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包场高级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历史5月月考试题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48111458 上传时间:2018-07-10 格式:DOC 页数:25 大小:916.0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苏省包场高级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历史5月月考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江苏省包场高级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历史5月月考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江苏省包场高级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历史5月月考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江苏省包场高级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历史5月月考试题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江苏省包场高级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历史5月月考试题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江苏省包场高级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历史5月月考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苏省包场高级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历史5月月考试题(2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江苏省包场高级中学江苏省包场高级中学 2017201720182018 学年第二学期学年第二学期高二历史高二历史 5 5 月试卷月试卷 请把单项选择题请把单项选择题 8686 题涂在答题卡上,非选择题写在答题卡上题涂在答题卡上,非选择题写在答题卡上一、单项选择题:在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本部分共一、单项选择题:在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本部分共 8686题,题,1-761-76 题每题题每题 1 1 分,分,7676 分,分,77-8677-86 题每题题每题 2 2 分,分,2020 分,共分,共 9696 分)分)一、单选题1 左传桓

2、公二年记载, “晋昭侯封桓叔(昭侯之叔)于曲沃。师服预言:吾闻国家之立也,本大而末小,是以能固故天子建国,诸侯立家,卿置侧室,夫有贰宗,是以民服事其上,而下无觊觎。今晋,甸侯也,而建国。本既弱矣,其能久乎。 ”师服意在( )A离间宗亲关系 B取消分封制度 C维系统治秩序 D建立中央集权2 剑桥中国史载:“对帝国而言并不是新东西,也不是起源干秦。但公元前 221 年的改革至关重要,它断然摒弃了必然引起间接统治的重立列国的思想。 ”材料评说的制度应是A分封制 B三公九卿制 C郡县制D郡国并行制3元朝行省实行圆议连署制与分领制相结合。圆议连署制下,数名行省正官共同议政决策,“事从公议” 。分领制指“

3、钱粮、兵甲、屯种、漕运”四大职事由正官分别执掌。这种权力运作方式( ) A着眼于集体议政监督皇权 B保障行省正官独立行使军政权力C继承了唐代三省运行机制 D体现了行省正官之间的分权制衡4东汉光武帝之时,察举制实施中有了“授试以职”的正式规定,即郡国长官应先对秀才与孝廉委以一定职务,检验其是否“便习官事” ,合格者方可举至中央。这一规定( )A打破贵族世代为官的陈规 B体现对官员吏治才能的重视C彰显公开竞争的选官原则 D意在提高地方政府行政效率5据元史记载,中统三年,以不只爱不干(人名)及赵璧行中书省事于山东,讨伐李璮;至元十一年中书左丞相伯颜、平章阿术为首的荆湖行省,左丞相合答为首的淮西行省,

4、分两路平南宋。由此可知元朝的行省制度( )A由丞相制度演变而成 B在消灭地方割据中形成C已形成稳定的统辖区域 D曾承担军事征伐的使命26北宋大中祥符四年殿试进士新定条制:“举人纳试卷,内臣收之;先付编排官去其卷首乡贯状,以字号第之;付封弥官誊写校勘,用御书院印;始付考官,定等讫。 ” “条制”说明宋代科举考试( )A首创殿试制度 B规定答题方式 C力求公平公正 D盛行徇私舞弊7唐初三省制下,中书省的具体工作为批答奏章和起草诏书、是决策出令的第一道程序。门下省对诏令的审议封驳,成为决策出令的又一道重要程序。门下省审复的诏令,经皇帝“画可” 、加盖皇帝印玺后,再下达尚书省执行。材料反映的三省运行机

5、制( )A有利于官僚政治的建立 B强化了尚书省的决策权C消弱了至高无上的皇权 D推动了中央决策合理化8 “它的设立,本是一种超常规的做法。这个无编制、无定员、无预算,名义上仅仅是皇帝的临时秘书机构,却实际上褫夺了内阁的权力,造成了中国特色的机构名实不符现象。 ”材料中的“临时秘书机构”( )A凌驾于内阁和六部之上 B妨碍皇权高度集中C削弱相权对皇权的制约 D强化君主专制统治9 “廷寄”上谕是清代军机处官员日常工作之一,其内容大都是告诫臣工、指授兵略、查核政事、责问刑法之失当等。这体现了军机处的职能是( )A传达皇帝旨意 B参与行政决策 C总领全国政务 D负责监察百官10明代王圻续文献通考卷八十

6、七载:“洪武元年,始备六尚书,皆正三品,而侍郎正四品,郎中以下品秩有差,而皆隶中书省,一仍元旧。十三年,丞相胡惟庸以专擅蒙蔽诛,分其职于吏户礼兵刑工,又分大都督府为五,升尚书正二品,左右侍郎正三品,虽并称政府而名位不极,事权不专。 ”材料本质上说明当时( )A丞相权力受限更多 B政令畅通得到保证C六部地位显著提高 D集权统治得到强化11格罗特指出陶片放逐法是为了“在整个共同体中只有完全的一致,或者多数派强大到近乎全体一致的程度,即使那些不完全赞同的人也必须尊重这种政体,才能让政治激情不至于造成流血” 。据材料可知该方法( )A防止僭主政治的出现 B维护了城邦的稳定与安全C实现多数派达成一致 D

7、强制少数派赞同现有政体12 雅典政制记载:议事会已经把吕锡马库斯交付公众的行刑吏了,他正在坐着等死的时候,优美里德斯说,公民未经陪审法庭判决不得处死;到了陪审法庭举行审判的时3候,吕锡马库斯得以免罪。这表明( )A陪审法庭成为最高权力机关 B议事会的决定代表民众利益C雅典各机关的职责分工混乱 D议事会的权力受到法庭制约13公元前 560 年,雅典开始举办城市酒神节,戏剧表演是其重要组成部分。当时,由公民大会选出的执政官指定富有的雅典公民担任赞助者。在戏剧公演前,以抽签方式选出评委以行使戏剧评判权,这与集体议政程序如出一辙。当时古代雅典的戏剧表演活动( )A推动了财产等级制度的确立 B说明雅典民

8、主政治发展到顶峰C利于营造城邦民主政治氛围 D反映出旧贵族特权被基本铲除14古希腊雅典城邦的十将军之一修昔底德曾如此评论雅典公民:“你们是悦耳言辞的俘虏,就像是坐在演说家脚下的听众,而不像一个讨论国事的议会。 ”这表明当时雅典( )A民主政治由演说家主宰 B公民大会不具有议会性质C政治野心家放纵不受控制 D民主政治带有非理性一面15罗马打开了地中海世界的大门后,随着国际贸易的不断发展,涉及异邦人的民商事法律纠纷经常发生。公元前 242 年罗马设立了外事裁判官,审理异邦人之间、异邦人与罗马公民之间的诉讼案。此后的罗马共和国( )A异邦人的贸易纠纷受万民法调解 B万民法与公民法的区别不复存在C居民

9、在罗马活动都受公民法保护 D异邦人普遍享有了罗马的公民权16 “这次改革坚持两个原则:一是向衰败选区开刀。56 个衰败选区被废除,30 个小的选区失掉席位。在伦敦和其他新兴城市新设立了 40 多个新选区;二是规定地主或房主年收入达 10 磅者、租地经营达 50 磅者才有选举权。 ”推动这次改革的主要原因是( )A工业资本主义的发展 B议席名额分配不合理C责任内阁制度的形成 D圈地运动的深入发展17 “1777 年,英军在北美萨拉托加失败,首相诺思向国王乔治三世说明,他完全不适合留在职位上充当战争领导人,但被拒绝了。1781 年英军在约克镇投降后,下院通过对内阁的不信任动议,乔治三世被迫允许诺思

10、率内阁成员集体辞职。 ”这反映当时英国( )A国王拥有至高无上权力 B君主立宪制尚未建立C首相尚未成为内阁首脑 D责任内阁制逐渐完善18美国 1787 年宪法规定,除众议员由人民直接选举产生之外,其他政府部门的官员都间接选举产生:参议员通过州议会选出,总统由各州选出的选举人选出,联邦最高法院4法官由总统任命,并需经参议院批准。美国的建国精英作出这样的安排是为了( )A避免因某种共同利益而出现部门勾结 B巩固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的联邦体制C限制议员、总统和大法官的权力范围 D保证立法、行政和司法部门的独立性19下表是美国制宪会议中出现的几种意见及最终方案,这些意见及最终方案体现了( ) 意见一 意

11、见二 最终方案 反对一人执掌大权,认为一人掌权,总统形同英国国王。 总统应该有足够大的权力来钳制国会可能出现的独断和多数暴政。 总统实行任期制。总统有对国会议案的否决权,有权任命官员、与外国签约,但必须须得到参院的同意。A国会是联邦政府权力中心 B民主与妥协是美国宪法的特征C美国总统应该对宪法负责 D联邦政府的权力高于各州权力202017 年 9 月 24 日,特朗普总统发布第三版移民限制令。但在法令生效前的最后时刻,夏威夷州和马里兰州的联邦地方法官做出裁定,暂时“冻结”新版移民限制令中针对除朝鲜和委内瑞拉之外 6 国公民入境限制的大部分内容。12 月 4 日,美国联邦最高法院发布命令,在妥善

12、处理两州诉求的基础上,允许最新版的移民限制令全面生效。由此说明美国( )A各州拥有较大独立性 B联邦法院是国家权力中心C司法权凌驾于行政权 D总统权力受地方政府限制21阅读下列18381852 年英国制造品输华值统计图表。对图表信息解读正确的是( ) A鸦片战争后英国对华商品输出持续增长 B五口通商便利了列强对中国的商品输出C中国的民族资本抵制了英国的商品倾销 D英国对中国表现为较大规模的贸易顺差22 “这文件之所以鼓舞人民,是因为人民希望一劳永逸地消灭清朝农村社会无情的经济竞5争和剥削,而代之以真正的公有制秩序。总的说来,平等主义社会使命至少跟它的种族排满主义一样有吸引力。 ”这一评论提到的

13、“文件”( )A充分调动农民阶级的生产积极性 B兼具革命性和空想性的双重特点C激发农民价级开展反帝爱国运动 D反映的是革命派民生主义的诉求23洪仁玕资政新篇记述:“恳自今而后,可断则断,不宜断者付小弟掌率六部等议定再献,不致自负其咎,皆所以重尊严之圣体也。或更立一无情面之谏议在侧,以辅圣聪不逮。 ”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是天国早期的施政纲领 B带有明显的空想色彩C严厉批评天王独断专行 D包含一定的民主意识24著名史学家陈旭麓先生认为 1840 年以来,中国因外患而遭受的每一次失败都产生过体现警悟的先觉者。但他们的周围和身后没有社会意义的群体,他们走得越远越孤独。但战争大败, “成中国之巨祸” ,它促成了中国民族认识的变,中国的民族具有群体意义的觉醒也因此而开始。 “这里的“战争“指的应是( )A第二次鸦片战争 B甲午中日战争 C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D第一次世界大战25法国媒体曾刊登一位回国士兵的陈述:“从北堂我们开向皇宫,修士们跟着我们去,他们怂恿我们屠杀、抢劫。我们奉命在城中为所欲为三天,爱杀就杀,爱拿就拿,实际抢了八天。 ”美国作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