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届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1--3章)

上传人:ji****n 文档编号:48115066 上传时间:2018-07-10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54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1届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1--3章)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2011届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1--3章)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2011届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1--3章)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2011届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1--3章)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2011届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1--3章)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1届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1--3章)》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1届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1--3章)(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1 -2011 届九年届九年级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上学期第一次月考 化化 学学 试试 卷卷 一、选择题一、选择题(每小题均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请将符合题意的选择项填写 到下面的答题栏中。每小题 2 分,共 40 分)题号12345678910答案题号11121314151617181920答案1下列选项中不属于不属于化学研究领域的是 ( ) A.开发新能源 B.合成新药物 C.设计电脑程序 D.防止环境污染2古诗词是古人为我们留下的宝贵精神财富。下列诗句中只涉及物理变化的是( )A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B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C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D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人屠苏

2、3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 ) A蒸馏水 B食盐水 C蔗糖水 D矿泉水4下表是某城市空气质量每周公报的部分内容。对表中三个空气质量指标不会产生影响的是项目空气污染指数(API)空气质量级别空气质量描述总悬浮颗粒52二氧化硫7二氧化氮24良A焚烧垃圾; B使用含磷洗衣粉; C汽车排放的尾气; D用煤和石油产品作原料- 2 -5鉴别一瓶气体是否为氧气,下列操作正确的是( ) A观察气体颜色 B闻气体的气味 C插入带火星的木条 D倒入澄清的石灰水6课本第一单元首页有一幅画(如图) ,其内容是一只小猫蹲在用火烧烤的玻璃板上却安然无恙。该玻璃板实际上是一种具有特殊性能的新材料。制作该玻璃板的材料应具

3、备的性质是( ) A.隔热 B.透气 C.透水 D.绝缘7下图所示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 A倾倒液体 B滴加液体 C熄灭酒精灯 D向试管加固体粉末8氧气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这属于氧气的( ) A物理性质 B. 化学性质 C物理变化 D. 化学变化9在下列化学反应中,属于化合反应的是( ) A氧化钙 水 氢氧化钙 B氧化汞 汞 氧气 C酒精氧气水二氧化碳 D高锰酸钾 锰酸钾 二氧化锰 氧气 10蜡烛的主要成分是石蜡,刚熄灭时,烛芯会冒出一缕白烟,燃着的火柴只碰到白烟,便能使蜡烛复燃,如图所示。此白烟可能是( ) A氮气 B水蒸气 C二氧化碳 D石蜡蒸汽冷凝的固体小颗粒11某同学在实验室做实验

4、时,不慎将燃着的酒精灯碰倒,洒出的酒精在实验桌上燃烧起来了。他应采取的应急措施是( ) A立刻用湿抹布铺盖 B到外面叫老师来一起想办法- 3 -C跑到学校公用电话亭打火警电话 119D为了自身安全,迅速逃离现场12下列说法中不正确不正确的是( ) A氧气的化学性质很活泼,在常温下就能与所有所有物质发生化学反应B硫在氧气中燃烧产生明亮的蓝紫色火焰,并产生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C铁丝在空气中不能燃烧,但在氧气中却能燃烧,火星四射D对于不易溶于水又不与水反应的气体,可用排水法收集13小华在探究蜡烛燃烧的实验中,发现罩在蜡烛火焰上方的烧杯内壁被熏黑。他的下列做法中不正确不正确的是( ) A反复试验,并观察

5、是否有相同的实验现象B认为与本次实验无关,不予理睬C查找蜡烛成分的资料,探究黑色物质成分D向老师请教产生黑色物质的原因14实验室用加热高锰酸钾制取、用排水法收集氧气的实验中,不需不需使用的一组仪器是( ) A玻璃棒、烧杯 B水槽、集气瓶C试管、带胶塞的导管 D酒精灯、铁架台15为研究铁丝的粗细对铁在氧气中燃烧的影响,下列实验能达到目的的是( ) A在同一瓶氧气中,先后进行不同粗、细铁丝的燃烧实验B在两瓶不同浓度的氧气中,分别同时进行粗、细铁丝的燃烧实验C在两瓶相同浓度的氧气中,分别同时进行粗、细铁丝的燃烧实验D在两瓶不同浓度的氧气中,分别同时进行相同铁丝的燃烧实验16、 构成物质的微粒是( )

6、A、只有分子 B、只有原子 C、有质子或中子、电子 D、有多种,分子和原子是其中的两种17、 “墙角数枝梅,棱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王安石梅花 )诗人在远处就能闻到梅花香味的原因是:( )A、分子在化学变化中可分 B、分子在不断地运动C、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 D、分子之间有间隔- 4 -18、为了探究水电解的微观过程,玉玲同学做了一些分子、原子的模型,其中能保持氢气化学性质的粒子模型是 ( )A、 B、 C、 D、 19、家庭日常生活经常用到的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 ) A调味用的食醋 B餐饮用的啤酒C.降温用的冰水混合物 D.炒菜用的铁锅 20. 水可造福人类,但水被污染

7、后却会给人类造成巨大的灾难。下列措施有利于保护水资源的是( )。A将核废料倒入远离海岸的水中 B将废旧电池埋入土壤中C使用高效低毒的农药 D畜禽养殖场用水直接排入江河中二、填空题二、填空题(每空 1 分,文字表达式每个 2 分,共 22 分)21某同学对蜡烛(主要成分是石蜡)及其燃烧进行了如下探究。(1)取一支蜡烛,用小刀切下一小块,把它放入水中,蜡烛浮在水面上。结论:石蜡的密度比水 (填“大”或“小”) 。(2)将一只干冷的烧杯罩在蜡烛火焰上方,烧杯内壁出现水雾,这说明蜡烛燃烧后生成_;片刻后取下烧杯,迅速向烧杯内倒入少量澄清的石灰水,振荡,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这说明蜡烛燃烧后还生成了_。2

8、2.有下列物质:过氧化氢;二氧化锰;石灰水;加热高锰酸钾完全反应后的剩余物;红磷;水银;矿泉水;氖气。其中属于混合物的是_;属于单质的是_;属于金属单质的是_;属于氧化物的是_。 (填序号)23右图是利用排水法收集好的某无色气体,收集好后瓶瓶口朝上正放在桌上。请椐此回答该气体应具有的物理性质(回答两条即可,不能再回答“无色无味气体”) 。 HHHO OOHHOH- 5 -(1)_ (2)_ 24已知空气的主要成分是氮气和氧气,某课外活动小组设计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实验装置如下图所示:(1)红磷燃烧时的现象 。该实验中红磷应过量,目的是 _。写出红磷燃烧的文字表达式_ _。(2)待燃烧停止

9、,白烟消失并冷却后,打开止水夹,观察到烧杯中的水进入集气瓶,瓶内水量约是集气瓶体积的 ,由本实验还可以推知氮气的哪些性质?试写出其中的一种: 。(3)此实验得出的结论是 。(4)某同学做该实验时,测出氧气的含量远远低于实际值,请你分析其中的原因(任意一种): _(5)若将红磷换成炭粉,该实验能否获得成功? (填“能”或“否”),理由是 。(提示:碳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25将某紫黑色固体粉末 A 加热,可产生无色气体 B,同时生成一种黑色固体 C 和另一种固体物质 D。黑色固体 C 通常可用于加热氯酸钾制氧气时的催化剂。黑色固体 E 在无色气体 B 中燃烧,产生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无色气体

10、 F。绿色植物可将气体 F 通过光合作用吸收,并转化为无色气体B。据此判断并按要求回答:(1)请推断:黑色固体 C 是_ (2)写出紫黑色固体粉末 A 加热分解化学反应式:_ _四、实验探究题四、实验探究题(30 分)26如图所示的仪器名称为_;该仪器中有一定体积的液体,甲乙两位同学中读取液体体积方法正确的是_同学。从左边放大的图像判断,该仪放大甲乙澄清的 石灰水A 吸气B 吹气- 6 -器中液体的体积_ _mL。 27某同学利用如图所示装置探究人体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有何不同。在 A 端吸气 20 秒,此时_(填“呼出气”或“空气”)从 B 端进入石灰水,结果石灰水中没有明显现象;再在 B

11、 端吹气 20 秒,石灰水明显变浑浊。据此判断:在呼出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_(填“高于”或“低于” )空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28右图是有关氧气性质实验的装置图,集气瓶内都预先留有少量水。简要回答甲、乙两瓶中水的作用:甲:_ _乙:_。 29先阅读下列资料。过氧化氢(H2O2)的水溶液俗称双氧水。实验室可用以下两种方法制取氧气:(横线处用化学式表示反应原理)方法 a:利用双氧水与二氧化锰混合: 方法 b:将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混合加热: 但是,若但是,若氯氯酸酸钾钾固体中混有可燃性固体中混有可燃性杂质杂质,加,加热时热时极可能极可能发发生爆炸;而且利用生爆炸;而且利用此法制得的氧气中往往含有一种有毒的

12、此法制得的氧气中往往含有一种有毒的杂质杂质气体气体- 氯氯气气(Cl2)。 。现提供下列装置,回答下列问题: (1)选择方法 b 制氧气,气体的发发生装置生装置应选择_,若利用氧气不易溶于水的性质,对应的收集装置收集装置应选择_(填装置字母代号)。(2)某同学在关闭装置 B 中的弹簧夹后,向长颈漏斗中加入水时发现:当水浸没长颈漏斗下端后,长颈漏斗中的水就下不去了(如图 E) 。这种现- 7 -象说明该装置气密性_(填“良好”或“不好”) 。(3)比较两种制氧气的方法,许多同学都认为较优的是方法 a。你认为方法 a 的优点有(任答一点):_ _ (4)也有同学认为方法 a 也有不足:利用方法 a 则应该选择装置 B 作气体的发生装置,而反应结束后,锥形瓶内还有大量的氧气没有能够收集,造成浪费。请你设计一个方案导出锥形瓶中的氧气。你的操作方法是:连接装置 B 和 D,打开弹簧夹,再_,并将导出的氧气收集好。30 下图是实验室常见的制取气体的装置: (1)写出仪器名称:_ _ _ _ _ 。 (2)实验室采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时,应选择的发生装置是_ _(填序号,下同),试管口还要塞一团棉花,目的是_ 。 (3)实验室采用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时,应选择的发生装置是 ,锥形瓶中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