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试题

上传人:ji****n 文档编号:48121224 上传时间:2018-07-10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4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心理学》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心理学》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心理学》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心理学》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心理学》试题(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 1 页 共 6 页第 2 页 共 6 页考生答题不得过此线 密 封 线 任课教 师: 教学班号: 姓名:学号: 装 订 线 一、单选题(每小题 1 分,共 10 分)1教师在上课时一边讲解,一边板书,一边观察学生是否听懂了所学内容,是注意的( C )品质的表现。A. 注意的转移 B. 注意的稳定性 C. 注意的分配 D.注意的范围2.考古工作者看到一些比较破碎的文物,可以通过专业知识和想象,把它们复原成为完整的文物,这些考古工作者体现了良好的( C)心理品质。A.知觉选择性 B.知觉理解性 C.知觉整体性 D.知觉恒常性3. 遗忘的规律是(D ) 。A. 每天遗忘的数量一样多 B. 因人而

2、异 C. 先慢后快 D. 先快后慢 4. 在日常生活条件下,有目的有计划地通过观察和记录被试的外部表现,来了解其心理活动的方法是( A ) 。A.观察法 B. 实验法 C.测验法 D. 问卷法5.老师讲亡羊补牢的成语时,告诉同学“亡”是指丢失, “牢”是指羊圈,亡羊补牢是指丢失了羊之后及时补好了羊圈,比喻犯错之后要及时改正。这一教学运用了思维的( A )方法。A.分析与综合 B.比较与分类 C.抽象与概括 D.具体化6.“杯弓蛇影” “草木皆兵”表现了一种( D )情绪状态。A.激情 B. 心境 C. 美感 D.应激7. “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表现的是一个人的(B ) 。A.道德感 B.

3、理智感 C.美感 D.成就感8. “江山易改,秉性难移”说明人的( D )是较难改变的。A.能力 B. 性格 C. 动机 D.气质9. 智力的核心成分主要是( D ) 。A.观察力 B.记忆力 C.注意力 D.思维力10.( D )是人对现实的较稳定的态度和习惯化的行为方式。A. 理想 B. 气质 C. 能力 D.性格二、多选题(每小题 2 分,共 20 分)1. 人的社会知觉偏差包括( ABCD )。A. 刻板印象 B.近因效应 C.晕轮效应 D. 第一印象 E.期望效应2.我们坐在电影院里观看阿凡达时,头脑里进行的是( AB )心理活动。A. 感知觉 B. 记忆 C. 再造想象 D. 创造

4、想象3.“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这首诗歌表现了作者的( AC )心理现象。A.形象记忆 B.动作记忆 C.情绪记忆 D.逻辑记忆4. 影响识记效果的因素主要有(ABCD ) 。A.对材料的理解 B.识记的目的 C.识记材料的性质和数量 D.主体的情绪状态 5.根据解决问题的性质,思维可以分为( AD )几类。A. 动作思维 B. 情绪思维 C. 逻辑思维 D.形象思维 6.直观教学的形式主要有( BCD )。A. 交互直观 B.实物直观 C 模像直观 D.语言直观 7. 情感的外部表现有(BCD )。A.模仿表情 B.面部表情 C.言语表情 D.体

5、态表情8. 影响智力发展的因素有( ABCD ) 。A. 遗传素质 B. 环境、教育 C. 实践活动 D. 非智力因素9. 良好的意志品质包括( ABCD ) 。A.坚持性 B. 果断性 C.自觉性 D.自制性 E.敏捷性10.性格与气质的区别主要表现在(ABCD ) 。A.先天遗传与后天形成的区别 B.是否具有好坏评价意义的区别 C.范围广泛与狭窄的区别 D.可塑性大小的区别第 3 页 共 6 页第 4 页 共 6 页考生答题不得过此线 密 封 线 任课教 师: 教学班号: 姓名:学号: 装 订 线 三、判断题(每小题 1 分,共 10 分)1.“狼孩”被救后只有狼的习性,没有人的心理,智力

6、低下。这一事例说明了人的心理来源于人类的客观现实,具有社会性。 ( T ) 2.人在认识、情感、意志行动方面表现出来的心理活动被称为心理过程。 ( T )3.“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 ,这是一种感觉的对比。 ( F )4. 应用有意注意规律组织教学要求教师讲课要生动、有趣。 ( F )5.人类高级的社会性情感主要有:心境、激情和应激。 ( T )6.“人逢喜事精神爽”是一种激情状态。 ( T )7. 强烈持久的应激会影响人的身体健康,甚至使人患病。 ( T ) 8.意志是一种与克服困难、自觉目的性、随意行动相联系的心理活动。 ( F ) 9.人的气质类型决定着他是否能取得一定的社会成就。

7、( F )10.个性心理的动力系统主要包括性格、气质、能力。 ( T )四、简答题(每小题 6 分,共 30 分)1. 为了防止遗忘,学生应该如何有效地进行复习?、及时复习;、分散复习;、尝试重现与反复识记相结合;、多样化复习。2. 教师应采取哪些措施来培养学生的观察力?一、了解观察的重要意义,调动学生观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二、了解观察能力高低的几条标准;三、每次观察都要有明确的目的和计划;四、观察之前要学习有关观察对象的理论知识;五、引导学生学会观察的方法;六、对观察活动全程进行自我监控。3. 思维与语言的联系是什么? 一、从思维的特点来看,思维是间接的、概括的反映;语言是思维的工具,即,语

8、言是个人思维活动的工具,语言是记录思维活动成果的工具,语言是人们互相交流的工具。二、从思维的内容和结果来看,思维以语言作为客观刺激物,借助于语言、词来实现;语言依靠思维的内容和结果予以充实发展。三、从思维的发展来看,而这是同步发生的,在劳动中产生。四、从思维的个体历史发展来看,儿童掌握语言的过程也是抽象思维发展的过程,抽象思维是借助语言实现的。4. 能力的个别差异表现在哪些方面?一、能力类型的差异。主要表现在个人的感知、记忆和思维过程中经常采取的习惯化的认知风格上。二、能力发展水平的差异。有智力超常和落后两种情况。三、能力表现早晚的差异。有人才早熟、中年成材及大器晚成三种情况。5.人的性格是通

9、过哪些途径形成和发展的?影响人格形成与发展的因素既有先天因素,也有后天因素;既有客观因素,也有主观因素。其中,后天的教育因素在人的的形成于发展中起决定作用。它包括:一、家庭教育。主要表现在:、家长对子女的教育态度和教育方式;、家庭的气氛。二、学校教育。主要表现在:、校园文化;、教师教育态度和方式。三、社会教育。四、自我教育。五、论述题(每小题 10 分,共 20 分)1. 教师应该如何应用无意注意规律组织教学?第 5 页 共 6 页第 6 页 共 6 页考生答题不得过此线 密 封 线 任课教 师: 教学班号: 姓名:学号: 装 订 线 无意注意的规律有: 客观刺激物的特点:A、强烈的刺激 B、

10、新意的刺激 C、变化的刺激 D、对比的刺激。、主体本身的状态:A 需要和兴趣;B、情绪状态;C、知识经验;D、期待的事物。因此,运用无意注意的规律组织教学时,有以下几种方式:、新颖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力求多样,富于变化;包括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教学语言准确、生动、抑扬顿挫,采用现代化教学手段,规范化板书。、善于组织学生注意,妥善处理偶发事件;、安排好教学环境,防止学生分心。2. 教师应该如何根据胆汁质、粘液质学生的心理特征进行因材施教?一、胆汁质学生的心理特征是:直率、热情、精力旺盛、情绪易冲动,心境变化剧烈,具有外倾向性。对胆汁质学生,要着重发展期热情、豪放、爽朗、勇敢、进取和主动的心理

11、品质,防止粗暴、任性、高傲等个性特点的产生。二、粘液质学生的心理特征是:安静、稳重、反应缓慢,沉默寡言,情绪不易外露。注意稳定,但难转移。善于忍耐,具有内倾型。对粘液质的学生,要注重发展期诚恳待人、工作踏实、顽强等品质。注意防止墨守成规、执拗、冷淡、迟缓等品质。六、事例分析(10 分)1.上课时刘老师发现有一个同学在睡觉,一个在看小说,你认为采取什么办法比较好? 为什么?(常用办法举例:1、点名批评,2、走近暗示,3、调换座位,4、课后谈话。请结合“注意”方面的知识来回答)针对这种情况,可以运用无意注意和有意注意相互转化的规律来组织教学:比如, ,可以采取走进暗示、课后谈话、直接点名提问二:通过幽默的方式指出某人昨晚活动太多,现在打瞌睡三:有意无意地在他/她身边溜达,经过的时候故意扩大嗓门在教学中学生完全依靠有意注意来学习,大脑皮层长时间的处于兴奋状态,容易产生疲劳和注意的涣散,学生难以时间的坚持学习。但学生也不能单品无意注意来学习,因为任何学科的内容不可能都是有趣和吸引人的,不是轻而易举就能掌握的,必须通过有意注意来协调活动,才能完成学习任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