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度中考化学重要知识点常见的酸和碱练习卷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48103035 上传时间:2018-07-09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95.0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年度中考化学重要知识点常见的酸和碱练习卷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2018年度中考化学重要知识点常见的酸和碱练习卷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2018年度中考化学重要知识点常见的酸和碱练习卷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2018年度中考化学重要知识点常见的酸和碱练习卷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2018年度中考化学重要知识点常见的酸和碱练习卷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8年度中考化学重要知识点常见的酸和碱练习卷》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8年度中考化学重要知识点常见的酸和碱练习卷(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常见的酸和碱练习卷常见的酸和碱练习卷1、下列关于 H2SO4性质描述中,不属于酸的通性的是A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 B与 NaOH 发生中和反应C浓硫酸滴到白纸上使纸变黑 D与 Mg 反应放出氢气【答案】C2、能用于鉴别氢氧化钠溶液和氢氧化钙溶液的物质是()AHCl BKNO3CK2CO3DFeCl3【答案】C3、下列各物物质在同一溶液中可以大量共存的是ANaOH、FeCl3、K2SO4 BNaCl、HNO3、AgNO3CNaCl、K2CO3、Ca(OH)2 DKNO3、NaCl、Ba(OH)2【答案】D【解析】A 选项中氢氧化钠和氯化铁反应生成沉淀;B 选项氯化钠和硝酸银反应生成沉淀;C 选项

2、碳酸钾和氢氧化钙产生沉淀;D 选项中硝酸钾、氯化钠和氢氧化钡不反应能大量共存;故答案选择 D4除去下列物质中的少量杂质,下列实验方案不能达到目的的是物质(括号内为杂质)实验方案A氮气(氧气)通过足量灼热钢网B氯化钙溶液(盐酸)加入足量碳酸钙粉末,过滤C铁粉(铜粉)加入足量稀盐酸,过滤,洗涤,干燥D氧化铜(木炭粉)在空代中充分灼烧【答案】C5、除去下列各物质中的少量杂质,所选用的试剂、方法能达到目的的是2选项物质杂质(少量)试剂操作方法AN2O2碳粉将混合气体通过灼热的碳粉BNaOH 溶液Na2CO3溶液氢氧化钙溶液加入适量氢氧化钙溶液,过滤C氯化钠固体泥沙水加水溶解,蒸发结晶DKC1 溶液K2

3、SO4溶液Ba(NO3)2溶液加入适量 Ba(NO3)2溶液,过滤【答案】B6、下列图像不能正确反映其对应变化关系的是ABCDA向一定质量的硫酸铜和稀硫酸的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氢氧化钠溶液B向等质量、等浓度的稀硫酸中分别逐渐加入锌粉和铁粉C用等质量、等溶液的过氧化氢溶液在有无催化剂条件下制氧气D一定质量稀盐酸中逐滴加入氢氧化钠溶液【答案】D7下表是生活中几种常见物质的 pH,其中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的是选项ABCD物质新鲜牛奶柠檬西红柿 肥皂水pH72.22.44.04.410【答案】D8将一定量的氢氧化钠溶液与稀盐酸混合,二者恰好充全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由此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反应前后阴、

4、阳离子的总数目不变 B反应前后溶剂质量不变C反应后溶液呈中性 D反应前后元素种类发生了变化【答案】C39、下列各组离子能在 pH=10 的溶液中大量共存的是A Na+、 Mg2+、 CO32- B H+、 Cu2+、 NO3-C NH4+、 Fe3+、 SO42- D K+、 Ba2+、 Cl-【答案】D10、归纳总结和逻辑推理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归纳推理正确的是A二氧化碳气体和氧气都能用浓 H2SO4干燥BNa2CO3溶滚和 NaNO3溶液都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C稀有气体可做保护气,则可做保护气的一定是稀有气体D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则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答案】A11下

5、列变化不能通过加稀盐酸反应实现的是AMgOMgCl2 BZn(OH)2ZnCl2 CFeFeCl3 DCaCO3CaCl2【答案】C12除去下列物质中的杂质(括号内物质为杂质)的方法错误的是ACO2(HCl 气体) 通过适量的 NaOH 溶液BN2(O2) 通过灼热的铜网CH2(水蒸气) 通过浓硫酸的洗气瓶DCO(CO2) 通过灼热的炭层【答案】A13下列各组物质在溶液中能大量共存且形成无色溶液的是( )ANaCl BaCl2 Na2CO3 BKNO3 HCl CaCl2CH2SO4 FeCl3 NaNO3 DNaOH HNO3 NH4NO3【答案】B14逻辑推理是一种重要的化学思维方法,以下

6、推理正确的是( )A酸性溶液能使紫色石蕊变红,能使紫色石蕊变红的一定是酸性溶液B酸雨的 pH 小于 7,pH 小于 7 的雨水都属于酸雨C阳离子都是带正电荷的粒子,带正电荷的粒子一定是阳离子D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生成盐和水的反应都属于中和反应【答案】A15在日常生活中会遇到各种酸,下列物质中,属于有机酸的是( )A食醋中的醋酸 B汽水中的碳酸 C胃液中的盐酸 D蓄电池中的硫酸4【答案】A16下列物质存放在烧杯中,一段时间后,质量变大且变质的是( )浓盐酸 浓硫酸 烧碱 铁粉 生石灰 食盐A B C D【答案】C17、有 A、B 两种酸碱指示剂,它们显示的颜色与溶液 pH 的关系如图,它们在甲溶

7、液和乙溶液中显示的颐色如表。下列判断错误的是A甲溶液呈酸性 B乙溶液的 pH 可能为 11 C只用 A 指示剂就可鉴别甲溶液、乙溶液和蒸馏水和蒸馏水三种液体D在滴有 A 指示剂的甲溶液中不断地加入乙溶液,最后溶液一定呈绿色【答案】D18某实验小组将 Ba(OH)2溶液逐滴滴入硫酸溶液中,溶质的质量与加人的 Ba(OH)2溶液的质量关系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a 点溶液为酸性 Bb 点恰好完全反应Cc 点溶液的溶质为硫酸 Db、c 两点沉淀质量相等【答案】C19学习了盐酸的性质后,小军归纳出盐酸的五条化学性质(如图) 。5(1)为了验证性质,小军将紫色石蕊溶液滴加到盐酸溶液中,溶液变_色;

8、(2)图中 A 所表示的物质类别是_;试写出一个盐酸与该类别物质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3)为了验证性质,可选用的物质是_(填一种即可) ;(4)镁和锌可以用来验证盐酸的性质。现在小军要探究镁和锌与盐酸反应的快慢,下列因素不影响镁和锌与盐酸反应快慢的是_(填序号) ;A盐酸的质量分数 B温度C反应容器的大小 D两种金属的形状写出锌与盐酸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答案】 红 碱, NaOH+HCl=NaCl+H2O(符合条件即可) ; 符合条件的盐即可; C Zn + 2HCl = ZnCl2 + H220下图所示是 Ca(OH)2的部分性质实验,回答有关问题。(1)A 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9、为_,实验现象是_;(2)B 中,反应后的液体呈无色,说明此时溶液一定不呈_性,那么溶液中除酚酞外,一定含有的蓉质是_,可能含有的溶质是_。【答案】 CO2+Ca(OH)2=CaCO3+H2O 产生白色沉淀 碱 氯化钙 氯化氢21、某化学课堂围绕“酸碱中和反应” ,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开展探究活动。请你和他们一起完成以下实验探究。【演示实验】将一定量稀盐酸加入到盛氢氧化钙溶液的小烧杯中。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查阅资料】CaC12 滚液显中性【提出问题】实验中未观察到明显现象,部分同学产生了疑问:反应后溶液中溶质的成分是什么?【猜想与假设】针对疑问,甲组同学猜想如下:6猜想 I:只有 CaC1

10、2 猜想 II:有_猜想 III:有 CaC12和 Ca(OH)2 猜想 IV:有 CaCl2、HCl 和 Ca(OH)2乙组同学对以上猜想提出质疑,认为猜想 IV 不合理,其理由是_。【实验探究】为了验证其余猜想,各小组进行了下列三个方案的探究。实验方案滴加紫色石蕊溶液通入 CO2滴加 Na2CO3溶液实验操作实验现象_产生白色沉淀实验结论溶液中含有 Ca(OH)2溶液中含有 Ca(OH)2溶液中含有 Ca(OH)2【得出结论】通过探究,全班同学一致确定猜想 III 是正确的。【评价反思】 (1)丙组同学认为滴加 Na2CO3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并不能证明溶液中一定含有 Ca(OH)2,请你帮助他们说明原因_。(2)在分析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成分时,除了考虑生成物外还需要考虑_。【答案】 【演示实验】2HCl+Ca(OH)2=CaCl2+2H2O【猜想与假设】CaCl2和 HCl HCl 和 Ca(OH)2不能共存【实验探究】石蕊溶液变蓝 溶液变浑浊 【评价反思】 (1)CaCl2与 Na2CO3反应也会生成白色沉淀,不能证明一定有 Ca(OH)2存在(2)反应物是否过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