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LP14种回应术及训练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48103845 上传时间:2018-07-09 格式:PPT 页数:43 大小:1.2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NLP14种回应术及训练_第1页
第1页 / 共43页
NLP14种回应术及训练_第2页
第2页 / 共43页
NLP14种回应术及训练_第3页
第3页 / 共43页
NLP14种回应术及训练_第4页
第4页 / 共43页
NLP14种回应术及训练_第5页
第5页 / 共4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NLP14种回应术及训练》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NLP14种回应术及训练(4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调适信念的 14种回应术训练1地图与实景地图不是实景。每个人都有自己 个性化的世界地图。关于世界, 没有什么唯一正确的地图。人们 会根据从他们的世界观所感知到 的可能性和能力,来做出所能做 的最好选择。最有智慧最为慈悲的地图,是那些 提供最广阔最丰富的可能性的,而 不是那些最“现实”或“准确”的。2人所处的三个范围无能为力可以施加影响可以自己掌控3结果预期(2可能的,1渴求的)人行动结果自我效能预期(4有能力的)资源方法预期(3适宜的,整体的)自我价值意识(5值得的,负责任的)没资格没能力没希望4框架与换框更大系统人 结果 反馈 “就像”信念 期望 态度 行为 结果人问题 失败 不可能信念 期

2、望 态度 行为 结果5一些基本心理框架问题 框架结果框架失败框架反馈框架不可能框架“就像”框架6信念 (总结) 删减?扭曲?预期 (后果预期)内在状态 (注意力 过滤器)价值观 (正面意图)经验 (感官输入)结果框架 重新定义 准则层次反馈框架 向上归类 向下分类 反例开始接受开始质疑“就像”框架5曾经相信1想要相信4开始质疑2开始接受6信赖3当下相信位置4身份位置3信念位置2 能力位置1 行为51234回应术模式帮我们将信念与经验、价值观、预期和内在状态 重新联结以更新信念价值观 或准则定义 它是什么? 它与其他 什么有关?证据 你如何知道 它出现了?后果 它导致了 什么?原因 什么引起 了

3、它?组成完整信念7建立信心和增强信念的发问 若要更适合或更有信心,你还需要了解什 么?为目标增加什么?相信什么? 对于这个信念,谁可以做你的指导者? 这个指导者会给你什么信息或建议?8用“就像”框架超越限制性信念的发问 如果你有希望、有能力、有资格。, 会发生什么? 表现得你就像。,那会怎样? 想像你已经放弃了所有这些自我限制的想 法,那么你所想的、所做的、所相信的会 有什么不同? 表现得“就像”你已经处理了这个干扰或妨 碍,你的回应会有什么不同? 9“换框”的几种基本策略 改变框架大小: 改变时间:时间换框(过去现在将来) 改变立场:立场换框(我你他) 改变情境:情境换框(小情境大情境;此

4、情境彼情境) 拓展逻辑层次:改变逻辑层次(环境行 为能力信念价值观身份精神) 另一结果:意义换框(这个那个)10把自己当别人 把别人当自己 把别人当别人 把自己当自己 现在是过去使然 过去预示着未来 过去不等于未来 未来取决于现在站高一线 登高望远 由外而内 自由自在发现 新义变换 情境换框策略一览图改变立场改变时间改变逻辑层次向 上 归 类横 向 类 比向 下 分 类外内 对方 自己 他人112.重新 定义2.重新 定义5. 向 上 归 类4. 向 下 分 类8.另一个 结果9.另一 世界观10. 现实检验 策略11. 反例13. 反 击 其 身7.改变框架大小6.比喻 (横向类比 )12.

5、准 则 层 次原因 或证据效应 或准则因果论断 或 复合等同14.超越框架1.意图3.后果13. 反 击 其 身Copyright1987 by Robert B.Dilts12训练例子 “对孩子的惩罚是必需的。惩罚能 使孩子规范自己的行为。”原因 或证据“惩罚”效应 或准则“规范行为”因果论断 或 复合等同13请用发问来回应 针对这个信念,请大家用提问的方式来给 予回应,引导该信念的持有者松动信念, 自觉地采纳更有弹性更建设性的信念。 让我们把所有的提问写出来,然后进行总 结提炼。141 正面意图将注意力引向信念背后 的目标或意图。 惩罚孩子的根本目的是 什么? 当孩子被惩罚时,他们 的焦点

6、在自身的行为呢 ,还是在自己的遭遇上 ? 被惩罚后,孩子会自觉 地反思和改善自己的行 为呢,还是更多地考虑 如何逃避惩罚? 如果惩罚没能促使孩子 反省自己的行为,那家 长惩罚孩子的意图到底 是什么?原因 或证据效应 或准则因果 论断 或 复合 等同1.意图152 重新定义用意思相近但含意不同 的新词来替代信念陈 述中所用的字眼。 负面陈述正面陈述 当下渴望内在需求 消极评价积极欣赏 你的立场他人立场 你的意思是不是想说 “管教孩子是必需的 。”或者说“合适的引 导能使孩子自觉调整 自己的行为。”?2.重新 定义2.重新 定义原因 或证据效应 或准则因果 论断 或 复合 等同163 后果将注意力

7、引向信念的( 正面或负面)影响, 或由信念所定义的总 结如何改变(或加强 )信念。 心理研究表明,当孩 子被惩罚时,其心理 会有两方面的发展倾 向:要么会变得更加 叛逆反抗,要么会变 得逆来顺受。你希望 自己的孩子变成怎样 呢?原因 或证据效应 或准则因果 论断 或 复合 等同3.后果17重新归类 向上归类:扩大视野;丰富理解 横向类比:寻找类比;丰富视角 向下分类:关注细节;丰富观点184 向下分类分解信念的组成元素, 拆成更小的片段,从 而改变(或强化)由 信念所定义的总结。 长时间短时间 全部改变一点点改变 抽象评价具体行为 当孩子遭受惩罚时,你 觉得孩子会如何规范和 改善自己的行为?

8、惩罚会使孩子的行为发 生怎样的变化? 你认为使孩子可以接受 的惩罚是怎样的?4. 向 下 分 类原因 或证据效应 或准则因果 论断 或 复合 等同195 向上归类将信念的某个要素总结 归类到更大的分类中 ,从而改变(或强化 )信念所定义的总结 。痛苦遭遇人生经历 惩罚是一种管教手段 ,或许在某些情境下 可以适当用一下。你 认为长期有效的管教 是怎样的呢?5. 向 上 归 类原因 或证据效应 或准则因果 论断 或 复合 等同206 比喻(横向类比)找出由信念所定义的一 个关系的比喻,这个 类比可以挑战(或强 化)信念所定义的总 结。 惩罚就像在微微波动 的水面上击掌,非但 不会使水面更平静, 反

9、而会使水花溅到脸 上。惩罚孩子非但不 会纠正孩子的行为, 反而会教会孩子更加“ 聪明”地逃避被发现和 惩罚,这更不利于孩 子的健康发展。而孩 子的叛逆和反抗更使 家长的权威和尊严受 到损失。6.比喻 (横向类比 )原因 或证据效应 或准则因果 论断 或 复合 等同21练习:找到相类学员分成A、B、C三人一组。 A告诉B、C一个他需要指引的当前问题或情景。 B、C倾听A的问题或处境中的基本要素,同时关注A处境中的重要 情景因素、人物、关系、事件过程。向A解释这些一确保准确无误 。 B、C一同建构一个隐喻,交给A。B、C可以从以下来源获得灵感 : 幻想 通用的主题 日常生活经验 个人生活经验 大自

10、然:动物、季节、植物、地质、地理等 民间故事 科幻故事 运动 转换角色,直到每个人都做过A的角色。 227 改变框架大小从不同的情境重新评估 (或强化)信念的含 义,这些情境包括: 更长(或更短)的时 间框架、较大的人群 (或个人观点)、更 大的或更小的视野。 时间框架 视角数量 视野范围 你想把这个观念维持到 什么时候? 是不是所有的家长都持 这样的观念? 在所有的管教手段中, 有没有比惩罚更有效的 做法呢?7.改变框架大小原因 或证据效应 或准则因果 论断 或 复合 等同238 另一结果转向一个不同的目标, 而不是信念所确定或 暗示的目标,以便挑 战(或加强)信念的 适宜性。 改变更新(协

11、调 ) 我们到底是逼着孩子去 改变自己的行为,还是 引导孩子自己去认识和 改变自己的行为? 你有没有想过,孩子在 什么情况下会对自己的 行为有自我觉察,并主 动去调整自己的行为? 如果有更好的做法能引 导孩子觉察自己的不当 行为,并在维持自尊的 情况下去做出自我调整 ,你是否会采纳和使用 呢?8.另一个 结果原因 或证据效应 或准则因果 论断 或 复合 等同249 另一世界观从不同人的世界观的框 架,重新评估(或强 化)信念。 立场:我-你-他 你觉得那些主张正面 管教的家长会如何看 待惩罚孩子? 你觉得孩子会如何看 待我们的惩罚行为? 会把我们当作怎样的 人?9.另一 世界观原因 或证据效应

12、 或准则因果 论断 或 复合 等同2510 现实检验策略重新评估(或强化)信 念所说明的事实,人 们从对世界的认知中 提取出这个事实以便 建立他们的信念。 当你惩罚孩子时,你 看到了什么使你觉得 惩罚有效? 孩子在遭受惩罚后的 哪些表现使你觉得惩 罚是有效的? 惩罚到底得到了哪些 长期有效的效果?10. 现实检验 策略原因 或证据效应 或准则因果 论断 或 复合 等同2611 反例找出一个例子或“违反 规则的例外”,来挑 战或丰富由信念所定 义的总结。 你觉得孩子是不是一定 要在惩罚的情况下才能 意识到自己行为的不当 并愿意去纠正自己的行 为? 有没有你不惩罚时,孩 子意识到并改善了自己 行为

13、的情况? 有没有其他孩子在不遭 受惩罚,而是在家长的 正面管教和善意引导下 自觉意识并改善自己的 行为的?11. 反例原因 或证据效应 或准则因果 论断 或 复合 等同2712 准则层次找出信念所确认的准则 ,并根据比它更重要 的其他准则来重新评 估(或强化)信念。 努力改变个体内 心的一致和完整 被迫改变自觉调 整 当孩子出现不当或者 错误的行为时,惩罚 孩子和引导孩子在自 身羞愧感的驱动下自 觉地调整自己的行为 ,你觉得哪个更重要 ?12.准 则 层 次 原因 或证据效应 或准则因果 论断 或 复合 等同28澄清价值观层次 什么会激发你去尝试 一些新的东西? 什么会让你停止做某 事,即便它

14、满足第一 题的答案?(反例1 ) 即便由于第二题找到 的理由而停下来,什 么会让你再次开始? (反例2) 什么会让你再次停下 ?(反例3)准则层次准则1准则2准则3准则4准则5准则6位置4身份位置3信念位置2 能力位置1 行为5123429 在位置1时确定一个你想做的行为,但不要去做。 走到位置2,确定促使你想实践新行为的准则。识别决 定这一准则的感觉表象或“标准等同”。 走到位置3,找出阻止你真正实践所渴望行为的准则。 识别决定这一准则的感觉表象和“标准等同”。 走到位置4,找出能超越第三步的限制性准则的更高层 次准则。识别决定这一准则的感觉表象和“标准等同”。 现在开始应用下列技术: 制衡

15、记住你的最高层次的准则,回到位置1,跳过位置2和 3.将最高准则用于渴望的行为,以便克服限制性障碍。 使用最高准则的“标准等同”走到位置2,调整与渴望行为有 关的准则的内在表象,使之符合你用来确定最高准则的“标准等 同”。 跟随限制性准则从位置2转到位置3,探求允许你实现渴望 行为的选择,它符合所有三个层面的准则,并且不违反限制性 准则。3013 反击其身根据信念所定义的关系 或准则,重新评估信 念陈述本身。 如果你是孩子,你希 望自己被惩罚吗? 当你被惩罚时,你会 很开心地说:“谢谢 您惩罚我,我会好好 纠正我的行为的!” 吗? 如果我们惩罚你,你 会改变这个观念吗?13. 反 击 其 身原因 或证据效应 或准则因果 论断 或 复合 等同13. 反 击 其 身3114 超越框架从动态的、个人化情境 的框架重新评估信念 建立关于信念的 信念。当你了解了孩子行为背后 的动机和原因后,你或许 会对孩子的不当行为多了 一些理解,并愿意给孩子 更多的机会去学习和成长 。你知道孩子为什么会有 那样的行为吗? 或许,当你掌握了更好的 管教方法后,你会发现, 孩子其实并不需要惩罚, 而是需要训练。你是否相 信有双赢的做法?原因 或证据效应 或准则因果 论断 或 复合 等同14.超越框架322.重新 定义2.重新 定义5. 向 上 归 类4. 向 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