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2017_2018学年度高二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48110382 上传时间:2018-07-10 格式:DOC 页数:19 大小:189.5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苏省2017_2018学年度高二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江苏省2017_2018学年度高二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江苏省2017_2018学年度高二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江苏省2017_2018学年度高二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江苏省2017_2018学年度高二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江苏省2017_2018学年度高二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苏省2017_2018学年度高二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1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1 -江苏省启东中学江苏省启东中学 2017201720182018 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考试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考试高二语文高二语文 试卷分值:160 分 考试时间:150 分钟1 1、语言文字运用(语言文字运用(1515 分)分)1. 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 分) ( ) 范仲淹的诗书扇示门人 “一派青山景色幽,前人田地后人收。后人收得休欢喜,还有后人在后头。 ”以种地做比喻,寓意深刻,引人警醒。泛而言之,人的名誉、财富、地位、等等,并非 、恒久享有的,如果不 ,所有的一切,都将 。 A一劳永逸 未雨绸缪 风流云散 B. 一劳永逸 居安思危 风流云散 C一成不变 居安

2、思危 烟消云散 D. 一成不变 未雨绸缪 烟消云散2.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 分) ( ) A. 未来几年,国家将切实加大生态补偿,建立健全配套制度体系,加快出台生态补偿政策法规,提升全社会生态补偿意识。B. 给父母找保姆就是孝顺?何为孝?是给父母用不尽的钱财,还是放手给父母自由,让他们自己安排自己的生活?这个问题才是这部剧想要带给大家的思考。C. 如果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那么,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就是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之魂。D. 进行书法教育,不仅能够培养青少年养成良好的汉字书写习惯,对提高他们的艺术欣赏水平和提升他们的传统文化素养也很有意义。3. 下列句

3、子中,所用修辞手法与其他三句不相同的一句是(3 分) ( )A.彩袖殷勤捧玉钟,当年拚却醉红颜。B.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C.又恐春风归去绿成阴,玉钿何处寻。D.把吴钩看了,栏干拍遍,无人会,登临意。4.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 分) ( ) 坐在草亭里想念翠翠,翠翠既远且近。 。遂想起沈从文的一句话:“一切总永远那么静寂,所有的人每个日子都在这种不可开窍的单纯寂寞里过去。 ”当然,- 2 -翠翠也在其中。雨还在下,河面上是一片烟,天气越来越寒凉。浓的是水边的青石,怪兽般长满绿毛;淡的是若有若无的远山,以及山脚下的江水。酒还在饮,身子却越来越暖。野渡无人

4、,视野里有浓有淡。一幅典型的中国式风景。A. B.C. D.5. 下列诗句蕴含哲理与漫画五指争功一致的是(3 分) ( ) A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 B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C凡物各自有根本,种禾终不生豆苗 D时人不识凌云木,直待凌云始道高2 2、文言文阅读(文言文阅读(1818 分)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69 题。 菜园院佛殿记曾 巩庆历八年四月,抚州菜园僧可栖,得州之人高庆、王明、饶杰相与率民钱为殿于其院成,以佛之像置其中,而来乞予文以为记。 初,菜园有籍于尚书,有地于城南五里,而草木生之,牛羊践之,求屋室居人焉,无有- 3 -也。可栖至,则喜曰:“是天下之废地也,人

5、不争,吾得之以老,斯足矣。 ”遂以医取资于人,而即其处立寝庐、讲堂、重门、斋庖之房、栖客之舍,而合其徒入而居之。独殿之役最大,自度其力不能为,乃使其徒持簿乞民间,有得辄记之,微细无不受。浸渐积累,期月而用以足,役以既。自可栖之来居至于此,盖十年矣。 吾观佛之徒,凡有所兴作,其人皆用力也勤,刻意也专,不肯苟成,不求速效,故善以小致大,以难致易,而其所为,无一不如其志者,岂独其说足以动人哉?其中亦有智然也。若可栖之披攘经营,捃摭纤悉,忘十年之久,以及其志之成,其所以自致者,岂不近是哉?噫!佛之法固方重于天下,而其学者又善殖之如此。至于世儒,习圣人之道,既自以为至矣,及其任天下之事,则未尝有勤行之意

6、,坚持之操,少长相与语曰:“苟一时之利耳,安能必世百年,为教化之渐,而待迟久之功哉!”相薰以此,故历千余载,虽有贤者作,未可以得志于其间也。由是观之,反不及佛之学者远矣。则彼之所以盛,不由此之所自守者衰欤?与之记,不独以著其能,亦愧吾道之不行也已。曾巩记。 (选自唐宋八大家合集卷十七) 注:捃摭:采取,采集。6.对下列加点词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 菜园有籍于尚书 籍:登记 子本相侔 侔:相等B. 而即其处立寝庐 即:立即 吾未晡食 晡食:午饭C. 期月而用以足 期:整、满(年、月) 比得软脚病 比:近来D.为教化之渐 渐:熏陶 折节读书 折节:改变志向 7. 下列对原文有

7、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 A. 建佛殿的菜园原来是一片荒地,草木满地,牛羊践踏,也没有可以住人的房屋。 B. 菜园院佛殿主要是僧众们向民间化缘募捐建成的,是菜园院耗资最多的建筑。C. 佛法之所以被天下人推重,就在于他们善于注重细节,愿意接受一切赞助。 D. 作者写这篇记,不单表彰了佛家的才智,也反思了儒家之道不再通行的根源。 8.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8 分)(1)相薰以此,故历千余载,虽有贤者作,未可以得志于其间也。 (3 分)(2)邠人偷嗜暴恶者,卒以货窜名军伍中,则肆志,吏不得问。 (3 分)- 4 -(3)吾少孤,及长,不省所怙,惟兄嫂是依。

8、(2 分)9. 作者认为佛法的智慧体现在哪些方面?请简要概括。 (4 分)3 3、古诗词鉴赏(古诗词鉴赏(1111 分)分)10.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回答问题。柳梢青春感刘辰翁 铁马蒙毡,银花 洒泪,春入愁城。笛里番腔,街头戏鼓,不是歌声。那堪独坐青灯,想故国高台月明。辇下风光,山中岁月,海上 心情。【注】刘辰翁:南宋末年著名词人。南宋灭亡以后,曾参加抗元斗争,宋亡后在外流落多年。晚年隐居故乡江西庐陵山中,从事著述。此词是作者隐居时所作, “愁城” “辇下”:南宋京师临安。银花:元宵节的花灯。海上:汉代苏武出使匈奴,被匈奴扣留,牧羊于北海上,矢志守节。(1) 词的上阙运用了哪种表达技巧,表达了

9、怎样的情感?请结合词句加以分析。(5 分)(2)请简要分析“辇下风光,山中岁月,海上心情”三句中抒发的作者思想感情。(6 分)4 4、名句名篇默写(名句名篇默写(8 8 分)分)- 5 -11. 补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1) 可堪孤馆闭春寒, 。 (秦观踏莎行 )(2) ,月桥花院,琐窗朱户。 (贺铸横塘路 )(3) ,帘卷西风,人似黄花瘦。 (李清照醉花阴 )(4) ,只有香如故。 (陆游卜算子 )(5)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 。 (辛弃疾青玉案 )(6) ,青楼梦好,难赋深情。 (姜夔扬州慢 )(7) 江晚正愁余, 。 (辛弃疾菩萨蛮 )(8) 壮志饥餐胡虏肉, 。

10、 (岳飞满江红 )5 5、现代文阅读(一)现代文阅读(一) (2020 分)分)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 1215 题。寻找疏勒河庐野我从千里外的繁华地,仆仆风尘地来到河西走廊。人道是,牧马秋风塞北,是最迷人的时节,尾随大雪而来的我,显然错过了良辰。我呢,自有我的趣味所在,倒觉得冬日里的西域,听风赏雪是诗也是画呢。当我站在白雪皑皑的大地上,足下坚冰如铁,听飞石格打有声,看风行处千里无障,心头不免惘然:广袤雄阔的雪原上,哪里有我梦中的羌笛胡笳,哪里有我思之若渴的疏勒河啊! 我踯躅在空荡荡的荒滩上,四处寻觅它栖身的地方,用温热的脚板,叩动它的心室,触摸它的肌肤,走入它沉沉的梦境。眼前沙草枯折,飞鸟息绝

11、,了无半分探察的凭藉。哦,疏勒河,男儿心头一条雄性的河流,你的声名就像盛世的汉唐一般辉煌,你的形迹令人想起情素的草书、公孙娘的舞剑,还有帝王锦袍上跃跃欲动的大龙!可是你为何像羞涩的小丫怯怯地躲藏起来,为何对在旷野中回荡着的呼唤不吭不响? 遥远的西天,横卧着冷面的冰山,那里不染纤尘,万籁消音,与眼前喧闹的世界有大不同。旋转的阳光下,透明的山体如绢如素,高洁的气质令观者自惭形秽。久久地凝视,竟觉得这座晶莹剔透的庞然之物,莫不是已被凝固了的大河!它高悬于苍穹之下,呈引弓待发之势,随时轰然倾泻、涌流,将千里荒滩滋润一番。 朔风里,雪雾一团团地弥漫开来,寒烟遮住苍凉的远山。视线里,三五黑点倏然往复,欢跃

12、之至,羊乎?狼乎?好一群喜寒嗜雪的精灵!它们是疏勒河的宠儿,它们的灵性来自疏- 6 -勒河的哺育,其美如是,其丑亦如是。天地间,佛与兽轮番演替,此长彼消,相生相克,自成一种气象。有了这般尤物,想见厚厚积雪重覆下的河流,必定不竭不亡,随天地而生,伴日月而行,有着十二分的雄浑、十二分的姿色。 我漫无方向地在雪原上游走,默默地呼唤着河的芳名,心地虔敬地和它交谈:疏勒河呵,你不必为自身的弱小而难过,你是千年丝绸古道上声名赫赫的大河啊!戍关将士在你的怀抱里濯洗征衣,边塞诗人在你的光影里饮酒颂月,拓荒大军在你的吟唱中屯垦耕耘。岁岁年年,星沉日起,你随着季节而荣枯,因着时代而盛衰,以坚韧的内力支撑着生命的远

13、途跋涉!难道你今天疲惫了,衰老了,在这冬日的大雪中昏昏睡去了? 黄昏中,我在雪地里见到一座孤伶伶的石碑。碑上,讲述了一个走失了的英雄的故事。这个年轻的女人,我很陌生,那段故事也谈不上传奇。石碑坐西向东,东方有她家乡的望日莲与青纱帐吧我不知道,她在悄然离别这个世界时是否无忧无恨,倘若有忧,是来不及圆成一生中最温馨的梦吧;倘若有恨,是来不及向爱恋的人一吐情肠吧,如同这隐去形迹、蓄丰涵美的汤汤流水。天地空旷,小小石碑愈显得清冷,它的身后,是远处地质勘探队的一片温暖的灯火,独处荒原,舍闹取静,这是它的不凡之处啊,我想到了质朴的疏勒河,想到了它不喜卖弄的品性,开化即流,封冻则止,也是这般情形。虽然我无缘

14、一睹它的芳容,但它的魂灵分明已在我的心头永驻。不知怎的,我心里忽然有所感动,为这个走失了的女人,为这条走失了的河流。 入夜,我梦中的疏勒河,在一串早春的鸟啼下萌动苏醒了,它呼喊着,挣脱坚冰的束缚,劲猛地夺路而走,把爱的乳汁洒向贫瘠的荒野。灿灿夕阳下,满河波光,梵音响动继而,我幡然警醒,耳边一阵苍凉的歌声正穿透在夜空,像宿鸟一样徘徊。远处的帐篷里,牧人们在寒冷的冬夜,煨在粪火旁饮酒,深情地唱着一匹走失的马。所有的男人都喝了好多好多的烈酒,所有陪伴着的女人都显得格外柔情。 月光下,大地安宁如斯,积雪下那条古老的河流圣婴一样地睡熟了。12. 第一段中说“我呢,自有我的趣味所在” , “我的趣味”是指什么?(4 分)13. 简要分析第 6 自然段划线句子的表达特色。 (4 分)- 7 -14. 从全文看,疏勒河具有怎样的品性?请分条加以概括。 (6 分)15. 文章的后半部分写到了“走失了的女人”的故事、地质勘探队和牧人们的活动,请结合全文探究作者这样写的意图。 (6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