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大学化工原理(过程工程与控制乙) 2009ppe-chap41

上传人:豆浆 文档编号:48103873 上传时间:2018-07-09 格式:PPT 页数:26 大小:71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浙江大学化工原理(过程工程与控制乙) 2009ppe-chap41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浙江大学化工原理(过程工程与控制乙) 2009ppe-chap41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浙江大学化工原理(过程工程与控制乙) 2009ppe-chap41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浙江大学化工原理(过程工程与控制乙) 2009ppe-chap41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浙江大学化工原理(过程工程与控制乙) 2009ppe-chap41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浙江大学化工原理(过程工程与控制乙) 2009ppe-chap4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浙江大学化工原理(过程工程与控制乙) 2009ppe-chap41(2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四章 热量传递基础 (Chapter 4 Fundamentals of heat transfer )n4.1 概述n4.2 热传导(Conduction)n4.2.1傅立叶定律(FOURIERS law)n4.2.2导热微分方程(Differential equation of conduction)n4.2.3一维稳态导热(Steady-state conduction)n4.2.4非稳态导热(Unsteady-state conduction)2009-2-4.1概述第四章 热量传递基础 (Chapter 4 Fundamentals of heat transfer )conduc

2、tionconvectionradiationNatural and forced convection2009-2-4.2 热传导4.2.1 傅立叶定律(FOURIERS law)Area of isothermal surfaceRate of heat flowheat flux2009-2-负号表示q与温度梯度方向相反称为导热系数 , 单位为W/mK物性之一:与物质种类、热力学状态(T、P)有关物理含义:代表单位温度梯度下的热通量大小,故物质的越大,导热性能越好。一般地, 导电固体 非导电固体, 液体 气体T , 气体, 水,其它液体的 。Thermal conductivity200

3、9-2-4.2.2 导热微分方程n(Differential equation of conduction)2009-2-即2009-2-若为常数,则:定解条件:2009-2-由以上方程和边界条件、初始条件可数值求解温度场。但是,下面我们将重新从热量衡算出发求解一维导热问题 。*4.2.3一维稳态导热(Steady-state conduction)2009-2-一、无限大单层平壁一维稳态导热(无内热源 )-可见温度分布为直线若为常数,则:*4.2.3一维稳态导热-薄壳衡算法2009-2-二、无限大多层平壁一维稳态导热(无内热源)*4.2.3一维稳态导热-薄壳衡算法Driving forceT

4、hermal resistance2009-2-思考1:若上述平壁的右侧与环境进行对流传热,设环境 温度为t0、对流传热系数为,则传热量表达式如何?*4.2.3一维稳态导热-薄壳衡算法2009-2-三、无限长单层圆筒壁一维稳态导热(无内热源 )若为常数,则:-可见温度分布为对数关系*4.2.3一维稳态导热-薄壳衡算法2009-2-*4.2.3一维稳态导热-薄壳衡算法2009-2-对数平均、算术平均、几何平均的比较 :绿线-对数平均黄线-几何平均红线-算术平均平 均 值x=5时对数平均几何平均算术平均2009-2-Q=常数,但 q常数四、无限长多层圆筒壁一维稳态导热(无内热源 )*4.2.3一维

5、稳态导热-薄壳衡算法2009-2-思考1:气温下降,应添加衣服,应把保暖性好的衣服 穿在里面好,还是穿在外面好?思考2:圆管保温层越厚,保温效果越好吗 ?*4.2.3一维稳态导热-薄壳衡算法b1b212Qb2b121Q2009-2-*4.2.3一维稳态导热-薄壳衡算法五、保温层的临界厚度2009-2-影响因素:接触材料的种类及硬度,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接触面的压紧力,空隙内的流体性质。接触热阻一般通过实验测定或凭 经验估计*4.2.3一维稳态导热-薄壳衡算法六、接触热阻2009-2-4.2.4 非稳态导热(Unsteady-state conduction)2009-2-4.2.4非稳态导热2009-2-【例4.1】外径为25mm的钢管,其外壁温度保持350 不变,为减少其热损失,管外包一层导热系数为0.2 W/(mK)的保温层。已知保温层外壁对空气的对流 传热系数近似为10 W/(m2K),空气温度为20。试 求:(1)保温层厚度分别为2mm、5mm、7mm时每米管长的 热损失以及保温层外表面的温度t1。(2)保温层厚度为多少时的热损失最大?此时单位管 长热损失为多少?t1为多少?(3)若要起到保温作用,保温层厚度至少为多少?设 保温层厚度对管外空气对流传热系数的影响可忽略。2009-2-2009-2-2009-2-2009-2-2009-2-2009-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