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宜宾市第四中学2018届高考历史适应性最后一模考试试题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48105963 上传时间:2018-07-09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101.0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四川省宜宾市第四中学2018届高考历史适应性最后一模考试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四川省宜宾市第四中学2018届高考历史适应性最后一模考试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四川省宜宾市第四中学2018届高考历史适应性最后一模考试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四川省宜宾市第四中学2018届高考历史适应性最后一模考试试题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四川省宜宾市第四中学2018届高考历史适应性最后一模考试试题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四川省宜宾市第四中学2018届高考历史适应性最后一模考试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川省宜宾市第四中学2018届高考历史适应性最后一模考试试题(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1 -四川省宜宾市第四中学四川省宜宾市第四中学 20182018 届高考历史适应性(最后一模)考试试届高考历史适应性(最后一模)考试试题题24有学者指出,在先秦诸子百家中,儒法两家尖锐对立。秦朝尊崇法家,厉行法治,遭到儒家批评。秦朝灭亡后,取代法家的是道家。文景以后,道家淡出政治舞台,儒家取而代之,登上正统学说的宝座。这表明秦汉时期A. 根据统治需要选择治国思想 B. 延续了百家争鸣的思想局面C. 对待思想流派态度变换不定 D. 逐渐认识到法、道思想的弊端25古代中国有数量丰富的各类文学作品,其中被誉为“中国文学现实主义传统的基础”的是A. 诗经 B. 离骚 C. 上林赋 D. “三吏”2

2、6明末淸初,金圣叹择取历史上各体文学之精粹,选出“六才子书” ,即“一庄子、二离骚、三史记、四杜甫、五水浒、六西厢” 。李贽也有“宇宙间有五大部文章”之说,与上述吻合的有史记、杜甫、水浒。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是A. 这些著作真实地记录了历史 B. 文人们有强烈的社会批判意识C. 世俗文学登上大雅之堂 D. 商品经济下文学观念逐渐开放27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写道:三次灾难性的战争使中国受到了巨大的刺激,第一次是 18401842 年同英国的战争,第二次是 18561860 年同英法的战争,第三次是18941895 年同日本的战争。这三次战争的共同之处是A. 使中国逐步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B

3、. 使清政府中央机构完全半殖民地化C. 中国开放的通商口岸由内地向沿海扩展 D. 列强侵略以资本输出为主28晚清民间教科书关于近代政治知识的介绍日见增多。商务印书馆 1910 年初版陆费逵的修身讲义中有:“立法、行政、司法三权,由一机关行之者,曰专制政体;三权各有独立之机关者,曰立宪政体” 。对此解读最为合理的是A民主思想推动教育内容的更新 B清朝的教育体制发生了巨变C三权分立学说率先影响了教育 D教育引发了的爆发29上海作为中国近代思想文化的发源地之一,在某一时期成为现代新儒家、自由主义、权威主义、新民主主义、和平主义、社会主义等各种思想文化论战的阵地。材料反映出A. 主张以改良作为社会变革

4、手段 B. 北洋军阀以“主义”标榜自我C. 抗战胜利后民族民主意识高涨 D. 打到列强除军阀成为民众共识- 2 -30蒋介石日记的摘录:1938 年 3 月 24 日:“此时将到可和可战时期,不难转入主动地位。戒之慎之,勿失战机。 ”3 月 28 日:“视察沿路人民生活与行动之幼稚及军人精神与行动之散漫,时起不能久战之意。 ”4 月 9 日:“此时可战可和,应注重和局与准备” 。对此解读最准确的是A. 国民政府准备向日本妥协投降 B. 国民党认为中方已取得绝对优势C. 国民政府已做好持久抗战准备 D. 反映了中日双方力量的复杂较量31印尼开国总统苏加诺谈到某次国际会议时说:“当中国龙、印度神牛

5、、埃及斯芬克斯(即狮身人面像) 、缅甸孔雀、泰国白象、越南九头蛇、菲律宾虎和印尼牛一起共舞时,殖民主义将被彻底粉碎。 ”这次会议A. 实践了不结盟运动的政策 B. 促成了印度支那问题的解决C. 改变了联合国的力量对比 D. 力图推动国际新秩序的建立32 “我不想变成上帝,或者居住在永恒中,或者把天地抱在怀抱里。属于人的那种光荣对我就够了。这是我所祈求的一切。我自己是凡人,我只要求凡人的幸福。 ”彼特拉克意在A. 揭露教会的虚伪和腐败 B. 放弃对基督教的信仰C. 赞美和追求自然的人性 D. 歌颂人间的仁爱友谊33世界多极化的发展趋势日益明显,主要是因为A. 若干政治力量的发展 B. 美苏两极格

6、局的形成C. 联合国实力得到加强 D. 人们对和平的向往34中世纪的欧洲,天主教会势力强大占据着支配地位,在经济上 A.征收“什一税” 、兜售“赎罪券” B.控制各国的高级教职任命权与教会司法权C.规定了统一的圣经版本 D.推行重商主义352011 年 6 月 24 日的党建新闻网网文称:“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革命与建设成功的历程,也是不断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程。 ”20 世纪 20 年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突出表现是A. 纠正陈独秀等人的右倾机会主义错误 B. 找到符合中国国情的革命道路C. 开始缔造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人民军队 D. 提出了城市暴动的方针40 (25 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7、。材料一 其实西方文化对中国的影响在汉代就开始了,当时的罗马帝国就与中国的东汉王朝开始了交往,这种交往的途径就是通过举世闻名的丝绸之路。到了唐代以后,中西方文化的交流就更加的频繁。第二次渗透,是元朝。当时因为蒙古帝国的影响力,大批的西方传教- 3 -士涌入中国,其中最著名的就是马可波罗,他的东方见闻录在西方引起了巨大的反响。第三次渗透是在明末清初,西方传教士进入中国传教,并开始向中国推广西方的一些先进技术及先进理念,可惜当时中国的统治者并没有注意到这些人所传达的东西,中国还沉睡在天朝上国的迷梦中。等到了第四次渗透,已经是鸦片战争以后了,中国开始遭到西方列强的入侵,中国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第

8、四次的渗透初期仍是外国人通过传教向中国人灌输西方的宗教哲学经济政治思想,但到了后期,一批批爱国青年成为了传播西方民主科学思想的主力军。第五次大规模渗透就是在改革开放后了,大量的西方文化涌入中国,深深改变了中国人的生活方式:中国人开始喝可乐了,中国人开始关注好莱坞了,中国人喜欢上 NBA 了,中国人爱上过洋节了,中国人的水平要用英语来衡量了,可见,第五次渗透的影响力大大超过了前四次的渗透,因为,它已经彻彻底底地征服了这个民族。摘编自互联网材料二 元杂剧在 18 世纪曾一度风靡欧洲,借用中国素材来创作戏剧成为时尚,中国戏曲艺术手法也对西方产生了重大影响。当运用水墨画在宣纸上的中国画出现在西方时,一

9、下子就吸引了西方人。西方人很早就知道中国的文学故事,这些故事是随着“丝绸之路”上商旅的口口相传辗转流传到西方的。在 1819 世纪,随着东西方贸易的增加,大批中国小说被翻译到西方。另外,中国古诗生动简练、意象鲜明的简约美学对意象派诗歌产生了直接影响,开启了美国诗歌新境界。中国古代的制度文明、科技成果等对西方影响也是很大的。随着西方汉学日益勃兴,西方人对中国文化给予自身影响的呈现和阐释越来越周详和具体。摘编自陈伟增强文化自信 实现文化自强(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影响西方文化传入中国的因素。(2)根据材料一,概括西方文化传入中国的特点。(3)概括材料二的观点,并就中国古代制度文明和科技

10、成果的史实各举一例加以说明。41 (12 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从晚明时期到清朝中期,约有 500 名耶稣会士来华,中国人从他们那里学到了大炮铸造法、历法、绘图、葬术、天文、几何等西方文明,这为中国提供了使其自身现代化的机会。但这一缕微弱之光只在一小部分较进步的中国士大夫中隐约闪亮,中国的士大夫总体上对自己的文化遗产自负非凡,以至不承认需要吸收外来学识。与此同时,传教士也将汉学传回了欧洲,利玛窦翻译的孔子四书于 1687 年在巴黎出版,1682 年耶稣会士向教会呈献了400 多部中国典籍译本。欧洲第一次领略了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一些大思想家如歌德、伏尔秦、亚当斯密等成为中华文明的崇

11、拜者。欧洲上空弥漫着进步的气息。- 4 -摘编自徐中约中国近代史材料二 19 世纪中期以来“西学东渐”简表阶段时期“西学东渐”简况第一阶段18401860年一批爱国者从战争中惊醒,他们提倡“师夷” ,是对当时人们普遍存在的天朝大国心理的大胆挑战,但却是空谷足音,长久不为清廷所重视。第二阶段18601895年夷人的长技被提升为“西学” ,并借助“体用”等中国传统哲学范畴,将中西学纳入统一体内,它进一步冲破了“夷夏大防”的藩篱,为人们大胆接受西学开辟了道路。以培养外语、军事、科技人才为目标的新式学堂增多,西式学堂逐渐被人们所接受。第三阶段1895维新派不仅将人们对西学的认识,由“西艺”推进到了“西

12、政” ,而且第一次打破了隆中抑西的传统文化价值观,为西学在中国的广泛传播,在思想上进一步开辟了道路。到 1897 年底,各地已建立以变法自强为宗旨的学会 33 个,新式学堂 17 所,出版报刊 19 种。到 1898 年,学会、学堂和报馆达 300 多个。- 5 -1900年据葛兆光中国思想史等整理(1)根据材料一,指出中国和西方对待中西方文化文流的不同态度及其影响。(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国人对待西方文化的态度和认识的变化并分析原因。44 (15 分) 【历史选修 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材料清朝中叶以后,八旗和绿营兵的战斗力日趋衰落。在镇压农民起义的过程中,清政府大力招募和

13、利用地方“团练”与“勇营” ,以协助正规军,军事改革由此拉开帷幕。曾国藩在湖南创建湘军,之后淮军也应时而生。湘军、淮军与八旗和绿营兵相比有很大不同。以淮军为例,其在制度和训练方法上效法洋制,并引进和制造了新式火器,且始终紧跟世界军事技术发展潮流,部分新式火器甚至先于西方国家。但是,与西方不同的是,淮军士兵由将领亲自招募,他们之间大多具有乡党、姻亲、友朋的裙带关系,士兵对于将领的人身依赖非常严重,军队正常运转实所依靠的正是这种私人感情,淮军的指挥体系也是标准的个人指挥体系。随着淮军的日益强盛,其创建者和统领李鸿章的政治权力越来越膨胀,淮军由地主军事武装组织逐渐演变为左右时局的政治集团。摘编自黄凯

14、火器引进与淮军军事改革等(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淮军军事改革的时代背景。(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述淮军军事改革。45 (15 分)(20 世纪的战争与和平)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50 年法国外交部长莫内说:“和平只能建立在相互平等的基础上。1919 年我们缺少和平,是因为我们实行歧视他人的高人一等的政策。 ”他认为在法德交界三角地带的煤钢工业,是互相补充的,由于人为的国界划分和民族主义的形成,造成双方为了这一地区而进行激烈的冲突,任何一方失去这一地带,就感到安全没有保证,于是发生一次又一次的冲- 6 -突和战争,而煤钢工业作为军事实力的关键问题,又使冲突更

15、加严重了。 摘自欧洲之父一一莫内回忆录材料二(第一次世界大战)战争的最大影响则集中体现于对人类进步信仰的丧失,这种信仰在 1914 年 6 月以前曾被视为西方文明的标志。毫不夸张地说,战争使欧洲知识界的精英们坠入绝望的精神探索,在战争留下的一片愁云惨雾中寻求答案。 (美)杰弗里帕克剑桥战争史材料三 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不可阻挡的革命浪潮席卷诸殖民帝国,极其迅速地结束了欧洲的统治。由于数百万殖民地居民在盟国和日本的军队和劳改营中的服役,这种世界范围的殖民地觉醒得到了进一步的促进。 (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法国“歧视”德国有关煤钢工业方面的具体表现,这些“歧视”政策产生了哪些消极影响? (6 分)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概括指出第一次世界大战对欧洲人思想观念的影响。 (6 分)根据材料三,概括二战后世界殖民体系瓦解的原因。 (3 分)46 (15 分) 【历史选修四: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梅文鼎 9 岁熟五经,通史事,27 岁时对历算学产生兴趣,随后坚定了研究历算之学的志向。37 岁时第一次从朋友处获知一些西方数学知识,引发了他对西方科学技术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