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语文中考总复习之六名句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48095671 上传时间:2018-07-09 格式:PPT 页数:34 大小:134.5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09语文中考总复习之六名句_第1页
第1页 / 共34页
2009语文中考总复习之六名句_第2页
第2页 / 共34页
2009语文中考总复习之六名句_第3页
第3页 / 共34页
2009语文中考总复习之六名句_第4页
第4页 / 共34页
2009语文中考总复习之六名句_第5页
第5页 / 共3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09语文中考总复习之六名句》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09语文中考总复习之六名句(3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09语文中考总复习之六名句【预习练习】(一)(2008年苏州市)默写古诗文名句,并写出相应作 者和篇名 。会当凌绝顶, 。( 望岳) ,千里共婵娟。(苏轼水调歌头) ,直挂云帆济沧海。(李白 )春蚕到死丝方尽, 。(李商隐无题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 。(曹操 观沧海)子曰:“默而识之, , ,何有于我 哉!” ( (论语)八则) ,草色入帘青。(刘禹锡陋室铭)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 。(诸葛亮出师表)答案 一览众山小 杜甫但愿人长久 长风破浪会有时 行路难 蜡炬成灰泪始干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苔痕上阶绿 不求闻达于诸侯要点讲解:这8道默写题要求根据

2、上下句写出原句难度 不大。所选句子都是古诗文名句,所涉及篇 目都是名家名作,能全面反映学生的文学积 累水平。只要背熟了,答题时能认真读题, 看清试题提供的文句,确定其所在的篇目及 语段就可以了。同时注意填写时不要错写、 添写、漏写、倒写。(二)(2008 南充市)根据提示,填写句子 论语十则中最早由儒家提倡的 待人接物的处世之道的句子是: 。 到三峡旅游过的人都知道,如今的三峡 ,春冬时候的水依然像郦道元笔下所描写 的那样“ , ”,“悬泉瀑 布,飞漱其间”。 一些德高望重的老教师退休后仍然关心 青年教师的成长,这种奉献精神正如龚自 珍在己亥杂诗中称道的: , 。 (二)(2008 南充市)根

3、据提示,填写句子 “生于忧患,以自强不息成就人生传奇;逝 于安乐,用赤诚赢得生前身后名。”这是“ 感动中国人物”霍英东的颁奖词中的一句, 化用了孟子“ , ”和南宋词 人 “ ,赢得生前身后名” 的句子。 沁园春雪中能够表明作者写作主旨和 豪迈心情的句子是 , , 。 (6)四季皆可入诗:“ ,”悄然带来了春的气息;“无边 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形象描绘了 秋的浩荡;“ , ”巧妙 渲染了冬的奇美。 答案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素湍绿潭,回 清倒影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辛弃疾 了却君王天 下事 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6)示例: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

4、燕啄 春泥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 开 要点讲解这6道题是理解性默写,将课内外知识 结合起来,考查迁移能力和灵活运用能力 。 解题关键是抓住题干中的关键词,弄清 它问的是什么,有什么要求,再回顾有关 课文的相关语段、语句,通过分析、比较 ,谨慎选择、确定。最后应把所有句子连 起来读一读,以此检查所填句子是否正确 。【中考要求】1.背诵重要诗文、名句、常见格言警句。2.积累语言材料,在有意识的积累、感悟和 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味和审美情趣, 不断丰富自己语言,提高文学素养。【命题回顾及趋势】 1.重点考查内容教材中讲读及诵读欣 赏部分的古诗文名句,新课标推荐的古 诗文名句,以及常用的警

5、句、格言、谚 语、歇后语等。 2.主要考查方式古诗文名句默写以主 观题为主,重点题型包括:、直接填 写上(下)句;、根据要求填写规定 句;、根据提示的理解填写相关句 3.考查发展趋势简单记背趋少,理解 记忆增多,综合考查逐步出现。一、备考方法1.梳理教材,精选资料; 2.假以时日,积少成多; 3.注重理解,准确记忆。具体说要认真做到以下几点:(1)领悟含义。对每一条名言名句,都要领悟其大致含义 ,特别是其中的关键字词。(2)圈点强记。对名言名句中的易混字、易错字,要用 红笔圈点出来,以激起有意注意,重点把握。如:“不积 跬步,无以至千里”中的“跬”,“一张一弛,文武之道 ”中的“弛”。(3)边

6、诵边写。记忆时,可边背诵,边用笔在草稿纸上 写出对应的上下句或句子中的关键字。(4)规范书写。书写时,要做到“三清”、“三不”: “三清”就是卷面清洁,字迹清楚,笔画清晰;“三不” 就是不写潦草字,不写繁体字和不规范的简化字,不添减 笔画。“默写课文中规定背诵的篇与段及大纲推 荐背诵的古诗文” 此项考查意在引导考生重视诵读, 培养语感,强调语文学习中的积累、感悟及熏陶,提高人 文素质。考查途径为默写。规定背诵的是为考生备考限定一个大致范围,意思 是所要考的内容并不是漫无边际的,而是中学课本所规定 的背诵篇目以及所涉及到的名句名篇。本考点包括两个要素,即名言和名篇。所谓“名言” ,是指那些广泛流

7、传的诗文、格言警句之类;所谓“名篇 ”,是指在人们心目中占有突出地位的篇目,一般为教材 中要求背诵的篇目也包括现代诗文的默写。二、考点阐释名句名篇,或揭示了人生的哲理,或反映生活的真谛,或 描摹了人物的情貌,或表现了事物的真相,它融思想性、哲理 性、艺术性于一体,语言简炼,涵义深刻,具有永恒的思想价 值和艺术魅力。因此,复习时要注意以下几点:1.经常考查的内容: 揭示人类社会及事物发展规律的句子。(即富有哲理性的句 子) 抒发爱国情怀、崇高理想、坚强意志、阔大胸怀的句 子。 描写优美意境的名句2.一般不考查的内容:由于历史原因,现已不合时代主调的名句。消极片面的(如表达伤感、失意、忧愤的名句)

8、不利于培养健康向上情操的句子(如:万般皆下品,惟 有读书高;各人自扫门前雪,哪管他人瓦上霜等。)表达家庭、爱情、婚姻等内容的句子三、考查重点【例1】 (2008南京市)用课文原 句填空。 (1)关关雎鸠, 。(诗经关雎) (2)人则无法家拂士, ,国恒亡。(生于忧患, 死于安乐) (3) ,悠然见南山。(陶渊明饮酒(其五) (4)海内存知己,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 州) (5)长风破浪会有时, 。(李白行路难(其一) ) (6) ,似曾相识燕归来。(晏殊浣溪沙) (7) ,在乎山水之间也。(欧阳修醉翁亭记) (8)但愿人长久, 。(苏轼水调歌头) (9)了却君王天下事, 。(辛弃疾破阵子)

9、答案 (1)在河之洲 (2)出则无敌国外患者 (3)采菊东篱下 (4)天涯若比邻 (5)直挂云帆济沧海 (6)无可奈何花落去 (7)醉翁之意不在酒 (8)千里共婵娟 (9)赢得生前身后名 解析:这道题设计简单,考查意图明确,只 要考生能根据上(下)句或题后作者及篇 名提示就能写出正确答案。当然,在答题 时要特别注意书写正确,不能出现错别字 。【例2】提示运用型(2008长沙)(1)苏轼在浣溪沙中不自伤白发、不悲叹衰老的诗 句是 , 。 (2)温庭筠用“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 望江南)一句,生动地传达出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之情, 而唐代诗人李商隐在夜雨寄北中也写过与此意境类似 的句子:

10、。 (3)王勃在 中用“ , ”安慰朋友, 表明只要心心相印,哪怕距离遥远,也会觉得近在咫尺。 (4)8月8日,第29届奥运会将在北京开幕,请你引用 论语中的“ , ”来表达我们对世界各 国嘉宾的欢迎之情。 (5)残酷的地震摧毁了我们的家园,但我们坚信,像陶 渊明笔下所描写的“土地平旷, ,有良田美池桑竹 之属。 ,鸡犬相闻”的美好家园必将重现在美丽 的天府之国。答案: (1)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 唱黄鸡。(2)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 巴山夜雨时 (3)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4)有朋 自远方来 不亦乐乎?(5)屋舍俨然 阡陌交通解析这道题要求根据提示默写规定句子,一

11、题一解。解题时要看清题目的提示,联想 提示到的作者及诗名,完整回忆诗歌内容 ,慎重选择符合提示要求的句子。【例3】 开放整合型 请你从积累的古诗文中,摘抄两个与“友 情”有关的句子。 _ _ 解析:这是一道开放型默写题,一般一题多解。主要考查 学生对古诗文的理解、归纳整理能力,真正做到活学活用 。默写有关友情的句子,首先心中要抒写友情的诗篇,诸 如: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渭城曲、别董大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等,接下来从中筛选最能体 现友情的佳句,像“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古人”“莫愁前路无知己,天 下谁人不识君”“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等都是

12、 正确答案;中考名句默写题一般不人为设置障碍,因 此答题难度较小。通过历年中考阅卷情况分 析,这类题的失分原因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 方面:1.直接填写时会出现错别字。2.根据提示默写时往往因不理解提示要求 而导致默写错误。【例】 泰山,赤壁,黄鹤楼,西湖,这些都是名胜古迹,请你 任选一处写出两句与之相关的古诗词。 _古代诗词中,写春雨的句子很多,请你默写出上下相 连、意思完整的两句。 _解析:题要求从给出的名胜中选择一处,句中既可含“泰 山”“赤壁”“黄鹤楼”“西湖”等词语,又可不含这些词语 ,但内容必须与之相关。如,写泰山,可填“造化钟神秀,阴 阳割昏晓”;写西湖,可填“欲把西湖比西子,浓妆淡抹总相 宜” ,亦可填“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等。 题则不同,所填句子首先是写“雨”,还要是春天的雨,如“ 天街小雨润如舒,草色遥看近却无”、“好雨知时节,当春乃 发生”,要是填“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前”就不对了,因 为这是夏天的雨。3.对题目的要求没有领会,理解不透彻。多背多记,丰富积累; 细看静思,找准句子; 慎重落笔,不写别字。1.审清题目,抓关键信息,不能遗漏。 2.不写错别字,不添字、漏字。 3.分清“古诗”“古诗文”“诗文”“诗词 ”。 4.答题时注意联系上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