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届高三第二次质量检测化学综合试卷

上传人:ji****n 文档编号:48115062 上传时间:2018-07-10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24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1届高三第二次质量检测化学综合试卷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2011届高三第二次质量检测化学综合试卷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2011届高三第二次质量检测化学综合试卷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2011届高三第二次质量检测化学综合试卷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2011届高三第二次质量检测化学综合试卷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1届高三第二次质量检测化学综合试卷》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1届高三第二次质量检测化学综合试卷(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2011 届屯溪一中高三第二次质量检测化学综合试卷届屯溪一中高三第二次质量检测化学综合试卷满分满分 100 分分 时间时间 100min可能用到的数据可能用到的数据 相对原子质量:相对原子质量:Na23 O16 其它数据其它数据 lg3=0.5第第卷(共卷(共 42 分)分)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 3 分)分) 1据报道:以俄罗斯杜布纳联合核研究所尤里奥加涅相为学术带头人的国际科研小 组合成了 117 号元素(以 Uus 表示。Uus 诞生的时间是:2009 年 8 月 20 日上午 9 时 30 分, 但获得后并没有立即

2、对外公布,科学家对获得的实验成果进行了大量的分析和证明,直到 2010 年 4 月 7 日才对外公布) ,于是填满了元素周期表第 7 周期所有空格。下列关于 Uus 元素的说法错误的是 A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式是 7s27p5 B最高化合价是+7 价 C其单质是双原子分子,常温常压下呈气态 D阴离子具有很强的还原性 2用 NA表示阿伏伽德罗常数,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1mol 甲烷中的氢原子被氯原子完全取代,需要氯气的分子数为 2NA B7.8gNa2O2与 CO2完全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 0.1NA C100mL2.0mol/L 的 NaOH 溶液与 Al 反应转移了 0.3NA电子,生成的 H2必

3、为 3.36L D在 pH=13 的溶液中,OH数目为 0.1NA 3下列离子反应方程式正确的是 A氧化铁溶于氢碘酸 Fe2O3 +6H+ =2Fe3+3H2O B在 AgCl 沉淀中加入硫化钾溶液 2AgCl(s)+S2=Ag2S(s)+2ClC铜与浓硫酸共热 Cu+4H+SO42=Cu2+ +SO2+2H2OD电解氯化镁溶液 2Cl+2H2O = Cl2+H2+2OH 4短周期元素 X、Y、Z 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X、Y、Z 三种元素中,X 的非金属性最强 BZ 的氢化物的稳定性比 Y 的氢化物稳定性强 CY 有最高价含氧酸,其分子式是 HYO4 DY 单质的

4、熔点比 Z 单质的熔点低 5下列有关 H2CO3、CO2分子的说法正确的是 ACO2分子是非极性分子,分子中含有非极性键 B在 CO2与 Na2O2的反应中,CO2是还原剂 C碳酸分解为 CO2时,断裂碳酸分子中的 2 个 键形成了 1 个 键和 1 个 键 DCO2溶于水只存在电离平衡 6欲证明一瓶无色液体是纯水,可靠的实验方法是 A测得其pH7 B跟钠反应生成氢气 C电解时得到H2、O2,体积比为21 D在1.013105Pa时测定水的沸点 7下列制备气体的装置不能做到“随关随停,随开随制(即关闭止水夹 a 反应就停止, 打开止水夹 a 就能制得气体) ”的是直流电XYZ2A B C D

5、8某实验探究小组进行氢气在空气中燃烧的实验探究,装置如图所示(固定装置略 去) ,在试管 a 和 b 中分别装入少量下表溶液进行实验:实验试管 a试管 b(作对比用)试管 a 中实验现象KI淀粉溶液KI淀粉溶液溶液变蓝色酸性高锰酸钾稀溶液酸性高锰酸钾稀溶液溶液紫红色褪去试管 b 中溶液的颜色没有变化。则此实验可以说明 A热水可使 KI淀粉溶液和酸性高锰酸 钾溶液变色 BH2在空气中燃烧可能有 H2O2生成 C用 H2燃烧产生的热来加热水 D对燃烧产生的水进行过滤a b 9对下列实验现象的分析,结论正确的是操 作实验现象结 论A甲溶液中加入氯化钡、稀硝酸的 混 合 液产生白色 沉 淀甲溶液中一定

6、含有 SO42或SO32 B乙溶液进行焰色反应焰色呈黄色乙溶液一定是某钠盐的溶液C丙溶液中加入硝酸银、稀硝酸的 混 合 液产生白色 沉 淀丙溶液一定是某种氯化物的溶液D把湿润的碘化钾淀粉试纸放入红 棕色的丁气体中试纸变蓝色丁不一定是溴蒸气10已知:含 Fe2+的溶液与铁氰化钾 K3Fe(CN)6溶液反应生成具有特征蓝色的铁氰化亚 铁沉淀,离子方程式为:3Fe2+ + 2Fe(CN)63= Fe3Fe(CN)62。现用下图装置在浸有 铁氰化钾浅黄色溶液的滤纸上写出蓝色的字“神奇的 化学” ,据此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直流电源的 a 极是阴极 B直流电源的 b 极是负极 C阳极反应为:Fe(CN

7、)63+ e=Fe2+ +6CN D “电笔”笔尖材料是铁,其电极反应为:Fe2e=Fe2+ 11分别用 X、Y、Z、W 四种金属进行如下三个实验:1将 X 与 Y 用导线连接,浸入电解质溶液中,Y 不易腐蚀2将 X、W 分别投入等浓度的稀盐酸中都有气体产生,但 W 比 X 反应剧烈3用惰性电极电解含等物质的量浓度的 Y2+和 Z2+混合溶液,在阴极上首先析出单质 Z纯净的 H2水3根据以上事实的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AZ 的阳离子氧化性最强 BW 的还原性强于 Y 的还原性 CZ 放入 CuSO4溶液中一定有 Cu 析出 D用 X、Z 和稀硫酸构成的原电池,X 做负极 12有 a、b、c 三种物

8、质,它们之间通过一步反应就能实现如图所示的转化,则这三种 物质的组合是ABCDaFeCuOCa(OH)2SibFeCl3Cu(OH)2CaSO3Na2SiO3cFeCl2CuCl2Ca(HSO3)2SiO213已知: N2(g)+3H2(g) = 2NH3(g) H=QkJ/mol现分别在相同条件下进行下述三个实验:实验编号N2(g) /molH2(g) /molNH3(g) /mol0.51.500.41.20.20.41.10.3充分作用后,测得实验反应放出热量为 Q1kJ,实验没有热量变化。则下列说法不正确 的是 A实验反应放出热量值 Q1=0.1Q B实验的 H2平衡转化率为 20%

9、C实验反应吸收热量 D该条件下氮氢合成氨的平衡常数约为 0.058 14在一定浓度一定体积的盐酸中不断滴加同浓度的 NaOH(aq),溶液的 pH 随 NaOH(aq)体积V(NaOH(aq)的变化如下图所示:则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A常温下,NaOH(aq)的 pH=13Bb 点的溶液中离子浓度大小为:c(Na+)c(Cl)c(OH)c(H+)c 点的溶液中离子浓度大小为:c(Na+)c(OH)c(Cl)c(H+)CVNaOH(aq)0 时的溶液中各离子浓度关系总是: c(Na+)+c(H+) =c(OH)+c(Cl)D常温时,a 点的溶液 pH=3.5t ,pMPa催化剂a b c1pH7

10、10 20 40 VNaOH(aq)/mLb ca12.54第第卷(共卷(共 58 分)分)15 (15 分)下表是元素周期表前五周期的一部分,X、Y、Z、R、W、J 是 6 种元素 的代号。请回答下列问题(除特别说明外,凡涉及用元素回答的问题均用具体元素符号表示):XYZRWJ是_。 (4)在双原子分子中,最稳定单质的电子式为_;有一种酸 HX3的酸性与 醋酸相近,HX3溶液与 NaOH 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 (5)在这 6 种元素的单质中,熔沸点最高的是(填化学式)_。 (6)由 X、Y、Z、R、W 五种元素的原子构成的两种 3 原子分子有如下反应:+ +(分子模型中的“”表示共价键

11、单键、双键、三键或其他特殊的共价键,白球表示 的原子可以相同也可以不相同) 则其具体的反应方程式可以是_。 (7)在很长时期内未制得 WY4,直到 1971 年有化学家将 JZ2和含 WY3的溶液作用才 获得成功,反应除生成 WY4外,还有一种酸 HZ 和一种单质。写出其离子反应方程式并 标出电子转移数目和方向(只有 J 可以不必用具体的元素符号) _ _。 16 (13 分)高锰酸钾是一种重要的化学试剂,其溶液不很稳定,在酸性条件下会分解 生成二氧化锰和氧气,在中性或弱碱性溶液中分解速度很慢,见光分解速度加快。 (1)高锰酸钾溶液应_(填保存的注意事项);酸 性条件下高锰酸钾溶液分解的离子方

12、程式_。 (2)请配平高锰酸钾溶液与草酸钠 Na2C2O4溶液在酸性条件下反应的离子方程式:MnO4 + C2O42+ H+ Mn2+ + CO2+ (3)某学习小组为了探究高锰酸钾溶液和草酸钠溶液的反应过程,将高锰酸钾溶液 逐滴地滴入一定体积的酸性草酸钠溶液中(温度相同,并不断振荡时) ,记录的现象如下表:滴入高锰酸钾溶液的次序(每滴溶液的体积相同)高锰酸钾溶液紫色褪去的时间先滴入第 1 滴1min褪色后再滴入第 2 滴15s褪色后再滴入第 3 滴3s褪色后再滴入第 4 滴1s请分析高锰酸钾溶液褪色时间变化的原因(1)R 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图为_。 (2)在化合物 YZ2中 Y 的化合价为_

13、;Y2与 Na+的半径大小为 _。 (3)在 X、Y、Z 三种元素中,电负性由大到小的排序是 _; X 与 Y 的第一电离能:X_Y(填“” “”或“=”),其理由5_。 (4)该学习小组在获取了上述经验和结论以后,用稳定的物质草酸钠 Na2C2O4(相 对分子质量 134.0)来标定高锰酸钾溶液的浓度。他们准确称取 1.340g 纯净的草酸钠配成 250mL 溶液,每次准确量取 25.00mL 溶液酸化后用 KMnO4溶液滴定。 高锰酸钾溶液应装在_(填下图中的仪器编号) 。为了防止高锰酸钾在酸性条件下分解而造成误差,滴定开始时,操作上必须是 _。 当溶液呈微红色且半分钟内不褪色,消耗 KMnO4溶液 20.00mL(多次测定的平均 值) ,则 KMnO4溶液的浓度为_。 17 (15 分)CO 和 H2是合成多种有机化合物的重要原料,亦称作合成气。CO 和 H2 反应在不同条件下得到不同的产物:反应条件主要产物生成 1mol 有机物H/kJmol1 Cu-ZnO-Cr2O3-MnO,200400,3040MPa甲醇128 Ni,250500,常压甲烷(和水蒸气)206.2 FeO-Co-Ni,1503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