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浇梁预压成果报告

上传人:cjc****537 文档编号:48103781 上传时间:2018-07-09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30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现浇梁预压成果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现浇梁预压成果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现浇梁预压成果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现浇梁预压成果报告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现浇梁预压成果报告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现浇梁预压成果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现浇梁预压成果报告(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1 -荷步双线特大桥膺架现浇箱梁预压荷步双线特大桥膺架现浇箱梁预压成果报告成果报告编 制:张 建审 核:张书良日 期:2009 年 6 月 21 日*标标项目经理部项目经理部- 2 -目目 录录一、工程概况1二、主要技术参数1三、预压方案23.1 预压试验目的及依据23.2、总体方案23.3、预压水位标高控制23.4 沉降观测33.4、卸载及测量33.5、数据分析及预拱度的设置4四、成果分析5- 1 -荷步双线特大桥膺架现浇梁预压成果报告荷步双线特大桥膺架现浇梁预压成果报告一、工程概况我项目部采用膺架现浇法施工的七座桥梁工程,具体概况如下:1、DK103+958.373DK104+543.

2、289 段*特大桥(1332+224+332)全长 584.9 米,125 钻孔桩基础 152 根。2、DK106+377.501DK106+553.698 段*大桥(532)全长 176.197米,100 钻孔桩基础 52 根。3、*双线特大桥起讫里程 DK107+826.31DK112+655.606,全长4827.49m,孔跨布置为:332m +124 m +1132m +(40+64+40)m +332 m +(32+48+32)m +532 m +324 m +432 m +224 m +10632 m +124 m +232m。1.0m 钻孔桩基础 112 根,1.25m 桩基础

3、1061 根,1.5m 桩基础 24 根,总计 1197 根。24m 简支箱梁 7 孔,32m 简支箱梁 134 孔,40+64+40 连续梁跨越*公路,32+48+32 连续梁跨越*高速公路引道。4、*大桥中心里程 DK114+551,桥长 374.273m。双线 32m 简支箱梁11 孔,1.25m 钻孔桩基础 78 根。5、*双线大桥中心里程 DK118+338,桥长 144.08m。双线 32m 简支箱梁 4 孔,1.25m 钻孔桩基础 25 根。6、*双线大桥中心里程 DK119+295,桥长 374.273m。双线 32m 简支箱梁 11 孔,1.25m 钻孔桩基础 88 根。7、

4、*双线大桥中心里程 DK123+702.7,桥长 176.38m。双线 32m 简支箱梁 5 孔,1.25m 钻孔桩基础 34 根。*特大桥的 2 片梁、*大桥 5 片梁、*双线特大桥 7 片梁,计 14 片梁采用 1 套膺架模板。*特大桥 11 片梁、*1 号大桥 4 片梁,计 15 片梁采用 1套膺架模板。*2 号大桥 11 片梁,*大桥 5 片梁,计 16 片梁采用 1 套膺架模板制梁。- 2 -二、主要技术参数现浇梁模架预压主要参数如下:预压荷载: 预压荷载为 32.6m 箱梁重量1.1内模总重。32m 梁重 310.6*2.5=776.5 吨;箱梁内模 50 吨。模架预压荷载G=77

5、6.51.1+50=904.2 吨900 吨。三、预压方案3.1 预压试验目的及依据(1)为了检验支架受力状况,各部位的强度与刚度和测量支架在箱梁施工全过程的弹性变形与非弹性变形量,同时检查各部位连接情况,确保箱梁浇筑过程安全与质量。(2)根据预压弹性变形量,以及设计拱度值、张拉反拱值,对支架模板设置合理的预拱度,确保箱梁浇筑完成后消除自重产生的挠度值,以及张拉完的反拱值,所以支架组装后应进行模拟箱梁施工过程的加载预压。(3)验证简支箱梁资料或设计参数,为优化设计提供依据。(4)确定及优化加载预压方案的项目、方法、程序和工艺。(5)依据设计图纸说明和我单位在武广客运专线的简支箱梁施工经验。3.

6、2、总体方案模架预压采用加水的方式进行,按照四级预压加载,加载重量和方式如下:一级加载至梁重的 56%即 435 吨;二级加载至梁重的 83%即 643 吨;三级加载至梁重的 100%即 776.5 吨;四级加载至预压总重即 900 吨;在箱梁的侧模顶用两排砂袋加高 70cm,箱梁模板两端用砂袋堆砌挡水墙,外侧用 16 工字钢加固,内用防水板焊接起来形成水箱,防水板大约需要610m2 左右。在每一级加载位置处埋设泄水管,在卸载时打开泄水管的阀门开- 3 -始卸载。3.3、预压水位标高控制预压用水容重 r=1.0 吨/m3。预压水位与现浇梁的横纵向重量分布情况大体一致。加载顺序及预压水位位置见下

7、图。3.4 沉降观测1、预压作用通过预压消除非弹性变形,确定弹性变形值并据此进行预拱度设置,同时检验模架的安全性能。2、预压及测量 项目部组织了一批有施工经验的管理人员、测量人员以及施工人员参与预压试验,考虑到预压时测量点不好布置,故布置各点于支架底模底板上及翼缘板上,最后反算沉降量。3.4、卸载及测量 加载完毕,支撑变形稳定后,将预压块逐级卸载,卸载顺序和加载顺序相反,每卸载一级荷载应同时再次测量各观测点标高,以确定各观测点的弹性变形与非弹性变形,据此绘制沉降曲线。- 4 -支架沉降观测数据分析表支架沉降观测数据分析表序号观测点预压前标高(m)一级加载标高(m)二级加载标高(m)三级加载标高

8、(m)四级加载标高(m)卸载后标高(m)非弹性变形值(cm)弹性变形值(cm)1左翼 1 2左翼 23左翼 34左翼 45左翼 56左翼 67左翼 78底 1 9底 210底 311底 412底 513底 614底 715右翼 1 16右翼 217右翼 318右翼 419右翼 520右翼 621右翼 7观测: 记录: 分析: 年 月 日3.5、数据分析及预拱度的设置根据观测数据分析出每一点位的弹性变形,根据弹性变形和张拉应力、徐变等产生的变形值相叠加分析出支架的变形曲线,支架预拱度的设置依据其线性方程来设置。- 5 -四、成果分析2009 年 6 月 19 日下午 14:00 开始加水预压,6

9、 月 20 日下午 17:00 加载完成,6 月 21 日上午 9:00 完成数据的采集,具体的预压数据见下表。膺架支架沉降观测数据分析表膺架支架沉降观测数据分析表序号观测点预压前标高(m)一级加载标高(m)二级加载标高(m)三级加载标高(m)四级加载标高(m)卸载后标高(m)非弹性变形值(cm)弹性变形值(cm)1左 1 18.375 18.368 18.365 18.362 18.360 18.365 1.00 0.50 2左 218.351 18.344 18.341 18.338 18.337 18.340 1.10 0.30 3左 318.329 18.322 18.319 18.3

10、16 18.314 18.320 0.90 0.60 4左 418.310 18.304 18.301 18.298 18.297 18.301 0.90 0.40 5左 518.285 18.277 18.274 18.271 18.269 18.275 1.00 0.60 6左 618.254 18.246 18.243 18.240 18.238 18.243 1.10 0.50 7左 718.240 18.233 18.230 18.227 18.226 18.232 0.80 0.60 8底 1 17.515 17.508 17.505 17.502 17.501 17.506 0.

11、90 0.50 9底 217.502 17.494 17.490 17.487 17.485 17.491 1.10 0.60 10底 317.480 17.473 17.470 17.467 17.466 17.470 1.00 0.40 11底 417.476 17.469 17.466 17.463 17.462 17.467 0.90 0.50 12底 517.427 17.420 17.417 17.414 17.413 17.419 0.80 0.60 13底 617.396 17.388 17.385 17.382 17.380 17.385 1.10 0.50 14底 717.

12、353 17.344 17.340 17.337 17.335 17.341 1.20 0.60 15右 1 18.418 18.410 18.407 18.404 18.402 18.408 1.00 0.60 16右 218.378 18.371 18.368 18.365 18.363 18.368 1.00 0.50 17右 318.354 18.348 18.345 18.342 18.341 18.345 0.90 0.40 18右 418.309 18.303 18.300 18.297 18.296 18.301 0.80 0.50 19右 518.278 18.270 18.

13、267 18.264 18.262 18.268 1.00 0.60 20右 618.243 18.235 18.232 18.229 18.227 18.232 1.10 0.50 21右 718.216 18.209 18.206 18.203 18.202 18.206 1.00 0.40 观测 张峰 记录:李宝康 分析:张书良 2009 年 月 日- 6 -根据沉降观测数据分析可知:支架跨中最大预拱度)321(LLLLL-支架跨中最大预拱度值(cm)L1-支架预压跨中最大变形值(cm)L2-现浇箱梁预应力产生的上拱度值(cm)L3-现浇箱梁混凝土徐变产生的拱度值(cm)说明:向下为负,向上为正。支架左右侧的非弹性变形值和最大弹性变形值基本相同,取其平均值得支架非弹性变形值为-0.98cm,平均弹性变形值为-0.51cm。32.6m 现浇箱梁的预应力和徐变产生产生的上拱度值 L2+L3=2.0cm。预应力和徐变产生产生的上拱度值按照二次抛物线过渡,支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济/贸易/财会 > 经济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