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周口市扶沟高中2017_2018学年度高一历史下学期第三次月考试题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48111163 上传时间:2018-07-10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160.5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河南省周口市扶沟高中2017_2018学年度高一历史下学期第三次月考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河南省周口市扶沟高中2017_2018学年度高一历史下学期第三次月考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河南省周口市扶沟高中2017_2018学年度高一历史下学期第三次月考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河南省周口市扶沟高中2017_2018学年度高一历史下学期第三次月考试题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河南省周口市扶沟高中2017_2018学年度高一历史下学期第三次月考试题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河南省周口市扶沟高中2017_2018学年度高一历史下学期第三次月考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河南省周口市扶沟高中2017_2018学年度高一历史下学期第三次月考试题(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1 -扶沟高中扶沟高中 2017201720182018 学年度下期高一第三次考试学年度下期高一第三次考试(5(5 月月考月月考) )历史试题历史试题本试题卷分第卷(选择题)和第卷(非选择题)两部分。考生作答时,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答题注意事项见答题卡) ,在本试题卷上答题无效。第第卷卷本卷共本卷共2525个小题,每小题个小题,每小题2 2分,共分,共505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题目要求的。1.据史料记载:“中国古代举行婚礼大多在秋冬之交。 夏小正言二月,殆因农业经济社会交易物品,必在秋收冬藏之际。农忙既毕,女

2、家始肯令之适人。 ” 这说明A.农耕经济影响了人们生活规律 B.古代举办婚礼都在秋收后C.社会习俗受重农抑商政策制约 D.男耕女织的农业经营方式2.“尚衣监曹公寅深恤民隐,机户公吁奏免赋税” 。于是,曹寅凭借着和康熙的特殊关系,上奏请求免除机户重税,发展民间丝织业。 “于是得旨永免自此有力者畅所欲为。至道光间,遂有开五六百张机者” 。对该史料理解最恰当的是A.清代民营手工业的发展超过了官营手工业B.清代我国的资本主义经济得到了较快发展C.清代政府有条件地允许民间丝织业的发展D.康熙帝曾经废除了限制手工业发展的政策3.史书记载:“嘉兴府秀水县濮院镇地跨秀水、桐乡两县,清初远方大贾携槖(钱袋子)群

3、至,一镇之内,坐贾持衡,行商群至,终岁贸易不下十万金 ” 。材料直接反映出A.濮院镇已成为区域商业中心 B.商业活动突破时空限制C.长途贩运贸易促进商业繁荣 D.重农抑商政策暂时调整4.1618 世纪中国的金银比价发生了如下变化:16 世纪 30 年代金银比为 1:6,17 世纪 30 年代后升至 1:1013 左右,18 世纪末达到 1:15 的水平。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鸦片走私现象日益猖獗 B.对外贸易长期保持顺差C.白银成为主要流通货币 D.海禁政策造成外贸萎缩5.在中国传统社会里,谚语“千年土地八百主”是人们惯见世事沧桑之后的概括。文中的谚语实质上反映了中国古代A.地主土地私有

4、制的变迁 B.土地买卖相当频繁 C.土地所有权的非连续性 D.自然经济渐趋瓦解- 2 -6.1516 世纪,西欧专制国家可以调动社会上一切力量经济活力、技术进步、新教徒进取精神等等,把它们汇合成一个整体引向海外。这说明西欧专制制度A.在早期发展中推动了社会进步 B.为新航路开辟提供了强有力后盾C.支持了工业革命后的殖民扩张 D.为资本主义发展创造了政治前提7.有学者认为,明末以来,美洲的豆类、番茄、玉米、花生等作物向中国、东南亚的广大亚洲地区传播,以其丰厚的产出和充足的营养支撑着众多的人口,打破了传统的粮食结构。他把这些现象称为“餐桌革命” 。 “餐桌革命”出现的主要原因是A.世界市场的形成

5、B.商业革命的影响C.工业革命的开展 D.亚洲人口的膨胀8.下表是英国社会各阶层(职业)15601700 年识字率变动趋势分类统计表 (表中数据为具备识字能力的成员占该阶层(职业)全部成员的百分比) 。这一变动趋势年年份份 阶阶层层(职职业业) 1560 年年 1700 年年 贵贵族族、绅绅士士、教教士士 100% 100% 商商人人、律律师师、政政府府官官员员 100% 100% (伦伦敦敦)店店主主、制制造造业业者者 60% 90% (乡乡村村)店店主主、制制造造业业者者 30% 60% 农农场场主主(含含自自耕耕农农) 50% 75% 农农牧牧业业雇雇工工和和佃佃仆仆 15% 15% 茅

6、茅舍舍农农(含含牧牧民民) 20% 20% A.说明社会上层政治地位稳定 B.表明工业资产阶级迅速崛起C.反映出英国基础教育已普及 D.有利于英国生产方式的变革9.马克思曾说过:“只要英国人把机器应用于一个有煤有铁的国家的交通上就无法阻止这个国家去制造这些机器了。 ”对马克思这段话理解最准确的是A.煤和铁是一个国家获得独立的根本条件 B.殖民活动的历史作用主要是建设性的C.殖民活动客观上传播了先进的生产方式 D.工业革命加速了西方殖民体系的崩溃 10.下表为 18001900 年欧洲和中国在世界制造业产量中所占份额(%) 。据此可知A.传统手工业在中国越来越占据优势 B.中国所占份额减少缘于制

7、造业衰退18001830186018801900欧洲28.034.153.662.063.0中国33.329.819.712.56.2- 3 -C.工场的出现加速了欧洲工业化发展 D.工业化是欧洲超越中国的主要原因11.1862 年,美国国会通过了建设横贯大陆铁路的方案,鼓励私营公司向铁路投资,政府予以补贴。其后美国掀起了兴建铁路的狂潮。1869 年后多条横贯大陆的干线相继竣工。美国交通业的发展A.有利于国内统一市场的形成 B.有效防止了南北战争的爆发C.体现了国家干预经济的政策 D.导致垄断企业控制国家交通12.20 世纪 20 年代,西欧出现一种新现象:刚刚从事基础科学研究的人可以从国家有

8、关机构、学会或工业公司得到研究资助。这一现象反映出A.电磁感应原理推动了基础科学研究发展到新的阶段B.民主体制的普遍建立为人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环境C.人们认识到科学对技术和生产发展的巨大推动作用D.已经形成了以知识经济为基础的新的经济增长模式13.下表为鸦片战争前后中国的茶、丝出口量,该状况的出现最能说明A.中国的茶、丝备受外国人喜爱 B.清政府有鼓励发展实业的政策C.农产品的商品化程度日益提高 D.中国在国际竞争中仍具有优势14.美商在华旗昌轮船公司成立于1862年。下表是旗昌轮船公司(简称旗昌)和同期美国本土的湾流航运公司(简称湾流)的资本利润(折合白银单位:万两)对比,此对比可说明旗昌资

9、本(利润)湾流资本(利润)1866年100(22)368(42)1871年225(95)410 (49)A.外商航运发展刺激了洋务运动出现 B.资本主义经济侵略方式发生了变化C.西方列强基本垄断了我国内河航运 D.外国运输资本在华攫取了超额利润15.据统计,中国从 1913 年到 1920 年,外国资本增加 13 以上,本国资本则增加了一倍多,时间茶(万镑)丝(包)战前年平均500050001845 年8019132201851 年9919230401853 年1012262896- 4 -外国资本所占比重下降了近 10 个百分点,这表明A.外国资本优势丧失 B.政府大力支持本国实业C.民族工

10、业得到发展 D.列强均放松对中国侵略16.在“一五计划”的预算支出中,58.2%投入工业建设,19.2%投入交通、邮政和电讯业,7.6%投入农业、林业和水利,7.2%投入文化、教育和卫生事业。这一分配方式A.符合当时中国的国情和发展战略需要 B.反映出新中国缺乏经济建设的经验C.造成日后中国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 D.导致急躁冒进的“左”倾错误滋生17.为了生产自救,少数农民自发地搞起了责任田,其办法是不改变土地集体所有制的前提下,“定产到户,超额归己”。到 l961 年底,安徽省 90.1%的生产队实行过或者正在实行责任田。中央领导人对这一新生事物给予极大支持。对此理解正确的是,这一时期A.人

11、民公社化运动已结束 B.农村率先进行经济体制改革C.国民经济形势开始好转 D.对国民经济的反思与调整18.从 1957 到 1978 年,中国农村的一个生产队未能向国家交售 1 斤粮食,反吃了国家 25 万斤返销粮;1979 年以来的两年半时间中,这个队却向国家交售了 10 万斤粮食,等于以前全队三年的粮食总产量。导致这种状况的重要因素是A.生产自主权扩大刺激了农业生产 B.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挥重大作用C.人民公社化运动激发生产积极性 D.取消农业税极大地减轻农民负担19.近代中国交谊舞最初还局限于上流社会的少数人,但到20世纪20年代初,跳舞之风在北京、上海等大城市兴起。早年认为男女合群手舞

12、足蹈“男女杂沓,大败风纪” “与中国美俗良法有所背离”避而不观的中国人,随跳舞潮流由临海一带向内陆澎湃涌来,其旧有之念渐次支离破碎。这反映了A.儒家的传统观念被国人完全抛弃 B.西方生活方式冲击了国人传统观念C.国人接受西方生活方式全盘西化 D.辛亥革命使民主平等思想深入人心20.1968 年,成都军区军训部为购买一辆自行车给成都五金公司负责人写了一封信:“五金公司负责同志:战部需购自行车一辆请协助解决,此致”。这封信反映的时代背景是A.部门交流频繁,行政效率较高 B.国家全力备战,民政服务军事C.经济体制僵化,生活物资紧缺 D.阶级斗争为纲,取消商品流通21.1874 年,中国引进了日本人力

13、车,又名黄包车。在 20 世纪 20 至 30 年代,它的数量远超过汽车,达到五六万辆之多,在城市中来往穿梭。材料从侧面反映出A.黄包车较大提升了市民生活水平 B.黄包车促进了中国交通的近代化- 5 -C.日本对华经济侵略始于明治维新 D.近代中国的交通业发展比较缓慢22.20 世纪 30 年代,西方不少国家出现了“妇女回到家庭去” “妇女的天职在教养子女”等口号。这主要是由于A.西方国家重视教育B.经济危机增大就业压力C.西方国家完善社会保障制度 D.科技发展提高了生产力23.罗斯福政府在 1933 年 6 月成立了房主贷款公司,帮助 100 万户赎回产权。修理住房贷款发放了 230 万次,

14、合计 9.4 亿美元;建筑新房屋贷款发放了 55.4 万次,合计 23 亿美元。这种做法A.增强了民众对政府的信心 B.改变了房屋的所有权性质C.体现了政府的直接救济 D.是罗斯福新政的中心措施24.下表表明 20 世纪 70 年代18701979 年美英法德日意六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率(%)A.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瓦解 B.自由主义导致竞争无序C.资本主义经济格局实现重组 D.凯恩斯主义的作用削弱25.有学者认为,近代以来,西方社会运动与工人斗争的诉求依次地表现为,在 18 世纪是“公民权利” ,19 世纪主要集中在“政治权利” ,20 世纪主要表现在“社会权利” 。 “社会权利”的诉

15、求主要表现为A.争取参与行使国家权力的权利 B.争取国家提供的社会保障和服务的权利C.争取与个人自由相关的基本权利 D.争取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经济新秩序第第卷卷本卷共本卷共4 4个小题,共个小题,共5050分。其中,分。其中,2626题题1414分,分,2727题题1212分,分,2828题题1212分分,29,29题题1212分。分。26.(14 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在宋代,由于城市中市坊制度的破坏,以及邻近乡村地区懋迁(贸务)的方便,原有的定期市逐渐演变形成商业性的聚落,作为固定居处的市于是形成。另一方面,原有以行政及军事机能为主的城镇,也逐渐蜕变转化为商业及贸易的重要据点。这种商业化的时间18701913191319501950197319731979平均1.40.94.52.23- 6 -趋势,直到明清时代,传统的市镇均脱离了它的原始含义,而以商业机能为标准。可见,明清时“市镇”或“镇市”已经成为江南地区一般商业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