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月谈优秀文章会集

上传人:ji****n 文档编号:48135740 上传时间:2018-07-10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11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半月谈优秀文章会集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半月谈优秀文章会集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半月谈优秀文章会集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半月谈优秀文章会集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半月谈优秀文章会集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半月谈优秀文章会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半月谈优秀文章会集(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1 -社会的价值底线在哪里社会的价值底线在哪里公平正义,应是社会的价值底线。在领导人的讲话中,公平正义比太阳的光辉还要温暖。在老百姓的心底 里,公平正义比经济的增长更加迫切。面对现实,我们时有困惑:中国经济高速增长,发展转型蓝图初现,民生投入力度空前,但是,社会利益 的冲突依然凸显,社会稳定的任务依然沉重,社会心态的焦虑依然强烈。求解问题,我们不应回避:增长不等于发展。社会事业的进步还需加快,社会管理的创新亟待加强,社会 体制的改革不容迟滞。社会价值的建设,也已成为民众新的同样紧迫的期待。公平正义,是社会主义始终不渝的核心价值,是多元社会凝聚共识的道义源泉,也是国家公民和谐相处的 政治伦理

2、。坚守公平正义的价值底线,必须直面社会分化、利益冲突、价值多元的冲击。社会分化是社会变迁 的伴生现象,我们应当警惕的是分化中的社会排斥。经济成分多样,民间组织成长,个体角色变换,自然助推社会层化进程。引入市场机制,强化竞争理念, 自然会有优胜劣汰,难免产生马太效应。偏于先富激励的政策倾斜,疏于社会福利的政府调控,囿于公共资源 的垄断占有,导致收入分配差距拉大。更有权力过度介入经济活动,资本逢迎依傍官员权力,互相勾结腐败寻 租聚敛财富,平增权贵市场经济的隐忧和既得利益集团的强势。这是社会分层中的异化和畸变。市场当有边际,社会不是丛林,公平正义不可颠覆。我们当以社会保护的能动节制和规训市场,抵制市

3、场 原则对社会生活的全面侵蚀,当以民主法治的进步制约和规范权力,消解权贵资本对市场经济的裹挟变形,建 立社会分化的秩序,强化社会整合的功能,体现公平正义的价值本质。强化社会整合,尤须关注弱势群体社会资源的所有,发展机会的平等,竞争能力的开发,上升通道的畅迭, 还有文化心理的认同。坚守公平正义,意味着要夯实每一个人生存发展的基础,拓展每一个人向上流动的空间, 创造每一个人公平竞争的机会,保障每一个人共享发展的成果。利益冲突是利益主体的正常博弈,我们应当遏制的是冲突中的权势暴力。经济发展,不同领域并非都呈现均衡、协调的状况。改革深化,必然伴随利益关系全面、深刻的调整。社 会转型,正是各种矛盾集中释

4、放、凸显的时期。资本与劳动,政府与民众,城市与乡村,不同的权利主体,不 同的发展主体,经历不同利益的碰撞、互动和融合。建设和谐社会,并非杜绝利益冲突,而是开拓能够容纳冲 突和用制度化方式解决冲突的更大空间。值得警醒的是利益冲突中日见抬头的权势暴力。近年来,不少地方以行政权力违法违规强征强拆事件时有 发生,触目惊心。遇有民众抵制,动辄使用警力、城管,甚至借助社会黑恶势力,对被征地农民和被拆迁居民 恐吓殴打,致人伤亡,直至酿成群体性维权事件。强征强拆,中央早有多道禁令,百姓早有满腹怨言,舆论早有深刻揭露。为什么权势暴力事件还是接连不 断、屡禁不止?“跨越发展”,“公共利益”,“城乡统筹”,听起来还

5、是理直气壮、冠冕堂皇。究其实,还 是为了地方形象,为了自身政绩,为了政府利益。权势暴力的背后是公平正义的缺失。坚守社会公正,就应加快建设公民参与机制,让征地拆迁的每一个决策 环节都公开透明,加快建设利益表达机制,让广大民众的每一种合理需求都充分释放,加快建设权利保障机制, 让利益相关的每一个个体的基本权利都能得到充分的尊重和切实的保护。价值多元是价值建设的深厚基础,我们应当矫正的是多元中的价值扭曲。在日益明晰的社会分化和日见增多的利益博弈中,不同的社会主体,自然会有不同的思维方式、不同的价值取 向,这是社会文明进步的展示,也是社会创造活力的解放。同时,社会还应有坚实的价值底线、普遍的价值认 同

6、和科学的价值引领。价值多元,不是价值扭曲,更不是价值沦落。前不久,药家鑫案在社会上引起阵阵热议,其中出现的价值错乱着实令人忧虑。司法的独立是必须的,但不 能因此漠视公众对公平正义的焦虑;社会的反思是必须的,但不能以此替代责任主体违法犯罪应得的惩罚;人 性的关怀是必须的,但不能因之颠覆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道义。公正意味着法治,意味着良知,意味着每一个 个体生命的尊严和权利的平等。如何去坚守公正的价值底线?如何去引领社会的价值认同?公正,是一种制度安排。只有通过基于公正的制度安排,社会不同的利益群体才能实现良性的互动,才能形 成有效的、持续的合作机制。公正,是一种政策选择。只有使公共政策坚守公正的底

7、线,才能使全体公民公平- 2 -享有公共资源,逐步缩小社会差距,切实构建和谐社会。公正,是一种社会法治。让权力在法治的轨道上运行, 让财富在道德的光照中积累,将不断增进人们对社会公正的敬畏和信心。 公正,在社会价值的建设中,在公民社会的成长中,在公共精神的培育中。“十二五十二五”,我们期望,我们期望岁末年初,翻检近日报章,一条消息映入眼帘:2010 年 12 月 15 日,有“高原孤岛”之称的西藏墨脱公路修通,中国最后一个县城不通公路的历史宣告终结。这是冬天里飘来的又一缕早春的信息。随着“十二五”的来临,我们的思绪已经登上了世界最快速的高铁,可也不能忽略边疆那更古老的遥远;我们的目光已经聚焦于

8、沿海最壮观的都市,可也不能遗忘乡野那更荒僻的山村;我们的脚步已经追赶着历史更辉煌的前景,可也不能错失当下那更真切的日常。“十二五”应该属于每一个百姓。我们都有朴素的梦想,都有坚韧的追求,都有一颗颗星星在生活的天幕上熠熠生辉。百姓最看重的,是温饱,是富裕。百姓最看重的,是温饱,是富裕。 我们已经步入小康,正在挺进全面小康。贫穷的字眼似乎已定格在昨天。在依然寒冷的后危机时代,世界舆论持续赞颂着也间或嫉妒着中国的发展,西方奢侈品制造商真心欣赏着也更多震惊着中国的暴富,这些从东方汹涌而来的豪客,出手那么宽绰,人人那么年轻。可是,这并不应是中国形象的全部解读。走进散落凋敝的古老村落,走进遥远荒凉的西部边

9、地,走进城市街巷的蔬菜市场,走进车水马龙的立交桥下,我们往往会发现另一个更为真切的社会。有一则新闻读来令人唏嘘:南京一名大学毕业生工作后,因工资偏低,为攒钱交足房租,他便白天上班,夜晚上街捡拾废品,不料冻晕街头,被城管救起。拎着蛇皮口袋离开前,他嘱咐千万别让家人朋友知道,也不要公开校名,“我丢不起这个人啊!”有一组数据读来让人清醒:2009 年,中国农村贫困人口还有近 4000 万,农村低保对象有 4700 多万,城市低保对象为 2300 多万。还有 6000 多万失地农民,在紧叩就业的门路,在寻找明天的安宁,还有 1.5 亿流动就业的农民工,在呼唤城市公共服务,在期待社会保障权利。贫穷,并未

10、远去。发展,未有穷期。百姓最期盼的,是权利,是公平。百姓最期盼的,是权利,是公平。经历了三十多年市场经济的洗礼,今天的人们习惯了利益分层,看多了收入分化。同时,社会的权利意识已经普遍觉醒,法治观念正在蓬勃生长。面对不少地方土地的强制流转,住宅的强制拆迁,农民的强行上楼,乡村的强行入城,面对生存发展资源的垄断,社会流动通道的堵塞,还有制度性暴富机制的强化和掠夺性权贵经济的猖獗,人们越来越多地以理性的方式去维护自己的生存权、发展权,去实现参政议政的批评权、监督权。公民精神的发育,民间组织的建设,网络微博的勃兴,社会民意的凸显,正在给百姓打开崭新的世界,人们更清晰地辨识着自己的未来,更自由地迸发着自

11、己的声音,更真切地把握着自己的力量,更坚定地争取着自己的权益。人们已经意识到,完全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去创造幸福生活,去改变人生命运,去增进公共利益。当“十二五”走进视野,百姓真诚地期盼:在中央文件中明确规定要充分尊重农民意愿、不得强拆强建之后,众多乡村在“撤衬并居”“占补平衡”和“两个置换”中“被上楼”“被城市化”的风潮理当就此平息:在政府新拆迁条例 第二次公开征求意见之后,那些不惜流血自焚也要讨还财产权利宁可牺牲生命也要维护家园的悲剧有望不再上演:在总理“创造条件让人民批评政府、监督政府”的一再公告中,河南农民王帅举报政府非法用地、甘肃网民王鹏举报他人公考作弊遭警方跨省刑拘的“诽谤罪公诉

12、化”现象应该就此终结这是社会进步的标识,这是现代文明的警示。百姓最珍惜的,是体面,是尊严。百姓最珍惜的,是体面,是尊严。 我们在报章中看多了那些对于普通百姓“仇富”“仇官”的指责,可否再侧耳听一听那些日渐流行的官场、市场种种“雷人雷语”呢?在既得利益集团的财富攫取中,在社会分化引发的社会排斥中,普通劳动者往往不仅承受着利益的剥夺、权利的侵蚀,还要承受精神的扭曲、人格的歧视。- 3 -这尊严,来自于体面的劳动。我们耳闻目睹了智障包身工被困、富士康厂区跳楼、广东本田厂停工等一系列事件,警钟为谁而鸣?这尊严,来自于权力的谦恭。求解分配不公,整治司法腐败,深化吏治改革,当有更大的力度、更新的进步。那些

13、被暴力拆迁的平民,被城管追逐的小贩,被送进精神病医院的上访者,当有更多的表达渠道、更好的权利救济。这尊严,来自于福利的保障。这就是:劳有所得,老有所养,痛有所医,住有所居,学有所教,更小的城乡差别,更多的就业机会,更高的幸福指数,为每个人的生存和发展、自由和平等创造适宜环境,提供广阔空间。这尊严,也来自于内在的坚强。我们当从纠结化、弱势化的社会心态中解放出来,以自己的勤劳智慧,去建设、创造,以现代的公民姿态,去参与、奋斗。“十二五”属于每一个百姓,我们有同样火热的希望,也有同样沉重的责任。在新的远行中我期望,未来的五年社会太平,人民幸福。在新的期望中我祝福,打开了幸福之门,遥远的墨脱莲花盛开,

14、墨脱人民的笑容比莲花更加灿烂。换一个视角看物价换一个视角看物价物价问题,从年初热到岁末,牵连着民生苦辣酸甜,也催生出政府强力调控。 怎样去认识新一轮涨价的深层原因?怎样去把握市场消费的演变趋势?怎样去抉择政府调控的科学思路?我们 需打开 新的视角,或许会有新的启示。 观察新一轮物价上涨,从应对金融危机看,这是刺激性政策带来流动性的泛滥;从全球贸易体系看,这是国 外大宗商品涨价的输入性传导;从市场调节周期看,这是结构性过剩与短缺的波动;从自然灾害发生看,这是 供求关系的暂时性失衡 我们何妨转换一下视角,从中国经济转型期的背景去审视、去把握? 就以首当其冲的农产品价格调控为例,我们来解析一下: 多

15、年来,我们一直都在以“中国制造”的奇迹般崛起为荣光。殊不知,我们所打造的“投资洼地”,我们 所张扬的“比较优势”,都是以要素价格的严重扭曲、以增长潜力的过度透支为代价的。如今,日益激化的征 地冲突、资源抢夺、环保事件和劳资矛盾,正使中国经济经历难以承受的发展之痛,转型期的要素市场化已是 势所必然。于是,我们看到了农业生产资料价格的释放,看到了城市农民工收入上涨的传导,看到了农产品价 格大幅波动的幕后推手。 另外,经济增长的刺激,财政利益的膨胀,政府政绩的竞争,正在加速乡村城市化的进程。特区扩容,二 城现象,都市热潮,圈县运动,撤村并居,占补平衡,在这一浪高过一浪的城市扩张中,农地红线轮番冲击,

16、 城郊菜地被楼群逼退,土地流转被一再加速,农业种植成本日益显现。 还有,农业资本化也在演进之中。资本的力量,在给农业生产方式带来革命性变化的同时,也在逐步地发 现土地的价值,改变产业的运行,加快结构的调整,重构农产品的供求关系。在全球化、能源化、金融化的进 程中,资本也在悄悄改变着农产品既有的价值形态和单纯的消费属性,创造更为多样的介入市场炒作逐利的机 会和空间。 要素市场化,乡村城市化,农业资本化,将中国农业带入一个高成本时代,也为转型期物价温和上涨生成 着深层的助力。 借助新的视角,使我们看到这一轮物价上涨中增添了一些“非常规”、“不可逆”、“超预期”因素,也 为政府的宏观调控提供了新的启示。 我们需要调控市场物价上涨,同时也亟应提高民众收入水平。尽管这一轮物价上涨尚属温和,但为什么社 会反应如此强烈?就是因为百姓收入水平偏低。政府应该从这里去强化调控的着力点。从国富转向民富,努力 实现居民收入与经济发展同步、劳动报酬增长与生产率提高同步,加快建设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体系,完善均 等公平的公共服务体系,健全弱势群体生活救助和价格补贴机制,应是政府的政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