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生活教学计划2015集锦

上传人:cjc****537 文档编号:48102097 上传时间:2018-07-09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2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文化生活教学计划2015集锦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文化生活教学计划2015集锦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文化生活教学计划2015集锦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文化生活教学计划2015集锦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文化生活教学计划2015集锦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文化生活教学计划2015集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文化生活教学计划2015集锦(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文化生活教学计划 2015 集锦文化生活教学计划一:高二上学期文化生活教学计划一、指导思想:1、坚持以人为本、和谐发展的原则,在班级中提倡民主平等、团结协作、积极进取的精神,进一步加强班级的学习风气精神建设,增强班级学习积极性的凝聚力。2、坚持德育教研,以心理健康教育为重点,充分调动学生学品德的积极性,培养学生学品德的兴趣,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养。二、学风情况本学期我担任高二年级前五个班的政治科教学工作。这些学生大部分都属于思维比较敏捷,学习习惯较好的优秀学生,只要我方法得当,要求合理,他们还是很容易沟通的,所以过去一年我们合作是很愉快,今年我将发扬好的,调整不足的,争取做得更好。三、教

2、材分析:高一年级文化生活共有四个单元的内容,第一单元共有二课内容,让学生懂得:文化到底是什么?文化对于社会的进步有什么作用?文化怎样影响人的成长?第二单元共有三课内容,让学生懂得:文化传播与继承有什么意思?文化多样性有什么价值?如何看待传统文化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文化创新的源泉和途径是什么?第三单元共有二课内容,让学生懂得:中华文化有哪些特点?中华文化的力量表现在哪里?什么是中华民族精神?我们为什么要大力弘扬中华文化和民族精神?第四单元共有三课,让学生明确:选择健康有益的文化生活,就要提高辨识能力,抵制落后文化、腐朽文化;抵制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表现大力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发展和谐

3、文化;做“四有”公民,实现自身的全面发展,需要投身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不断追求更高的思想道德目标。四、教学目标:1、首先要让他们说出来,会说会表达,做题的能力也就能得到相应的提高,育人的效果也能体现出来。2、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思维能力和分析概括能力。3、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以及综合性学习创设使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交流与合作的学习情景,从中激发学生进行讨论,多角度的去思考问题。4、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用一定的理论高度去审视自然,人类和社会的发展。五、教学措施1、认真钻研教材,备好每一节课每一个环节,尽最大努力备出高质量的课堂指南。2、课堂上使用大成

4、课堂教学模式及结合本班学情,尽量使用互动方式以及直观教具,给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做到:任务明确化、时间具体化、检测落实化、奖评贯彻化。3、切实抓好过关。虽然中考时开卷考,但为了加强学生的重视,我还是要求学生把一些重点知识点背熟,这就要求过关这一环节要把严:(1)每一环节有小检测(2)每节课有当堂检测4、积极进行教学改革及反思,多听课、评课,提高自身业务水平和教学质量。5、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做到主观与客观的统一,形成符合时代精神的人生观、价值观。6、激发学生学品德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学习情趣,让学生懂得兴趣是学习最好的老师,树立终生学习的观念。7、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思维

5、能力和分析概括能力,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文化生活教学计划二:上期高二政治文化生活教学计划(1544 字)一、教学目标1、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思想为指导,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认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2、懂得文化传承、文化交融、文化创新的意义,感悟中华文化的魅力,大力弘扬中华民族精神。3、获得参与各种文化活动的基本知识和能力,提高文化赏析、修养水平。4、正确对待各种文化现象,改造落后文化,抵制腐朽文化,积极参加健康有益的文化活动,投身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不断追求更高的思想首先目标。二、教材分析1、教材地位经济、政治和文化是社会生活的基本领域,其中,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建设是一个民族精

6、神世界的建设。现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在我国人民精神生活中占据主导地位,但社会上还存在着落后、腐朽文化。因此,设置本模块既是时代发展的需要,也是中学生自身发展的迫切要求。2、基本思路第一单元的现象入手讲清文化概念,讲文化与社会与个人的关系。第二单元讲文化发展问题,横向讲不同文化之间的联系,讲文化的多样性与文化传播;纵向讲文化传承中的继承与发展的关系,进而讲文化创新(源泉、作用、途径) 。第三单元在前两个单元从总体上讲文化的基础上,专门讲中国的文化,一是从中华文化的历程说明它源远流长,二是从文学艺术、科学技术、不同区域和民族文化等方面的特征说明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进而讲凝结在其中的中华民族精神

7、,这是中华文化之魂,要大力弘扬和培养中华民族精神。最后第四单元再专门讲当代中国的文化,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从现实的文化选择入手,讲如何坚持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特别讲文化建设的中心环节,即思想首先建设。全书既从总体上讲文化,又专门讲了中华文化,特别讲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既概览了文化现象,又深入到文化的本质与规律;从历史和现实中,从文化与经济、政治的关系,与人的关系中深入探讨文化。3、基本结构(1)文化与生活文化与社会a、体味文化;b、文化与经济、政治。文化对人的影响a、感受文化影响;b 文化塑造人生综合探究:聚焦文化竞争力(2)文化发展文化多样性与文化传播a

8、、世界文化的多样性;文化在交流中传播。文化的继承与发展a、传统文化的继承;b、文化在继承中发展。文化创新a、文化创新的源泉与作用;b、文化创新的途径。综合探究:建设学习型社会(3)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我们的中华文化a、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b、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我们的民族精神a、永恒的民族精神;b、弘扬中华民族精神。综合探究:铸牢中华民族的精神支柱(4)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走进文化生活a、色彩斑斓的文化生活;b、在文化生活中选择。推动社会文化大发展、大繁荣a、坚持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b、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文化发展的中心环节a、加强思想道德建设;b、思想道德修养与科学文化修养。综合探究:感

9、悟当代中国的先进文化三、教学措施1、树立新的课改理念,贯彻落实“低起点、小步子、多活动、快反馈”12 字教改方针。2、认真钻研教材和学生,精心备好“导学案” ,突出六要素:(1)课程学习目标;(2)基础知识自修室;(3)疑难点拨台;(4)典例导航站;(5)主干知识窗;(6)智能练兵场。3、讲课注重实效,注意精讲多练,注意问题探究,多运用课堂表扬机制,使学生知能和觉悟提高。4、学会临机应变,坚持预设与生成的有机统一。5、及时进行作业批发,适当面批,并作点评,使作业成为巩固知识,提高解题技巧的重要手段。6、认真组织考试,精心辅导学生,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使成绩提高。7、积累教学经验,认真

10、总结教育教学规律,撰写教学论文,促进专业成长。四、课时安排每框题 1 课时,每单元综合探究 1 课时,每单元复习练习 2 课时,期中、期末考试复习 8 课时,共计 40 课时。20XX 年 9 月 4 日文化生活教学计划三:文化生活教学计划(2124 字)一、制定本教学工作的指导思想通过文化生活的教学,使学生了解当今社会的相关文化想象和文化活动,初步树立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文化观,和文化意识,提高辨别先进文化与腐朽落后文化的能力,提高参与文化生活的能力,自觉投身到建设社会主义先 进文化之中,为增强本国的综合国力,为实现全面建设学小康社会宏伟目标,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奋斗。二、 文化生活教学工作计

11、划1、使学生遵循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正确理解文化概念的内涵,全面认识文化的作用,初步树立正确的文化 观。2、使学生了解当前生活中的各种文化现象,获得参与各种文化活动的基本知识和能力,提高文化赏析,文化修养的水平。3、使学生了解文化传统和创新的意义,形成对文化发展的规律性认识。能够正确看待传统文化的作用,正确面对外来文化的影响,增强文化创新的意识。4、 使学生感悟中华文化的价值,懂得弘扬中华民族精神的意义;知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凝聚和激励全国各族人民的重要力量,是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5、使学生明确发展先进文化,支持健康有益文化,改造落后文化,抵制腐朽文化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要求,能够

12、积极投身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不断追求更高的思想道德目标。6、使学生确信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思想。7、使学生懂得在当代中国,发展先进文化,就是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三、教学重点、难点分析与确立(一) 第一单元文化与生活1、第一课文化与社会教学重点与难点是: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交融。2、第二课文化对人的影响教学重点与难点是:文化对人的影响的特点。重点分析文化对人的深远持久的影响,主要从文化习俗的表现和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分析。3、突破重点、难点的方法:(1)理论上讲授法(

13、2)实例分析法(3)合作探究法(4)讨论交流法(5)时政 热点举例、理论联系实际。(二) 第二单元文化传承与创新 ,共三课1、第三课文化的多样性与文化传播重点难点是:世界文化的多样性。第四课文化的继承性与文化发展重点难点是:教育在文化传承中的作用。第五课文化创新教学重点难点是:(1)社会实践与文化创新的关系。(2)如何在文化创新中坚持正确的方向,克服错误的倾向。(3)如何理解在时代的高起点上推动内容形式、体制机制、传播手段创新。2、突破重点难点的方法:(1)情境创设法(2)讲授法(3)合作探究法(4) 讨论法3、习题配置:共配备六套课时习题、三套全课习题和一套单元习题(三)第三单元中华文化与民

14、族精神1、第六课我们的中华文化教学重点难点是:(1)如何理解中华文化具有强大的生命力。(2)如何理解中华文化的包容性。(3)如何理解各族人民对中华文化的认同和归属感。第七课我们的民族精神教学重点难点是: (1)为什么把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作为文化建设极为重要的任务。(2)如何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2、突破重点难点的方法(1)讲授法(2)合作探究法(3)讨论法(4)理论联系实际发(5)时政热点分析法。3、习题配置:共配备四套课时习题、两套全套综合题、一套单元综合(四)第四单元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1、第八课走进文化生活教学重点难点是:发展人民大众喜闻乐见的文化。第九课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教

15、学重点难点是:(1)如何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涵。(2)为什么 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第十课文化发展的中心环节教学重点难点是:怎样理解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深刻内涵。2、突破重点难点的方法:(1)合作探究法(2)实例分析法(3)时政热点分析法(4)理论联系实际法3、习题配备:共配备课时习题六套、全课综合题三套、单元题两套四、课时安排与分配第一周:2 月 26 日 3 月 4 日 第一课、配备习题三套第二周:3 月 5 日 3 月 11 日 第二课配备习题四套第三周:3 月 12 日 3 月 18 日 第三课、配备习题三套第四周:3 月 19 日 3 月 25

16、 日 第四课、配备习题三套第五周:3 月 26 日 4 月 7 日 第五课、配备习题四套第六周:4 月 8 日 4 月 14 日 进行第一、第二单元总复习、配备习题二套第七周:4 月 15 日 4 月 21 日 第六课、配备习题三套第八周:4 月 22 日 4 月 28 日 第七课、配备习题四套第九周:5 月 3 日 5 月 12 日 期中总复习、期中考试第十周:5 月 13 日 19 日 第八课、配备习题三套第十一周:5 月 20 日 26 日 第九课、配备习题四套第十二周:5 月 27 日 6 月 4 日 第十课、配备习题四套第十三周:6 月 5 日 6 月 11 日 第四单元总复习、配备习题四第十四周 第十八周:6 月 12 日 7 月 12 日 期末总复习、配备习题十四套五、教学思路1、新课教学:每一课时的教学内容必须经过自己和本年组本学科教师研讨、集体备课基础上形成共案,确定统一的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巩固强化习题,然后交流教学意见,不断改进教学方法。2、巩固强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济/贸易/财会 > 经济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