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鲁尔工业区(兴衰)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48102106 上传时间:2018-07-09 格式:PPT 页数:42 大小:7.2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德国鲁尔工业区(兴衰)_第1页
第1页 / 共42页
德国鲁尔工业区(兴衰)_第2页
第2页 / 共42页
德国鲁尔工业区(兴衰)_第3页
第3页 / 共42页
德国鲁尔工业区(兴衰)_第4页
第4页 / 共42页
德国鲁尔工业区(兴衰)_第5页
第5页 / 共4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德国鲁尔工业区(兴衰)》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德国鲁尔工业区(兴衰)(4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海洋200 100300 200 100甲风向乙丙1.在甲、乙、丙三处安排副业、渔业、果林业。如何安排 ?理由? 2.计划在处,分别建立化肥厂、制碱厂、罐头厂、 石油输出港、自来水厂,疗养院,如何安排?理由?果林业副业渔业化肥厂石油输出港自来水厂疗养院罐头厂制碱厂盐场湖河 流工厂地点集货费加工费工资甲3512乙459丙857丁5514下表示某公司建厂的几个预选地点与成本分析表。据此回答1-2题。1、从经济效益看,该厂最好建在A、甲地 B、乙地 C、丙地 D、丁地 2、如果该公司在丙地建厂,适宜发展的工业部门有 电视机装配厂 软件开发公司 有色金属冶炼厂 移动通信器材厂 普通玩具厂 A、 B、

2、 C、 D、 下图为某企业集团可能建厂的地点与产品成本 分析表。据此回答23题。2.如果该集团建设有色金属冶炼厂,从经济效益 看,最好建在 ( ) A甲地 B乙地 C丙地 D丁地D3.如果该企业集团吸引了外商投资,在乙地 适宜发展的工业部门有 ( ) 时装公司 软件开发公司 有色金属冶炼厂移动通信器材厂 普通制鞋厂 A B C D下图为某企业集团可能建厂的地点与产品成本 分析表。据此回答23题。B某钢铁厂于19世纪初建在M地;20世纪80年代将 炼铁厂从M地迁至N地,炼钢厂仍留在M地,如图 6所示。该钢铁厂所用的铁矿石一直依赖进口。图 中河流可通航。结合表1,回答1718题。 (07 海南)

3、年份1800年1900年1985年 煤420.75 铁矿铁矿 石21.81.317、该钢铁厂最初选择 建在M地的有利条件有 接近燃料地 接近铁矿 接近消费市场 廉价劳动力充足A. B. C. D. 18、该钢铁厂将炼铁厂迁至N地,可以降低A. 燃料运输费用 B. 铁矿石运输费用C. 产品运输费用 D. 废弃物的排放量年份1800年1900年1985年 煤420.75 铁矿铁矿 石21.81.3世界典型传统工业区BDCA英国中部德国鲁尔区美国东北部我国辽中南工业联系工业集聚工业地域1.传统工业区的概况(区位因素)2.德国鲁尔工业区发展的区位优势条件?3.德国鲁尔工业区衰落的原因?4.德国鲁尔工业

4、区的综合整治措施?5.辽中南工业区发展的区位优势条件?6.比较辽中南工业区与鲁尔区区位的异同?德国鲁尔区是典型的传统 工业地域,位于德国的中西部 ,莱茵河下游,地处欧洲的十 字路口。鲁尔区形成于19世纪 中叶百余年来一直是德国的煤 铁工业基地,被称之为“德国 工业的心脏”,是德国乃至全 世界的重要工业区。鲁尔区的 工业是德国发动两次世界大战 的物质基础。战后,又在西德 经济恢复和腾飞中发挥过重大 作用。各国传统工业区在本国 以至世界工业和社会发展过程 中都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项项目面积积人 口工业产业产 值值数量4595k m2570 万(缺)占全 国比 例1.3%9%40%(曾 经经)鲁尔区

5、发展的区位条件鲁尔煤田(1)丰富的煤炭资源鲁尔区煤炭地质储量为2190亿吨,占全国总储量的3/4,其中经济可开采量约220亿吨,占全国的90%。储量大、埋藏浅、煤质优。来自法国东北部的洛林铁矿(2)离铁矿区较近鲁尔区发展的区位条件莱茵河莱茵河利珀河利珀河鲁尔河鲁尔河(3)充足的水源鲁尔区发展的区位条件(4)便利的水陆交通鲁尔河上的铁矿 运输鲁尔区发展的区位条件鲁尔区是世界上最大的工业区之一。鲁尔区包括了11个 县市,其中有多特蒙德、埃森、杜伊斯堡等比较有名的工 业城市。鲁尔区有全世界最大的内河港口、繁忙的内河航 道和欧洲最密集的铁路网,高速公路四通八达。欧洲中部陆上交通的十字路口(5 5)广阔

6、的市场)广阔的市场鲁尔区发展的区位条件德国以及西欧发达的的工业,为鲁尔区工业生产 提供了广阔的市场。鲁尔区的优势区位:丰富的煤炭资源丰富的煤炭资源充沛的水源充沛的水源自然条件社会经济条件广阔的市场便捷的水陆交通离铁矿区较近发展煤炭、钢 铁、电力工业 的基础发展化学工业促进产品销售 和工业发展为原料的输入 和产品的输出提 供了基本条件节约运费 降低成本鲁尔工业区衰落的原因 鲁尔区的工业生产长期局限于煤炭、电 力、钢铁、机械、化工等传统工业部门丰富的煤 炭资源丰富的水源运入铁矿石BCADE煤炭工业钢铁工业鲁尔工业区衰落的原因 年份1800年1900年1980年焦煤 4吨2吨0.75吨铁矿石 2吨1

7、.8吨1.3吨鲁尔工业区衰落的原因 鲁尔工业区衰落的原因 比比皆是的焦炭工厂不断冒著黑烟,铸造厂也不停排出紅褐色的污水,还有飄浮在空气中的悬浮粒子,使得戶外一切東西都蒙上一层黑灰。洁白的衣物穿出門去,不一會兒便成为灰色。紅瓦白墙,綠草如茵的家园,更是遙不可及的梦想。而沿岸化學工厂林立的萊因河,更有如一道被六万多种不同化学药品調成的鸡尾酒。 德国作家Heinrich Boll 1958年形容魯尔区(4)环境污染严重、土地紧张、交通拥挤鲁尔工业区衰落的原因 (根 本 原 因)鲁尔工业区衰落的原因 鲁尔工业区的综合整治措施调整产业结构调整产业结构调整工业布局调整工业布局发展第三产业发展第三产业优化环

8、境优化环境生产结构单一煤炭的能源地位下降世界性钢铁过剩新技术革命的冲击环境不断恶化煤炭基地(个)炼钢高炉(个)040160801201950年1999年鲁尔区煤炭、钢铁工业的变化对传统工业进行改造鼓励和引进新兴产业140120100806040201970197619801985199019961999 (年)人数(万)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重视发展第三产业旧厂改造的现代商业园区钢铁厂废墟上新建的展览馆铸铁厂旧址改造科技产业园区杜伊斯堡的生态景观公园景观生态公园利用新能源环境保护卓有成效传统工业区的发展历程煤、铁资源丰富能耗大污染严重整 治繁荣繁荣(资源)重振 重振 (科技)衰落衰落(科技)

9、活动:德国鲁尔工业区的发展历程 ,特别是它的综合整治对我国改造 和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有哪些借鉴 作用?1该区工业发展的区位优势、主导因素是什么?2比较辽中南工业区与德国鲁尔区区位条件的异同。 辽中南工业区区位优势(1)自然资源丰富(2)交通运输便利(3)市场广阔煤、铁矿、石油、海洋资源丰富 铁路、公路、管道、航空、海洋形 成立体交通网络,运输能力强以沈阳、大连为核心的辽中南工业 城市群是全国重要的重化工业市场比较异同:相同点煤炭资源丰富交通便利消费市场广阔不同点辽中南工业区铁矿资源丰富铁矿资源缺乏海洋运输便利内河航运发达水资源不足水源充足鲁尔工业区辽中南工业区由于产业结构单一,市场适应性差;技

10、术、 设备更新滞后,产品竞争力弱;资源利用效率低,环境质量 下降等,在近二十年来经济发展相对滞后,在全国经济比重 中逐步下降。假设中央任命你为辽宁省省长,借鉴鲁尔区 综合整治的成功经验,你认为振兴辽中南工 业区可采取哪些行之有效的措施? 调整工业结构,积极发展新兴工业和第三产业发展科技,加快技术设备更新,提高现有企业的竞争力,繁荣经济 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体制创新。美化环境这节课以鲁尔区为例,分析传统工业 区的特点、发展条件、衰落的主要原 因和综合整治。方法: 工业地域发展的区位因素(条件);工业地域发展的基本特点;传统工业地域面临的共同问题;针对问题提出综合整治的措施。 1 1鲁尔区工业发展

11、的基础是( )鲁尔区工业发展的基础是( )A A是西欧工业发展最早的地方是西欧工业发展最早的地方B B有广阔的市场有广阔的市场C C便捷的水陆交通便捷的水陆交通DD丰富的煤炭资源丰富的煤炭资源 2 2鲁尔区的钢铁公司把高炉建到荷兰的海边鲁尔区的钢铁公司把高炉建到荷兰的海边 ,原因是( ),原因是( )A A调整工业布局,改变钢铁工业过分集调整工业布局,改变钢铁工业过分集 中的状况中的状况B B减少运费,少占土地,降低污染减少运费,少占土地,降低污染C C节约资源,促进可持续发展节约资源,促进可持续发展DD与荷兰联营,寻求共同发展与荷兰联营,寻求共同发展3 3传统工业区衰落的根本原因是( )传统

12、工业区衰落的根本原因是( )A A原料价格上涨原料价格上涨B B激烈的市场竞争激烈的市场竞争C C新技术革命的冲击新技术革命的冲击DD环境污染严重环境污染严重4 4传统工业区布局的主导因素是( )传统工业区布局的主导因素是( )A A接近煤、铁产地接近煤、铁产地B B接近消费市场接近消费市场C C接近劳动力丰富地区接近劳动力丰富地区DD接近水陆交通便利的地区接近水陆交通便利的地区5 5传统工业区综合整治的核心是( )传统工业区综合整治的核心是( )A A调整工业布局 调整工业布局 B B发展科技发展科技C C调整产业结构 调整产业结构 DD整治环境整治环境6 6煤炭作为能源,其地位下降的原因有( 煤炭作为能源,其地位下降的原因有( )A A石油和天然气的广泛使用石油和天然气的广泛使用B B世界能源消费量减少世界能源消费量减少C C炼钢的耗煤量逐渐增加炼钢的耗煤量逐渐增加DD煤炭资源逐渐枯竭煤炭资源逐渐枯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