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鉴赏及答题技巧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48102019 上传时间:2018-07-09 格式:PPT 页数:68 大小:252.3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古诗鉴赏及答题技巧_第1页
第1页 / 共68页
古诗鉴赏及答题技巧_第2页
第2页 / 共68页
古诗鉴赏及答题技巧_第3页
第3页 / 共68页
古诗鉴赏及答题技巧_第4页
第4页 / 共68页
古诗鉴赏及答题技巧_第5页
第5页 / 共6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古诗鉴赏及答题技巧》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古诗鉴赏及答题技巧(6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古诗鉴赏及答题技巧徐蕾2008年11月9日古诗鉴赏的角度一看类型。 从诗歌内容的角度来看,古 典诗歌的考查基本类型有以下几 类。送别类。怀古类。思 乡怀人类。表达对家乡或亲人思 念为主。战争或边塞类。闲 适类。借景抒情类。托物言 志类。爱情类。民生类。 以 上九类,只要学生掌握住基本的 阅读水平,在认真阅读原诗二至 三遍后,基本可以定住类型。二定感情。 意象找到之后,全诗感 情自然显现。能够表现诗歌感 情色彩的词语有:愉悦、欢快 、激愤、沉痛、悲愤、哀伤、 悲凉、赞美、仰慕、惜别、依 恋、豪迈、闲适、恬淡、迷恋 、热爱、忧愁、寂寞、伤感、 孤独、烦闷、坚守节操、忧国 忧民等。 三定主旨。即确定

2、诗歌所表现的思想内容, 这是诗歌创作的核心,同时也是诗 歌鉴赏的核心。诗歌的思想内容不 外乎以下几个方面:热爱祖国大好 河山、忧国忧民、怀古伤今、反对 战争、追求和平、蔑视权贵、愤世 嫉俗、怀才不遇、寄情山水、归隐 田园、登高览胜、惜春悲秋、忆友 怀旧、思乡念亲、相知相亲、别恨 离愁等。 四找意象(典故)。 诗歌鉴赏的重点从某种意义上说 就是正确把握诗歌所描写的意象, 即诗歌中所描写的形象(人、物、 景、事)。而古代诗歌当中许多的 意象都是有它们各自的喻意的。虽 然这种意象的喻意在不同的意境当 中有可能有不同,但多数情况之下 却是有其共通之处的五找技巧。一首诗歌写的好坏,与它所 采用的表达技巧

3、有着密不可分 的关系,而表达技巧又要从表 达方式、修辞手法,表现手法 等三个方面去分析。 六品风格。“风格”是指由于作者的生活经历 、艺术素养等造成的不同的创作特色 。如李白之诗清新飘逸,杜甫之诗沉 郁顿挫,陶渊明之诗冲淡平和,王维 之诗诗中有画,韩愈的诗深奥险怪, 白居易的诗通俗鲜明。再如,按词论 家说,苏轼、辛弃疾之词豪迈奔放, 柳永、李清照之词婉约含蓄。诗歌鉴赏的最后,或者说到了细微之 处,要让学生体会出作者的语言风格及语 言所要达到的表达效果。而与相关的一些 术语有:刚健、雄奇、悲壮、旷达、苍凉 、沉郁、飘逸、含蓄、缠绵、清新、明丽 、秀丽、恬淡、凄美、明快等。 语言表达效果:真挚感人

4、、动人心魄、 催人泪下、意境高远、情景交融、耐人寻 味、言有尽而意无穷。 讲究答题技巧:运用答题格式.形象(意象)类 名词解释: 形象(意象)形象(意象)理解和 分析,是诗歌鉴赏的要点。诗歌中的形象( 意象)指事象物象以特定的情意构成了固定 的关系,既是指叙事诗中的人物形象,也指 抒情诗中的抒情主人公,更多的则是指诗歌 中所描写的景与物。比如湖光山色、田园桑 麻、大漠孤城之类,都是诗歌中的形象(意 象)。诗歌中的形象(意象)倾注着诗人的 思想和情感,因此只有真正理解了诗歌的形 象(意象),才能深入领会诗歌的思想感情 。 题目类型: “的寓意是什么” “指什么”,“在诗中是什 么意思” 这首诗塑

5、造了什么样的形 象? 试说说这首诗中的形象特 点? 通过诗中的形象塑造,表 现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解题格式: 表层含义 + 深层含义(形象+形象 特征) + (形象意义) 答题步骤: 诗中形象(意象)倾注了诗人的思想 ,包孕着诗人的情感,分析诗歌形象要根 据诗歌描写的具体物象和画面识别其性质 ,在读懂诗歌的基础上概括出诗歌的象征 意义和社会意义。回答时应包括三个要点 :(1)是什么形象;(2)形象的具体特 征是什么;(3)形象的意义是什么(作者 情感)。 示例 试分析下面诗中画眉鸟的形象。 画眉鸟 欧阳修 百啭千声随意移,山花红紫树高低。 始知锁向金笼听,不及林间自在啼。 (注:本诗为作者贬官

6、外任时所作) 1.诗歌描写了什么形象? 2.诗歌描写的形象有什么特点? 3.诗歌描写的形象有什么深刻寓意?参考答案 (1)诗歌描写了一只画眉鸟出笼 后自由自在、无拘无束的形象。( 2)其中一、二两句具体描写画眉 鸟出笼后,自由自在地飞翔、无拘 无束地歌唱的特点。 (3)其实画眉鸟的形象就是摆脱 了朝廷束缚后自由舒畅的诗人自身 形象写照。 题菊花 (唐)黄 巢 飒飒西风满院栽,蕊寒香冷蝶难来。 他年我若为青帝,报与桃花一处开。 结合诗歌内容,简要分析诗歌的形象.参考答案 分析:满院菊花在飒飒秋风中开放,似乎带着寒意,散发着幽冷细微的芳香,蝴蝶也难得飞来采掇菊 花的幽芳。作者想象有朝一日自己作了“

7、青帝”,就要让菊花和桃花一起在春天开放(1)。而统观全诗,诗中的菊花寓意是当时社会上怀才不遇的有志之士的化身。作者既赞赏他们迎风霜而开放的顽强生命力,又深深为他们所处的环境、所遭的命运而愤激不平,立志要彻底加以改变。 2.意境类 名词解释: 意境意境是诗中意与境两 个因素的和谐统一。意是诗人在 诗中抒发的思想感情,境是诗中 所描绘的艺术图景。所谓意境, 就是诗人要表达的思想感情与诗 中所描绘的生活图景有机融合而 形成的一种耐人寻味的艺术境界 。 题目类型: 这首诗营造了一种怎样的意 境?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 面?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 这首诗歌描写了什么样的景 物?抒发了诗人怎样的

8、情怀? 解题格式: 客观形象图景+主观感受+交融了什么 样的感情。 答题步骤: 这是一种最常见的题型。所谓意境, 是指寄托诗人情感的物象(即意象)综合起来构建的让人 产生想像的境界。它包括景、情、境三个方面。答题时 三方面缺一不可。回答时应包括三个要点:描绘诗中 展现的图景画面。考生应抓住诗中的主要景物,用自己 的语言再现画面。描述时一要忠实于原诗,二要用自己 的联想和想像加以再创造,语言力求优美。概括景物 所营造的氛围特点。一般用两个双音节词即可,例如孤 寂冷清、恬静优美、雄浑壮阔、萧瑟凄凉等,注意要能 准确地体现景物的特点和情调。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 。切忌空洞,要答具体。比如光答“表达了作

9、者感伤的 情怀”是不行的,应答出为什么而“感伤”。 绝句二首(其一)杜甫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 注 此诗写于诗人经过“一岁四行役”的奔 波流离之后,暂时定居成都草堂时。 此诗描绘了怎样的景物?表达了诗人怎样 的感情?请简要分析。答:此诗描绘了一派美丽的初春 景象:春天阳光普照,四野青绿,江 水映日,春风送来花草的馨香,泥融 土湿,燕子正繁忙地衔泥筑巢,日丽 沙暖,鸳鸯在沙洲上静睡不动(步骤一) 。这是一幅明净绚丽的春景图(步骤二)。表现了诗人结束奔波流离生活安定 后愉悦闲适的心境(步骤三)。山居秋暝 (唐)王 维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10、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1.诗歌描写了什么样的景象?这首诗写秋晚山景,描绘了山中 秋雨过后清朗明净的月夜:松间的 明月、石上的清泉、竹林中的浣女 、溪中的渔舟,(步骤一)有机地勾勒 出了一幅恬静、淡远的秋色晚景图(步骤一)。这首诗是王维晚年隐居辋川 时所作,写秋晚山景,借以表达作 者对纯朴安静、放纵山林生活的热 爱。(步骤三) 3.情感主旨类 题目类型:“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反映了怎样的社会现实”,“表现了怎样的情趣” ,“主旨是什么”或结合意境提问,或就某句某 联发问。 解题格式: 通过什么 + 抒发什么 (描写什么)+ (表达/寄寓/揭露)什么答题步骤:

11、评价思想内容,首先必须明确 诗歌的表层意思与深刻意义,把握诗歌的主旨 和思想倾向。答题要点应包括三点:一是塑造 的形象,二是作者的情感,三是作品的思想意 义。 示例 下面这首诗体现了诗人怎 样的情感和矛盾的心理? 早寒有怀 孟浩然 木落雁南度,北风江上寒。 我家襄水曲,遥隔楚云端。 乡泪客中尽,孤帆天际看。 迷津欲有问,平海夕漫漫。 参考答案 这首诗描绘了落木萧萧,鸿雁南飞 ,北风呼啸,江上寒气袭人的景象,抒 发了作者的思乡之情及隐居与从政的矛盾 心理。也表现了诗人忧国忧民的情怀。 其中“遥隔楚云端”“孤帆天际看”两句表达 了诗人强烈的思乡之情。而“迷津欲有问” 一句借用孔子使子路问津的典故表

12、明了隐 居与从政的矛盾心理。 渔歌子 (唐)张志和 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 鳜鱼肥。 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 不须归。 1.诗词表达了词人什么样的情感和意 趣? 通过雨中青山、江上 渔舟、天空白鹭、两岸 红桃,寄托了作者爱自 由、爱自然的情怀,也 反映了他高远、冲淡、 悠然、脱俗的意趣。 4.表达技巧类 题目类型:这首诗用了怎样的表现手法 ? 请分析这首诗的表现技巧(或艺术手法 ,或手法)。诗人是怎样抒发自己的情感的 ?有何效果? 解题格式: 手法+表达作用 答题步骤:表达技巧有三个层面的内容 :修辞方法、表现手法、表达方式。回答 时应包括三个要点:(1)准确指出用了何种 手法。(2)结合

13、诗句阐释为什么是用了这种 手法。(3)此手法有效传达出诗人怎样的感 情。早行陈与义露侵驼褐晓寒轻,星斗阑干 分外明。寂寞小桥和梦过,稻田深处 草虫鸣。 此诗主要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有 何效果?答:主要用了反衬手法(步骤一)。天未放亮,星斗纵横,分外明 亮,反衬夜色之暗;“草虫鸣”反 衬出环境的寂静(步骤二)。两处反 衬都突出了诗人出行之早,心中 由飘泊引起的孤独寂寞(步骤三)。关河令 (宋)周邦彦 秋阴时晴渐向暝,变一庭凄 冷。伫听寒声,云深无雁影。 更深人去寂静,但照壁孤灯 相映。酒已都醒,如何消夜永? 分析这首词表达的思想感情 .这首词融情于景。上片先写 薄暮凄清之景,孤独的旅客默立 客庭中

14、,长鸣传来,不见雁影, 营造了一种凄清的氛围。下片的 “孤灯”与上片相呼应,孤寂凄苦 之情自然流露于词的字里行间。 5. 语言类 (一)诗眼炼字类 题目类型:这一联中最生动传神的是什么 字?为什么? 某字历来为人称道,你认为它好在哪里?有 什麽作用?或与其它某字比较提出优劣问题。 你认为这首诗(第联句中)的“诗眼”是什 么?为什么?请结合全诗简要赏析。 解题格式: 含义+(手法)+表达作用答题步骤: 诗眼,一首诗或某联、某句中最精练传神的、最能体现作 者思想观点、情感态度、诗歌意境的具有概括性、生动性或情趣 性的能笼罩全诗、全联或全句的字词句。 诗眼,一般是动词或形容词。析诗眼就是抓诗句中最精

15、练 传神的动词或形容词品味,看其在拓深诗的意境、传达诗人情感 上起的作用。炼字,指锤炼词语,指诗人经过反复琢磨,从词汇 宝库中挑选出最妥切、最精确、最形象生动的词语来描摹事物或 表情达意;析炼字,就是品味用得好的词语深藏的情感或品味其 更为形象生动的效果。 答题时不能把该字孤立起来谈,得放在句中,并结合全诗 的意境情感来分析。 (1)解释该字在句中的含义。(2)展开联想把 该字放入原句中描述景象。(3)点出该字烘托了怎样的意境,或表 达了怎样的感情。 示例: 南浦别 白居易 南浦凄凄别,西风袅袅秋。 一看肠一断,好去莫回头。 前人认为,“看”字看似平常,实际上非常 传神,它能真切透露出抒情主人

16、公的形象。你 同意这种说法吗?为什么? 答:同意。看,在诗中指回望(步骤一)。离人孤独地走了,还频频回 望,每一次回望,都令自己肝肠寸 断。此字让我们仿佛看到抒情主人 公泪眼朦胧,想看又不敢看的形象( 步骤二)。只一“看”字,就淋漓尽致地 表现了离别的酸楚(步骤三)。 粤秀峰晚望同黄香石诸子二首(其一 )谭敬昭 江上青山山外江远帆片片点归艭 。 横空老鹤南飞去,带得钟声到海幢 。 简析诗中“带”字的妙处。 表述示例点拨:诗人在此运用了比拟(拟 人)手法。(挑明辞格)老鹤与钟声之间本无联 系,一个“带”字.答:“带”采用了拟人手 法,(步骤一)赋予“老鹤”人的 动作,不说钟声远播,而说 老鹤带钟声到海幢(步骤二), 使画面具有动感。(步骤三)玉楼春 (宋)宋 祁 东城渐觉风光好,縠皱波纹 迎客棹。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 枝头春意闹。 浮生长恨欢娱少,肯爱千金 轻一笑。为君持酒劝斜阳,且向 花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