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北京西城二模理综

上传人:ji****n 文档编号:48115125 上传时间:2018-07-10 格式:DOC 页数:19 大小:2.0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1北京西城二模理综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2011北京西城二模理综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2011北京西城二模理综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2011北京西城二模理综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2011北京西城二模理综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1北京西城二模理综》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1北京西城二模理综(1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北京市西城区北京市西城区 20112011 年高三二模试卷年高三二模试卷理科综合能力测试理科综合能力测试 2011.52011.5本试卷分为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个部分,共 300 分。考试时长 150 分钟。考生务必将 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和答题纸的相应区域内,在试卷上作答无效。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及 答题卡和答题纸一并交回。 以下数据可供解题时参考: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 Na 23选择题(共 20 题每小题 6 分共 120 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符合题目要求的一项。 1下列关于实验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粗提取 DNA 时,可以通过控制

2、 NaCl 溶液的浓度使 DNA 溶解或析出 B提取光合色素时,加入少量 CaCO3是为防止研磨过程中叶绿素被破坏 C将植物细胞置于较高浓度溶液中,在显微镜下能观察到质壁分离现象 D将双缩脲试剂加入新鲜的西瓜汁中,经热水浴后西瓜汁溶液呈现紫色 2为保护美洲某草原的鹿群,自 1907 年开始人工捕猎美洲狮和狼。若干年后,鹿种群的 数量变化如图所示。以下分析不正确的是 ( )A1905 年前,鹿的数量保持在 4000 头左右主要是有捕食者 B1925 年前后,该区域内鹿种群的 K 值是保持在 100000 头 C1927 年后,鹿的数量迅速减少的主要原因是草场被破坏 D鹿、美洲狮、狼等在该生态系统

3、中相互依存、相互制约 3不同的植物生长调节剂处理番茄的植株,下列对实验结果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播种前用一定浓度的脱落酸溶液浸泡种子可促进种子的萌发 B生长期施放适宜浓度的乙烯可促进种子的形成和果实的发育 C开花期喷洒适宜浓度的生长素溶液可以诱导无籽果实的形成 D成熟期喷洒一定浓度的细胞分裂素溶液会加速叶片黄化速度4对某先天性无汗症患者的家族进行遗传学调查后,得到了整个家族的遗传系谱图(见下 图) 。据此做出的判断正确的是 ( )A此家族中最初的致病基因是来自 1-2 的基因突变 B对这一家族的调查可知该病在人群中的发病率 C此病最可能是由 x 染色体上的隐性基因控制的 DIII-1、II

4、I-2 生育一表现正常的男孩的概率是 13 5下表为某些抗菌药物及其抗菌作用的原理,下列分析判断错误的是 ( )抗菌药物抗菌机理青霉素抑制细菌细胞壁的合成环丙沙星抑制细菌 DNA 解旋酶的活性 红霉素能与细菌细胞中的核糖体结合利福平抑制敏感型结核杆菌的 RNA 聚合酶的活性A青霉素作用后使细菌因吸水而破裂死亡 B环丙沙星可抑制细菌 DNA 的复制过程 C红霉素可导致细菌蛋白质合成过程受阻 D利福平能够抑制 RNA 病毒逆转录过程 6下列有关生活中化学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加碘食盐能使淀粉溶液变蓝 B钢铁在海水中比在河水中更易生锈 C严禁乱弃废电池,防止重金属污染土壤和水源 D向高硫煤中

5、加入生石灰,可减少燃煤对大气的污染 7下列有关物质制备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 A用油脂和烧碱制肥皂过程中有水解反应 B用电石和水反应制乙炔是氧化还原反应 C用 NH4Cl 和熟石灰反应制氨气是复分解反应 D用饱和 FeCl3溶液制 Fe(OH)3胶体是水解反应 8下列依据相关数据作出的推理和判断中,不正确的是 ( ) A依据溶解度的数据,选择用重结晶的方法可将粗苯甲酸提纯 B依据相对分子质量的数据,推测乙醇和丙烷沸点的相对高低 C依据沸点的数据,判断用分馏的方法从石油中获取汽油和煤油等D依据燃烧热的数据、热化学方程式和盖斯定律,可计算一些反应的反应热 9下列实验能达到预期目的的是 ( )

6、 用溴水验证汽油中含有不饱和烃 用 NaOH 溶液除去苯中混有的少量苯酚 用醋酸和澄清石灰水验证蛋壳中含有碳酸盐 用饱和 NaHC03 溶液除去 CO2中混有的少量 HCl A只有 B只有 C只有 D 1025时,KW=1010-14;100时,KW=5510-1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100时,pH=12 的 NaOH 溶液和 pH=2 的 H2SO4恰好中和,所得溶液的 pH=7 B25时,02 molL Ba(OH)2溶液和 02 molL HCl 等体积混合,所得溶液 的 pH=7 C25时,02 molLNaOH 溶液与 02 molL CH3COOH 恰好中和,所得溶液 的

7、 pH=7 D25时,pH=12 的氨水和 pH=2 的 H2SO4等体积混合,所得溶液的 pH711下列有关工程塑料 PBT()的说法中,正确 的是( ) APBT 是加聚反应得到的高分子化合物 BPBT 分子中含有羧基、羟基和酯基 CPBT 的单体中有芳香烃 DPBT 的单体均能与 Na、NaOH、Na2CO3反应12I2在 KI 溶液中存在下列平衡:I2(aq)+I-(aq)I3-(aq) ,某 I2、KI 混合溶液中,A AAA AAc(I3-)与温度 T 的关系如下图所示(曲线上任何一点都表示平衡状态) 。下列说法正 确的是( )A反应 I2(aq)+I-(aq)I3-(aq)H0

8、A AAA AAB若温度为 T1、T2,反应的平衡常数分别为 K1、K2,则 K2K1C若 T1时,反应进行到状态 d 时,一定有 vv正逆D状态 a 与状态 b 相比,状态 b 时 I2的转化率更高 13普朗克在 1900 年将“能量子”引入物理学,开创了物理学的新纪元。人们在解释下列 哪组实验现象时,都利用了“量子化”的观点 ( ) A光电效应现象 氢原子光谱实验 B光电效应现象 粒子散射实验 C光的折射现象 氢原子光谱实验 D光的折射现象 粒子散射实验 14用单色光做双缝干涉实验,在屏上会得到明暗相间的条纹。关于这个实验,下列说法 中正确的是( ) A屏上中央亮条纹最宽,两边的亮条纹宽度

9、逐渐变窄 B若减小实验中双缝的距离,屏上条纹间距也减小 C在同样实验装置的情况下,红光的条纹间距大于蓝光的条纹间距 D同样条件下,在水中做双缝干涉实验屏上所得条纹间距比在空气中的大 15一个氘核和一个氚核经过核反应后生成一个氦核和一个中子,同时放出一个光子。 已知氘核、氚核、中子、氦核的质量分别为 m1、m2、m3、m4,普朗克常量为 h,真空 中的光速为 c。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这个反应的核反应方程是2341 1120HHHenB这个核反应既不是聚变反应也不是裂变反应C辐射出的光子的能量2 3412()Emmmm cD辐射出的光子的波长2 1234()h mmmm c16已知万有引力

10、恒量 G,根据下列哪组数据可以计算出地球的质量 ( ) A卫星距离地面的高度和其运行的周期 B月球自转的周期和月球的半径 C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和地球半径 D地球公转的周期和日地之间的距离 17一条足够长的浅色水平传送带自左向右匀速运行。现将一个木炭包无初速地放:在传 送带的最左端,木炭包在传送带上将会留下一段黑色的径迹。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黑色的径迹将出现在木炭包的左侧 B木炭包的质量越大,径迹的长度越短 C传送带运动的速度越大,径迹的长度越短 D木炭包与传送带间动摩擦因数越大,径迹的长度越短 18一个电子只在电场力作用下从 a 点运动到 b 点的轨迹如图中虚线所示,图中一组平行

11、实线可能是电场线也可能是等势面,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如果实线是电场线,则 a 点的电势比 b 点的电势高 B如果实线是等势面,则 a 点的电势比 b 点的电势低 C如果实线是电场线,则电子在 a 点的电势能比在 b 点的电势能 大 D如果实线是等势面,则电子在 a 点的电势能比在 b 点的电势能 大 19如图所示,两个半径相同的小球 A、B 分别被不可伸长的细线悬吊着,两个小球静止 时,它们刚好接触,且球心在同一条水平线上,两根细线竖直。小球 A 的质量小于 B 的质量。现向左移动小球 A,使悬吊 A 球的细线张紧着与竖直方向成某一角度,然后 无初速释放小球 A,两个小球将发生碰撞。

12、碰撞过程没有能量损失,且碰撞前后小球 的摆动平面不变。已知碰撞前 A 球摆动的最高点与最低点的高度差为 h。则小球 B 的质量越大,碰后( )AA 上升的最大高度越大,而且可能大于AhAhhBA 上升的最大高度越大,但不可能大于AhAhhCB 上升的最大高度越大,而且可能大于BhBhhDB 上升的最大高度越大,但不可能大于BhBhh20一个足够长的竖直放置的磁铁结构如图所示。在图 1 中磁铁的两个 磁极分别为同心的圆形和圆环形。在两极之间的缝隙中,存在辐射 状的磁场,磁场方向水平向外,某点的磁感应强度大小与该点到磁 极中心轴的距离成反比。用横截面积一定的细金属丝制成的圆形单 匝线圈,从某高度被

13、无初速释放,在磁极缝隙间下落的过程中,线 圈平面始终水平且保持与磁极共轴。线圈被释放后 ( ) A线圈中没有感应电流,线圈做自由落体运动 B在图 l 俯视图中,线圈中感应电流沿逆时针方向 C线圈有最大速度,线圈半径越大,最大速度越小 D线圈有最大速度,线圈半径越大,最大速度越大非选择题(共 11 题 共 180 分)21实验题(18 分)利用电火花计时器做如下实验。 (1) (10 分)甲同学使用如图 1 所示的装置来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 。下面是操作步骤: a按图 1 安装器材; b松开铁夹,使重锤带动纸带下落; c接通电火花计时器电源,使计时器开始工作 d进行数据处理: e根据需要,在纸

14、带上测量数据。 把上述必要的操作步骤按正确的顺序排列 . 电火花计时器接在频率为 50Hz 的交流电源上,图 2 为实验中 打出的一条纸带,从起始点 O 开始,将此后连续打出的 7 个点依 次标为 A、B、C、D,电火花计时器打 F 点时,重锤下落的速度为 m/s。 (保留到小数点后 两位) 如果已知重锤的质量为 050kg,当地的重力加速度为 980ms2。从打 O 点 到打 F 点的过程中,重锤重力势能的减少量为 J,重锤动能的增加量 为 J。 (保留到小数点后两位)(2) (8 分)乙同学采用如图 3 所示的装置进行了有关“动能定理”研究的实验。a按图 3 把实验器材安装好,不挂配重,反

15、复移动垫木直到小车能够做匀速直线 运动; b把细线系在小车上并绕过定滑轮悬挂质量为 100g 的配重。接通电源,放开小 车,电火花计时器在被小车带动的纸带上打下一系列点。从某点 A 开始,此后在 纸带上每隔 4 个点取一个计数点,依次标为 B、C、D;c测量出 B、C、D、各点与 A 点的距离,分别记为、;1x2x3xd用配重受到的重力分别乘以、,得到配重重力所做的功1x2x3xW1、W2、W3、;(重力加速度 g=980ms2)e求出 B、C、D、各点速度的大小,分别记为、,再求出1v2v3v它们的平方、;2 1v2 2v2 3vf用纵坐标表示速度的平方,横坐标表示配重重力所做的功 W,作出2v图象,并在图象中描出(,)坐标点,再连成图线;2vW1W2 1v(以下计算保留到小数点后两位)在步骤 d 中,该同学测得,则配重重力所做的功 440.00xcmAW J;该同学得到的图象如图 4 所示。通过图象可知,打 A 点时对应小车的2vW速度ms;0v 小车的质量 M= kg.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