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染资料汇总

上传人:ji****n 文档编号:48128782 上传时间:2018-07-10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4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传染资料汇总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传染资料汇总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传染资料汇总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传染资料汇总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传染资料汇总》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传染资料汇总(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侵袭力:、侵袭力:是指病原体侵入机体并在机体内产生繁殖的能力。 2、特异性免疫:、特异性免疫:是指由于对抗原特异性识别而产生的免疫。 3、传染源:、传染源:是指病原体已在体内生长、繁殖,并能将其排出体外的人和动物。 4、自然疫源性传染病:、自然疫源性传染病:某些自然生态环境为传染病在野生动物之间的传播创造了良好的条件,人 类进入这些地区时亦可受感染,称自然疫源性传染病。 5、再燃:、再燃:是指当传染病患者的临床症状和体征逐渐减轻,但体温尚未完全恢复正常的缓解阶段, 由于潜伏于血液或组织中的病原体再度繁殖,使体温再次升高,初发病的症状和体征再度出现的 情形。 6、复发:、复发:只当患者进入恢

2、复期后,已稳定退热一段时间,由于体内残存的病原体再度繁殖而使临 床表现再度出现的情形。 7、慢性肝炎:、慢性肝炎:急性肝炎病程超过半年,或原有乙、丙、丁型肝炎或有 HBsAg 携带史而因同一病 源再次出现肝炎症状、体征及肝功能异常者。 8、肾综合症出血热:、肾综合症出血热:(HFRS)又称流行性出血热是由汉坦病毒引起的,以鼠类为主要传染源的 一种自然疫源性疾病。本病的主要病理变化是全身小血管广泛性损害,临床上以发热、休克、充 血出血和肾损害为主要表现 9、流行性乙型脑炎:、流行性乙型脑炎:是由乙型脑炎病毒引起的以脑实质炎症为主要病变的中枢系统急性传染病。 10、高危人群:、高危人群:为男性同性

3、恋、静脉药物依赖者、性乱者、血友病、多次接受输血或血制品者。 11、霍乱:、霍乱:是由霍乱弧菌引起的烈性肠道传染病。 12、感染:、感染:是病源体和人体宿主之间相互作用的过程。 13、传染病:、传染病:是指由病源微生物感染人体后产生的有传染性、在一定条件下可造成流行的疾病。 14、感染性疾病:、感染性疾病:是指由病原体感染的所致的疾病,包括传染病和非传染性感染性疾病。 15、毒力:、毒力:包括毒素及其他毒力因子,毒素包括内毒素和外毒素。 16、机会性感染:、机会性感染:有些微生物、寄生虫与人体宿主之间达到相互适应、互不损害对方的共生状态。 但是这种平衡是相对的,当某些因素导致宿主的免疫功能受损

4、或机械损伤使寄生物离开其固有的 寄生部位,平衡就不复存在而引起宿主损伤。 17、隐形感染:、隐形感染:是指病原体侵入人体后,仅诱导机体产生特异性免疫应答,而不引起或只引起轻 微的组织损伤,因而在临床上不出现任何症状体征,甚至生化改变,只能通过免疫学检查才能发 现。 18、显性感染:、显性感染:是指病原体侵入人体后,不但诱导机体发生免疫应答,而且通过病源体本身的作 用或机体变态反应,导致组织损伤,引起病理改变和临床表现。 19、潜伏性感染:、潜伏性感染:病原体感染人体后寄生于某些部位,由于机体免疫功能足以将病原体局限化而 不引起显性感染,但又不足以将病原体清除时,病源体便可长期潜伏起来,待机体免

5、疫功能下降 时,则可引起显性感染。 20、细胞免疫:、细胞免疫:致敏 T 细胞与相应抗原再次相遇时,通过细胞毒性淋巴因子来杀伤病原体及其所 寄生的细胞。 21、体液免疫:、体液免疫:致敏 B 细胞受抗原刺激后,即转化为浆细胞并产生能与相应抗原结合的抗体。 22、传播途径:、传播途径:病原体离开传染源到达另一个易感者的途径称 23、流行性乙型脑炎:、流行性乙型脑炎:是由乙型脑炎病毒引起的以脑实质炎症为主要病变的中枢神经系统急性传 染病。本病经蚊媒传播,常流行于夏秋季,主要分布于亚洲。临床上以高热、意识障碍、抽搐、 病理反射及脑膜刺激征为特征 24、高危人群:、高危人群:为男同性恋、静脉药物依赖者

6、、乱性者、血友病、多次接受输血或血制品者 25、寄生物:、寄生物:能暂时长期寄生于人体某一部分 26、病原体:、病原体:指感染人体后可导致疾病的微生物与寄生虫 27、流行:、流行:就是传染病在人群中发生、发展和转归的过程、流行过程的发生需要有三个基本条件, 包括传染源、传播途径和人群易感性 28、肝肾综合征:、肝肾综合征:(重型)肝炎或肝硬化时,由于内毒素血症、肾血管收缩、肾缺血、前列腺素 E2 减少、有效血容量下降等因素导致肾小球率过滤和肾血浆流量降低引起急性肾功能不全。 29、主动免疫:、主动免疫:通过疫苗接种或自然感染而获得的主动免疫。 30、被动免疫:、被动免疫:也可以通过胎盘屏障从母

7、体获得或注射免疫球蛋白而获得被动免疫。1、感染过程的表现:、感染过程的表现:消除病原体、隐性感染(最常见) 、显性感染、病原携带状态(病原体排出 体外) 、潜伏性感染(病原体不排出体外) 。 2、感染过程中病原体的作用:、感染过程中病原体的作用:侵袭力、毒力、数量、变异性。3、传染病流行过程的三个基本条件:、传染病流行过程的三个基本条件:传染源、传播途径、人群易感性。 4、影响流行过程的因素:、影响流行过程的因素:1)自然因素。某些自然生态环境为传染病在野生动物之间的传播创造 了良好条件,人类进入这些地区时亦可受感染,称为自然疫源性传染病或人兽共患病 2)社会因素 5、传染病的基本特征:、传染

8、病的基本特征:病原体、传染性、流行病学特征、感染后免疫。 6、急性传染病的发生发展和转归、急性传染病的发生发展和转归,通常分为四个阶段:潜伏期、前驱期、症状明显期、恢复期。 7、甲类传染病包括:、甲类传染病包括:鼠疫、霍乱。 8、传染病的治疗原则:、传染病的治疗原则:早期治疗与护理、隔离、消毒。 9、体液免疫、体液免疫在感染过程中 IgM 首先出现,是近期感染的标志,IgG 随后出现 10、传染病的预防:、传染病的预防:1.管理传染源 2.切断传播途径(1.隔离:I 严密隔离。II 呼吸道隔离。III 消化 道隔离。2.消毒)3.保护易感人群 11、传染病综合治疗的原则:、传染病综合治疗的原则

9、:治疗与护理、隔离与消毒并重,一般治疗、对症治疗与病原治疗并 重。一、病毒性肝炎一、病毒性肝炎 1、病毒性肝炎是由多种肝炎病毒引起的,以肝脏损害为主的一组全身性传染病。目前按病原学明、病毒性肝炎是由多种肝炎病毒引起的,以肝脏损害为主的一组全身性传染病。目前按病原学明 确分类的有甲型,乙型,丙型、丁型、戊型五型肝炎病毒。各型病毒性肝炎临床表现相似,以疲确分类的有甲型,乙型,丙型、丁型、戊型五型肝炎病毒。各型病毒性肝炎临床表现相似,以疲 乏、食欲减退、厌油、肝功能异常为主,部分病例出现黄疸。甲型戊型主要表现为急性感染,经乏、食欲减退、厌油、肝功能异常为主,部分病例出现黄疸。甲型戊型主要表现为急性感

10、染,经 粪口途径传播;乙型、丙型、丁型多呈慢性感染,少数病列可发展为肝硬化和肝细胞癌,主要经粪口途径传播;乙型、丙型、丁型多呈慢性感染,少数病列可发展为肝硬化和肝细胞癌,主要经 血液、体液等胃肠途径传播。血液、体液等胃肠途径传播。 2、ALT 是目前临床上反映肝细胞功能的最常用指标 3、肝性脑病的诱因:、肝性脑病的诱因:1、大量利尿引起的低钾和低钠血症 2、消化道大出血 3、高蛋白饮食 4 合并 感染 5 使用镇定剂 6 大量放腹水 4、慢性肝炎抗病毒治疗目的:、慢性肝炎抗病毒治疗目的:1 抑制病毒复制,减少传染性 2 改善肝功能 3 减轻肝组织病变 4、 提高生活质量 5 减少或延缓肝硬化、

11、肝衰竭和 HCC 发生。 5、病原学分类:、病原学分类:1)甲型肝炎病毒;2)乙型肝炎病毒。HBV 感染者血清中存在三种形式的颗粒: 大球型颗粒、小球型颗粒、管型颗粒。抗 HBS 是种保护性抗体,抗 HBs 阳性表示对 HBV 有免疫 力;3)丙型肝炎;4)丁型肝炎;5)戊型肝炎 临床表现:1)急性肝炎,包括急性黄坦型肝炎 和急性无黄坦型肝炎;2)慢性肝炎 治疗:抗病毒治疗:用于慢性乙型肝炎和丙型肝炎 6、病毒性肝炎的临床表现:、病毒性肝炎的临床表现:(一)急性肝炎:(1)急性黄疸型肝炎:1、黄疸前期:全身乏力, 食欲减退、恶心呕吐,厌油腹胀、肝区疼痛,尿色变深,AG 升高,持续 3-5 天。

12、2、黄疸期:尿 黄加深,巩膜和皮肤出现黄疸,AG 和胆囊疼痛持续 2-6 周。3、恢复期:黄疸消退,肝脾回缩, 肝功能恢复正常,持续 1-2 个月。 (2)急性无黄疸型肝炎:除无黄疸外,其余临床症状与黄疸型相 似。 (二)慢性肝炎:1、轻度:乏力头晕,食欲减退,厌油、尿黄,肝区不适,睡眠欠佳,肝稍 大有轻触痛,可有轻度脾大。2.中度:介于轻度和重度之间 3.重度:明显或持续肝炎症状,伴肝 病面容,肝掌,蜘蛛痣。脾大,ALT 和 AST 反复或持续升高,白蛋白降低,丙种球蛋白明显升高。 (三)重型肝炎(肝衰竭):极度疲乏,严重消化道症状,黄疸迅速加深,出现胆酶分离现象, 肝进行性缩小,出血倾向,

13、PTA40%,皮肤粘膜出血,出现感性脑病,肝肾综合征,腹水等并发 症。可分为:急性重型肝炎,亚急性重症肝炎,慢性重症肝炎。 (四)淤胆型肝炎:皮肤瘙痒,大 便颜色变浅,肝大。 (五)肝炎肝硬化:乏力,消化道症状明显,尿少,肝掌,蜘蛛痣。 7、慢性肝炎抗病毒治疗目的:、慢性肝炎抗病毒治疗目的:抑制病毒复制,减少传染性;改善肝功能;减轻肝组织病变;提高 生活质量;减少或延缓肝硬化、肝衰竭和 HCC 发生 二、肾综合征出血热二、肾综合征出血热 1、肾综合出血热又称流行性出血热,是由汉坦病毒引起的,以鼠类为主要传染源的一种自然疫源、肾综合出血热又称流行性出血热,是由汉坦病毒引起的,以鼠类为主要传染源的

14、一种自然疫源 性疾病。肾综合症出血热的传染源:鼠类;主要病理变化是全身小血管广泛性损伤;临床上以发性疾病。肾综合症出血热的传染源:鼠类;主要病理变化是全身小血管广泛性损伤;临床上以发 热、休克、充血出血和肾损害为主要表现;传播途径有:呼吸道传播、消化道传播、接触传播、热、休克、充血出血和肾损害为主要表现;传播途径有:呼吸道传播、消化道传播、接触传播、 垂直传播、虫媒传播;典型病例的五期经过为:发热期、低血压休克期、少尿期、多尿期、恢复垂直传播、虫媒传播;典型病例的五期经过为:发热期、低血压休克期、少尿期、多尿期、恢复 期;血常规表现为:期;血常规表现为:1 白细胞总数增加白细胞总数增加 2 出

15、现异型淋巴细胞出现异型淋巴细胞 3 血小板减少;病程第二天可出现尿蛋血小板减少;病程第二天可出现尿蛋 白;特异性抗体检测可确诊。白;特异性抗体检测可确诊。 2、类型:、类型:汉坦病毒至少有 20 个以上血清型,其中 I 型汉坦病毒、II 型汉坦病毒、III 型普马拉病 毒和 IV 型希望山病毒是经世界卫生组织认定的。我国流行的主要是 I 型和 II 型病毒 传染源:主要宿主动物是啮齿类、鼠类 流行特征:季节和周期性,姬鼠传播者以 11 月份为高峰,5-7 月为小高峰 病理解剖:基本病理变化:全身广泛小血管损伤导致多脏器病变3、肾综合征出血热的病理生理:、肾综合征出血热的病理生理:(1):休克:

16、原发性休克:病程的 3-7 天出现,血管壁的通透 性增加,血浆外渗使学容量下降;由于血浆外渗使血液浓缩,血液浓稠度升高,促进 DIC 的发生。 继发性休克:大出血,继发感染和多尿期水与电质补充不足,导致有效血容量不足。 (2):出 血:1 血管壁的损伤 2 血小板减少和功能异常 3 肝素类物质增加 4DIC 导致的凝血机制异常。 (3)急 性肾衰竭:1 肾血流量障碍 2 肾小球和肾小管基底膜的免疫损伤 3 肾间质水肿和出血 4 肾小球微血 栓形成和缺血性坏死 5 肾素、血管紧张素 II 的激活 6 肾小管管腔被蛋白、管型等阻塞。 4、肾综合征出血热的临床表现:、肾综合征出血热的临床表现:潜伏期为 4-16 天,一般为 7-14 天,以两周多见。 (1)发热期: 主要表现为发热、全身中毒症状、毛细血管损伤和肾损害。发热:常在 39-40C 之间,以稽留热 和弛张热多见。热程多数为 3-7 天,全身中毒症状:全身酸痛、头痛、腰痛和眼眶痛,头痛、腰痛 和眼眶痛称为”三痛“、毛细血管损害症:表现为充血、出血和渗出水肿征,称为三红;“三肿” 是眼睑、脸部、球结膜水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