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四月考年后模拟题

上传人:ji****n 文档编号:48134012 上传时间:2018-07-10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9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四月考年后模拟题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初四月考年后模拟题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初四月考年后模拟题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初四月考年后模拟题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初四月考年后模拟题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初四月考年后模拟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四月考年后模拟题(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共 5 页第 1 页12012 年初模拟题年初模拟题 语语 文文 试试 题题本试卷分第 I 卷(选择题)和第 II 卷(非选择题)第第卷(选择题共卷(选择题共 5454 分)分)1下列词语加点字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阔绰(chu ) 贮蓄(zh ) 玷污(zhn ) 浑身解数(xi )B迸溅(bng ) 枯涸(h ) 挑衅(xn ) 锲而不舍(q )C倔强(jing ) 拮据(j ) 污秽(hu ) 锐不可当(dng)D荒谬(mi ) 愧怍(zu ) 真谛(d ) 吹毛求疵(c )2下列词语书写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岌取 赎罪 济济一堂 重蹈覆澈B晨曦 惆怅 根深蒂固 按部就班C忏悔

2、跻身 骁勇善战 相形见拙D伫立 恬静 见意思迁 恪尽职守3.下列加横线词的解释相同的一组是( )十年春,齐师伐我 伐竹取道,下见小潭牺牲玉帛,弗敢加也 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衣食所安,弗敢专也 安能辨我是雄雌辍耕之垄上,怅恨久之 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4下列语句中划线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漫天大雪封住了他们的眼睛,使他们每走一步都忧心忡忡,因为一旦偏离了方向,错过了贮藏点,无异于直接走向绝路。B要把成都建设成世界现代田园城市,环境保护是基础,我们应均衡利用和开发环境资源,合理划分城市生态功能分区,因地制宜规划发展。C在学校创新作文比赛中,李明的心中的温暖一文,构思别具匠心、选材新颖典

3、型,获得了老师和同学们的好评。D小英在全省中学生舞蹈大赛中,以其优美舒展的舞姿和新颖的编排,征服了评委,获得一等奖,全家人简直是乐此不疲。5.下面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世博园内的中国馆用高科技手段完善地展示了中国的强盛、城市的美好。B.经过三年的努力学习,他对自己能否考上理想的高中充满信心。C.经国务院批准,自 2009 年起,每年 5 月 12 日定为全国“防灾减灾日”。D.据统计,地球上的森林每天大约有 2000 万公顷左右被砍伐或毁坏。6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所谓“以人为本,”在很大程度上就是顺应民心,而不是修正民心。B别人没想到的事,你想到了;别人想到的事

4、,你做到了。C我们今天谈的是为什么分数不是衡量教育和人才的唯一标准?D这所学校的规模不算太大,全校只有五、六百名学生。7.对下列句子的修辞方法判断有误的一项是( ) A.山的那边是什么呢?是海。(设问)B.大约只有二十几米高,但在我眼中却是高不可攀的险峰。(夸张)C.从未见过开的这样盛的藤萝,只见一片辉煌的淡紫色,像条瀑布。(比喻)D.但花朵从来都稀落,东一穂西一串伶仃地挂在树梢,好像在试探什么。(拟人)8. 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 威尼斯商人是英国剧作家莎士比亚的早期作品,与哈姆雷特罗密欧与朱丽叶奥赛罗一起号称“四大悲剧”。B. 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史记是我国第一部

5、编年体通史,以写人为主,陈涉世家就选自其中。C. 骆驼祥子通过祥子由老实、健壮、坚韧变得麻木、潦倒、自暴自弃的经历,折射出不让好人有出路的社会现实。D.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以奥斯特洛夫斯基的生活经历为线索,展现了苏俄广阔的历史画面和人民艰苦卓绝的斗争生活。二、(10 分,每小题 2 分)阅读我的叔叔于勒中的一段文字, 完成 9-13 题。毫无疑义,父亲是被这种高尚的吃法打动了,走到我母亲和两个姐姐身边问:“你们要不要我请你们吃牡蛎?”母亲有点迟疑不决,她怕花钱;但是两个姐姐赞成。母亲于是很不痛快地说:“我怕伤胃,你只给孩子们买几个好了,可别太多,吃多了要生病的。”然后转过身对着我,又说:“至于若

6、瑟夫,他用不着吃这种东西,别把男孩子惯坏了。”我只好留在母亲身边,觉得这种不同的待遇十分不公道。我一直盯着父亲,看他郑重其事地带着两个女儿和女婿向那个衣服褴褛的年老水手走去。我父亲突然好像不安起来,他向旁边走了几步,瞪着眼看了看挤在卖牡蛎的身边的女儿女婿,就赶紧向我们走来。他的脸色十分苍白,两只眼也跟寻常不一样。他低声对我母亲说:“真奇怪!这个卖牡蛎的怎么这样像于勒?”母亲有点莫名其妙,就问:“哪个于勒?”父亲说:“就就是我的弟弟呀。如果我不知道他现在是在美洲,有很好的地位,我真会以为就是他哩。”共 5 页第 2 页2我母亲也怕起来了,吞吞吐吐地说:“你疯了!既然你知道不是他,为什么这样胡说八

7、道?”9.第一段文字在全文中所起的作用是什么?选出说法正确、全面的一项。( )A.表现男主人公的阔气、文雅。B.表现男主人公充阔气的虚荣心。C.一方面反映男主公爱慕虚荣,追求风雅的心理状态;另一方面,为下文吃牡蛎、遇于勒,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做伏笔。D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10.第二段文字母亲不让若瑟夫吃牡蛎的真正原因是什么?表现出母亲怎样的性格特点?选出理解准确的一项。( )A. 怕把男孩子惯坏了。 关心、爱护孩子。B.自怕他吃了要生病 。 自私、庸俗。C. 怕多花钱。吝啬、虚荣。D怕多花钱。自私、庸俗11.阅读五、六、七段回答:父亲说:“就就是我的弟弟呀”这一句中的省略号表现了男主人公怎样的心理

8、?选出说法正确的一项。( )A.有些话不能说。B.不知说什么好。C.发现于勒后的恐慌害怕。D本文通过“我”和于勒之间的冲突,揭示了小说的主题。12.这几段文字塑造菲普夫妇形象的社会意义是什么?选出说法正确的一项。( )A.对孩子不溺爱。B.反映资本主义社会人们追求虚荣、冷酷自私、金钱至上的风气。C.揭露资本主义社会的家庭关系。D 反映了社会冷漠的亲情关系。13课文中写吃牡蛎一节的主要作用是( )、让菲利普夫妇有登场亮相的机会。、让故事的内容更有波澜。、让故事情节得以向前发展。、让“我”看得清父母虚伪的真面目。 三、(10 分,每小题 2 分)阅读大自然的语言中的一段文字,完成 14-18 题。

9、立春过后,大地渐渐地沉睡中_(a清醒 b苏醒;c醒悟;d复苏)过来。冰雪融化,草木萌发,各种花_(a次第;b连续;c陆续;d全部)开放。再过两个月,燕子翩然归来。不久,布谷鸟也来了。于是转入炎热的夏季,这是植物孕育果实的时期。到了秋天,果实成熟,植物的叶子渐渐变黄,在秋风中_(a纷纷;b刷刷;c簌簌;d.慢慢)的落下来。北雁南飞,活跃在田间草际的昆虫也都销声匿迹。到处呈现一片衰草连天的景象,准备迎接风雪载途寒冬。在地球上温带和亚热带区域里,年年如是,周而复始。几千年来,劳动人民注意了草木荣枯、候鸟去来等自然现象同气候的关系,据以安排农事。杏花开了,就好像大自然在传语要赶快耕地;桃花开了,又好像

10、在暗示要赶快种谷子。布谷鸟开始唱歌,劳动人民懂得它在唱什么:“阿公阿婆,割麦播禾。”这样看来,花香鸟语,草长莺飞,都是大自然的语言。14、在语段中横线上填上恰当的词语。( )A、b a c B 、b a a C 、d a d D、dca15、解释词语正确的一项:( )据以安排农事 销声匿迹 翩然A、凭借依据安排农事。 声音消失,行踪消失。 像蝙蝠一样。B、根据这些来安排农事 。这里指消失了鸣叫声,藏起了形迹。动作轻快的样子。C 、根据这些来安排农事 。 不公开讲话,不公开露面。 动作轻快的样子。D、凭借依据安排农事 。这里指消失了鸣叫声,藏起了形迹。动作轻盈的样子。16、第一段的说明顺序是(

11、)A.时间顺序 B.空间顺序 C.逻辑顺序17、这两段文字的说明对象是( )A.物候现象;B气候变化;C物候规律;D四季景色变化。18“立春过后,大地渐渐地从沉睡中-过来。冰雪融化,草木萌发,各种花-开放。”这段文字运用的表达方式和修辞方法是( )A说明 拟人 比喻 B叙述 拟人 比喻C描写 对偶 拟人 D抒情 比喻 拟人四、(6 分,每小题 2 分)阅读云南的歌会中一段文字,完成 9-13 题大伙儿唱得最热闹的叫“金满斗会”。有一次,由村子里人发起,到时候住处院子两楼和那道长长屋廊下,集合了乡村男女老幼百多人,六人围坐一桌,足足坐满了三十来张矮方桌,每桌各自轮流低声唱十二月花,和其它本地好听

12、曲子。声音虽极其轻柔,合起来却如一片松涛,在微风荡动中舒卷张弛不定,有点龙吟凤哕意味。仅是这个唱法就极其有意思。唱和相续,一连三天才散场。来会的妇女占多数,和逢年过节差不多,一身收拾得清洁索利,头上手中到处是银光闪闪,使人不敢认识。我以一个客人身份挨桌看去,很多人都像面善,可叫不出名字。随后才共 5 页第 3 页3想起这里是村子口摆小摊卖酸泡梨的,那里有城门外挑水洗衣的,打铁箍桶的工匠,小杂货商店的管事,乡村土医生和阉鸡匠,更多的自然是赶马女孩子、不同年龄的农民和四处飘乡赶集卖针线花样的老太婆,原来熟人真不少!集会表面说是避疫免灾,主要作用还是传歌。由老一代把记忆中充满智慧和热情的东西,全部传

13、给下一辈。反复唱下去,到大家熟习为止。因此在场年老人格外兴奋活跃,经常每桌轮流走动。主要作用既然是在照规矩传歌,那么不问唱什么都不犯忌讳。就中最当行出色的是一个吹鼓手,年纪已过七十,牙齿早脱光,却能十分热情整本整套地唱下去。除爱情故事,此外嘲烟鬼,骂财主,样样在行,真像是一个“歌库”(这种人在我们家乡则叫做歌师傅)。小时候常听老太婆口头语,“十年难逢金满斗”,意思是盛会难逢,参加后才知道原来如此。19、“仅是这个唱法就极其有意思”中的“这个唱法”指的是( )A. 每桌各自轮流低声唱。 B. 唱和相续,一连三天才散场。C. 先是独自唱,后是合起来唱。D.先是轻柔地唱,后是粗犷地唱。 20、参加“

14、金满斗会”的人的身份和地位体现了“金满斗会”什么特点?( )A特殊性、严肃性的特点 B大众化、普遍性的特点C简陋性、庸俗性的特点 D.自由化、随意性的特点21、召开“金满斗会”的确切目的是( )A.避疫免灾 B.传歌 C.传递智慧和热情 D.热闹22、画线语句使用了什么描写方法?有什么作用?( )A.肖像描写,表现了老人的热情和才能。B.语言描写,表现了老人的聪明和智慧。C.动作描写,表现了老人的勤奋和刻苦。D.心理描写,表现了老人的执着和坚强。23、给这段文字加一个题目,准确的是( )A.热闹乡村 B.乡里民俗 C.快乐村寨 D.村寨传歌阅读归园田居(其三),完成 2225 题。 种豆南山下

15、,草盛豆苗稀。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 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24.与“草盛豆苗稀”一句对比手法运用相近的一句是( )A. 衣沾不足惜B道狭草木长C. 种豆南山下D带月荷锄归25、能够表达诗人辞官归隐原因的一句是( )A.晨兴理荒秽B草盛豆苗稀C. 夕露沾我衣D但使愿无违26这首诗很有画面感,如果用其中一句作为画题,哪一句更好( )A.种豆南山下 B.带月荷锄归C.道狭草木长D.但使愿无违。 27.对这首诗的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 A. 表达出诗人洒脱随性、远离尘世的生活追求。 B. 表达出诗人无忧无虑、自由自在的生活现实。 C. 体现出诗人洁身自好、不愿与世俗同流合污的高尚品格。 D体现出诗人刚直不阿、桀骜不驯的斗争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