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知其不可而为之》课件(语文版选修《<论语>选读》)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48098055 上传时间:2018-07-09 格式:PPT 页数:31 大小:853.3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语文《知其不可而为之》课件(语文版选修《<论语>选读》)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语文《知其不可而为之》课件(语文版选修《<论语>选读》)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语文《知其不可而为之》课件(语文版选修《<论语>选读》)_第3页
第3页 / 共31页
语文《知其不可而为之》课件(语文版选修《<论语>选读》)_第4页
第4页 / 共31页
语文《知其不可而为之》课件(语文版选修《<论语>选读》)_第5页
第5页 / 共3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语文《知其不可而为之》课件(语文版选修《<论语>选读》)》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语文《知其不可而为之》课件(语文版选修《<论语>选读》)(3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知其不可而为之:知道行不通却还要去做链接:高耀洁的道德勇气山东曹县人,生于1927年,1954年毕业于河南大学 医学院。河南省第七届人大代表、九三学社成员、 河南省文史研究馆馆员、河南中医学院退休教授、 妇科肿瘤病专家。1996年开始,她自费进行艾滋病 防治和救助工作,并从2000年开始将主要精力放在 对艾滋遗孤的救助方面。2001年获得全球卫生理事 会颁发的乔纳森曼恩健康奖;2002年被美国时代 杂志评为“亚洲英雄”、被商业周刊授予“亚洲 之星”称号;2003年上半年,又获得亚洲拉蒙麦格 赛赛公共服务奖;2004年当选中央电视台“感动中国 ”2003年年度人物。联合国秘书长安南评价她为:“

2、 一位在中国农村从事预防艾滋病宣传教育的女性活 动家。” 一万封信是一本记载人类苦难和 爱心的书。这本书从中国某些农村地区发 生的艾滋病悲剧出发,表现的却不仅仅是 医学和疾病问题。在这本书中,社会责任 和道德建设都受到了拷问。这部艾滋病人 和艾滋病人家属的书信集展现出人道主义 情怀和道德勇气。而高耀洁女士也正是以 世所罕见的人道主义情怀和道德勇气,单 枪匹马地投入救治艾滋病人、救助艾滋孤 儿的斗争中去的。正如高耀洁女士所一再表达的,艾滋病人群是一个 被漠视的群体,即使是直接从事医疗救助的部门也不在意 他们的声音。事实上,在全球范围之内,艾滋病人也往往 只是一个被救助的群体,这个群体从来没有完全

3、表达自己 的权利。从这个意义出发,一万封信具有重大的突破 意义,它第一次把艾滋人群自己的声音置于公众面前。面 对这些最原始和直接的文本,每一位读者都不可能不感动 ,而所有相关的部门更应该有所反思和有所行动。一万封信表达的不仅仅是立场。在发出艾滋病人 自己声音的同时,它同样关注中国艾滋病人群所面临的实 际问题。从艾滋病在现实中的主要传播方式到艾滋病蔓延 地区的公共卫生建设,从社会对艾滋病人群的救助到少数 人利用防艾制造的骗局,一万封信涉及了当下中国防 治艾滋病、救助艾滋病人的方方面面。本书还融科学与情感于一身,既具有重 要的现实参考意义,又深入介入了艾滋 病人群的私人生活。在2004年出版的 所

4、有中文图书中,这是一部足以感动世 人的文本。弑:杀 夫三子:那 以:因为 之三子告:到 可:同意 孔子循礼卫道,不敢不告。14.21探究:孔子去报告时为何要“沐浴而朝”?表明孔子对此事的重视。探究:为何反复申说自己“不敢不告”?一方面说明孔子仍用大夫的政治责任 要求自己,表现他对周礼的虔诚;另一方 面也说明孔子对鲁国君臣实现自己的要求 原本就没有抱有多大希望,孔子的举动带 有“谋事在人,成事在天”和“知其不可而 为之”的意味。反复申说“不敢不告” ,反 映了孔子无可奈何的心情。歌:唱歌 兮:语气助词 何:多么 已:停止 殆:危险 得:能够18.5说说接舆歌中的弦外之音。孔子啊,为什么你身处乱世

5、却不知 退隐,而非要去周游求仕呢,真是德行 衰微啊!从“孔子下,欲与之言”可以窥见孔子 怎样的内心?一方面是孔子卫道的坚定与自信, 另一方面也可以体会到其不被世人理解 的无奈与悲凉。桀:ji 耦:u,两人并耕 然:对 谁以:与 易:改变 从:跟随 与其岂若:与其哪里比得上 辍:停止 吾/非斯人之徒与/而谁与18.6第一位隐士的回答是什么意思?嘲讽孔子周游列国,忙于求仕,应该 很熟悉道路情况。第二位隐士的回答是什么意思?现在世道动乱,政治黑暗,是不会有 所作为的,你不应该再追随孔子,而应该 追随那些隐士。孔子这句话不是骂他们,因为 上面有句“夫子怃然曰”,孔子心 里很难过,很落寞的味道,所以 告

6、诉子路:“鸟兽不可与同群。” 鸟是飞是,兽是走的,人各有志 ,各走各的路,远走的就去远走 ,高飞的就去高飞。从而后:而,连词,表承接。 为黍:为,做;黍,sh,一种粮食。 见:使见(xin) 明日:第二天 使:叫 反:返 如之何其废之:语中语气词,表反问。 洁:使清洁18.7如何理解“四肢不勤,五谷不分,孰为夫 子”这句话?是对孔子一味周游求仕,不事生产的讽刺。子路是如何评价这位丈人的行为的?对他重视长幼之节表示肯定,但又对其 废弃君臣大义,独善其身的作为表示反对, 认为应该从政济世,知其不可而为之。一个知识分子,有学问有能力,不肯出仕贡 献给国家社会不合于义。长幼秩序人伦不可废,家 庭父母子

7、女的秩序都不可乱,更何况国家社会的政 治体制,怎么能废?假使废了,社会就没有型态、 没有秩序,不成社会了。这些隐士思想的人,欲洁 身自好,把自己身心人格搞得很清高,自己有自己 的观点。天下好的名声固然好,有时候为了成功一 件事业,往往要担负很多坏名声,其实很冤枉,如 周公。但是能够挑得起来,就很难了。这种做法, 比洁身自好还更难,所以我们常常感到任劳任怨难 。看了这些隐士们,就晓得“道之不行”了。因为社 会上的知识分子,多半喜欢走隐士的路线,觉得救 不了时代,就做隐士,向后退,不敢跳下这个浑水 去。与:语气助词,相当于“吗” 为:做14.38既而:不一会儿 莫己知:莫知己 斯己:守己,指洁身自

8、好。 而已:罢了 果:坚决 末:无14.39荷蒉者的处世主张是什么? 做事不要太固执,要通达权变,洁身自好。已:完毕9.9面对世人的反应,孔子内心会是怎样的感受?失意,无奈,悲凉。辨析:孔子与那些隐士在处世方式上有何异同?同:忧国忧民异:孔子济世(用世)隐士避世孔子所处的时代正是社会的一个 转折期,也可以说是一个乱世。 许多知识分子知道时代不可挽回 ,不做所谓的“中流砥柱”。他们 对孔子很了解,孔子也知道他们 不是等闲之辈,所以很想与他们 交流,“欲与之言”。孔子与这些 隐士都是那个时代出类拔萃的知 识精英,他们都忧国忧民,担忧 这个时代,这种忧郁都是一样的 ,只是做法两样。 孔子与这些隐士都

9、是那个时代出类 拔萃的知识精英,他们都忧国忧民 ,担忧这个时代,这种忧郁都是一 样的,只是做法两样孔子说:我和他们则是两样,真正时代不需 要我的时候,我可以作隐士,需要我的时候 ,我也可以出来,绝对地负起责任来做事。 孔子说无可无不可,也就是“用之则行,舍之 则藏”的意思。孔子是“圣之时者”。他这个圣 人与别的圣人不同的地方,就是他自己所说 的“无可,无不可。”没有规定哪一样可去做 ,没有绝对否定哪一样事情不可做。“无可, 无不可。”有时候被人错误解释是滑头的事, 好像这样也可以,那样也可以,其实不是这 意思,而是说不固执自己的成见。探究:你对孔子“知其不可而为之”的精神有什么看法 ?举例说明

10、这种精神在历史上的影响。“知其不可而为之”反映了追求理想的执着精神和牺 牲精神(献身精神)。但对这种精神要具体分析。首先,行为的目的是什么,是逆潮流而动,还是为 了正义事业和崇高理想。为了正义事业的“知其不可 而为之”的精神,在精神境界上达到常人罕至的高度 ,其理想主义的光芒照耀着人类精神的大道,对群 众的动员作用和榜样作用也不可低估。其次,从斗争策略说,要重视保存和积蓄力量,不 应做无谓的牺牲。孔子的周游用世,循礼卫道, “知其不可而为之”,是一种替 天行道的社会责任感,也是建功立 业、名垂青史的人生追求,还是一 种从政的强烈自信,是道德勇气, 是担当情怀,这种力求用世的态度 ,比一般“用之

11、则行,舍之则藏”的 态度更具有积极意义,成为后世许 多知识分子的楷模。加标点:孔子适郑,与弟子相失,孔子独立东郭门。 郑人或谓子贡曰:“东门有人,其颡似尧,其项类皋陶 ,其肩类子产,然自要以下不及禹三寸,累累若丧家之 狗。”子贡以实告孔子,孔子欣然笑曰:“形状末也,而 似丧家之狗,然哉!然哉!” 孔子被宋国的司马桓魋追杀,匆匆忙忙逃到了郑国, 便和弟子们走散了,一个人站在郑国外城的东门。子 贡等学生寻找老师,有个郑国人对子贡说:“东门有 个人,他的额头像唐尧,脖子像皋陶,肩膀像郑子产 ,可是从腰部以下比禹短子三寸,一副狼狈不堪、没 精打采的样子,真像一条丧家狗。”子贡见面把原话 如实地告诉了孔

12、子。孔子高兴地说道:“他形容我的 相貌,不一定对,但说我像条丧家狗,对极了!对极 了。”1、丧家狗:知识分子的宿命 丧家狗,一个足以联想到猥琐、阴郁、无赖的概念 。那么,如果同精神、理想以及宿命联系起来,究竟会 不会就此饱含了比较浓郁的苍凉与悲怆? “任何怀抱理想,在现实世界找不到精神家园的人 ,都是丧家狗。 “孔子不是圣人,只是人,一个出身卑贱,却以古 代贵族(真君子)为立身标准的人;一个好古敏求,学 而不厌、诲人不倦,传递古代文化,教人阅读经典的人 ;一个有道德学问,却无权无势,敢于批评当世权贵的 人;一个四处游说,替统治者操心,拼命劝他们改邪归 正的人;一个古道热肠,梦想恢复周公之治,安

13、定天下 百姓的人。他很恓惶也很无奈,唇焦口燥,颠沛流离, 像条无家可归的流浪狗。 李零:丧家狗:我读 “这才是真相。 “在他身上,我看到了知识分子的宿命。” 据说,孔子欣然认为,丧家狗是他自己的写真: 史记孔子世家:孔子适郑,与弟子相失, 孔子独立东郭门。郑人或谓子贡曰:孔子适郑, 与弟子相失,孔子独立郭东门。郑人或谓子贡曰 :”东门有人,其颡 似尧,其项类皋陶,其肩类 子产,然自要以下不及禹三寸。纍纍若丧家之狗 。” 子贡以实告孔子。孔子欣然笑曰:”形状,末 也。而谓似丧家之狗,然哉!然哉!” 列举之下,白虎通寿命、论衡骨相 、孔子家语困誓、韩诗外传等,均有 相似记载。 2、孔子只是符号 一

14、篇序言中,三次强调孔子只是“符号”。当然,不 同的情境中,是不同的“符号”、不同的符号意蕴。 在作者看来,如今这个“符号”凸显,所处的情境是“ 社会失范,道德失灵”: “现在的”孔子热”,热的不是孔子,孔子只是符号 。 “社会失范,道德失灵,急需代用品。就像戒烟的 抽如烟,暂时过嘴瘾。有人呼吁的乡约民规或宗教道德 ,也都是如烟。代用品,只要能代就行,不定是哪种。 比如,咱们的邻居老大哥,人家俄国,就是双头鹰、三 色旗、彼得大帝、东正教。” “什么人会出来吆喝,说我不讲道德?没有。什么 时候,都有人吆喝道德,特别是缺德的乱世。” 作者还略略提及了国民党的天天讲仁义道德 ,二度强调“孔子只是符号”

15、。 三度提及“孔子不过是符号”,是说“批林批 孔”。顺带着,旧账新账一并算了算: “时过境迁,我对”文革”,印象最深,不是 政治的云翻雨覆,而是人心得倾侧反覆,好好一 人,说变就变,非常无耻。落下的病根,或曰后 遗症,今天没断。据我所知,当年的批孔干将, 现在也是急先锋,只不过换了尊孔而已。他们比 我年纪大,原先受过尊孔教育。 “从尊孔到批孔,从批孔再到尊孔,他们是 轻车熟路。” 说“批林批孔”,必得提及“政治”,也必得提 及毛泽东。 “尊孔和批孔,作为学术,本来都可以讲,变成 政治,就是打烂仗”,这个道理,倒是不算新鲜。作 者追溯了一番毛泽东对孔子的态度,指毛泽东对孔子 ,属于态度急转直下,

16、而其中“完全是政治原因”。至 于以前: “总的看起来,原先的印象并不坏,不然,他不 会用论语中的话给女儿起名字(李敏和李讷)。 ” 3、论语读如思想史 “社会失范,道德失灵”,有个同义语,就是“礼坏 乐崩”。一篇序言,作者不惜同义反复。看来有些愤懑 。愤懑也表露在他读论语的宗旨上,去某某化、 挑战咒语、不起哄不拍马屁,都是愤懑的别样“发泄” 他愤懑于思想史的被扭曲? “说实话,我读论语,主要是拿它当思想 史。 “历史上捧孔子,有三种捧法,一是围绕政治 (治统),这是汉儒;二是围绕道德(道统),这 是宋儒;三是拿儒学当宗教(或准宗教),这是近 代受洋教训刺激的救世说。三种都是意识形态。我 读论语,就是要挑战这套咒语。 “读论语,要心平气和去政治化,去 道德化,去宗教化。 “目的无他,我们需要的是一个真实的孔子。 特别是在这个礼坏乐崩的世界。 “我的一切结论,是用孔子本人的话来讲话 不跟知识分子起哄,也不给人民群众拍马屁。” 优山美诗 http:/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