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会考必修二复习课件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48108982 上传时间:2018-07-10 格式:PPT 页数:159 大小:1.8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历史会考必修二复习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159页
高中历史会考必修二复习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159页
高中历史会考必修二复习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159页
高中历史会考必修二复习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159页
高中历史会考必修二复习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15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中历史会考必修二复习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历史会考必修二复习课件(15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必修第二册 专题一、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 构与特点1.古代中国的农业经济 (1)古代中国农业主要耕作方式的演变(a a)(P4 -5) 神农氏时代:创制了原始农具耒耜; 春秋战国时期:采用铁制农具和牛耕技术; 汉朝:铁制农具和牛耕技术逐渐普及,曲柄锄、大 镰、耦犁、一牛挽犁、铁铧犁等得到推广。 唐朝:出现曲辕犁远古耕作方式刀耕火种石器锄耕(耜耕 )铁犁牛耕春秋 战国(2)古代中国著名的水利工程(a a)(P8-9) 战国:李冰主持的都江堰和郑国主持的郑国 渠工程,关中农民创造“井渠”,现流行于新 疆地区;东汉:王景治理黄河。 (3)中国古代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a b)(P4 课前提示) A、以

2、小农户个体经营为主(即男耕女织)的农 业经营方式。具有分散性。 B、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自给自足,少有交换, 具有封闭性。C、以铁犁牛耕为主要耕作方式,水利工程发达,形成 了比较成熟的农业技术;农耕技术没有革命性的进步 ,具有落后性。2009会考15.汶川大地震中,四川受灾严重,但有一 处修建于战国时期的水利工程没有受到严重损害 ,这一著名的水利工程是A郑国渠 B都江堰 C大运河 D井渠2007会考9、当看到农民用铁犁 牛耕技术耕作的场景时,我们知 道这一现象最早出现在A神话传说时期 B春秋战国 C汉朝 D唐朝 2.古代中国的手工业经济 (1)汉唐丝织业的主要成就(a a)( P12) 汉

3、代:在考古出土中发现很多技巧高超、 品种繁多的丝绸实物,如长沙马王堆出土 的丝织品素纱禅衣和起绒锦等。丝织品远 销到以罗马为中心的地中海沿岸。 唐代:唐朝中期以后,私营纺织作坊兴起 ,官营纺织业也有相当大的规模。 (2)商周青铜器的铸造和汉代冶铁技术的 进步(a b)(P13-14) 商周时期,青铜器的铸造工艺达到了相当 高的水平:商代青铜器的出土地点分布广 泛,生产规模相当大。 汉代冶铁开始使用煤做燃料,供风形式由 自然通风演进到人力皮囊通风,然后又到 畜力马排鼓风,东汉初,南阳太守杜诗创 造出以水力为动力的鼓风装置。 (3)唐宋陶瓷业的主要成就(a b)(P15) 唐代:唐三彩、越窑的青瓷

4、、邢窑的白瓷 、江西景德镇和四川大邑的白瓷,长沙铜 官窑首创釉下彩绘,并把绘画和诗文用于 瓷器装饰。 唐宋以来,河北定窑、河南钧窑、江西景 德镇窑、浙江龙泉窑、陕西耀州窑等闻名 天下。2009会考16.唐代诗人陆龟蒙名句“九秋风露 越窑开,夺得千峰翠色来”所描绘瓷器的主 要产地在 A古代河北 B古代河南 C古代陕西 D古代浙江3.古代中国的商业经济 (1)“市”在历代的发展(b c)(P18-19) 秦代规定,商品买卖必须明码标价。 汉代进行集中贸易的“市”有专门的管理机构。 六朝时期,形成了民间集市“草市”,政府 设“草市尉”进行管理。 唐代“草市”逐渐演进为相对集中的地方商业中 心。“夜市

5、”比较繁荣。 宋代的“市”,突破了原先空间和时间上的限制 。 明清都市中的商业区相当繁华。 (2)唐宋商业都会的发展(a b )(P20) 唐代: 长安 洛阳 扬州 杭州 湖州 宋 :汴京(河南 开封);有定时一聚 的庙会集市(相国寺庙会); 2009会考17读图4,我国 北宋商业活动与唐代相比 所发生的重大变化有A洛阳成为国际性的大 都市B“草市”和集镇开始出现C“市”突破了原先空间 和时间上的限制D开始设立专门管理“市 ”的机构2008会考28.某校同学在观看校园历史板报时,看到解读东汉 画像砖上的集市场景的一段文字: “市”在东汉时期已有发展,当时“市”的四面建有门、墙,有专门管 理机构

6、,管理相当严格;城市中心还自然形成了民间集市 “草市”;集市上商品众多,有玉米、马铃薯等农作物,有丝绸 、瓷器、活字版印刷的精美书籍等手工制品,交易频繁。由于 东汉政府鼓励弃农经商,所以在集市上来往着众多腰缠万贯、 社会地位高、受人尊重的商人。 同学们看过这段文字后,纷纷说其中有些表述不符合史实,是错 误的。请你指出这段文字表述中的两处史实错误,并说明理由 。(6分)错误一:东汉形成了“草市”。理由:草市应出现于南北朝时期,不是汉代; 错误二:玉米、马铃薯等农作物出现在东汉的市场上。理由:玉米、马铃薯等作物是 在新航路开辟后由西班牙人带回欧洲,后来才传到中国的。 错误三:东汉的市场上出现活字版

7、印刷的精美书籍。理由:活字印刷术发明于北宋, 东汉不可能有这种技术。 错误四:东汉政府鼓励弃农经商。理由:“重农抑商”是中国历代王朝基本的经济政策 。 错误五:东汉的商人社会地位高、受人尊重。理由:在重农抑商政策下,商人在社会 上遭受鄙视,在政治上和生活上也遭受歧视。(任选其中两点即可)4.古代中国的经济政策(1)“重农抑商”政策及其影响(a b)(P22) 重农抑商政策:主张重视农业而限制打击工商业的 经济思想和政策,开始于战国时期的商鞅变法, 后历代封建王朝都推行这种政策。 影响:积极方面,有利于农业人口的稳定,农业经 济发展,有利于加强对农民的控制,维护政治的 稳定,巩固君主的地位;有利

8、于打击富商,发展 官营商业,强化了国家对经济的控制。 消极方面,这一政策使社会经济受到了压抑,阻碍 了新的生产方式的萌芽,不利于商品经济的发展 。(2)“海禁”政策及其影响(a b)(P24) “海禁”政策:明清王朝禁止中国人赴海外经商 和限制外国商人到中国进行贸易的政策。 影响: 阻碍了中外经济文化交流和资本主义萌芽, 扼杀了对外贸易推动经济进步的可能性, 也使得中国社会在19世纪以极端保守和封闭 的面貌走向近代化的世界。专题二、近代中国资本主义的 曲折发展1、近代中国民族工业的兴起 (1)鸦片战争后中国自然经济开始解体的 标志及影响(a a)(P30) 标志:中国手工棉纺织业的衰败,标志着

9、 自然经济开始解体。 影响:促进了近代民族工业的兴起。 自然经济的破坏,为资本主义的发展提 供了商品市场。 大量农民和手工业者的破产,又为资本 主义的发展提供了劳动力市场。(2)民族资本主义工业的产生时间、途径与著 名企业(a b)(P31) 时间:19世纪70年代前后。思考:世界形势如何? 途径:一种是一部分中小地主、官僚、买办 、商人、华侨等,投资于近代工矿企业。 另一种是部分手工工场开始采用机器生产, 转变为近代工矿企业。 著名企业:上海发昌机器厂、南海继昌隆缫丝厂(3)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发展的主要特点(b c )1、发展不均衡集中于沿海地区轻工业发展迅速,重工业发展缓慢 2、发展艰难 在

10、封建主义和外国资本主义的夹缝中艰难发展。 3、在整个国民经济中所占的比重很小 (4)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的历史条件、时间和著 名实业家张謇、荣氏兄弟(a c)(P32-33)初步发展的条件: 甲午战争后,列强侵略的加剧,使自然经济进一 步解体 为挽救民族危机,许多爱国人士“设厂自救“实业 救国” 清政府为解决财政危机,暂时放松对民间设厂的 限制。 时间:19世纪末20世纪初 著名实业家及企业: 张謇的江苏南通创办的大生纱厂 荣宗敬、荣德生的江苏无锡创办的保兴面粉厂1、连线搭配:工厂继昌隆缫丝厂发昌机器厂保兴面粉厂大生纱厂创办人张謇陈启源方举赞、孙英德荣宗敬、荣德生2、民国年间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

11、 (1)民族工业出现短暂春天的原因和主要表现(民国初年 )(a b )(P34-36) 原因: 内因:辛亥革命的推动抵制日货、提倡国货运动的推动 实业救国思潮的影响。 外因:一战期间,欧洲列强暂松侵略 主要表现: 实业团体不断涌现 海外投资增加 新建厂矿多 新增资本多 纺织、面粉等轻工业发展快 重工业有一定发展 (2)国民党统治后期民族工业发展陷入困 境的主要原因(a c)(P36-37) 主要原因: 恶性通货膨胀政策 官僚资本的压迫 繁重的捐税负担 美国的经济侵略 内战的破坏2009会考18.一战期间,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经历 了“短暂的春天”。该时期民族工业发展的表现有 A纺织业、面粉业等

12、行业发展迅速B重工业的发展超过了轻工业C形成了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D内地工业发展超过了沿海地区 2008会考8.图3是民国初期民族火柴业的某商标图片 ,从中可以获得的正确历史信息有A.民族工业产生于火柴业 B.民国初期诞生了工人阶级 C.民族资产阶级具有实业救国思想 D.中国火柴工业技术水平世界第一2007会考27. 中国现代民族工商业者的杰出代表荣毅仁先生,因 病于2005年10月在北京逝世。他的父亲荣德生,伯父荣宗敬, 也是近代著名的民族资本家。荣氏家族企业的变化,折射出中 国近现代民族工业的发展历程。(15分) 材料一:荣毅仁的父辈荣宗敬、荣德生1902年在无锡创办保兴面 粉厂, 1912

13、年后又陆续在上海、无锡、汉口开设申新纺织厂 、福新面粉厂、茂新面粉厂,至1922年,荣氏家族拥有面粉厂 和纱厂已经达到16家,成为名震工商业界的“面粉大王”和“棉纱 大王”。其中面粉产量占全国民族面粉业的三分之一左右。 (1)材料一我们可以判断二十世纪初中国民族资本家投资的主 要行业有哪些?(2分)(2)结合所学知识分析1912-1922年荣氏企业迅速发展的主要 条件有哪些?(3分)二十世纪初民族资本家主要投资的行业:面粉业、纺织业 主要条件:国内:政治上:辛亥革命推翻了封建专制统治,为民族工业的发展扫除 了一些障碍;南京临时政府颁布了发展实业的法令;市场条件:群众性的提倡国货 运动扩大了国货

14、市场; 国际:一战期间,欧洲列强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材料二: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荣氏企业倍 受重创,申新一、二、八厂全部被毁,其他企业 不同程度遭受损失、劫掠和强占。抗战胜利后, 荣氏企业又连遭国民政府两次敲诈,损失100多 万美元。 (3)根据材料二分析解放前荣氏企业遭受重创 的主要原因。(3分)解放前荣氏企业遭受重创的原因:国 民政府的封杀和压榨;(官僚资本主义的 压迫)战争的破坏;日本帝国主义的掠夺 。1956年荣毅仁陪同毛泽东视察荣氏企业 材料三: 荣毅仁率先向上海市政府提出将他的产业实行公私合 营“红色资本家”的称呼由此而来。 (4)1956年,荣氏家族企业发生了什么变

15、化?在这变化中,中 国共产党对民族工商业实行的政策有何创新?(4分)材料四: 1979年的中国百废待兴。邓小平找到荣毅仁,探讨在中 国实行对外开放的一些问题不久,他按国际惯例建立国际信托 投资公司。荣毅仁、荣智健父子,一南一北,纵横商海,叱咤风云 ,财富神话再次震撼世人。荣氏家族在中国、在世界各地正续写着 新的辉煌和传奇。 (5)结合材料四和所学知识,分析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荣氏企业在国内外再度辉煌的主要原因。(3分)1956年荣氏家族企业发生的变化:生产资料的私有制转变 为社会主义公有制。 政策:对资本家占有的生产资料实行赎买政策。新时期荣氏企业再度辉煌的主要原因: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 中国实行和坚持改革开放;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专题三、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 路的探索1、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 发展 (1)中国社会主义制度建立的基本标志( a b)(P47) 1956年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社 会主义改造的胜利(三大改造的完成), 实现了生产资料所有制的深刻变革,初步 建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进入社会主义 初级阶段。 (2)中共八大提出的全党全国人民的主要任务( a b)(P48) 1956年中共八大提出的全党全国人民的主要任 务是:集中力量解决国内的主要矛盾,即人民对 于建立先进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