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工建筑物土石坝,河岸溢洪道

上传人:cjc****537 文档编号:48102483 上传时间:2018-07-09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4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水工建筑物土石坝,河岸溢洪道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水工建筑物土石坝,河岸溢洪道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水工建筑物土石坝,河岸溢洪道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水工建筑物土石坝,河岸溢洪道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水工建筑物土石坝,河岸溢洪道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水工建筑物土石坝,河岸溢洪道》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水工建筑物土石坝,河岸溢洪道(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河岸溢洪道自测题三、简答题 1河岸溢洪道如何进行位置的选择? 2溢流堰有几种形式?各有什么特点? 3 泄槽的水力特征是什么? 4 泄槽衬砌应满足什么要求? 5 如何选择河岸溢洪道的消能方式? 6正槽溢洪道的水力计算内容包括哪些内容? 7 为什么要设置非常溢洪道?非常溢洪道有哪几种形式? 一、填空题 1 河岸溢洪道的主要类型有正槽式 侧槽式 井式和虹吸式四种。 2 正槽溢洪道通常由进水渠、控制段、泄槽 消能防冲设施、出水渠等部分组成。 3 侧槽溢洪道通常由控制段、侧槽、泄槽 消能防冲设施、出水渠等部分组成。 4 非常溢洪道一般分为 漫流式、自溃式爆破引溃式三种。 5溢流堰的主要形式有 宽顶堰、实

2、用堰驼峰堰和折线形堰。 二、单项选择题 1关于实用溢流堰上游堰高 P 和定型设计水头 H d 的比值 P/Hd 与流量系数 m 的关系正确的是 (B ) 。 A、高堰的流量系数 m 随 P/Hd 减小而降低; B、高堰的流量系数 m 接近一个常数; C、低堰的流量系数 m 随 P/H d 减小而升高; D 、低堰的流量系数 m 接近一个常数; 2 对于正槽溢洪道的弯道泄槽,为了保持泄槽轴线的原底部高程及边墙高不变,以利施 工, 则应采用下列措施(A ) 。 A、外侧渠底抬高h,内侧渠底降低h B、外侧渠底降低h,内侧渠底抬高h C 、外侧渠底抬高 h ,内侧渠底抬高 h D、外侧渠底降低h,内

3、侧渠底降低h (h 为外墙水面与中心线水面高差) 3陡坡泄槽 iik,当水深 h0hhk,h0 为正常水深,hk 为临界水深,泄槽水面曲线为 (B ) 。 A 、 a 型壅水曲线 B 、 b 型降水曲线 C、c 型壅水曲线 D、均可发生 4为了减少侧槽的开挖量,下列措施不对的有(C) 。 C 、侧槽宜采用宽浅式 三、简答题 1 河岸溢洪道如何进行位置的选择? 应选择有利的地形条件,布置在垭口或岸边,尽量避免深挖而形成边坡。 ( 1 )应布置在稳定的地基上,并考虑岩层及地质构造的性状,充分注意地质条件的变化 ( 2 )溢洪道进出口的布置应使水流顺畅,不影响枢纽中其他建筑物的正常运行,进出口 不宜

4、距土石坝太近,以免冲刷坝体 ( 3 )从施工条件考虑,应便于出渣路线及堆渣场所的布置。 2溢流堰有几种形式?各有什么特点? 1. 溢流堰有四种形式:宽顶堰、实用堰、驼峰堰、折线形堰。2. 宽顶堰:结构简单,施工方便,流量系数较低,荷载小,对承载力较差的土基适应能 力 较强 实用堰:流量系数较宽顶堰大,溢流前缘较短,工程量相对较小,施工复杂。大中型水 库,岸坡较陡时,多才用这种形式。 驼峰堰:复合圆弧的溢流低堰,流量系数可达 0.42 以上,设计与施工简便,对地基要求 低,适用于软弱地基。 折线形堰:能够获得较长的溢流前缘。3泄槽的水力特征是什么? 泄槽的底坡常大于水流的临界坡。槽内水流处于急流

5、状态,紊动剧烈,由急流产生的高速 水 流对边界条件的变化敏感。当边墙有转折时就会产生冲击波,并可能向下游移动;如槽壁 不 平整时,极易产生掺气、空蚀等问题。4泄槽衬砌应满足什么要求? 泄槽衬砌应满足:表面光滑平整,不至引起不利的负压和空蚀;分缝止水可靠,避免高速 水 流侵入底板以下,因脉动压力引起破坏;排水系统畅通,以减小作用于底板上的扬压力; 材 料能抵抗水流冲刷;在各种荷载作用下能保持稳定;适应温度变化和一定的抗冻融循环能 力。5如何选择河岸溢洪道的消能方式?河岸溢洪道一般采用挑流消能或底流消能。 挑流消能挑流消能一般适用于较好岩石地基的高中水头枢纽,挑坎结构形式一般有重力式、衬砌式。后者

6、适用于坚硬完整岩基,在下游常做一段短护坦,以防止水流大时产生贴流而冲刷齿墙 底 脚。底流消能底流消能可适用于各种地基,不适用于有排漂和排凌要求的情况。在河岸溢洪道中一般适 用于土基或破碎软弱的岩基上。 6正槽溢洪道的水力计算内容包括哪些内容?(1)计算进水渠内流速,求库水位与下泄流量关系曲线,校核泄流能力,求渠内水面曲 线, 确定进水渠边高 (2)控制段:校核溢流堰过水能力 ( 3 )过渡段水力计算渐变槽式过渡段缩窄陡槽型过渡段泄槽水力计算:计算泄槽内 水深和流速的沿程变化,进行水面线计算,以确定边墙高度,为边墙及衬砌的结构设计和下游消能计算提供依据。7 为什么要设置非常溢洪道?非常溢洪道有哪

7、几种形式?在建筑物运行期间可能出现超过设计标准的洪水,由于这种洪水出现机会极少,泄流时间 也不长,所以在枢纽中可以用结构简单的非常溢洪道来泄洪。非常溢洪道的形式有漫流式、自溃式、爆破引溃式。土石坝自测题一、填空题 1 土石坝按施工方法可分为 、 、和 等 形式。 2 土坝按防渗体的位置分为 、 、 、 。 3 土石坝的剖面拟定是指 、 、和 的拟定。 4 在土石坝的坝顶高程计算中,超高值 Y= (写出公式) 。公式中各字 母代表 的含义是: 、 、 。 5. 碾压式土石坝上下游坝坡常沿高程每隔 10 30m 设置 ,宽度不小于 1.5 2.0m , 一般设在 。 6. 当有可靠防浪墙时,心墙顶

8、部高程应 ,否则,心墙顶部高程应 不低于 。 7. 由于填筑土石坝坝体的材料为 ,抗剪强度低,下游坝坡平缓,坝体体积 和重量都较大,所以不会产生 。 8. 土石坝挡水后,在坝体内形成由上游向下游的渗流。坝体内渗流的水面线叫做 。其下的土料承受着 ,并使土的内磨擦角和粘结力减小,对坝坡稳定 。 9. .土石坝可能滑动面的形式有 、 和复合滑裂面。 10. 土石坝裂缝处理常用的方法有 、 、 等。 11. 土石坝管涌渗透变形中使个别小颗粒土在孔隙内开始移动的水力坡降 ;使 更大的土粒开始移动,产生渗流通道和较大范围内破坏的水力坡降称 。 12. 在土石坝的坝坡稳定计算中,可用替代法考虑渗透动水压力

9、的影响,在计算下游 水位以 上、浸润线以下的土体的滑动力矩时用 重度,计算抗滑力矩时用 重度。 13. 土石坝的上游面,为防止波浪淘刷、冰层和漂浮物的损害、顺坝水流的冲刷等对 坝坡的 危害,必须设置 。 14. 土石坝砂砾石地基处理属于“上防”措施,铅直方向的有 、板 桩、 和帷幕灌浆。 15. 砂砾石地基一般强度较大,压缩变形也较小,因而对建筑在砂砾石地基上土石坝 的地基 处理主要是解决 。 16. 土石坝与混凝土坝、溢洪道、船闸、涵管等混凝土建筑物的连接,必须防止接触面的 防止因 而产生的裂缝,以及因水流对上下游坝坡和坝脚的冲刷而造 成的危害。 17. 土坝的裂缝处理常用的方法有 、 、

10、等。 18. 土石坝的渗漏处理时,要遵循“ ”的原则,即在坝的上游坝体和坝基 阻截渗水,在坝的下游面设 排出渗水。 二、单项选择题 1.土石坝的粘土防渗墙顶部高程应( ) 。 A 、 高于设计洪水位 B、 高于设计洪水位加一定超高,且不低于校核洪水位 C、 高于校核洪水位 D 、 高于校核洪水位加一定安全超高 2.关于土石坝坝坡,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有( ) 。 A 、 上游坝坡比下游坝坡陡 B 、 上游坝坡比下游坝坡缓 C 、 粘性土料做成的坝坡,常做成变坡,从上到下逐渐放缓,相邻坡率差为 0.25 或 0.5 D 、 斜墙坝与心墙壁坝相比 , 其下游坝坡宜偏陡些 , 而上游坝坡可适当放缓些 3

11、. 反滤层的结构应是( ) 。 A 、层次排列应尽量与渗流的方向水平 B 、各层次的粒径按渗流方向逐层增加 C 、各层的粒径按渗流方向逐渐减小,以利保护被保护土壤 D 、不允许被保护土壤的细小颗粒(小于 0.1mm 的砂土)被带走 4. 砂砾地基处理主要是解决渗流问题,处理方法是“上防下排” , 属于上防的措施有 ( ) 。 A 、 铅直方向的粘土截水槽、混凝土防渗墙、板桩 B 、 止水设备 C 、 排水棱体 D 、 坝体防渗墙 5 粘性土不会发生( ) 。 A 、管涌 B 、流土 C 、管涌或流土 D 、不确定 6 下列关于反滤层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 、 反滤层是由 2 3 层不同

12、粒径的无粘性土料组成,它的作用是滤土排水 B、 反滤层各层材料的粒径沿渗流方向由大到小布置。 C、 相邻两层间,较小层的颗粒不应穿过粒径较大层的孔隙 D、 各层内的颗粒不能发生移动 7土石坝上、下游坝面如设变坡,则相邻坝面坡率差值一般应在( )范围内。 A、0.350.45 B、0.150.25 C、0.250.50 D、0.500.75 8一般坝顶不允许溢流的坝型为( ) 。 A、拱坝 B、浆砌石坝 C、土石坝 D、混凝土重力坝 9不能够降低土坝坝体浸润线的排水设备有( ) 。 A、堆石棱体排水 B、褥垫式排水 C、贴坡式排水 D、管式排水10.粘性土的填筑标准是( ) 。 A 、最优含水率

13、 B 、孔隙率 C、相对密度 D、设计干重度及相应的含水率 11.土坝护坡的临时紧急抢护措施之一是( )。 A、填补翻修 B、干砌石缝粘结 C 、砂袋压盖 D 、框格加固 12.绕坝渗漏的具体表现是( )。 A 、绕过坝的底部 B 、通过坝体端部两岸山体 C、从坝体穿过 D、渗水从坝体和建筑物接触面通过 13当滑裂面通过无粘性土,坝坡部分浸入水中时为( )形滑裂面。 A 、折线 B 、直线 C 、曲线 D 、复合 三、名词解释 1土石坝 2 流土 3 管涌 4 流网 5. 反滤层 6 浸润线 7褥垫排水 8粘性土截水槽 9 接触渗漏 四、判断题 1 上游坝坡长期处于水下饱和状态,水库水位也可能快速下降,为了保持坝坡稳定, 上游 坝坡常比下游坝坡为缓。 ( ) 2土石坝的坝坡特征为,上部坡缓,下部坡陡。 ( ) 3 心墙坝的上、下游坝坡均比斜墙坝的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济/贸易/财会 > 经济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