鉴赏古代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

上传人:平*** 文档编号:48127368 上传时间:2018-07-10 格式:PPT 页数:57 大小:1.0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鉴赏古代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_第1页
第1页 / 共57页
鉴赏古代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_第2页
第2页 / 共57页
鉴赏古代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_第3页
第3页 / 共57页
鉴赏古代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_第4页
第4页 / 共57页
鉴赏古代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_第5页
第5页 / 共5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鉴赏古代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鉴赏古代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5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鉴赏古代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 2010年高考语文考试大纲对本考点的要求是:鉴赏文学作品的形 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能力层级为E(鉴赏评价)。 对本考点可作如下方面的理解: (1)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就是把握文学作品刻画的艺术形象的内涵。 艺术形象不仅指人物形象,还包括诗歌中的意象。鉴赏这些艺术形象的内 涵,就是要分析、判断它们所包含的作者的思想感情和社会意义。 (2)鉴赏文学作品的语言,主要是把握其运用语言的艺术,领会其语言 的优美、生动、传神、精练、隽永以及语言风格特点。 (3)鉴赏文学作品的表达技巧就是分析作品运用了哪些表达技巧,这些 表达技巧在作品中起了什么作用,表达了什么内容,达

2、到了什么效果等。 高考考查有时是综合要求,即将形象、语言、表达技巧、思想内容等 结合起来考查,有时是单项提问,仅就一方面提出问题并要求简要分析。 纵观近几年全国各地高考试卷,其命题特点有如下几个方面: 1.取材于唐宋诗词的较多,元曲次之,此前的古诗,此后的明清以至 近代诗词,也有录用。随着自主命题省市的增多,选材范围在进一步扩 大,早已从名家的作品逐渐转移到关注程度不高的普通人物的作品。 湖南甚至把红楼梦中的诗也选来做赏析题,可谓灵活多样了。 2.这些诗、词、曲的题材涉及田园、山水、咏怀、送别、羁旅行 役、边塞、风物、咏史、设喻等多个侧面。 3.普遍选用抒情的作品,篇幅一般不长,所选古体诗篇幅

3、大约也只 与律诗的字数相当。 4.文字浅近而不艰深,即使是咏史诗也避开了用典较多或较冷僻的 作品。 5.主观题型是命题的主流(2008、2009年北京卷,采用主观和客观 相结合的方式);题量13题。主观题又从简答题发展到简析题,甚至出 现了简述题。 6.考试命题选点十分灵活,如考查表达技巧,既有语言技巧(炼字、 比喻、对比、夸张、拟人、对偶、顶真、回环)、描写技巧(细节、白 描等),又有构思技巧(动静结合、托物言志、情景交融、对比衬托等); 形象的赏析,既要分析概括形象特征,又要分析形象塑造的意义等。 根据以上对近几年全国各地高考试卷的分析,结合2010年考试大纲 的要求,特对2011年高考在

4、本考点的命题趋势作如下几点展望: 1.2011年高考命题仍以主观试题的形式为主,且更加开放,“仁者见仁, 智者见智”。近几年来,古诗的鉴赏已达59分,有个别试卷高达11分,如 2008、2009年海南、宁夏卷。大多以主观简答题的形式来命题。 2.估计仍会重视唐代的绝句或律诗,也可能选择一首唐宋名家的词加 以赏析,课本和读本上的诗词曲、宋代有名的短诗也要关注一下。古诗鉴 赏不讲全诗的宏观测试,而注重以点带面。 3.诗歌鉴赏包括理解诗句大意、表达的观点、态度、主张,抒发的情 感等方面的思想内容。诗歌中的形象(主要是托物言志的咏物诗)的分析, 语言特色和表达技巧等的艺术特色,课文中学过的典故的分析。

5、 4.命题者往往会借助古人的评点展开赏析。往年的北京卷、上海卷 、全国卷都采用了这种方式。可见,借助前人评点赏析作品,容易命题,也师 出有名。 5.文字一般在百字以内,尽管高考卷上未说明字数,但从留的空行看, 答案不会太复杂。 一、鉴赏诗歌的形象 与小说、戏剧一样,诗歌也能塑造形象,不同的是诗歌中的形象既 可以是人物形象,又可以是诗歌中所描绘的景或物,也可以称之为物象, 后者相对更多些。 (一)诗歌中的人物形象 诗歌中的人物形象有两种类别,一类是抒情主人公自己的形象。 如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中的形象,就是主人公自己,这类诗歌往 往用第一人称的写法。另一类是作品刻画的人物形象,这类诗歌往往 是用

6、第三人称的写法。如柳宗元的江雪,诗中的渔翁就是一个孤 傲清高者的形象。作者刻画渔翁的形象,又是折射自己,渔翁即作者,作 者即渔翁,两种形象具有统一性的一面。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问题。 高冠谷口招郑鄂 岑参 谷口来相访,空斋不见君。 涧花然暮雨,潭树暖春云。 门径稀人迹,檐峰下鹿群。 衣裳与枕席,山霭碧氛氲。 【注】 然:通“燃”。 结合诗中意象,说说郑鄂是个什么样的形象? 答: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中人物形象的鉴赏。诗人来谷口招 邀朋友却不见人影,也就是说郑鄂这个人物并没有正面出场,因此作者也 就不是正面描摹。对郑鄂的形象展示主要是通过对他所隐居的环境的 描摹而烘托出来的。因此,分析

7、这个人物形象就要从景物描写入手。谷 口山花欲燃,高树接天,人迹罕至,鹿群常来,何其幽静!隐居在此处的人也 一定是一位高雅而又恬淡闲适的隐者了。而将“衣裳与枕席”喻为“山霭 碧氛氲”就更显现出郑鄂的高雅闲适。答题时,既要有对环境场景的分 析,又要有对人物形象特征的概括或定位。 【答案】 从“谷口”“涧花”“暮雨”“潭树”“春云”“檐峰”“鹿群”“山 霭”等意象,(步骤一)可以看出郑鄂居住地虽然偏僻幽深,却环境优美、 高雅、温馨而富有生机,又从人迹稀少和雾气氤氲中可看出郑鄂是隐居 山中,过着恬淡闲适生活的隐者。 (二)诗歌中的景物形象 景物形象指写景诗或杂诗中的一般景物。抒情诗往往借助客观事 物来

8、表达感情,这种承载主观感情的客观事物也是景物形象。诗中的 景物主要有季节、时令、地域等景物描写,农事、战争、狩猎、离别 等场面描写,以及色彩描写等。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后面的问题。 题李世南画扇 蔡肇 野水潺潺平落涧,秋风瑟瑟细吹林。 逢人抱瓮知村近,隔坞闻钟觉寺深 。 【注】 李世南:北宋著名画家,擅画山水。蔡肇 (? 1119) : 字天启,丹阳(今属江苏)人。曾任吏部员外郎、中书舍人等职。瓮: 这里指水瓮。坞:地势周围高而中央凹的地方,这里指山坞。 请简单描述一下李世南画的扇面中应有的景物。这样一幅画面呈 现出什么样的气氛? 答: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鉴赏古代诗歌形象的能力。本题有

9、两问, 回答第一问时应结合诗句内容进行描述,而不能只是简单地把景物罗列 出来;回答第二问应在第一问景物描述的基础上,抓住诗句中的关键字 眼,如“潺潺”“瑟瑟”“平”“细”等细细地品味并概括景物特点。 【答案】 画面大概:有条小溪从两山之间流出,树林里树叶飘落,一 个人抱着瓮在路上(或在溪边),山谷那边隐约露出寺庙。这画面呈现出 的是乡村野外恬静、安详的气氛。 (三)诗歌中的事物形象 有些作品以某些事物为具体描写对象,在形象描写中将事物人格化 。从全诗看,即把诗人要表现的品格节操或思想感情用象征性的形象曲 折地表达出来,这种象征性的形象就是事物形象,如咏物诗中常见的松、 梅、竹等。 高考中对事物

10、形象的考查主要是针对某些事物形象的象征意义来 设题。通过分析事物形象的特点,来探求象征体和本体之间的联系,进而 分析并把握诗歌的思想和情感。 阅读下面的诗歌,然后回答问题。 木芙蓉 吕本中 小池南畔木芙蓉,雨后霜前着意红。 犹胜无言旧桃李,一生开落任东风。 窗前木芙蓉 范成大 辛苦孤花破小寒,花心应似客心酸。 更凭青女留连得,未作愁红怨绿看。 【注】 青女:传说中掌管霜雪的女神。 这两首诗中木芙蓉的形象有什么不同? 答: 【解析】 通过分析我们发现,解答本题应注意分析物象与人物之间的 内在精神意趣的联系,扣住形象蕴涵的情感与象征的身份作答。吕诗中写木 芙蓉经霜历雨,但开落任东风,毫不在意,逍遥

11、自适,是豪迈大度的士大夫的象 征。范诗中的木芙蓉“辛苦”“心酸”,面对霜雪,但未作“愁”“怨”之色,仍乐观 处世,象征孤独但乐观的人之形象。 【答案】 吕诗着重描写的是逍遥闲适,任由风吹雨打的形象;范诗写的 木芙蓉孤苦、心酸,处境凄凉,但作者并没有把这花看做愁苦。前者是闲适之 士的豪迈与大度的形象,后者是在凄苦孤独的环境中的乐观者形象。 二、鉴赏诗歌的语言 诗歌是语言的艺术,对诗歌进行艺术分析的依据首先就是语言。 诗歌语言与其他文学样式的语言相比,更具抒情性、含蓄性、精练性 、跳跃性。 鉴赏诗歌的语言主要包括: 1.分析诗歌语言的形象性、情感性、含蓄性、精确性,揭示语言 所表达的具体意义,即从

12、情感、意境上品味语言,挖掘词语的深层含义 。 2.分析诗歌运用的修辞格及其作用。 3.分析诗歌语言的主体风格及其艺术魅力,感受其明快、朦胧、 沉郁、飘逸、雄奇等艺术特征。 (一)赏析炼字型 古人作诗讲究炼字,这种题型是要求品味这些经过锤炼的字所深 藏的情思或品味其更为形象生动的效果。答题时不能把该字孤立起 来品味,要放在句中,并结合全诗的意境情感来分析。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春日即事 李弥逊 小雨丝丝欲网春,落花狼藉近黄昏。 车尘不到张罗地,宿鸟声中自掩门。 【注】 李弥逊(10851153),字似之,吴县(今属江苏省苏州市)人。历任 中书舍人、户部侍郎等职。因竭力反对秦桧的投降

13、政策而被免职。张罗地: 指门可罗雀、十分冷落的地方。 请对首句中的“网”字进行赏析。 答: 【解析】 本题从炼字角度考查对诗歌语言的鉴赏。鉴赏时,我们要揣摩 诗意,把握特殊语境,从遣词、造句、修辞等不同方面仔细揣摩、推敲,由表面 深入本质,多层面理解诗歌内容,在理解的基础上分析炼字的妙处。 【答案】 “网”字既是比喻又有想象。作者由丝丝小雨想到了用丝织成的 网,再由丝网及暮春,想到要把春天网住,即留住春天。这个想象、比喻非常生 动、新奇。 (二)赏析语言特色型 不同诗人的作品,或者同一诗人不同的诗歌,往往呈现出不同的 语言风格。鉴赏语言特色,也就是对诗歌语言的格调、色彩、境界 、情味等方面的赏

14、析,要记忆一些常用术语,如沉郁顿挫、绮丽典雅 、清新质朴、简洁明快、雄奇奔放、悲慨沉郁等,以便表述恰当,答 题规范。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 王观 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欲问行人去那边?眉眼盈盈处。 才始送春归,又送君归去。若到江南赶上春,千万和春住。 宋人王灼碧鸡漫志评王观词是“新丽处与轻狂处皆足惊人” 。这首词“新丽”的特点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请作简要分析。 答: 【解析】 通过分析我们发现,解答本题应注意“新丽”是“新颖明 丽”的意思,要紧扣诗句分析表现手法在本诗的运用,在解题时注意先 指出所运用的表现手法,然后结合诗句分析其作用。 【答案】 修辞巧妙,

15、用语绮丽,如“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送春 归”“和春住”。想象别致,意蕴生动,如“眉眼盈盈处”“若到江南赶上春, 千方和春住”。“新颖明丽”的语言特色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浙东山水的 美好,抒发出作者送别的情意。 (三)赏析“诗眼”型 古诗非常讲究构思,往往一个字或一个词就构成全诗的线索、奠 定全诗的感情基调,表现出全诗的思想,抓住这个词命题往往可以以小 见大,考查对全诗的把握程度。分析诗眼就是抓住诗句中最精练传神 的词进行品味,看其在拓深诗的意境、传达诗人情感上所起的作用。 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春夜洛城闻笛 李白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16、前人在评论这首诗时曾说, “折柳”二字是全诗的关键。诗中“折柳 ”的寓意是什么?你是否同意“关键”之说?为什么? 答: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眼的赏析。诗眼就是一首诗最为关键的 词语。而一个词的关键性主要体现在内容和结构两个方面。这首诗的 第一、二句写的是眼前景,第三、四句写的是故园情,而连接这两者的 正是这“折柳”二字。它自然就成了全诗的关键。它唤起了诗人一连串 具体的回忆,激荡起了诗人蕴藏在心底的思乡之情。因此,从全诗的结 构来看, “折柳”二字是全诗的关键。 【答案】 “折柳”这首曲子寓有情别怀远之意,而本诗的主旨正是 抒写了思乡之情。这种思乡之情是由听到“折柳”曲的笛声引起的。可 见“折柳”是全诗的关键,也是全诗的诗眼。 三、鉴赏诗歌的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