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汉语(下)16押韵平仄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48127170 上传时间:2018-07-10 格式:PPT 页数:25 大小:2.4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古代汉语(下)16押韵平仄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古代汉语(下)16押韵平仄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古代汉语(下)16押韵平仄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古代汉语(下)16押韵平仄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古代汉语(下)16押韵平仄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古代汉语(下)16押韵平仄》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古代汉语(下)16押韵平仄(2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古代汉语(下)主讲教师 :徐志奇辅导课程十六三、押韵1.用平水韵。平水韵,也称诗韵。宋以前韵书,依据切 韵分韵为二百零六部,为了便于作诗叶韵,按 当时实际语音,在二百零六部中或注独用,或注 同用等字。南宋平水人刘渊在壬子新刊礼部韵 略中把“同用”的韵并合为一,成为一百零七韵 ,同时金人王文郁新刊平水礼部韵略并上声 “迥”、“拯”为一百零六部。后来,人们把这种为 作诗用的一百零七韵或一百零六韵的韵书都称为 平水韵。 2.押句尾韵。3.除首句可入韵也可以不入韵之外,押偶句韵。4.一般押平声韵。5.除首句之外,要求一韵到底,不许邻韵通押, 不能出韵和换韵,只能取同一韵部中的字作韵脚 。近体诗的第一句

2、押韵时,可以在主要元音相近 条件下与邻韵通押。首句入韵时能用邻韵字来通 押,是因为这是一个多余的韵脚,入韵与否很自 由。 四.平仄声调在古代汉语和现代汉语里都是客 观存在的,它使汉语抑扬顿挫、铿锵和谐 。古代诗人在长期朗读和演唱的实践中, 发现有一类声调不升不降并且可以任意延 长,称之为“平声”,有一类声调或升或降 并且很短,古人称之为“仄声”。“仄”即“ 侧”,是倾倒、不平的意思。仄声,指的 是上、去、入三声。 作家为了追求诗歌等韵文的音乐美, 有意识地安排一种高低长短相互交替的节 奏,即在韵文中让平仄字交替,利用音节 上的长短交替、平调与升调或降调的交替 ,构成诗律学上所说的“长短律”或“

3、短长 律”,形成有规则的节奏和旋律。近体诗的平仄,是依中古音的平、上 、去、入四个声调来分别的。 中古汉语发展到现代汉语,声调已发 生了变化。例如在现代汉语普通话的声 调中,中古音声调就有平分阴阳,浊上 变去,入派四声等变化,而各地的现代 汉语方言的声调中也有不同程度的变化 。 因此要分析近体诗的平仄,首先要能 区分古代的平声和仄声。而要区分古代的 平声和仄声,必须先掌握自己所使用的普 通话或方言的声调系统以及它与古代四声 的对应关系,然后再去定字的声调、确定 其古代是平声或仄声。近体诗讲究平仄,有平仄交替、平仄相对、 平仄相粘等三条规则。1.平仄交替近体诗的句式五言者为二二一或二一二,七 言

4、者二二二一或二二一二,基本上以两字为一节 拍。平仄交替,本是就五言二二一和七言二二二 一两种句式而言的,指每句诗中每个节拍所在,平 声字和仄声字要交替递用。这样,五言的二二一 句式,就有平平仄仄平和仄仄平平仄两种平仄形 式;七言的二二二一句式,就有仄仄平平仄仄平 和平平仄仄平平仄两种平仄形式。 由于近体诗只押句尾韵,逢偶句必然押韵,除首 句之外,单句都不入韵,一般只用平声韵,因此一 句诗的末一字的平仄必然要受到韵律的影响,当五 言的二二一句式和七言的二二二一句式的末一字的 平仄不合韵律时,后两个节拍就必须换位,以调整 平仄,也就是选用二一二或二二一二这两种句式, 就有了平平平仄仄和仄仄仄平平这

5、两种五言诗平仄 句式,以及仄仄平平平仄仄和平平仄仄仄平平这两 种七言诗平仄句式。显然五言二一二和七言二二一二这两种句式的平 仄形式是变式,并不太合乎平仄交替的规则。 五言诗平仄的四种基本句式: A.平平仄仄平(平起平收)a.平平平仄仄(平起仄收)B.仄仄仄平平(仄起平收)b.仄仄平平仄(仄起仄收) 七言诗平仄的四种基本句式:A.仄仄平平仄仄平(仄起平收)a.仄仄平平平仄仄(仄起仄收)B.平平仄仄仄平平(平起平收) b.平平仄仄平平仄(平起仄收)2.平仄相对近体诗中每两句相配叫做一联,单句叫出句 ,偶句叫对句。平仄相对,指一联中出句和对 句的平仄要相互对立,是相反的类型,即出句 如系平头,对句就

6、必须是仄头,出句如系仄头 ,对句就必须是平头。如出句为“仄仄平平仄”,对句就当为“平平仄 仄平”;如出句为“平平仄仄平平仄”,对句就当 为“仄仄平平仄仄平”。如出句为“平平仄仄平” ,对句则为“仄仄仄平平”;如出句为“仄仄平平 仄仄平”,对句则为“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仄对立,本是就五言二二一和七言二 二二一两种句式而言的。由于要受韵律的 影响,一句诗的后两个节奏,即后三个字 的平仄,有时要因押韵或不押韵的关系而 作调整,引起句式的变化而用二一二或二 二一二句式,故一联中出句和对句的平仄 有时并不是每一个节奏都对立而相反,但 五言的第二字和七言的二、四两字都必然 是对立而相反的 3.平仄相粘所

7、谓粘,就是粘连在一起,平粘平,仄粘仄。 平仄相粘,指下联的出句和上联的对句平仄要相 同,是相同的类型,即上联的对句如系平头,下 一联的出句也必须是平头,上一联的对句如系仄 头,下一联的出句也必须是仄头。例如:五言诗的上联为“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那么下联就应为“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七言诗的上联为“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 平平”,那么下联就应为“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 平平仄仄平”。 平仄相粘,本来也是就五言二二一和 七言二二二一句式而言的。由于受韵律等 的影响,两联之间平仄相粘,实际变成主 要针对五言诗的第一个节拍的第二字,七 言诗的前两个节拍的第二字和第四字而言 了,它们的后两

8、个节拍节不完全相粘 按照近体诗平仄规则和韵律的要求, 便有了五言律诗和七言律诗的四种基本 格式。1)五言律诗基本格式首句仄起仄收式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首句仄起平收式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首句平起仄收式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首句平起平收式平平仄仄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2)七言律诗基本格式首句平起仄收式平平仄

9、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首句仄起仄收式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首句平起平收式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首句仄起平收式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律诗和绝句、排律的格式都不必死记 硬背,只须记住

10、四种基本句式,利用平仄 的三条规则和韵律,就可以掌握一首诗所 要用的基本格式。下面介绍一种据四种基本句式推出近体诗基本 格式的方法:我们在前面把五言“二二一”和七言“ 二二二一”平仄交替的平声收尾句称为A式句,仄 声收尾句称为b式句;把五言“二一二”和七言“二 二一二”平仄交替的平声收尾句称为B式句,仄声 收尾句称为a式句。用这四种基本句式分别作首句 ,再按“每联不同字母相配,一大配一小;两联同 字母相粘,一大粘一小;首句入韵全用大,一A 配一B。”进行推断,可得任何一首近体诗的平仄 基本格式。 例如:平平仄仄平(A) 平平仄仄平平仄(b)仄仄仄平平(B) 仄仄平平仄仄平(A)仄仄平平仄(b) 仄仄平平平仄仄(a)平平仄仄平(A) 平平仄仄仄平平(B)平平平仄仄(a) 平平仄仄平平仄(b) 仄仄仄平平(B) 仄仄平平仄仄平(A)仄仄平平仄(b) 仄仄平平平仄仄(a)平平仄仄平(A) 平平仄仄仄平平(B)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