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潍坊市2018年高考历史第三次模拟考试试题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48109853 上传时间:2018-07-10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912.5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东省潍坊市2018年高考历史第三次模拟考试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山东省潍坊市2018年高考历史第三次模拟考试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山东省潍坊市2018年高考历史第三次模拟考试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山东省潍坊市2018年高考历史第三次模拟考试试题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山东省潍坊市2018年高考历史第三次模拟考试试题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山东省潍坊市2018年高考历史第三次模拟考试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东省潍坊市2018年高考历史第三次模拟考试试题(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1 -山东省潍坊市山东省潍坊市 20182018 届高考历史第三次模拟考试试题届高考历史第三次模拟考试试题本试卷分第 I 卷(选择题)和第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 16 页。满分 300 分。考试用时 150 分钟。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注意事项:1 答题前,考生务必用 0 5 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座号、考生号、县区和科类填写到答题卡和试卷规定的位置上。2第 I 卷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 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第卷必须用 0.5 毫米黑色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

2、内相应的位置;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能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第 I 卷一、选择题:本题共 35 小题,每小题 4 分,共 140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24公元前 705 年,周桓王伐郑,大败,被射中肩膊,郑庄公未乘胜追击并遣使慰劳桓王。公元前 554 年,晋师侵齐,半路听说齐侯死,闻丧而还。这表明当时A儒家思想影响统治者决策 B礼制仍影响贵族政治生活C周王室权威尚未受到冲击 D争霸战争服从于政治需要25两汉时孝廉只须甄别而不经考试,东汉自顺帝起,凡诸生举孝廉须试章句,文吏举孝廉须试笺奏;郡国孝廉

3、须年四十以上才得应选,其中若有茂才异行者,则不拘年齿。这一变化A说明对官员才能的重视 B打破贵族世代为官陈规C体现公开公平选官原则 D意在提高政府行政效率26苏轼说:“自两税之兴,凶地之广狭痔腴而制赋,因赋之多少而制役。户无常赋,视地以为赋,人无常役,视赋以为役,是故贫者鬻田则赋轻,富者加地则役重。 ” 苏轼认为两税法A缓解了政府财政困难 B体现了税制公平原则C使土地兼并更加严重 D进一步加剧贫富差距27清学者戴震撰孟子字义疏证 ,小采取传统“疏证” (阐释考证)体例,而遵循先下定义,次列公理,然后解题、推论的顺序展开,批评宋明理学家的“理”只是意见,并非真理。这反映了A.经学考据开始讲求实验

4、实证B理学建立起完善的理论体系C经世致用思想有了新的发展 D西学东渐影响传统学术发展28. 19 世纪 70 年代,有关工业和商业的讨论被一并列入“商政”名下,90 年代后期,作为商业企业的“商业”和作为工业企业的“实业”区别开来, “工业”一词则保持其手工业的传统含义。这反映了A近代工业逐步得到认可 B抑商观念渐趋淡化- 2 -C西方经济侵略逐渐加强 D实业救国思潮盛行29. 20 世纪初,梁启超指出:“清代思潮”以“复古”为其职志,是相对于宋明理学之一大反动,其动机及其内容,皆与欧洲之“文艺复兴”绝相类。粱启超认为, “清代思潮”与文艺复兴A同属资产阶级民主思想 B促成了当时的社会转型C都

5、具有完整的理论体系 D借文化复古反对旧思想30. 1937 年 7 月 8 日,蒋介石电令二十九军“宛平城应固守勿退,并须全体动员以各事态扩大” 。之后,政府不断通过外交途径与日本交涉,谋求和平解决事变。体现了当时国民政府A攘外必先安内的政策 B寄希望于国际调解C应战而不求战的态度 D对日方针摇摆不定31 关于一九八四年农村工作的通知第一条规定,延长土地承包期,鼓励农民增加投资,实行集约经营;鼓励土地逐步向种田能手集中;社员在承包期内,可以将土地交给集体统一安排,也可以经集体同意协商转包。这一规定A体现中央确立了农业集体化的路线 B积极引导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C表明国家积极探索土地经营新途径

6、D推动了大规模农业基础设施建设32在古希腊,斯巴达所有六十岁以下公民都有随时服兵役的义务,无论是平民还是贵族都成为重装步兵的一员;包括国王在内的所有男性公民实行共餐制。这些措施A保障了城邦公民自由权利 B开辟了民主政治的新路径C体现了城邦内部普遍平等 D有利于培养公民集体观念33.16 世纪以来,威尼斯人在港口获得的香料货物大幅度减少,威尼斯和佛罗伦萨的毛织品产量也大大降低。这一现象产生的深远影响是A西北欧的经济地位逐步加强 B意大利文艺复兴逐渐衰弱C意大利加大对海外殖民扩张 D东西方转变传统贸易通道- 3 -34右图为苏联二五计划(19331937)国民经济目标增长率与实际完成率比较。以下解

7、读正确的是A农业和轻工业呈现出负增长趋势 B实现了国民经济的协调均衡发展C反映了苏联调整经济结构的愿望 D开始确立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方针35.1962 年 10 月古巴导弹危机爆发,美苏领导人之间信息传达不畅,1963 年 6 月,美苏签署备忘录,双方同意在紧急情况时使用直接联系渠道,建立起全球第一条军事热线。之后中东战争等国际问题上,双方有多次对话。这主要体现了A冷战状态下的理性应对 B美苏争霸利于世界和平C美苏之间呈现合作态势 D国际形势总体趋向缓和- 4 -第卷注意事项:1用 0.5 毫米黑色签字笔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2作答选考题时,请考生务必将所选题号用 2B 铅笔涂黑

8、,答完题后,再次确认所选题号。二、非选择题:共 160 分。第 3642 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作答。第 4347 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作答。(一)必考题:共 l35 分4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5 分)材料一 先秦时期,儒家就对家庭伦理进行了诸多阐述。 礼记大传中有“是故人道亲亲也,亲亲故尊祖,尊祖故敬宗,敬宗故收族,收族故宗庙严,宗庙严故重社稷,重社稷敬爱百姓亲亲也,尊尊也,长长也,男女有别,此其不可得与民变革者也。 ” 论语学而中记载,有子曰:“其为人也孝悌,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夯立而道生。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与!”材料二 康有为

9、从卢梭的“天赋人权”论出发,对“夫为妻纲”的说教进行了尖锐的批判,极力倡导男女平等。新文化运动的主将鲁迅在狂人日记中把传统礼教中的“仁义道德”怒斥为“吃人的礼教” 。被胡适称为“只手打孔家店的老英雄”的吴虞则以吃人与礼教为题怒斥封建礼教,他在文章中写道:“孔二先生的礼教讲到极点,就非杀人吃人不成功,这真是残酷极了!我们应该明白了:吃人的就是讲礼教的,讲礼教的就是吃人的呀!”在说孝中,吴虞甚至认为“孝的弊端是很多很大的了” 。摘编自吕红平先秦儒家家庭伦理及其当代价值(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先秦儒家家庭伦理观形成的原因,并概括其主要特征。 (12 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评

10、述近代知识分子对传统家庭伦理道德的看法。综合上述内容,你认为应如何借鉴儒家家庭伦理道德服务当今社会?(13 分)4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12 分)- 5 -摘编自余珊珊东风西渐:中国瓷器的荣耀等从材料中提取两条或两条以上相互关联的中外历史信息,拟定一个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 (要求:明确写出所拟论题,中外关联,史论结合。 )(二)选考题:共 25 分。请考生从 2 道地理题、3 道历史题中每科任选一题作答。如果多做,则每科按所做的第一题计分。43 【地理选修 3:旅游地理】 (10 分)壶口瀑布位于黄河中游的秦晋大峡谷中,河口收束狭如壶口,故名壶口瀑布。瀑布上游黄河水面宽 3

11、00 米,在不到 500 米的距离内,被压缩到 20 30 米的宽度。乘坐汽车走险峻山路是进入景区的唯一方式,壶口瀑布南距陕西西安 350 千米,北距山西太原 387 千米,西临陕西省延安市宜川县壶口乡,东濒山西省临汾市吉县壶口镇,为两省共有的典型观光型旅游景区。但对当地经济发展带动作用不明显。图 12 示意陕西省旅游景点分布和旅游线路。- 6 -分析壶口瀑布对当地经济发展带动作用不明显的原因。44 【地理一选修 6:环境保护】 (10 分)木里煤矿位于祁连山高山草甸分布区,煤炭储量大,埋藏浅,多以露天方式开采,需要大范围剥离表土和岩石。该地区表土层薄,土壤是当地高山草甸植物生存的基础。露天开

12、采在高山草甸分布区形成采矿坑,剥离的土石堆放在矿坑边。图 13 示意木里矿区分布。指出为达到保护和恢复高山草甸植被的目的,术里煤矿区在开采煤炭前后应采取的措施,并简述理由。45 【历史选修 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15 分)材料 汉初马匹奇缺, “将相或乘牛车” 。公元前 200 年,汉高祖刘邦率领 32 万步兵抵御匈奴单于所率的 40 万劲骑,结果大败求和。为了增加军马数量,西汉政府采取了多种措施。中央主事为太仆, “掌舆马” ,京城附近有“天子六厩” ,诸厩以下设置一系列养马职官。在边郡设六牧师苑令,主管河西六郡军马。各郡国大都有掌管地方马政的官吏。文帝时期,规定养一匹战马,允许免三人

13、服徭役。武帝时,官府借给百姓母马,让百姓繁育马匹,在边境畜牧,三年后归还,十匹马上交马驹一匹。西汉王朝在鼓励吏民养马之时,对处于生长期和使用最佳期的马匹禁止出境。为取得“汗血马”改良品种,汉武帝不惜派兵千里远征大宛(今乌兹别克斯坦境内) 。西汉还从西域乌孙、康居等地引进良种马,使汉马“既杂胡马,马乃益壮” 。经过长期的努力,出现了“长城以南、滨塞之郡,马牛放纵,蓄积布野”的繁荣局面。摘编自何平立略论西汉马政与骑兵等(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西汉前期马政改革的内容。 (8 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西汉前期马政改革的意义。 (7 分)- 7 -46 【历史选修 3:20 世纪

14、的战争与和平】 (15 分)材料 布列斯特和约和苏德五不侵犯条约在苏联外交史上始终引人注目。十月革命胜利时,俄国参加帝国主义战争已经三年,苏维埃俄国迫切需要退出战争赢得和平,拟定的谈判原则是“不割地,不赔款” ,但这只是俄国的一厢情愿。德国凭借强大的军事力量,向苏俄提出苛刻要求,遭到俄国拒绝后,德奥军队从波罗的海至黑海发起了全线进攻,占领了俄国大片土地。1918 年 3 月,俄德签订布列斯特和约 。根据和约,苏俄丧失约 100 万平方公里领土、近 5000 万居民,由德交付 60 亿马克赔款。二战前夕,英法和德国方面都在争取苏联,但英法对苏谈判最终未能成功,苏联政府认为,为避免“陷入完全孤立条

15、件下去同德国进行武装冲突,不得不做个适当选择。 ”1939 年5 月到 8 月间,希特勒一再通过外长向苏联表示德国无意侵略苏联,并希望改善彼此关系。8 月 23 日,两国正式签订苏德互不侵犯奈约 ,划分了双方在东欧地区的势力范围。摘编自李红庆论(布列斯特和约)与(苏德互不侵犯条约)之区别(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布列斯特和约签署的必要性。 (6 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概括布列斯特和约和苏德互不侵犯条约对苏联(俄)的影响。 (9 分)47.【历史选修 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15 分)材料 15 世纪,欧洲“新君主”的出现与资本主义的兴起可以相提并论,到 15 世纪末,

16、民族君主国的趋势已很明显,新君主们有他们的辩护者和使之合理化的人,其中最著名的是意大利政治思想家和历史学家马基雅维利。他亲眼目睹了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各城邦之间残酷无情的竞争,认为人都是变化多端,弄虚作假的。政治就是权力斗争,只要目的正确,可以不择手段。为了维护国家,须背信弃义,不讲仁慈,悖理人道,违反神道。共和国的创建,应借助于新君主的独裁来完成。在他的君主论 一书中,他为渴望统一的意大利半岛提供了指导。他用冷酷无情的现实主义,抵制任何道德的制约,阐明了政治与宗教和哲学的不同。缩编自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马基雅维利的思想主张。 (6 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