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电解质稀溶液的依数性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48101118 上传时间:2018-07-09 格式:PPT 页数:22 大小:167.6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非电解质稀溶液的依数性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非电解质稀溶液的依数性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非电解质稀溶液的依数性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非电解质稀溶液的依数性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非电解质稀溶液的依数性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非电解质稀溶液的依数性》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非电解质稀溶液的依数性(2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九章 溶液9.1 溶液9.2 非电解质稀溶液的依数性9.3 溶胶主要教学目标标:掌握溶液浓浓度的表示方法;掌握非电电解质质稀溶液的依数性;了解溶胶的形成和性质质。教学方法和手段:采用板书书和及多媒体课课件相结结合,课课堂上师师生互动动,采用启发发式和提问问 的教学方式,并且课课堂上学习习的表现记现记 入学生的平时时成绩绩。教学重点及难难点:稀溶液的依数性9.1 溶液 一、溶液的浓浓度四种表达方式 1.物质质的量浓浓度:每升溶液中溶质质的“物质质的量”,单单位mol/L,符号c,如c(H+)。2.质质量摩尔浓浓度每 Kg 溶剂剂中含溶质质的摩尔数, 则则称 为质为质 量摩尔浓浓度, 经经常用

2、m 表示,单单位mol/kg。 3. 质质量分数 ,即溶质质的质质量对对于溶液的质质量的分数,符号w。4. 摩尔分数,溶质质B “物质质的量”与溶液中溶质质与溶剂总剂总 “物质质的量”之比。即n(B)/n(总总),符号用x(B)或XB。 二、溶解度溶解度 :定温度下溶质质在一定量溶剂剂中形成饱饱和溶液时时 ,被溶解的溶质质的量 1. 温度对对溶解度的影响 温度对对固体溶质质的溶解度有明显显的影响。有时时,溶液中 固体溶质质的量会超过过它的溶解度,这这种溶液称为过饱为过饱 和 溶液。 2. 压压强的影响 气体的溶解度一般用单单位体积积的溶液中气体溶解的质质量或 物质质的量表示 。亨利定律:在中等

3、压压强时时,气体的溶解度 与溶液上面气相中该该气体的分压压呈正比。可表示为为: Ci=KPi,式中的比例常数K称为为亨利系数。三、相似相溶原理 溶质质分子与溶剂剂分子的结结构越相似,相互溶解越容易。 溶质质分子的分子间间力与溶剂剂分子的分子间间力越相似,越易互溶。 水分子之间间存在氢键氢键 ,因此若溶质质分子能于水分子形成氢氢键键。在水中的溶解度就相对较对较 大,如氨、乙醇、HF等。四、分配定律9.2 非电电解质质溶的依数性一、稀溶液的依数性与溶液的浓浓度有关,与溶质质的本性无关;适用范围围: 难难 挥发挥发 非电电解质质的稀溶液。1. 溶液的蒸气压压下降1887年,法国物理学家拉乌乌尔(Ra

4、oult)根据实验结实验结 果 得出如下结论结论 :在一定温度下,稀溶液的蒸气压压下降与溶质质的 物质质的量分数XB成正比,而与溶质质的本性无关。这这就是拉乌乌尔 定律。其数学表达式为为:P=P溶剂剂XB (1)在一定温度下,稀溶液的蒸气压压等于纯纯溶剂剂的蒸气压压乘 以溶剂剂的物质质的量分数XA,数学表达式为为:P溶液=P溶剂剂XA (2)在一定温度下,难挥发难挥发 非电电解稀溶液的蒸气压压下降与溶 液的质质量摩尔浓浓度(m)成正比 ,数学表达式为为:P=Km (3)2. 沸点升高和凝固点下降溶液的沸点上升Tb Kb m Kb是溶剂剂的摩尔沸点升高常数,m为为溶质质的质质量摩尔浓浓度, Tb

5、是溶液沸点上升的度数。不同溶剂剂的Kb值值不同,Kb值值 决定于溶剂剂的性质质,而与溶质质的性质质无关。 溶液的凝固点下降Tf = Kf m Kf为摩尔凝固点降低常数(即1摩尔溶质溶解在1000g溶剂 中所引起凝固点降低的值),Kf值决定于溶剂的性质而与 溶质的性质无关。3. 渗透压压渗透压压:为为了阻止渗透进进行,必须对须对 液面施加一压压力,这压这压 力应应等于上升液柱所产产生的静压压力,我们们把阻止渗透作用而 施加于溶液的最小压压力,称为该为该 溶液的渗透压压。产生渗透现象必须具备二个条件:膜内外两种溶液的浓度同,即不同浓度的两种溶液被半透膜隔开就能产生渗透现象有半透膜存在4.依数性的应

6、应用(1) 测测定分子的摩尔质质量例1溶解2.76克甘油于200克水中,测测得凝固点为为0.279,己知水的Kf=1.86 Kkgmol1,求甘油的分子量。解:Tf =Kfm 设设甘油的摩尔质质量为为MM= 92.0gmol1例2将0.2000g葡萄糖溶解于10.0g水中,在常压压下测测得溶液的沸点为为373.057K,试计试计 算葡萄糖的摩尔质质量。解:由表25查查得水的沸点为为373K,Kb为为0.512 Kkgmol1,代入T b=Kbm(373.057373)= M=179 gmol1例3: 20 时时水的饱饱和蒸汽压为压为 2.33 kPa. 将17.1g蔗糖(C12H22O11)与

7、3.00g尿素 CO(NH2)2分别别溶于 100g 水,计计算形成溶液的蒸汽压压。解:两种溶质质的摩尔质质量是M1=342 g/mol和M2=60.0 g/mol 故两种溶液的蒸汽压压均为为:p=2.33 kPa0.991=2.31 kPa例4 计计算将4.27g蔗糖(C12H22O11)溶于50.0g水中形成溶液的凝固点和沸点解 mB= =0.250molkg1T b=Kbm =1.860.25=0.465KTf =Kfm=0.520.250=0.13K凝固点为为273.150.465=272.68K沸点为为 373.15+0.13=373.28K例5 1dm3溶液中含5.0克马马血红红素

8、,在298K时测时测 得溶液的渗透压为压为 1.82102Pa,求马马的血红红素的摩尔质质量。解 =CRT, molm3=7.3105moldm3 M= =6.8104 gmol1 例6 在水中某蛋白质质的饱饱和溶液含溶质质5.18 g/dm3,20时时其渗透压为压为 0.413kPa,求此蛋白质质的摩尔质质量。解 =CRT, 0.413= M=30553.244 gmol1例7 相同重量的葡萄糖和甘油分别别溶于100g水中,所得溶液的凝固点、沸点、渗透压压是否相同?解: 不同 Tf=Kfm Tb=Kbm, =CRT, 因它们们的分子量不同,即 m、c不同,故不相同。 (2) 制作防冻剂冻剂

9、,致冷剂剂利用溶液凝固点下降还还可制作防冻剂冻剂 ,致冷剂剂。 9.3 溶 胶 一、分散系分散系:一种物质质在另一物质质里被分散成微小粒子所形成的体系。一般根据分散质质粒子的大小,将分散系分为为三类类 :粗分散系 胶体分散系 分子分散系 分散质质粒子直径 1100m 1100 nm 1nm 普通显显微镜镜 可见见(肉眼可 见见) 不可见见不可见见 超显显微镜镜 可见见 不可见见可透性滤纸滤纸 不透 透 全透 半透膜 不透不透全透多相浑浊浑浊 泥水 ,牛乳,豆浆浆 多相 Fe(OH)3、CdS 、AgI 金溶胶 单单相 NaCl、AgNO3 、C2H5OH 二、溶胶原则则上制备备溶胶的方法有两种

10、: 1.分散法: 研磨法 电弧法 超声波法 2.凝聚法: 改换换溶剂剂法 化学反应应法 三、溶胶的性质质1.光学性质质:丁达尔效应应:如果将一束被聚光镜镜(如透镜镜)会聚的强光射入胶体溶液时时,我们们在光束的垂直方向就可以看到一条发发亮的光柱,这这种现现象是英国的丁达尔首先发现发现 的,称为为丁达尔效应应。原因:光的散射2. 动动力学性质质:溶胶不稳稳定,放置一定时间时间 ,会沉淀出来3. 电电学性质质:电电泳四、溶胶带电带电 原因胶体粒子为为什么会带带有电电荷呢?其主要原因主要有两种。 1吸附作用 a. 固体表面的粒子具有剩余力场场 b. 固体表面积积越大,吸附能力越强 c. 胶粒的选择选择

11、 性吸附AgNO3+KI= AgI+KNO3 KI过过量 吸附I AgNO3过过量 吸附Ag+2. 电电离作用 有些胶体溶液是通过过表面分子的电电离而产产生电电荷的。 H2SiO3 H+HSiO3 2H+SiO32 五、胶体的结结构AgNO3过过量时时形成的AgI的胶团结团结 构为为; (AgI)mnAg+(nx)NO3x+xNO3式中m为为胶核中AgI的分子数,n为为胶核吸附的电电位离子数,n 比m的数值值小得多。(nx)是吸附层层中的反号离子数,Ag+为电为电 位离子,x为扩为扩 散层层中反号离子数氢氢氧化铁铁溶胶:硅胶溶液:六、胶粒的稳稳定性胶体之所以具有较较大的稳稳定性,原因有几个方面

12、:1. 胶体带带有电电荷 2. 布朗运动动 3. 水化膜的形成 七、溶胶的聚沉1.加入少量电电解质质,这这是加速胶体聚沉的主要办办法,离子价态愈高、电解质的聚沉能力愈大2.两种带带相反电电荷的胶体溶液,以适当的比例互相混合 3.加热热 八、 凝胶溶胶、高分子溶液 具有弹弹性的半固体状态态的粘稠物质质(凝胶或冻冻胶) 形成凝胶的原因,一般是认为认为 由于析出固体时时,形成体型(三维维网状)结结构,在结结构的网眼中容纳纳了全部溶剂剂,充满满在网眼里的溶剂剂不能自由流动动,相互交联联形成网架的胶体粒子仍有一定的柔韧韧性,使凝胶成为弹为弹 性固体。 九、高分子溶液蛋白质质、纤维纤维 素、淀粉、橡胶及许许多人工合成的物质质, 尼龙龙,聚氯氯乙烯烯塑料等都是高分子物质质,它们们是由一种或多 种小的结结构单单位联结联结 而成的,它们们的分子量高达数十万或数 百万,高分子化合物溶于适当的溶剂剂中就成为为高分子溶液。 高分子溶液是一个均匀体系,分散介质质和分散相之间间无界面, 但分子直径100nm1nm之间间,一般不带电带电 荷,比溶胶稳稳定。高 分子溶液的溶解是可逆的,它具有稀溶液的依数性,也具有丁 达尔效应应,但无电电泳现现象。在溶胶中加入适当的高分子溶胶,但量太少会发发生敏化作用,反而起不到保护护作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