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不幸福全在于自己-合理认知与教师心理保健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48121914 上传时间:2018-07-10 格式:PPT 页数:34 大小:305.9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幸福不幸福全在于自己-合理认知与教师心理保健_第1页
第1页 / 共34页
幸福不幸福全在于自己-合理认知与教师心理保健_第2页
第2页 / 共34页
幸福不幸福全在于自己-合理认知与教师心理保健_第3页
第3页 / 共34页
幸福不幸福全在于自己-合理认知与教师心理保健_第4页
第4页 / 共34页
幸福不幸福全在于自己-合理认知与教师心理保健_第5页
第5页 / 共3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幸福不幸福全在于自己-合理认知与教师心理保健》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幸福不幸福全在于自己-合理认知与教师心理保健(3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幸福不幸福全在于自己-合理认知与教师心理保健浦江县教育研究与教师培训中心 方 方一、几个发人深省的问题l“一个教师如果退休以后还能活很长,他就不是一个好 教师!” ?l每年暑假都要进行“师德培训”,教师普法工作也没有 少做,为什么体罚事件屡禁不止?l体罚事件屡禁不止,说明师德每况愈下?l教师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理应是太阳底下最幸 福的职业,可为什么有一半以上的教师工作心情不愉 快?如何才能帮助教师在学校里找到幸福,并且带领 孩子们找到幸福?请看以下调查数据:l我们对900多名农村小学教师的心理测查发现:近三 分之二至少存在某一方面的精神症状,四分之一存在 五方面以上的精神症状,少数教师程度

2、已相当严重;l调查显示,87.1%的农村教师每天工作超过8小时, 66.2%的教师超过9小时,22.9%的教师超过10小时;l几乎所有调查对象都感到“压力很大”,近一半人觉得“ 压力大的主要原因是工作负担太重”,一半以上人感到 “最苦恼的事是学生难教”;55.2%的人“工作心情不愉 快”,不愉快的主要原因还是由于“工作压力实在太大 了”,“教师工作实在太累了”。l据中学教师称,他们所承受的心理压力比小学教师有 过之而无不及(调查报告见教育信息报2000年11 月4日理论研究版整一版:浦江县乡镇小学教师心 理健康现状调查分析)。如此,我们便陷入一种尴尬之中:l社会发展使得教师越来越成为令人羡慕的

3、职业 ,同时也使得教师越来越成为令人心力交瘁的 职业。这种尴尬使不少中小学教师长期处于一 种类似“心理感冒”的“亚健康”状态中,这种状 态不仅导致教师早衰甚至早逝,并且弥漫性地 投射到学生身上,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的身 心健康和可持续发展。共识:l只有心理健康的教师才能培养出心理健康的学生,学 校心理健康教育既要“治标”又要“治本”,这个“本”就是 提高教师心理健康水平。l我们大声疾呼全社会都来关注教师的心理健康,在赞 美教师的蜡烛精神,强调教师的奉献与责任的同时, 给教师以更多的关爱,形成一个“全社会善待教师,教 师善待学生”的良性循环,让教师有健全的身心,健康 的体魄来支撑“太阳底下最光辉

4、的职业”,让他们能“用 美的心灵去塑造美的心灵”。可是,“大国办了个穷教育”,靠政府和社 会的力量在短期内大幅度改善农村教师的 生存状态是不大可能的。l在外界条件无法根本改变的情况下,教师自身是否无 能为力了呢?l“从来就没有什么救世主,也不靠神仙皇帝,要创造人 类幸福,全靠我们自己。”。l既然改变不了外部环境,我们就转而改造自己的内心 世界。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至少应该学会统帅自己的 灵魂!l在压力状态下,我们要想办法掌握心理自我保健的知 识和技能,学会自我调节,自我缓释,自我放松,自 我成长,这不仅是非常必要的,而且是完全可能的。二、 教师的压力、挫折与心理健康苦难:天才的垫脚石,弱者的万丈

5、深渊。(一)压力与应激1、何谓压力?这是一种因外部环境的影响而导致的紧张、焦虑感以及在此 基础上所产生的应激反应状态。指的是心理压力。2、何谓应激?人们在感到有心理压力时而产生的一些诸如心跳加快、血压 升高、反应速度加快、活动效率提高或降低等不同寻常的心身反 应。应激的产生是一种典型的心理生理反应。3、压力与应激对健康的影响l积极作用:压力引起应激,在应激状态下,人可能会 产生一些超常的表现。如:李广射虎,“急中生智”,“ 狗急跳墙”,土耳其地震,煤气灶失火l消极作用:这些超常的表现只是一种短暂的辉煌,不 可能持久,而且对身体有害。应激状态下的超常表现 是动用人体大量储备能量的结果,而这种储备

6、能量一 经消耗掉短时间内很难补充。经常动用潜在能量,会 降低对应激源的抵抗力,加速人的衰老过程。如果在 应激过程中出现整体功能减弱,适应水平下降,就可 能出现心理崩溃。对农村中小学教师来说,面临地震、猛虎、火灾 等强烈的应激情境虽不多,但面临过大的工作压力、 日益加剧的职业竞争、人际关系冲突、调皮学生的捣 乱等一般的应激情境却是经常的。这种应激虽然强度 较小,但由此引起的小烦恼会像“肉中刺”一样挥之不 去,日积月累,就有可能发生应激反应综合症。主要症状:长期持续的疲劳、恋床、四肢乏力、 腹痛腹泻、记忆力减退、性功能减退、淋巴结肿大、 经常性感冒、无名低热等。即所谓的“心理感冒”,进 入亚健康状

7、态。研究表明,各行各业最易患应激反应综合症的人 群依次为:飞行调度员、大中小学教师、企业经理、 驾驶人员和警察。教师位居第二!从身心健康的角度来看,应激的消极作用是主要的。一个经常 处于应激状态下的人很难保持身心健康。所以最好尽量避免或减少应 激反应。4、应激是怎样产生的?应激源(负性事件)中介机制应激反应 面临同样一件外部事件(应激源),有些人产生强烈的应激反应, 有些人小应激而已,片刻之间烟消云散,还有些人则安然无恙,波 澜不惊。(如:学生直呼老师姓名)四个中介机制:(请思考:哪一个最为关键?) 认知评价:主体对外部事件(应激源)的价值判断和意义评价。 个性特征:同一事件在内向或外向的人心

8、中引起的感受不同。 社会支持:来自亲友、领导、同事的关心和支持(物质、精神) 应对方式:应激产生以后根据自己的应对风格采取适当的应付 方式。以减轻痛苦。1、人真能万事如意吗?(二)挫折与适应2、挫折是好事还是坏事?主观上看是坏事,客观上看既可能是坏事,也可能是好事。 积极作用: 孟子: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 拜伦:逆境是到达真理的一条道路。 别林斯基:不幸是一个最好的大学。 培根:奇迹多是在厄运中出现的。 布朗:一个人如果没有任何障碍,则将永远保持其满足和平庸的状态 ,既愚蠢又糊涂,像母牛一样怡然自得。挫折无处不在,关键在于你如何看待它;面对压力与挫折作出怎么样 的反应,是

9、区分一个人心理健康与否和心理素质好坏的一个重要标志 。面对挫折,如何使自己坚强起来,快乐起来?不妨试试以下方法:A、百折不挠,坚持不懈l面对挫折与失败有两种选择:浅尝辄止,见硬就回;百折不挠, 坚持不懈。前者懦弱,后者坚强,各有利弊。不过要想获得成功,必须选择 坚强。l获得成功需要三个条件(三大法宝):l一是要有远大的志向;(精神力量)l二是要有宽阔的胸怀;(雨果名言)l三是要有顽强的毅力和不服输的精神。 “乘胜追击,乘败休息”B、淡泊名利,宁静致远lAB两者并不矛盾,既要有远大目标,坚持不懈,又要审时度势 ,清醒认识自己,学会放弃,淡泊名利,宁静致远。执着追求, 但决非认死理,钻牛角尖。l从

10、成功学角度,为了开发人的潜能,增加成功机会,主张期望水 平高一点;从心理健康的角度,为了避免遭受挫折失败后陷于心 理障碍,建议适当降低期望值,重新调整目标,学会放弃。l处理和平衡两者关系是一种科学也是一种艺术。l对农村中小学教师来说,目标很重要,心理平衡也很重要;成功 很重要,幸福快乐也很重要。l方法:同时确立两个层次的人生目标:l最高目标:在条件许可范围内,追求卓越,追求自我实现,追求 事业成功,争取做一个学者型教师。l基本目标:追求平平安安,平平常常,平平凡凡,完成教育教学 任务,保证基本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全家和睦、幸福、安康 。C、灵活应变,另辟蹊径l在遭受重大挫折后,人们可能产生很

11、强烈的消极体验,如愤怒、 悲痛、失望、委屈、无助等。往往用两种方式来宣泄:l一是攻击(消极的行为反应)。一定程度上可以释放消极情绪, 但可能面临新的矛盾,付出更大代价,由此产生新的更大的心理 压力,遭遇更大的挫折。l二是升华(积极的行为反应)。经过痛苦的斗争,把消极的体验 转化为奋发图强的动力,在更高的层次上去满足未能满足的需要 。即所谓的“化悲痛为力量”。l如:歌德失恋,创作少年维特之烦恼;奥斯特洛夫斯基伤残 失明,创作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张海迪高位截瘫,取得巨大 成就,自己职业竞争失败,创作托起明天。D、发愤图强,不断升华并非所有的既定目标都能达成,这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严酷事实。但是 一

12、两个既定目标不能完成,并不意味着最终目标不能完成。条条道路通罗马 ,不妨变换努力方向,寻找有希望取得更大成功的新目标。(体罚案例)(三)压力状态下如何使自己轻松起来l几乎每一位教师都感到压力很大,一半以上教师因压力过大而影 响了工作心情,进而影响到身心健康。要做一个健康幸福快乐的 人民教师,就必须想办法减轻压力。l有人认为,要减轻教师的心理压力,增进教师的心理健康,除非 能给教育增加投入,给学校增加人员编制,给教师缩短工作时间 ,增加工资收入,改善工作生活条件,提高社会地位,否则一切 免谈!l问题是,这些问题我们一个也解决不了,我们既不是制订政策的 人,也不是掌握经济大权的人,但,我们是具有较

13、高文化修养的 人,我们是为祖国花朵塑造灵魂的人,至少可以统帅自己的灵魂 。l既然我们无法改造外部的客观世界,我们就转而改造自己的内部 的主观世界;l既然压力和挫折是无法避免的,我们就自己想办法排遣和减轻它 。1、接受现实,随遇而安;l每个人所处的环境和条件都不同,不如意事十之八九,世界又总 是多变的。如果你不想把自己弄得太痛苦,就要正视现实,接受 现实。如果你有能力或条件,可以尝试改变一下现实;如果你办 不到,则想办法改造认知,从心理上接受现实,随遇而安。(如 进不了城,职评失败,经济拮据怨天尤人毫无用处)做到这 一点,就能从许多无谓的烦恼中解脱出来了。 2、合理宣泄,缓解压力 (1)找人倾诉

14、(找个听众,心理热线,信手涂鸦,写日记)(2)自我宣泄(退化行为:大哭,大喊,摔打废弃物)(3)音乐调节(4)运动调节(消耗体能,转移注意,释放消极情绪)3、审时度势,学会放弃l主客观条件所限,人的大部分需要是得不到满足的,很多目标是 无法实现的。在经历了多次努力仍然失败的情况下,应该审时度 势,准备放弃。l决定做某事是勇敢和果断,下决心放弃做某件事,也是一种勇敢 和果断。l君子有所为有所不为,必须想清楚自己要的到底是什么。l“伤其十指不如断其一指”,太贪心的人往往一事无成。l“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 熊掌也”。l有时候,鱼和熊掌不可兼得,条件所限,舍熊掌而取鱼

15、也;l有时候,鱼和熊掌概不可得,安贫乐道,青菜豆腐汤足矣!4、自得其乐,自我放松l美学家认为,世界上并不缺少美,缺少的是发现美的眼睛。l我们认为,世界上并不缺少快乐,缺少的是发现快乐的眼睛。l每当我们被工作和生活压力弄得疲惫不堪时,当我们遭受重大失 大打击,觉得人生黪然无光时,日月星辰,山川河流,花草树木 ,鸟兽虫鱼,自然界赋予我们的一切都可以让我们找到乐趣,社 会生活中也有许多东西可以使我们的心灵得到解放,精神得以松 弛。犹如心理按摩。比如:1、聊天 2、购物 3、看影视、听音乐 4、小型聚会或餐饮5、外出旅游 6、体育锻炼 7、超静冥想8、其它(钓鱼、养花养鱼养鸟、下棋、打牌)三、教师的合

16、理认知与心理健康生活像镜子,你笑它也笑,你哭它也哭“幸福不是毛毛雨,不会自己从天下掉下来!” 可是幸福是一种感觉,却可以从自己心底里找出来!幸福是一种感觉,是一种在某种程度上主体可以自由驾驭的情绪体验。对同一个事物,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主观认识;不同的认识 引起的情绪体验是截然不同的:你唤起的是幸福感还是痛苦 感,全在于你对这件事怎么看。 从这个角度来说,幸福不幸福全在于自己。 为了帮助教师从内心深处寻找幸福,向大家推荐一个心理健康 自我教育的有力武器:合理情绪疗法,又称ABC理论。 (操作模式:ABCDE)。(一) 一个摆脱情绪困扰的良方:合理情绪疗法合理情绪疗法是美国临床心理学家艾里斯在20世纪50年代提出的人格理论及 心理治疗方法。这种理论及治疗方法强调认知、情绪、行为三者有明显的交 互作用和因果关系,特别强调认知在其中的作用。作为受教育程度较高,领 悟能力较强的教师,比较适合运用合理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