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中国的精神文明的文明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48119705 上传时间:2018-07-10 格式:PPT 页数:55 大小:1.6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古代中国的精神文明的文明_第1页
第1页 / 共55页
古代中国的精神文明的文明_第2页
第2页 / 共55页
古代中国的精神文明的文明_第3页
第3页 / 共55页
古代中国的精神文明的文明_第4页
第4页 / 共55页
古代中国的精神文明的文明_第5页
第5页 / 共5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古代中国的精神文明的文明》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古代中国的精神文明的文明(5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古代中国的精神文明西周 秦 汉唐元明清475B.C1840年 奴隶社会封建社会魏晋南 北朝夏宋总体了解中国古代史政治文明政治制度演进物质文明经济结构及特点精神文明主流思想演变、科技与文化【考点扫描】 考纲内容课标要求 诸子百家知道儒道墨法代表人物及主要观点;认识春秋 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局面形成的意义;了解孔子 ,孟子和荀子对儒家思想的形成和发展的贡献 。 儒学成为正统知道董仲舒的主要观点;知道汉武帝罢黜百家 和创建太学等措施,理解其目的和影响。 宋明理学知道宋明理学的代表人物;知道程朱理学和陆 王心学的主要观点。 明清之际儒学知道李贽、黄宗羲、顾炎武、王夫子等思想家 及其思想主张和影响;了解明清

2、时期儒学思想 的发展。 春秋战国汉宋明清475B.C1840年 奴隶社会封建社会1、春秋 孔子/老 子思想; 2、战国 时期的百 家争鸣; 3、儒家 思想的形 成。1、“罢黜百 家、独尊儒 术”; 2、汉武帝 兴办太学和 其他确立儒 学独尊地位 的措施。1、程 朱理学 。1、陆王 心学; 2、李贽 的思想主 张。1、黄宗羲 、顾炎武和 王夫之的思 想主张; 2、明清时 期儒家思想 的发展。中国古代思想文明主要内容1考试题型本专题试题的题型主要是以选择题形式命题,试 题呈现形式多样。2【考情分析】浙江山东江苏广东 思想道家 心学墨家兼爱、节用 儒家中庸09心学 李贽王阳明心学科技09指南针外传

3、文学09诗经书画09文字演化戏剧2009-10年新课程高考各地试题在本专题的考点分布表制表归纳法:本专题涉及到许多中国古代思想家的名著和论述 ,科技和文化艺术成就,在复习过程中,运用制表归纳,置疑 比较等方法进行识读,记忆,体验,表述效果较好。材料学习法:依据有关史料,通过独立思考,对历史人物及思 想流派的观点,产生个人的置疑,认识和判断,得出相关的历 史结论。知识迁移法:能进行知识的迁移,即对其它的历史现象和现实 问题进行较为正确的观察、分析、认识和判断,形成结论。解答方法:以审题思考解答为线索。要结合当时的时代背 景及相关知识,从纵横两个方面考虑,切不可只浮在题目的表 面去回答。 复习方法

4、指南1、背景:2、主要流派及代表人物:3、意义:经济、 政治、阶级、思想、社会环境根 本道家: 儒家:墨家: 法家:老子 孔子(核心、政治、教育)、孟子、荀子(主张)墨子 商鞅、韩非子(“道”;朴素辩证法思想;“无为而治”)(1)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2)奠定了中国思想文化发展的基础。考点1 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1. 董仲舒新儒学的形成(1)原因:(2)特点:(3)基本主张: 加强中央集权、适应统一趋势 糅合道家、法家、阴阳五行家。巩固君权、稳定秩序a、“春秋大一统”和“罢黜百家”b、“君权神授”、“天人感应” 神话皇权,加强君权c、“三纲五常”加强中央集权考点2 汉代儒学成为正

5、统思想董仲舒对儒 学有哪些新 发展?2. 汉武帝推行:(1)措施:(2)结果:政治:启用儒生; 思想:罢黜百家; 教育:太学、各级学校积:正统、主流 消:专制、迷信、维护考点2 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罢黜百家”实质:文化专制政 策,禁锢思想,抑制文化民主 。到汉代儒 学开始成 为正统的 条件?(1)政治:大一统的局面得到巩固;专制主义政治体制大体定型。(2)经济:封建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3)文化:以汉民族为主体的文化共同体形成 。 董仲舒对儒学进行顺应时代的改造 。 汉武帝维护政治一统的需要。问题探究1.程朱理学2.陆王心学(1)特点: (2)核心: (3)代表:融合佛道解释儒家义理。 理北

6、宋:二程南宋:朱熹理是世界的本源; 方法论:格物致知(1)“心”是万物的本原,心即理。 (2)反省内心。南宋:陆九渊明朝:王阳明(1)致良知,知行合一考点3 宋明理学1、更多吸收佛、道因素更加强调 伦理道德为思想核心2、 宋明理学有 何特点?共同点:1、内容相同内容相同:都都继承了孔孟都都继承了孔孟“仁仁”“”“礼礼”, ,是儒学的发展;是儒学的发展;都认为世界本原是都认为世界本原是“理理”。2、影响相同影响相同:有助于统治者维护专制统治;压制、扼杀人的自有助于统治者维护专制统治;压制、扼杀人的自 然欲求;对塑造中华民族性格起了积极影响。然欲求;对塑造中华民族性格起了积极影响。不同点:1、对世

7、界本原的具体认识不同:对世界本原的具体认识不同: 理学认为世界本原是外在的理学认为世界本原是外在的“理理”; 心学认为世界本原是内在的心学认为世界本原是内在的“心心”,本心是,本心是“理理”。2、把握把握“理理”的途径不同:的途径不同: 理学主张用理学主张用“格物致知格物致知”的方法去认识和把握的方法去认识和把握“理理”; 心学提出求心学提出求“理理”就是进行内心的反省,克服私欲,就是进行内心的反省,克服私欲, 回复良知就能成为圣贤。回复良知就能成为圣贤。知识点拔 1.李贽的思想2.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的思想(1)主张“经世致用”(2)“工商皆本”(3)反对封建君主制度,“天下为主君为客。(

8、1)反对以孔子的是非为准,破除对孔子的迷信(2)批判理学家“存天理,灭人欲”,强调人正当私欲考点4 明清之际的儒学思想明清进步思 想的共同点 是何?1、反传统、反教条。 2、反专制、倡民主。李贽主张个性发展 。黄宗羲认为君主是“天下之大害”。 3、反映资本主义萌芽的时代要求。 李贽痛斥“存天理,灭人欲”; 黄宗羲提出“工商皆本”; 顾炎武主张“经世致用” 。实质:对儒家思想的继承批判,仍属于儒 家思想的范畴。问题探究明清之际思 想活跃的原 因是何?(1)政治:君主专制的空前强化,封建制度没落;阶级矛盾、民族矛盾尖锐。清灭明朝,促进知识界进行反思。市民阶层的增大,倡导“经世致用”。(2)经济:商

9、品经济发展,资本主义生产 关系萌芽。(3)思想:理学、心学使儒学走向极端; “西学东渐”。问题探究明清进步思想与欧洲启蒙思想的区别中 国 西 方 主 张抨击君主专制,反对儒家正统,提出 ”“工商皆本” 。未明确提出建立新的 社会制度,未能形成完整的理论体系 。是对旧制度进行修补。批判专制制度、消灭专制王权、特 权和等级制度,追求民主、平等和 自由;明确主张建立资本主义制度 ,设计政治方案,完整理论体系。 性 质不是资产阶级思想。资产阶级思想。产 生 条 件经济: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 政治:封建专制强化,统治稳固; 文化:传统文化仍占统治地位; 文化专制阻碍了中国科技发展; 阶级:还没有形成资

10、产阶级。资本主义工场手工业发展迅速; 进入早期资产阶级革命时代,封建 统治处于风雨飘摇之中; 自然科学取得很大的发展; 资产阶级力量已相当强大。 作 用对封建专制起了一定的冲击作用,但 无法动摇封建统治的理论基础,对后 来辛亥革命起了一定的作用; 为资产阶级革命作了充分的思想动 员,提供了统治的思想上和理论上 的准备,推动资本主义发展和社会 的进步;影响亚洲革命运动的发展 。 相似:1、都是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产物;2、都反封建、反君主专制。中国古代有 哪三种治国 思想?(1)儒家:“人治”,偏重人的作用,实行“仁政”,民本思想。(2)法家:“法治”,主张用法令统一思想,建立君主专制的中央集权国

11、家。 (3)道家:“无为而治”,即要顺应时势和民心。 问题探究 中国封建社会统治思想实际上是把三者加以融合互补,以儒家思想为基础,法家思想为辅助,兼采道家的合理思想。孔、孟、荀的思 想有何异同?性本恶性本善性相近人性论异君舟民水民贵君轻以德治民, 爱惜,取信民本仁义仁政爱人、宽容仁 同荀子孟子孔子 思想比较问题探究发展阶段时期代表人物主要观点创立春秋孔子仁、礼、中庸;为政以德;教育形成战国孟子仁政;性本善战国荀子仁义、王道;性恶论独尊 西汉董仲舒大一统、天人感应、君权神授创新宋明二程/朱理;三纲五常;格物致知客观观唯心陆/王心即理;“致良知” 主观观唯心批判明清李贽挑战正统;童心说;批评现实。

12、黄/顾/王批判;提倡;提出工商皆本中国古代主流思想儒学思想创立及其发展历程利用 冲击维新 新文化康/梁 陈/李/胡/李托古改制 儒家思想成为反对矛头如何认识 儒家思想 的影响 ?问题探究积极影响:1、历史影响:利于维护中央集权和国家统一;增 强民族向心力凝聚力;塑造民族性格。2、现实影响?3、世界影响:历史上对东亚东南亚巨大影响;中 华文化的象征;和谐国际、人际关系。消极影响:1、明清时期阻碍社会进步;2、不合理的观念:尊卑等级、重男轻女、因循守 旧、重义轻利,重礼轻法(2010江苏)“圣人不责人之必能,是以人人皆可以为圣。”这 句话最符合下列哪位思想家的主张?A朱熹 B李贽 C陆九渊 D黄宗

13、羲(2010山东)古人曰:“故圣人之为衣服,适身体,和肌肤而足 矣,非荣耳目而观愚民也。”这句话体现的思想主张是A.革新 B.仁爱 C.齐物 D.节用(2010山东)中国传统文化蕴含着丰富的和谐思想。包括人与 自然的和谐、人与人的和谐、人与自身和谐等。下列语句表达 人与自身和谐思想的是A.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B.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C.天人边际,合而为一 D.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BDB实战演练(2010山东)“视人之国,若视其国;视人之家,若视其家; 视人之身,若视其身。”这一主张属于A.儒家“仁爱”思想 B.墨家“兼爱”思想 C.儒家“礼治”思想 D.墨家

14、“非攻”思想(2010浙江)“儒道思想犹如中国古代思想的双璧。下列言论 中,最能体现道家因循自然、崇尚无为思想的是A不以人助天 B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C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 D制天命而用之(2010广东)“人人自有定盘针,万化根源总在心。却笑从前 颠倒见,枝枝叶叶外头寻。”这首诗反映了A孟子的“仁政” B董仲舒的“独尊儒术”C王阳明的“心学” D顾炎武的“经世致用”BCA实战演练(2010浙江)“中国古代学术史上曾发生过一次著名的理学家辩 论,甲方批评乙方做学问“支离”,乙方批评甲方做学问“太简” 。下列各项中,属于当时甲方代表人物主要观点的是A格物致知 B发明本心 C知行合一 D万

15、物皆只是一个天理 (2010山东)下列语句体现“以民为本”思想的是 君者仪也,民者影也,仪正而影正 民者,国之本也,财用所出,安危所系 道之以政,齐之以刑 天下之治乱,不在一姓之兴亡,而在万民之忧乐A. B. C. D. (09年江苏)某思想家强调孝、悌、慈等伦理道德均源于人之 自然本性,这位思想家是 A孔子 B董仲舒 C朱熹 D王阳明BCD实战演练纠错训练中国古代科技与文化2011届高三历史复习宁波万里国际学校 陈湘龙2011年1月17日1考试题型本专题试题的题型主要是以选择题形式命题,试 题呈现形式多样。2【考情分析】浙江山东江苏广东 思想道家 心学墨家兼爱、节用 儒家中庸09心学 李贽王阳明心学科技09指南针外传 文学09诗经书画09文字演化戏剧2009-10年新课程高考各地试题在本专题的考点分布表【考点扫描】科技与文化 考纲内容课标要求 科技成就概述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认识中国科技发展对世界文 明发展的贡献。体会古代中国人民的勤劳智慧,感觉先 民创造精神的价值。 汉字起源、演变 和书画的发展概述汉字、绘画起源、演变的过程,知道书法名家,了 解中国书画的基本特征和发展脉络。 文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