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经济学的基本知识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48099665 上传时间:2018-07-09 格式:PPT 页数:84 大小:232.9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国际经济学的基本知识_第1页
第1页 / 共84页
国际经济学的基本知识_第2页
第2页 / 共84页
国际经济学的基本知识_第3页
第3页 / 共84页
国际经济学的基本知识_第4页
第4页 / 共84页
国际经济学的基本知识_第5页
第5页 / 共8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国际经济学的基本知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国际经济学的基本知识(8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国际经济学的基本知识 第一节 国际贸易理论的发展概述 第二节 贸易保护主义理论与政策 第三节 国际收支 第四节 汇率 第五节 开放经济的宏观调节第一节 国际贸易理论的发展概述n一、国际贸易与国内贸易n二、绝对优势理论n三、相对优势理论n四、要素禀赋理论n五、规模经济理论n六、产品周期理论一、国际贸易与国内贸易n共性:n “如果一件东西在购买时所费的代价 比在家内生产时所费的小,就永远不会想 要在家内生产,这是每一个精明的家长都 知道的格言。在每一个私人家庭的行 为中是精明的事情,在一个大国的行为中 就很少是荒唐了。”n 亚当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 ,中译本下卷,商务印书馆,1974,

2、第29页。差异:n “只要各个民族国家是主权国家,国 际经济学就必须是经济学中的一门独立的分支。 每一个国家都有一整套全国性政策。对每个国家 来说,这些政策总是为国内某一部分选民服务的 。各个民族国家对外国人的利益几乎永远不会比 对本国人利益那么重视。虽然国际经济学不 必把它的观点限制在一个国家的利益上,但它的 确必须逐一地分析不同国家的利益,使之与各国 的决策水平联系起来。”n P林德特、C金德尔伯格:国际经济学,中译本 ,上海译文出版社,1985年,第8-9页。二、绝对优势理论p633n绝对优势Absolute Advantagen 亚当 斯密【17231790年】提出绝对优势理 论 ,用

3、以说明国际贸易对双方都有好处。他认 为,国际贸易和国际分工的原因和基础是各国间 存在的劳动生产率和生产成本的绝对差别。每一 个国家都应当集中生产并出口自己具有“绝对优 势”的产品,进口自己具有“绝对劣势”的产品。 这样,通过国际贸易就可以使双方都得到好处。 绝对优势的衡量有两种办法:(1)用劳动生产率,即用单位要素投入的 产出率来衡量。一国如果在某种产品上具有比别国高的劳 动生产率,该国在这一产品上就具有绝对优势 。n (2)用生产成本,即用生产一单位产品所 需的要素(劳动)数量来衡量。n 如在某种产品的生产中,一国单位产量所 需的要素(劳动)投入低于另一国,该国在这 一产品上就具有绝对优势。

4、 表11 中国和美国的生产可能性(1)大 米(吨)小 麦(吨) 中 国10050 美 国80100 表12中国和美国的劳动生产率(单位要素的产品产量)大米(人均产量)小麦(人均产量) 中 国1.00.5 美 国0.81.0表13 中国和美国的生产成本(单位产品的要素投入)大 米 (劳动投入量)小 麦 (劳动投入量) 中 国1.02.0 美 国1.251.0 例子取自:海闻:国际贸易讲义,第2章 古典国际贸易论, 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网站。 假定两国的劳动力均为100个。n自给自足:n中国:大米产量50吨,小麦产量25吨。n美国:大米产量40吨,小麦产量50吨。n合计:大米产量90吨,小麦产

5、量75吨。n专业分工:n中国:大米产量100吨,小麦产量0吨。n美国:大米产量0吨,小麦产量100吨。n 合计:大米产量100吨,大米产量100吨。 假定两国均保持其优势产品在自给自足时的消费量 ,多余部分用于与对方交换自己所需的劣势产品;中国 大米与美国小麦的交换比例为 1比 1。交换结果: 中国:大米拥有量50吨(自产),小麦拥有量50吨(进口)。 美国:大米拥有量50吨(进口),小麦拥有量50吨(自产)。贸易所得:中国增加小麦拥有量25吨;美国增加大米拥有量10吨。n所以,国际贸易对双方都有好处。 绝对优势贸易理论的局限性: n 无法解释各种产品的生产均具有绝对优势的 国家和均具有绝对劣

6、势的国家之间进行国际贸易 的必要性。例如: 中 国 100 50大 米(吨)小 麦(吨)美 国120 150如果比尔盖茨同时也是世界上打字速度最快 的人,他应当自己打字还是雇秘书打字?按绝对优势理论,他就应当自己打字。这显然 是不划算的。 三、相对优势理论n比较优势Comparative Advantagen 大卫李嘉图【17721823年】提出比较优势 理论,解决了绝对优势理论所不能解决的问题。n 比较优势理论认为,国际贸易的基础并非仅 仅限于劳动生产率上的绝对差别。只要各国之间 存在着劳动生产率上的相对差别,就会出现生产 成本和产品价格的相对差别,从而使各国在不同 的产品上具有比较优势,使

7、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 成为可能。每一个国家都应当集中生产并出口自 己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进口自己具有“比较 劣势”的产品。 相对优势的衡量办法:n (1)相对劳动生产率不同产品劳 动生产率的比率,或两种不同产品的人均 产量之比。n (2)相对成本一种产品单位要素 投入与另一产品单位要素投入的比率。n (3)机会成本为了多生产一单位 某种产品而必须放弃的其他产品的数量。nA:摘一个果子需要1个小时,抓一条鱼也是1个 小时nB:摘一个果子需要1.5个小时,抓一条鱼需要3 个小时n所以可得机会成本如下表:n摘1个果子 抓1条鱼nA 1条鱼 1个果子nB 0.5条鱼 2个果子nA抓1条鱼的机会成本是

8、1个果子,B抓1条鱼的 机会成本是3/1.52个果子,所以A去抓鱼nB抓1个果子机会成本是1.5/3=0.5条鱼,A抓 一个果子的机会成本是1条鱼,所以B去抓果子比较优势理论n如果一个国家在本国生产一种产品的机 会成本(用其他产品来衡量)低于在其 他国家生产该产品的机会成本,则这个 国家在生产该种产品上就拥有比较优势 。四、要素禀赋理论p634n 瑞典经济学家赫克歇尔(1879-1959年)在 其1919年发表的论文对外贸易对收入分配的影 响中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如何解释李嘉图理 论中两国比较成本之间的差异?也就是说,国家 之间的比较优势是由什么决定的。他认为,如果 假定两国的生产技术完全相同

9、,则两国要素禀赋 的不同就成为决定两国之间比较成本存在差异, 从而有必要进行贸易的唯一因素。n 赫克歇尔的学生俄林(18991979年)在此 基础上于20世纪30年代建立起一个完整的理论体 系。后来,美国著名经济学家萨缪尔森进一步推 导出这一理论的数学条件。 区间贸易与国际贸易形成的原因: n 俄林认为,区间贸易产生的一个直接原因是 两地商品相对价格的不同,而后者又是由生产要 素的供给及其价格决定,故两地区生产要素相对 价格的差异(或其稀缺性的差异)是贸易关系成 立的必要条件。n 国际贸易是区间贸易理论的扩展运用,不同 的只是国际贸易中生产要素的移动受到更多的阻 碍,更应注意生产要素禀赋的差异

10、问题。在国际 分工和国际贸易体系内,各国应该从事生产和出 口那些须较多耗用其供给相对充裕的生产要素的 产品,而进口那些在本国生产须较多耗用其供给 相对不足的生产要素的商品。 当代国际贸易发展的新特点: n行业内贸易量大大增加n 比较优势理论及要素禀赋理论所解释的主要是各国 之间由要素禀赋的差异所导致的“行业或产业间贸易 ”inter-industry trade。n 但是,二次大战战后以来,许许多国家不仅仅出口工业业 产产品,也大量进进口相似的工业产业产 品,工业业国家传统传统 的“ 进进口初级产级产 品出口工业产业产 品”的模式逐渐渐改变变,出 现现了许许多同一行业业既出口又进进口的现现象。

11、这这种既进进口 ,又出口同一类产类产 品的贸贸易模式被称之为为“行业业内贸贸易 ”Intra-industry trade。 n发达的工业国家之间的贸易量大大增加 n产业领先地位不断转移 不完全竞争和国际贸易 n 比较优势理论及要素禀赋理论在分析国际贸 易时都假定产品市场是完全竞争的。随着制成品 在国际贸易中所占比重越来越大、进出口企业规 模越来越大,完全竞争假定就越来越不符合国际 贸易的实际了。因为完全竞争市场的三个主要特 征是产品无差异、存在大量的买者和卖者和市场 进入容易,而制成品是有差异的,进出口企业规 模较大以至一家企业某一产品的贸易在国际贸易 中所占比重较大,进入国际市场并不容易。

12、n 因此,垄垄断竞竞争和寡头垄头垄 断被认为认为 是国际际 贸贸易中的两种典型的市场结场结 构。 五、规模经济理论n 规模经济Economics of Scale当所有生 产要素按相同的比例增加(即生产规模扩大)时 厂商所得到的好处。反之,则是规模不经济 Diseconomics of Scale 。n 内部经济Internal Economics当厂商规 模扩大时由于自身内部因素所引起的收益增加。 反之为内部不经济Internal Diseconomics。n 外部经济External Economics行业规 模的扩大使个别厂商所得到的好处。反之为外部 不经济External Diseco

13、nomics。 具有外部规模经济的竞争行业 参与国际贸易的原因:n 出口使产品的需求增加,行业规模扩 大;外部规模经济使行业平均成本降随行 业的规模扩大而降低,从而使其产品在国 际市场上有竞争力,产生了出口的动力。 如中国的玩具制造业。六、产品周期理论n 产品生命周期理论说明一种新产品在 其生命周期的不同阶段,其比较优势会在 不同类型的国家之间转移,从而导致该产 品在国际贸易中进出口国的换位。n 一个新产产品的技术发术发 展大致有三个阶阶 段:新产产品阶阶段,成熟阶阶段,标标准化阶阶段 。新产产品阶阶段n 在第一阶段,技术尚处于发明创新阶 段,所需的主要资源是发达的科学知识和 大量的研究经费,

14、新产品实际上是一种科 技知识密集型产品,而只有少数科学研究 发达的国家才拥有这些资源,从而拥有新 产品生产的比较优势。因此,新产品往往 首先出现在少数发达工业国家。即技术创 新的国家首先出口。 成熟阶阶段n 当第二阶段技术成熟以後,大量生产 成为主要目标。这时所需资源是机器设备 和先进的劳动技能。产品从知识密集型变 成技能密集型或资本密集型。资本和熟练 工人充裕的国家开始拥有该产品生产的比 较优势,并逐渐取代发明国而成为主要生 产和出口国。 标准化阶段n 到了第三阶段,一方面,产品的技术已完成 了其生命周期,生产技术已经被设计到机器或生 产装配线中了,生产过程已经标准化了,操作也 变得简单了。

15、另一方面,生产该产品的机器本身 也成为标准化的产品而变得比较便宜。因此,到 了这一阶段,技术和资本也逐渐失去了重要性, 而劳动力成本则成为决定产品是否有比较优势的 主要因素。此时,原来的发明国既丧失了技术上 的比较优势,又缺乏生产要素配置上的比较优势 ,不得不开始进口,而发展中国家丰富的劳动力 资源呈现出不可比拟的比较优势。 第二节贸易理论、组织及相关知识n一、重商主义与贸易保护主义n二、古典经济学与贸易自由主义n三、李斯特的保护幼稚产业理论n四、凯恩斯主义的贸易保护理论n五、贸易保护主义的政策n六、国际贸易组织n七、国际金融体系的演变n八、倾销的基本知识一、重商主义与贸易保护主义n 15世纪末16世纪初,欧洲重商主义 Mercantilism认为金银是财富的唯一存在 形式,一国出口商品财富就会增加,进口 商品则财富会减少,因而主张在对外贸易 中“只出不进”或“多出少进”。n 这就是最早的贸易保护主义Trade Protectionism。二、古典经济学与贸易自由主义n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