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南京市产业层次和财税潜力的思考

上传人:cjc****537 文档编号:48101929 上传时间:2018-07-09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24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提升南京市产业层次和财税潜力的思考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提升南京市产业层次和财税潜力的思考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提升南京市产业层次和财税潜力的思考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提升南京市产业层次和财税潜力的思考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提升南京市产业层次和财税潜力的思考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提升南京市产业层次和财税潜力的思考》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提升南京市产业层次和财税潜力的思考(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1 -提升南京市产业层次和财税潜力的思考 一、产业层次的概念与划分一、产业层次的概念与划分1985 年,国务院办公厅批转的国家统计局关于建立第三产业统计的报告 ,规定了中国三次产业的划分标准。第一产业:农业(包括种植业、林业、牧业和渔业) 。第二产业:工业(包括采掘业、制造业、自来水、电力、蒸汽、热水、煤气)和建筑业。第三产业:除第一、第二产业外的其他各业,主要是指向全社会提供各种各样劳务的服务性行业,它又可分为两个部分:流通部门和服务部门。具体又分为四个层次:第一层次:流通部门,包括交通运输业、邮电通讯业、商业、饮食业、物资供销和仓储业等;第二层次:为生产和生活服务的部门,包括金融、保险

2、业、房地产业、公用事业、地质勘探业、咨询服务业和综合技术服务业、居民服务业、农业服务业、水利业、公路及内河(湖)航道养护业等;第三层次:为提高科学文化水平和居民素质服务的部门,包括文化、教育、广播电视、科学研究、卫生、体育及社会福利事业等;第四层次:为社会公共需要服务的部门,包括国家机关、政党机关、社会团体及军队、警察等。产业分析涉及产业分类中的大类、中类、小类、细项四个层次。不同层次的产业分析的目的、范围及采用的方法有差异。例如,大类产业的产业分析对产业的投资者、经营者意义不大,这类分析仅为一定层次的政府计划者和规划者所需。其内容应侧重于产业走势、景气分析、安全性分析等。分析的风格具有综合性

3、和战略性,侧重于定性分析。而小类、细类的分析更贴近于投资者和经营者的实际情况,其分析结果更具有实际价值甚至成为项目科研及决策的内容之一。在这类层次中,对构成产业基础的产品、技术、财务、企业的分析具有现实的意义。这类分析的特点是实用性、针对性、全面性,侧重于定量分析。中类层次的产业介于大类和小类、中类产业之间。二、南京产业层次总体结构分析二、南京产业层次总体结构分析(一)南京三次产业结构的现状及历史演变相关理论:1.配第-克拉克定理:17 世纪,英国经济学家威廉.配第比较了英国农民和船员的收入水平,发现前者是后者的四倍。他认为,比起农业,工业的收入多,商业的收入却比工业多,即农业比工业的收入高、

4、服务业比工业的附加值高。这一发现被称为配第定理。克拉克在 1940 年经济进步的条件一书中,研究了人均国民收入变动和劳动力在三次产业间转移趋向的内在关联,他认为,当整个社会以第一产业为主体时,人均收入低,大多数劳动力集中在第一产业。随着经济的发展,第二产业占据主导地位,人均收入增加,劳动力从第一产业向第二产业转移,此时第二产业的劳动力比重迅速增加,第一产业劳动力比重相对下降。随着经济的进一步发展,第三产业的比重逐渐增大,劳动力主要向第三产业转移。此时第三产业的劳动力迅速增加,而第一产业的劳动力比重则迅速下降。2.库兹涅茨的人均收入影响理论:美国经济学家西蒙.库兹涅茨对 50 多个国家的截面数据

5、和长期历史数据进行了统计回归,发现在按人口平均的产值较低的组距内,农业部门的份额显著下降,而工业和服务业部门的份额显著上升,但其内部的结构比例变化不大;在按人口平均产值较高的组距内,农业部门与非农业部门的份额之间变化不大,但非农业部门内部的结构变化则较大。3.钱纳里“标准产业结构”理论4.霍夫曼定理5.刘易斯二元结构转变理论6.罗斯托主导产业选择理论(时间原因不一一阐述)- 2 -三大产业演进规律:美国经济学家西蒙.库兹涅茨对产业结构演进规律作出进一步探讨:随着经济发展,第一产业实现的国民收入在整个国民收入中的比重处于不断下滑的过程,而劳动力占全部劳动力的比重也是如此,说明农业在经济增长中的作

6、用下降;第二产业实现的国民收入随经济的发展略有上升,而劳动力占全部劳动力的比重不变或略有上升,说明工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越来越大;第三产业实现的国民收入随经济的发展略有上升,而劳动力的比重呈上升趋势。相关的统计指标:1比较劳动生产率(comparative ratio of labor and product)公式:/ /iiiPYY PLLi-第 i 产业;Y-国民收入;L-总就业人数;Yi-第 i 产业国民收入;Li-第 i 产业就业人数2结构偏离度(discrete ratio of structure),用来考察各产业劳动力就业结构与产值结构之间对称状况的经济指标。公式:/1/iiYYS

7、i SLL当结构偏离度为零时,该产业的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在总量上达到均衡状态;当结构偏离度大于零时,该产业结构应该吸纳更多的劳动力以使产业的发展与吸纳的;劳动力保持一致;当结构偏离度小于零时,意味着该产业隐含着大量的隐性失业,解决办法是促使劳动力从该产业转移到其他产业部门。3三大产业就业 GDP 弹性系数公式:/ /ii LY iiLLEYY如果 E1,则该产业的 GDP 增长能带动该产业就业更大的增长;如果 E1,则该产业的 GDP 增长只能带动该产业就业更小的增长。4产业结构相似系数。这是以某一参照物的产业结构为标准,通过相似性系数的计算,将本国的产业结构与参照国的产业结构进行比较,以确定

8、本国产业结构高级化程度的一种方法。公式:122 i 11nAiBi i ABnnABi iiXX SXXS-两国产业结构相似系数;XAi-A 国第 i 产业的 GDP 比率或就业比率。5产业结构变动速率 K 值指标。用来动态考察某一时期一国三大产业结构变动速度的指标。公式:0 1niti iKqqK 值越大,说明产业结构变动的幅度越大;反之越小。南京产业结构的现状及历史演变分析:- 3 -表:1990 年-2007 年南京市 GDP 及其三大产业数据三大产业总值三大产业比重年份GDP一二三一二三财政总收入1990163.1916.8796.0350.2910.358.8530.8236.181

9、991185.4817.6107.3360.569.557.8732.6535.081992246.8819.58142.1285.177.957.5734.538.021993339.4524.72192.15122.587.356.636.142.131994466.8634.06249.31183.497.353.439.354.671995576.4643.88300.53232.057.652.140.365.171996674.948.85343.41282.647.250.941.978.791997755.0547.97383.56323.536.450.842.896.661

10、998825.1349.69410.47364.96649.844.2108.241999899.4251.18435.95412.295.748.545.8128.4920001021.355.01494.08472.215.448.446.2164.5820011150.359546.86544.455.147.647.3204.7720021297.5762.4613.9621.274.847.347.9264.9220031576.3365.12804.49706.724.25144.8335.0320042067.18701003.99993.193.448.648403.65200

11、52411.1180.041200.281130.793.349.846.9510.1720062773.7882.021359.941331.8234948603.9120073283.7386.441607.221590.072.64948.4628.53图:1990 年-2007 年南京市 GDP 及其三大产业产值及其比重变化示意图- 4 -0102030405060199019921994199619982000200220042006FIRSTSECONDTHIRD(由于 1990 年之前只核算了 GNP,所以数据不具有可比性)从图中可以看出,1990 年至今,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

12、深入和国内经济形势的变化,南京市经济在保持持续增长的同时其产业结构也日趋合理化和高度化。第一产业产值比重持续下降,从 1990 年的10.3%下降到 2007 年的 2,6%;第二产业产值比重总体呈现下降趋势,从 1990 年的 58.85%下降到 2007 年的 49%;第三产业产值比重总体呈现上升趋势,从 1990 年的 30.82%上升至 2007 年的 48.4%。同时,第一产业从业人数所占比例显著减少,第二产业人数所占比重呈现先下降后上升趋势,基本不变;第三产业所占比重显著上升,说明农业的大量剩余劳动力转移到了第三产业,推动了第三产业的发展。现状及历史演变从这期间产业结构及各产业内部

13、结构来看,南京市经济在保持持续发展的同时,产业内部的调整取得明显效果。三大产业内部的调整表:1990-2007 年南京三次产业就业情况(万人)三大产业人数三大产业比重年份从业人数一二三一二三1990277.2983.57122.0971.630.300.440.261991281.9984.21123.2174.570.300.440.261992283.4683.35126.0474.070.290.440.261993296.0183.89126.6485.480.280.430.291994296.1381.78126.2688.090.280.430.301995298.7579.11

14、127.6192.030.260.430.311996297.3177124.0896.230.260.420.321997300.8177.14123100.670.260.410.331998278.6375.76101.41101.460.270.360.361999266.8172.8694.7499.210.270.360.372000266.7769.8192.66104.30.260.350.392001266.6666.6190.93109.120.250.340.412002270.2757.3993.31119.570.210.350.442003280.6851.5310

15、0.97128.180.180.360.462004306.7444.94124.12137.680.150.400.452005316.6942.62131.56142.510.130.420.452006339.1141.78141.25156.080.120.420.462007367.8145.15153.25169.410.120.420.46- 5 -表:南京市相对劳动生产率、产业结构偏离度的变动相对劳动生产率结构偏离度年份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19900.341.341.19-0.660.340.1919910.321.321.23-0.680.320.

16、2319920.271.291.32-0.730.290.3219930.261.321.25-0.740.320.2519940.261.251.32-0.740.250.3219950.291.221.31-0.710.220.3119960.281.221.29-0.720.220.2919970.251.241.28-0.750.240.2819980.221.371.21-0.780.370.2119990.211.371.23-0.790.370.2320000.211.391.18-0.790.390.1820010.201.401.16-0.800.400.1620020.231.371.08-0.770.370.0820030.231.420.98-0.770.42-0.0220040.231.201.07-0.770.200.0720050.251.201.04-0.750.200.0420060.241.181.04-0.760.180.0420070.211.181.05-0.790.180.05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济/贸易/财会 > 经济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