法邵东一中高三语文备课组 李海平导入语n 在浩如烟海的诗歌中,有一类诗作抒写诗 人的相思离别之苦和羁旅惆怅之思,不直抒胸 臆,倾诉衷情,而是落笔对方,通过侧面描写 来烘托诗人的苦恨离情,品读这类诗作,常常 给人以曲折有致,情韵悠长之感。 n 这是一种什么方法呢?n对写法n 是古代思亲思乡诗中一种独特的写作技法 。本来诗人自己思乡怀人,在诗中却撇开自己 ,从对方下笔,想象对方思念自己的情形,从 而委婉含蓄地抒发深挚的情感。这种“主客移 位”的方法,使得作者或作品中的主人公怀远 或思归之情,既显得生动形象,富有意境,又 显得具体充实,富有深度。既深化感情,又强 化主题。 n 练练手检测

2、n (一)、故园之思n 渡荆门送别n 李白n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n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n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n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1移情于物 诗人本欲表达自己 对某物的一种情感,但 在具体表达时却故意将 自己的感情移注于另外 的物上,表面上看是移 情别恋,而实质上作者 对此物的眷顾更深,感 情也更真,能够受到“ 倍增情感”的效果,这 就是诗词中“对写法”的 一种表现形式。 n(二)、兄弟之思n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n 王维n 独在异乡为异客, n 每逢佳节倍思亲。 n 遥知兄弟登高处,n 遍插茱萸少一人。2移情于人诗人不直抒自己内心的情 感,而是从对方着笔,展开 联

3、想和想象,借对方来写自 己,表面上看是写对方,而 实际是写自己,是通过对方 来反照自己,这是推进一层 的写法,这样写更加显得情 深意厚,并给人以无限的回 味和遐想。这是诗词中“对写 ”艺术手法的最常见的一种表 现形式,常常使用一些诸如“ 忆”“想得”“遥知”“遥怜”之类 领字来结构全篇。n(三)、夫妻之思n 月 夜n 杜甫n 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n 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n 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n 何时依虚幌,双照泪痕干。n (四)、家人之思n 邯郸冬至夜思家n 白居易 n 邯郸驿里逢冬至,n 抱膝灯前影伴身。n 想得家中夜深坐,n 还应说着远行人。延伸n 高适除夕作n旅馆寒灯独不眠

4、,客心何事转凄然?n故乡今夜思千里,霜鬓明朝又一年。故乡今夜思千里: 请从两方面思 考,你觉得哪方面落笔更有意味?n3反弹琵琶n 诗歌创作中的一种现象。即诗人本欲表现某一种情感,但 在表达时却故意反其道而行之;或是一反常人的正常心理,故 意从反面落笔,通过反弹琵琶的方式来表现诗人的情感,这其 实也正是“对写法”的一种表现形式。 五 、思乡怀人菩萨蛮 韦庄人人尽说江南好,游人只合江南老。春水 碧如天,画船听雨眠。 垆边人似月,皓腕 凝霜雪。未老莫还乡,还乡须断肠。n这种表现手法所以倍受诗人们垂青,原因是多方面的:n 首先,亲情与乡情在中华民族的心灵深处永远都是醇 厚的,如果表达得过于直露浅白,必

5、将索然无味。而这种 写法,则完全合乎中国古典诗词崇尚含蓄的原则,宛转曲 达,有“不著一字,尽得风流”“登彼太行,翠绕羊肠”之境 界。n 其次,这种写法,实质应是一种反衬,而反衬又比一 般的陪衬更曲折有致,更具艺术表现力和感染力。n 第三,在这类作品中,主体客体,相互思念,这是现 实,也是抒情的基础,而这,又恰恰最易引起共鸣,使读 者感到情思深长,余味无穷。n 最后,因为思念的主体和客体之间有一定的距离,如 果将思念的客体移远就近,就会产生一种恍惚迷离的景象 ,这种景象既是诗境,也是画意。它能很好地体现出“距离 ”的美感效应。n关注几首诗歌n1、赠内人(张祜)n 禁门宫树月痕过,媚眼惟看宿鹭窠。n 斜拔玉钗灯影畔,剔开红焰救飞蛾。n2、戎昱的移家别湖上亭n 好是春风湖上亭,柳条藤蔓系离情。n 黄莺久住浑相识,欲别频啼四五声。n3、暮江吟(白居易)n 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n 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